衡水名师工作室
如何提升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课堂提问是历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思维的关键,如何提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呢?

马艳娜发表于2021-04-29

如何加强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课堂提问是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适当的课堂提问,教师能多角度、深层次地调动学生主动思维,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一种和谐的交流状态。本文试图从艺术的层面,谈谈历史课堂提问值得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精心设问,导入新课

上好历史课,必须重视每节课的开始。这就犹如一部小说,要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必须有精彩的开篇。在教学中,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的“入”。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前状态尽快吸引到课上,教师应当细观察、巧琢磨、精心设问。
  例如,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不妨这样设问导入新课。1929年10月24日,是让世界震惊的一天,人们称之为“黑色的星期五”。这一天,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像火山一样爆发了。纽约股市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威力,会引发世界经济危机?为什么是股市而不是其他行业的崩溃标志经济危机的爆发?危机爆发后,华尔街成为美国人心目中一切痛苦的根源,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现在的学生对股票并不完全陌生,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及早地进入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兴趣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在任何一个阶段里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注视学生的反应是否自然发生,如果自然发生则被称为是注意的,教学本身就是有兴趣的。[1]如果教师不想办法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就不能达到教学目的。我们认为,精心设问以导入新课,不失为教师可用的一种办法。 
二、联系实际,设疑问难 
   联系实际是历史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学习历史,目的在于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指导将来。因此,历史教学要做到古今结合,古为今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文物古迹是历史的见证,具有直观性、生动性。教师可充分利用文物古迹的特点,多方设问教学。 
   例如,北京地区的学校讲授卢沟桥事变时,因学生大都参观过卢沟桥和抗日战争纪念馆,可这样介绍并提问:清朝时,“卢沟晓月”属燕京八景之一。同学们都知道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可大家是否了解,卢沟桥附近宛平县城的城门楼为什么弹痕累累?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什么要建立在卢沟桥畔?用学生熟悉的知识,启发他们探究未知的领域,能消减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当中遇到的难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利用文物古迹设问,教师还可利用电影、录像、录音等音像教材设疑问难。例如,讲“一二·九”运动时,可先放歌曲《毕业歌》,再提问:为什么当时“满耳是大众的嗟伤”,满眼是“一年年国土的沦丧”?讲西安事变时,可让学生观看电影《西安事变》的片断后思考:(1)西安事变是怎样发生的?(2)你认为该如何处置蒋介石?(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又可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一二·九”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西安事变前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不必死记硬背就能准确地抓住主要矛盾,收到激趣化难的效果。 
三、平中见奇,置疑导学 
   在教学中,有些历史事件若仅就事论事,讲起来就显得枯燥。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在平淡无奇处置疑,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例如,在讲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时,教师可这样置疑:关于清末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一种观点认为,它完全是一场骗局,应给予否定;也有学者认为,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学们,你们对此有哪些看法?请阐述理由。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有的学生从客观效果出发,持基本肯定态度;有的从动机和目的出发,持基本否定态度;也有一些学生比较客观,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辩证地去看待问题。这样,把看似枯燥的内容放到一个新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探究,使原来平淡的内容变得生动,突破了传统思维的求同定势,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再如,在讲完中国古代明朝政治和经济后,教师可不失时机地发问;明朝后期,广州有一位游客,欲由内河北上到北京一游,你能为他设计一条最佳路线吗?他在沿途可以了解到哪些社会情况?他所看到的北京是什么样子?问题一经提出,学生觉得很新颖,积极思考、寻求答案。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热情,加深了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贯通、理解,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敏捷性和发散性。 
四、设疑讨论,启发思维 
   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基本方法则是一种归纳的或诱导的、分析的、回归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一位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位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2]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而且要在讲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设疑讨论,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设疑讨论,形式多种多样,教学重点、难点内容都可以问题化。例如,讲《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节,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2.“冷战”政策能够实行的原因是什么?3.“冷战”政策开始实施的标志是什么?4.美国政府如何推行“冷战”政策?5.“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6.联系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暴力事件,谈谈对美国霸权政策的认识。通过这一组问题,教师能帮助学生抓住要害,进行分析,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也可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层层质疑。例如,讲开罗会议时,可就教材中所载《开罗宣言》原文,设置以下几问:1.此宣言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形势下发表的?2.宣言中所提“三大盟国”指的是哪三个国家?3.材料中提到“制止及处罚日本之侵略”,请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都侵略了哪些国家和地区?4.日本怎样窃取“中国领土”?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是何时归还的?5.《开罗宣言》中,关于中国领土的声明有何现实意义?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还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质疑讨论。例如,讲完罗斯福新政和德日法西斯专政后,可提问学生:20世纪30年代,同样遭受经济危机打击,为什么美国实行了“新政”,而德日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设问后,可提示学生从历史根源、政治体制和经济根源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十分感兴趣,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最后统一了认识。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又接触到新问题,知识面拓宽了,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知识框架,有意识地挖掘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在阶段性复习时,这种方法效果尤佳。 
五、设问解疑,提高综合素质 
   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要。历史教学应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多角度地构建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为古今史学治学和习史的重要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历史地图进行设问解疑,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表象和概念,发展智能,提高历史学科综合能力。例如,讲隋朝开凿大运河时,可以根据历史地图《隋朝大运河图》提问:1.隋朝大运河是哪一年开凿的?南北起止点在哪里?是今天的哪两座城市?2.隋朝大运河全长多少公里?沟通了几大水系?流经现在哪几省?3.由北往南,隋朝大运河可分为哪几段?其中沟通黄河与淮河的是哪一段运河?哪一段运河全长在今江苏省境内?4.隋炀帝开凿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大运河开凿后发挥了哪些作用?5.有人说隋朝灭亡就是因为开凿了大运河,你同意此观点吗?若不同意,你认为隋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大运河至今还在造福人类,你还能举出其他一些还在发挥作用的古代工程吗?以上问题看似很多,但层层相扣,具有内在联系。学生必须综合运用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才能分析、解答这些问题。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由地图找出存在于课本中的隐性知识,通过具体形象的图画现象,认识到历史事件内在的多方联系,思路开阔,收益颇多。经常进行类似的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势必会逐步提高。 
   课堂提问的方法还有很多,本文难以一一罗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如何指点,这里包含一个艺术性的问题。加强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在今天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若能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善加指点,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