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认识与理解

幼儿时期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阶段社会化的发展水平不仅有利于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且对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做人的教育,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首先要学做人,然后才学做学问。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如何做好幼儿的社会领域教育工作便成为当今学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李荣胜发表于2021-05-06

个体要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需要经历适宜而有效的社会教育;站在生命全程观的角度看待人的发展,我们也需要适宜而有效的社会教育;从未来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角度思考,我们更需要适宜而有效的社会教育。

一、拓展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

“社会”一词的内涵和外延是我们必须作出准确界定的,因为对“社会”一词的理解直接涉及到对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定位。张宗麟在《幼稚园的社会》一书中指出,“社会”包括最广,凡历史、地理、家庭、职业、卫生、风俗人情、伟人事迹、各国人的生活等都可在内。幼儿园的一切活动,由广义来说,都是“社会”。由此可见,张宗麟对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内涵的理解已经远远超越了“社会性”发展这一心理学范畴,而指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欧文指出,“教育人,就是培养他的性格。”他所指的“性格”非心理学意义上的性格,而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性格,是习惯、情感、品德等要素的复合体。欧文十分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仪表、风度和行为举止以及遵守秩序和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他也十分重视对幼儿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提倡在集体中培养幼儿的仁慈、正义、正直、诚实、有礼貌、守秩序等好品格。

美国学者山姆.麦索尔斯 (2009)丰富和拓展了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将其分为三个主要部分:1.个人及社会发展,包括自我概念、自我控制、学习风格、与他人的互动、解决人际问题。2.社会与文化,包括人类、过去与现在、人类的相互依存性、公民与政府、人与居住的地方。3.个人的健康与安全,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的社会性发展目标、内容和具体要求。

借鉴中外教育家关于社会领域教育内容的思想和理论,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需要拓展和加强的内容主要有:生活技能的训练和生活习惯的培养,礼仪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自然教育,感恩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良好情绪、个性和品质的培养,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以及适宜的社会行为的培养等等。

二、改进社会领域教育的方法

社会领域教育有其特定的目标和内容体系,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这就决定了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必须采取符合幼儿和社会领域教育特点的方法。社会领域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它强调幼儿情感的体验和实践参与。社会领域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不仅指所选择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现实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为幼儿提供获得真情实感的情境和实际锻炼的机会。社会领域教育的大部分目标,如自尊、自信、责任感、积极的情绪、文明礼仪、社会交往能力、适宜的社会行为等,既不能单靠讲解说理实现,也不是靠组织几次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就能奏效的。只有在大自然、大社会这样的真实生活情境中,幼儿社会学习的任务才能有效地完成。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实践才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途径。因此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应把引导幼儿了解社会现象、接触社会事物、与社会成员密切交往作为主要途径和方法。

幼儿的社会性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他们相当一部分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不是发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而是发生在实际生活活动中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对幼儿的潜在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对幼儿的社会教育渗透在其他领域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另外,幼儿社会性学习具有很大的反复性,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社会领域的相当一部分内容需要重复学习。同时,幼儿社会性的培养需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以确保教育效果。

三、注重发挥教师和环境的影响

社会领域教育要达到有效乃至长效,还要重视教师和环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教师自身的社会性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模仿是幼儿的一大特点,教师的榜样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学习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华德福教育十分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崇尚善良和唯美,重视让幼儿通过接触美好的事物来感受到美、亲切和温暖,以此来塑造幼儿美好的心灵。教师要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向幼儿表现出高尚的情操。教师的自律可以成为幼儿学习自我控制的一个基本模板。

环境对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瑞吉欧教育将幼儿园环境视为一个可以支持幼儿社会交往的因素,强调要让环境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空间的安排到材料的选择,每一事物都能传达沟通的意图,形成人际交流的氛围。在空间安排上,他们认为划分出大小不一的空间区域有利于不同人数构成的群体开展各种不同的合作学习。最小的空间可供幼儿开展个别或一对一的活动;稍大一点的空间有利于幼儿学习表达与倾听,使沟通更容易进行;更大一点的空间可以支持幼儿的合作,让幼儿通过协商、竞争、比较,获得许多关于社会行为的基本规则;最大的空间被称为“广场”,可设在走廊或门厅,各班各组的幼儿可在此碰面交流。材料的有效投放也可以促进幼儿的交往,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分享、谦让、轮流、交换等交往技能,都是幼儿在解决与同伴间因玩具和材料而引发的冲突的过程中获得的。在这样的交往中,幼儿通过比较、反省,不断从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我,了解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另外,在活动室里设一面镜子,不仅有助于幼儿形成自我意识,而且可引导幼儿注意自己的形象仪表。

我们在实践中可以借鉴华德福教育和瑞吉欧教育思想,重视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和环境创设这种隐性课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教师的打扮应干净、大方、美丽;行为要得体,仪态要优雅;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个性品质;要关爱、接纳每一个幼儿,和他们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和他们平等、友好地相处,努力营造快乐、和谐、温暖的氛围;合理利用和改变空间,创设出有利于幼儿互动交往的环境。相信教师所做的这些努力可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会在幼儿的心里留下印记,幼儿会主动从中吸收促使其社会性发展的养料。

四、共同作用、共同参与、共同影响

社会领域教育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其应渗透在各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二是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三是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以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社会领域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开展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时要做到三个“共同”:共同作用、共同参与、共同影响,即专门的社会领域教学活动与渗透在其他领域和一日生活中的社会教育共同作用;幼儿园教师、家长和社会多方教育力量共同参与;教师的榜样、教师自身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和环境创设共同影响。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实现社会领域教育的有效乃至长效。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