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研名师 系列感悟: 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认真地读完了肖培东老师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全书总共辑录了肖老师16节优秀课例课堂实录及名家课堂点评,外加肖培东老师的导师钱梦龙先生写的序言《为浅浅地教语文喝彩》,和肖培东先生自己写的后记《浅浅深深,语文是你》。读完之后,深深地被肖老师课堂所折服,也遗憾于与培东老师的课堂相识之晚。

郑凌燕发表于2022-07-22

认真地读完了肖培东老师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全书总共辑录了肖老师16节优秀课例课堂实录及名家课堂点评,外加肖培东老师的导师钱梦龙先生写的序言《为浅浅地教语文喝彩》,和肖培东先生自己写的后记《浅浅深深,语文是你》。读完之后,深深地被肖老师课堂所折服,也遗憾于与培东老师的课堂相识之晚。

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言:“这十六篇课堂实录,可谓篇篇有特色,处处可圈点,而所有的精彩凝集起来,又凸显了他独特的教学理念:浅浅地教语文。”

非常幸运,在前两天的第十一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我聆听了肖老师的讲座《我们该追求什么样的语文课》,对肖老师的教学理念在理解上又加深了一层。

肖老师告诉我们,好课的标准必须具备如下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实在——语文教学要用语文方法来解决,实实在在听说读写。

第二个特点:灵动——努力把语文教“活”,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第三个特点:尊重——尊重学生,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学生心中梦想,教师用自身的人文性去影响学生。

我一边听讲座一边用心品味,回忆《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中肖老师的16节课,发现肖老师的理论深深地融入到他的每一堂课中;他的课堂也踏踏实实地践行着他的主张。言与行如此和谐统一,一脉相承。   

01

纵观这十六节课,肖老师的课堂的确是实实实在在语文课。正如钱梦龙先生对他的评价“这是名副其实的语文课”。

肖老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指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他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围绕语言教育展开。

朗读是肖老师课堂的一大特色,他的大多数课都是在师生的琅琅读书声中层层推进,最后进入文本深处的。

肖老师本人就是朗读高手,作为教师他更是一位指导朗读的高手。

例如,在《山羊兹拉特》课堂教学中,仅仅表示羊的叫声的一个“咩”字,在他的指导下,学生就读出了几种不同的声调和语气,生动地表现了人与羊之间那种相互依赖的亲密。

朗读不是他课堂的点缀,而是课堂必不可少的支撑。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积累语料,形成语感,悟得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同时接受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情趣、情操、价值观的熏陶感染。

重视朗读,重视对文本中词语、句子的理解、咀嚼和品味,将听说读写渗透到每一堂语文课中,紧紧围绕“语言”这一核心展开,培东老师的课的的确确是不掺杂质的真正的语文课。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致于忘记了当初为何出发。”这是黎巴嫩诗人的一句话,希望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清醒如培东老师,坚守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学的指向始终是实实在在地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

02

纵观这十六节课,肖老师的课堂又是充满智慧的课堂。课堂中的设计常常是出人意料、出其不意的。

我们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同样我们的课堂也忌讳直来直去,这一点肖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春酒》一课的设计可谓巧妙。首先妙在以“情”字统领整个课堂,用“情”推进课堂流程。一切围绕“情”字展开,“一字立骨”,既符合文体特征,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忆”春酒环节,带着童年的幸福和惆怅。两种情绪的“定调”,巧妙地为后面环节进行铺垫。

“从孩子般的语言”里,读出“成人的寻找”。干净洗练、水到渠成的转换和提升,使课堂从感性的体验走向理性的思考,在阅读感知中体会写作的奥妙。这是何等的高妙和智慧。

引导诵读品鉴,拨动学生心弦。以“情”说“事”,一线贯穿,在自然流畅不着痕迹的教学中,为学生的语言感知、问题阅读方法留下深深印记。

在肖老师的课堂里,巧妙的设计、出其不意的启发、别具一格的导入比比皆是,令人不得不佩服肖老师教学的智慧。

03

纵观这十六节课,肖老师的课堂的的确确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师的启发,引领都是紧扣学生思维的脉搏。不急不躁,慢慢引领,巧妙点播,适时提供支架,这是真正帮助学生成长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对学生体现出最大的尊重和等待。这样的课堂,不是老师的演绎场,而是学生学习的习得场。

例如肖老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第一个环节:为什么是一篇童话?在这个环节有近十个学生发言,从虚构的故事有童真的故事,过去的故事,有寓意的故事到想象奇特。经十几个回合才达到预设的内涵理解。

通过这个细节,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以及肖老师对先进理念的坚持。让结论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流淌出来,教师只是“印证”或“肯定”学生的发现。更佩服的是肖老师的耐心。

我不禁反思自己,如果我的课堂遇到学生启而不发可否会如肖老师一般等待?我想一定不会的,记得自己在毕业班的课堂上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你们不要讲,我来说。这种教学中的习惯甚至带入到了我的生活中。曾几何时,我早已习惯了滔滔不绝、侃侃而谈,而忘记了耐心倾听。那是工作中常常“一言堂”的后遗症。

所以当我看到肖老师的课堂上,那些孩子从最初的拘谨、矜持到渐渐活跃,慢慢参与,慢慢融入,慢慢迸射种种情感,慢慢文思泉涌,慢慢信心满满,我内心除了对肖老师的仰慕,更有一丝丝的愧疚。

以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像肖老师一样,眼里有学生,心中无自我。

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每一个学生都不是盛知识的容器,而是“人”,人需要尊重,需要爱的呵护,需要鼓励”,“课堂上,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

正如肖培东老师自我总结的那样:我这些年课堂的进步,就是课堂上开始不慌不忙了,开始关注学生,能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了。

三百多页的一本书,五彩缤纷的十六节课,肖老师为我们铺展开一条独特的语文之路。这条路芳草萋萋,鲜花灿烂。他不仅为我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更唤起我深深的思考。

如今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刚刚颁布,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视野一起向我们涌来。时代发展向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我、发展自我、丰富自我,努力使自己成为有学习力、思考力、创造力、研究力和执行力的新时代语文教师。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