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社会教育与幼儿情商发展的思考

情商涵盖了一个人对己对事对人的自制力、刚毅力、善解人意和与人热忱友好相处的交往能力,它是决定人们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20%依赖于智力因素即智商(IQ)的高低,而80%依赖于非智力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情绪智力即情商(EQ)的水平高低。同时未来社会呼唤高情商的人,本世纪教育的主旋律高歌情商教育。当前,要实现这一最高教育目标必须对幼儿进行情商教育。

李长娟发表于2021-12-13

社会教育与幼儿情商发展的思考

                                       李长娟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近几年从人才市场和就业形势反馈的信息看,很多用人单位选人重才更重德,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吃苦奉献精神的毕业生成了首选目标。而具有这些优良素质的人,则是从小注重情感、行为、习惯、社会性培养的人。

二十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认知是指掌握知识技能以及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学会做事是指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共处是指建立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上,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平等竞争、共同进步;学会生存是指认识到生命的意义,真正的做到珍视生命、珍爱生活并且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人们通常用‘情商’一词来概括做事、做人、与人共处的能力。

情商涵盖了一个人对己对事对人的自制力、刚毅力、善解人意和与人热忱友好相处的交往能力,它是决定人们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20%依赖于智力因素即智商(IQ)的高低,而80%依赖于非智力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情绪智力即情商(EQ)的水平高低。同时未来社会呼唤高情商的人,本世纪教育的主旋律高歌情商教育。当前,要实现这一最高教育目标必须对幼儿进行情商教育。情商教育的内容正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提高情商的有效手段就是从社会教育抓起。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幼儿园专门以发展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其核心是做人的教育。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参与各项活动,培养自信心、责任心、同情心;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培养互助、合作、分享等内在品质;在情感上培养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等情怀;通过游戏懂得规则,调节、约束行为和控制情绪。

个体要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需要经历适宜而有效的社会教育;站在生命全程观的角度看待人的发展,我们也需要适宜而有效的社会教育;从未来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角度思考,我们更需要适宜而有效的社会教育。面对当前我国幼儿不容乐观的社会性发展现状和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有效地实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并致力于将其付诸实践。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实施的效果直接决定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和情商的高低。因为幼儿期是人格塑造、品行养成、情绪控制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社会性发展的方向和水平,还决定了其情商水平。

下面谈谈幼儿情商发展的一些特点和对幼儿情商的教育指导。幼儿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情绪是陆续出现的,3-6岁幼儿自我评价认知还不是很深,需要对自我认知及行为规范有确切了解。所以,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要让幼儿在自我认知及行为规范上有一个确切的了解,帮助这类幼儿更好的发展情商。幼儿情商发展的特点可归为以下五点。

一、幼儿情绪自我认知的发展

幼儿自我情绪体验,由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逐渐向社会性情感体验过度并向前发展,表现出易受暗示性。在幼儿情绪体验中最值得重视的是自尊感。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将会使人感到自信,体验到自我的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的肯定。所以说,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我们应当事事考虑到是否会伤及到幼儿的自尊心。即使是批评也要讲究策略,方式方法。

二、幼儿情绪自我处境认知的发展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由于父母的塑造和指导,幼儿形成了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所期望的情绪表现形式。幼儿慢慢懂得什么样的情绪表现不受他人欢迎。比如,在幼儿园经常发脾气是不受教师和同伴欢迎的,而胆怯也可能被别人耻笑,动不动就哭就更会没面子。教师引导幼儿控制情绪或转移注意力,平复心情后在进行教育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幼儿情绪表达的发展

幼儿用脸部表情、声音变化和身体活动的来表达情感,其性质和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一个人驱力水平、动机状态、价值观念等因素决定。表达内容由生物性需要转向社会性需要;表达方式则由表情动作转向言语报告。儿童的情绪表达包括积极和消极的两种情况。幼儿积极情感源于爱的体验在家庭中得到充分的发展,然后逐渐延伸到外部世界,诸如玩具、同龄伙伴、陌生人等。学会关心和爱护他人的幼儿,显示出较强的情感能力和社会能力,高兴、愉快和幽默等其他积极性情感也会随之发生。幼儿的消极情绪,即防御性情感,作为不愉快的表达方式,通常会引起忧虑以及随之引起的个体行为的改变。在幼儿入园或发生不愉快时,不要单纯的压制幼儿表达情绪,而是引导幼儿发泄出来,例如设吊袋,向老师、同伴哭诉,亦或通过生活情境,扮演体会情景、语言描绘情景等途径,化解心中的焦虑、不安甚至恐慌等情绪。

四、幼儿情绪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

2到3岁的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缺乏耐心和忍受挫折的能力,习惯于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3到6岁的幼儿已经具有初步为等待长远目标而抑制即时满足的能力。当孩子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时,他自己的需要不论多么紧急也得考虑到其他孩子的需要。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发展还不老练,不持续。需要我们久而久之、一如既往的关注、教育。可以采取奖励、夸奖等方式固化延迟满足的成效,从而达到为长远目标而克制自己的需求。

五、幼儿同伴关系发展

同伴交往对儿童社会的适应性及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三岁后的幼儿在游戏中互借玩具,彼此间语言交流及同伴合作逐渐增多。幼儿沟通能力受到社会性发展和语言发展等方面的制约。儿童敢开始与同伴之间进行会话交往。幼儿之间交往也很容易产生冲突,这是沟通不畅的最激烈的表现形式,多发生在物品的分配或活动机会寻求,可以通过自主游戏,让幼儿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以上几点是学前幼儿在不同时期情商发展的特点和指导方法。作为新时代幼儿教师的我们,要对幼儿的各种情绪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掌控孩子,才能有意识地对幼儿情商发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情商非常重要的当代社会,我将秉承新理念把情商教育融入新课程理念里,冲瓶颈,破束缚,走进孩子的童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社会教育,提升每一位幼儿的情商!为祖国、为未来培养高端人才而努力。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