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以化学知识为载体,帮助学生树立起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形成化学科学思维、科学观念素养;改变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和发展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素养。

赵晓红发表于2021-12-13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衡水市桃城区邓庄中学 赵晓红

内容摘要: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品质和能力,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以化学知识为载体,帮助学生树立起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形成化学科学思维、科学观念素养;改变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和发展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素养。

关键词: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实验教学 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素养

一、问题提出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改革之灵魂,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其创新在于,以核心素养为统摄,使得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现;其突破在于,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贯穿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教学实施以及质量标准与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三维目标”可以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以完整体现。因此,“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和提升。那么,如何理解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又是什么呢?怎样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

二、核心素养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开放性和发展性,是一个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

根据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结合初中化学学科的特点、核心任务、实施方式,我们认为,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解决问题的化学思维品质和能力,是化学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与综合反映,其要点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观念、科学态度与责任。

三、化学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知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课堂对初中化学学科尤为重要,它是减负、提质、增效、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战场。在这个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重视化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以核心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掌握学科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体做法如下:

1.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素养。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如,在讲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补充“镁带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的实验,能让学生理解“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还能让学生了解燃烧不一定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的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深、更系统的认识。又如,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改进反应的装置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的目的,又更好的除去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并不是困难的事。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再如学习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时,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CO2和Ca(OH)2发生了反应,往NaOH溶液中通入CO2,却无明显现象,这是否说明CO2和NaOH不反应?还是确实发生了反应?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直观地证明两者能发生反应。在实验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愉快、满足、喜悦等情感体验,同时很自然的理解了为什么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溶液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养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2.利用课堂教学,以化学知识为载体,帮助学生树立起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形成化学科学思维、科学观念素养。

只有对学科思想、思维有深入认识,掌握了学科的基本方法,才能学好化学,顺利解决化学问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挖掘化学知识中蕴含的学科思想、方法,如: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我引导学生提炼出“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的学科思想,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引导学生树立一切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思想;学习几种碳的单质时,引导学生归纳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科思维方式,引领学生将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建构的思想等,这些都会在化学知识的学习和不断解决问题中得到巩固和运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更有助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3.改变教师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探究素养。

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化学新课标理念是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各方面综合能力等,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死板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设计活动时要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体现活动的教育性。例如:“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可设计三组探究实验,从物质的可燃性、氧气、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的亲身经历与化学知识建立联系,重构知识;在活动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

4.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强调问题化学习,努力创设真实、生动、富于启迪性的学习情境,实现将知识内化为素养。

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就是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能够发生并展开学习过程。问题化学习方式极具价值之处在于让学生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同时,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如果脱离情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问题化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学校的实际条件,有针对性的选择情境素材,可以采用化学实验、化学问题、科学史实、新闻播报等多种形式创设学习情景,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从而实现将知识转化为素养。

5.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造福人类,从而实现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

在化学发展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化学家,他们胸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忱,研究化学、致力于化学事业,他们博学多知、具备顽强的意志、以及振兴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丹麦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在二战时期被迫离开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溶于王水隐藏起来。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而那瓶溶有奖章的王水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诺贝尔奖章,重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中国制碱业先驱--侯德榜博士,热爱祖国,学习勒奋,留美8年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七七”事变,天津沦陷,日本鬼子威逼永利合作时,侯德榜态度坚决,断然拒绝,后率众入川筹建工厂。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次的探索和试验,终于发明了“候氏联合制碱法”,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古今中外,还存在着许多令人敬佩的科学家事迹,他们不仅创造了璀璨的化学成就更谱写了一曲曲爱国的篇章,也激励着后人不断积极进取,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聚焦学生发展核心核心素养的培养主题,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重视化学学习的学科价值,形成解决问题的学科思维品质,从全面育人的角度来教育学生,按实施双减的要求来培育学生,相信学生的未来发展一定会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沈翔:《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2.田卫兵:《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

3.王玮:《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4.黄冬芳:《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业标准(初中化学)》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