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八省联考分析

当今大数据年代注重数字分析

侯晓青发表于2021-11-28

2021年八省联考历史学科试题大数据分析及复习备考对策

 

一、整体结构分析

 

(一)结构汇总

 

年份类别考试模式考试时间题量题型和分值分布
2020全国文综卷文综45分钟12个选择题、5个非选择题选择题:48分(每个4分)非选择题:52分(必做题2个,分别是25分和12分,选修题3个,三选之一,15分)
2020全国新高考山东卷单科90分钟15个选择题、4个非选择题选择题:45分(每个3分,选修融入必修考查2-3个选择题)非选择题:55分(均为必做题,没有选修题,第16-19题分别是12分、14分、14分、15分)
2021新高考(湖北模拟)单科75分钟16个选择题、4个非选择题选择题:48分(每个3分)非选择题:52分(第17-20题分别是14分、12分、14分、12分,第19题选修融入必修考查)
2021新高考(辽宁模拟)单科75分钟16个选择题、4个非选择题选择题:48分(每个3分)非选择题:52分(第17-20题分别是12分、15分、13分、12分,第19题选修融入必修考查)
2021新高考(重庆模拟)单科75分钟15个选择题、4个非选择题选择题:45分(每个3分,选修融入必修考查2-3个选择题)非选择题:55分(均为必做题,没有选修题,第17-20题分别是17分、14分、12分、12分)
2021新高考(湖南模拟)单科75分钟16个选择题、6个非选择题选择题:48分(每个3分)非选择题:52分(必做题3个,第17-19题分别是15分、15分、12分;选修单独命题,选修1、3、4三选一,10分)
2021新高考(广东模拟)单科75分钟16个选择题、6个非选择题选择题:48分(每个3分)非选择题:52分(必做题3个,第17-19题分别是14分、14分、12分;选修单独命题,选修1、3、4三选一,12分)
2021新高考(河北模拟)单科75分钟15个选择题、6个非选择题选择题:45分(每个3分)非选择题:55分(必做题3个,第16-18题分别是12分、13分、18分;选修内容单独命制非选择题,选修1、3、4三选一,12分)
2021新高考(福建模拟)单科75分钟  
2021新高考(江苏模拟)单科75分钟15个选择题、6个非选择题选择题:45分(每个3分)非选择题:55分(必做题2个,第16-17题分别是18分、13分;选修内容单独命制非选择题,18题包括A、B、C、D四小题,选修1、4、5、6四选二,24分)
2020江苏卷单科100分钟20个选择题、7个非选择题选择题:60分(每个3分)非选择题:60分(必做题3个,第21-23题分别是13分、14分、13分;选修单独命题,第24题包括A、B、C、D四小题,选修1、4、5、6四选二,,20分)

(二)详细分析

 

1.湖北:

 

1)选择题部分

 

板块题号年代知识点
中国古代史1春秋战国诸子百家
2东晋王羲之书法
3唐宋唐宋县治分布
4明朝科举制
5清朝维护国家主权
中国近现代史6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
71918近代习俗变迁
8近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困境
91936中共革命探索
101979-1982现代企业改革
世界史11古代罗马古罗马政治
12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与地圆学说
131689《权利法案》
1420世纪50年代法国奉行独立外交
15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
161945-1990'S经济全球化

 

16小题,按时序排列,先中后外,大致可以分为中国古代史(5题)、中国近现代史(5题)、世界史(6题)三大板块,本套试题选择题部分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既继承了全国卷选择题“三分天下”的命题特色(全国卷文综历史第24、25、26、27题考查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第28、29、30、31题考查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第32、33、34、35题考查世界史相关知识);又有所创新,打破了三部分比重均衡的传统,世界史所占比重增大。

 

2)非选择题部分

 

题号设问方式分值
17概括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途径。6分
指出汉与隋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历史背景之异同。8分
18归纳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性质的根本变化。4分
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任一时段,概括该时段的教育成就并分析其原因。8分
19 概括欧洲优势地位形成的历史条件。6分
说明欧洲优势地位丧失的原因。8分
20提供建议,提炼主题,论证所选材料与主题之间的联系。12分

 

4小题,第17题满分14分,第18题满分12分,第19题满分14分,第20题满分12分。非选择题部分较全国卷变化较大,不再分必做题与选做题两部分,选修内容以糅考形式呈现;中国近现史比重加大。

 

2.辽宁

 

1)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共16小题,按时序排列,先中后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板块:

 

板块题号年代知识点
中国古代史1春秋战国诸子百家
2西汉物种交流
3唐宋唐宋水利管理
4北宋茶、盐管理
5明朝内阁制度
中国近现代史61909女性变化
7近代中国民主政权建设
8193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1958工业建设
101984-1987国有企业改革
世界史11古代罗马罗马法
12西方思想解放时期理性精神
1319世纪中后期美国工业化
141919年国联
151946英苏关系
162020经济全球化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套试题选择题部分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既继承了全国卷选择题“三分天下”的命题特色(全国卷文综历史第24、25、26、27题考查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第28、29、30、31题考查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第32、33、34、35题考查世界史相关知识);又有所创新,打破了三部分比重均衡的传统,世界史所占比重增大。

 

2)非选择题部分

 

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17题满分12分,第18题满分15分,第19题满分13分,第20题满分12分。

 

题号设问方式分值
17概括汉代游侠转变的表现4分
分析汉代游侠转变的原因8分
18概括清代盛京地区道路交通的特点6分
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公路交通发展的成就并分析其意义9分
19 概括毛泽东写这封信的国际背景6分
分析“国际纵队”的意义7分
20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我国部分全运会主题(宣传)口号)12分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试题非选择题部分较全国卷变化较大,不再分必做题与选做题两部分,选修内容以糅考形式呈现;中近现史比重加大。

 

3.重庆:

 

1)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共15小题,按时序排列,先中后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板块

 

板块题号年代知识点
选择题部分中国古代史1西周青铜器利簋及其铭文
2东汉豪强经济
3唐代唐敦煌莫高窟壁画特点
4明朝明代文化特点
中国近现代史51911年清末路权
61912-1924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局限
71935日本侵华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81945年重庆谈判
91959-1963八字方针的实施
101985年改革开放的影响
世界史11古代雅典梭伦改革
1216世纪殖民扩张和种植园经济
131774-1881专利技术与经济发展
1420世纪80年代史学素养与冷战的研究
1521世纪,2017年保护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从考点的分布来看,呈现如下特点:第一,古代史选择题比例相较于全国卷偏低,全国卷占1/3,重庆卷占比略低,不足1/3;中国近现代史占比略高于全国卷的1/3;世界史不变,占比1/3。第二,从知识点类别来看,选择题部分中,文化史比例偏低,政治史比例偏高,经济史比例适中。整体来看,文化史比例偏低,凸显了政治史和经济史的主导性。第三,从试题表现形式来看,多以人物的言行、史实等创设情境,但形式相对单一,图片、表格类试题比例较少,只有第1题是图片题,第9题是表格题,整套试题以材料型题目为主,与山东试卷相比,形式较为单一。第四,选修内容融入必修考查。

 

2)非选择题部分

 

题号设问方式分值
161)分析……作用。2)概括措施,分析效果。3)谈谈……认识17
171)指出思想或者含义,分析共性。2)认识文学的史学价值14
18评析观点12
19补充事件,说明理由12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试题非选择题部分较全国卷变化较大,不再分必做题与选做题两部分,且不涉及选修内容。主观题两道常规试题,其中16题两材三问,17题一材两问;18、19两题开放设问,形式未有较大创新。

 

4.湖南:

 

1)选择题部分

 

16小题,大致按时序排列,先中后外,中国古代史(6题)、中国近现代史(5题)、世界史(5题)三大板块,与全国卷相比,中国史比例大增,世界史所占比重较小。

 

板块题号年代知识点
中国古代史1西周分封制
2汉代商业政策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4唐朝中外贸易
5北宋义利观
6清朝理学僵化
中国近现代史7晚晴外交近代化
8晚晴教育近代化
91923年十月革命影响中国
101949-1952土改变革生产关系
1120世纪90年代社会生活变迁
世界史12古代希腊古希腊民主政治
13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
141949年12月冷战
151964年日本东京奥与会反映的情况
16近代现实主义美术

 

2)非选择题部分

 

6小题,17、18题满分15分,19题满分12分,选修20——22题各10分。非选择题部分较全国卷变化很小,仅多了一个必考题。

 

题号设问方式分值
17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江南经济发展的特点。6分
根据材料(应该是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代以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变化及原因。9分
18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和当时西欧的精神气候之间有哪些契合点。6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中国刮起“法国风”的原因。9分
19 从表3中提取三条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12分
20(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邮政改革的措施。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邮政改革的影响。6分
2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就驱逐舰问题发起谈判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驱逐舰换基地”协定的影响。6分
22(1)根据材料,概述欧阳询的文化成就。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阳询取得文化成就的原因。4分

 

5.广东:

 

1)选择题部分

 

板块题号年代知识点
中国古代史1西周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2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边界
3西汉至西晋西汉至西晋时期北方民族融合
4北宋北宋时期重本思想
5明朝明朝城隍祭祀
中国近现代史619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外交
719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
820世纪二十年代黄埔军校的教育
9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020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
世界史11古代希腊柏拉图哲学思想
1217世纪17世纪荷兰商品贸易
1319世纪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420世纪二十年代苏联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1520世纪三十年代末西方近现代文学
16二战以后二战后至70年代美国若干经济指标变化

16小题,与老高考全国卷和山东卷的顺序相同,分为中国古代史(5题)、中国近代史(3题)、中国现代史(2题)、世界古代史(1题)、世界近代史(2题)、世界现代史(3题)。中国史和中国古代史的比重依然占据主导。

 

2)非选择题部分

 

中国古代史17(1)汉至北宋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的途径、原因和结果
17(2) 史料类型及研究历史的史料
中国近代史18(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的原因
18(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
世界近代史、中国现代史19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纺织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史20(1)隋代隋文帝实行公文文风改革的原因
20(2)隋代隋文帝实行公文改革的措施及影响
世界现代史21(1)20世纪四十年代日本西进战略的内容
21(2)20世纪四十年代日本西进战略破产的原因
世界近代史22(1)19世纪六十年代达尔文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22(2)19世纪六十年代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6小题,其中第17、18题为常规的二材二问的试题,第19题为开放性试题。第20-22题为选做题,与老高考全国卷相比,增加了一道非选择题。试题对学生核心素养考查的比重有所上升,选做题的分数从15分降为12分。

 

6.河北

 

1)选择题部分

 

板块题号年代知识点
中国古代史1西周、春秋战国宗法制的变迁
2两汉北方经济
3魏晋选官制、士族阶层
4清初政府政策
中国近现代史51840-1911学习西方的主张
61911辛亥革命
71923工人运动与中国共产党
81940毛泽东思想
91957-1962一五与二五
101980改革开放
世界史11古代希腊古希腊政治
1218世纪90年代美国1787年宪法
131750--1825英国工业革命
1420世纪20年代苏联政治与文化
151995经济区域化

 

15小题,按时序排列,先中后外,大致可以分为中国古代史(4题)、中国近现代史(6题,其中3道中国近代史,2道中国现代史)、世界史(5题,其中1道世界古代史,2道世界近代史,2道世界现代史)三大板块,本套试题选择题部分相对于全国卷而言,有继承也有变化(第1-4题对应全国卷第24-27题考查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第5-10题对应全国卷第28-31题考查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但其中有4道考查中国近代史,比重较大,第11-15题对应全国卷第32-35题考查世界史相关知识,但世界近代史与世界现代史各考查2道),变化之处在于,打破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三大板块之间的比重相对均衡的传统,中国近现史所占比重增大。

 

2)非选择题部分

 

题号材料与设问个数知识点分值
16三材(文字材料)一问宋朝历史12分
 一材(表格形材料)一问世界近代人文主义13
18两材(文字材料)两问中国古代、现代中医学的发展9+9
19.1选做题(改革),一材(文字材料)两问近代清朝《公司律》6+6
19.2选做题(战争),一材(文字材料)两问二战、《苏日中立条约》6+6
19.3选做题(人物),一材(文字材料)两问清康熙颜元思想4+8

 

6小题,第16题为开放题,满分12分;第17题为开放题(类似于全国卷第42题),满分13分;第18题为两材两问的常规题(类似于全国卷第41题),满分18分。选考题基本上与全国卷文综历史类似,只是分数改为12分。

 

7.福建

持续更新中……

 

8.江苏

1)选择题部分

 

板块题号年代知识点
中国古代史1春秋战国私人藏书增加
2西汉郡国庙制的兴衰
3城隍信仰浓烈
4文学艺术变化
5明朝理学
中国近现代史6鸦片战争前后魏源思想
71911武昌起义
81914-1918一战华工出国
9抗日战争军民合作
10 1991年经济体制改革
世界史1116世纪中后期新航路的开辟与大帆船贸易
12 1689年英国政治体制
1317-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
141925--1937年美国经济
15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

 

15小题,按时序排列,先中后外,大致可以分为中国古代史(5题)、中国近现代史(5题)、世界史(5题)三大板块,本套试题选择题部分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既继承了全国卷选择题“三分天下”的命题特色(全国卷文综历史第24、25、26、27题考查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第28、29、30、31题考查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第32、33、34、35题考查世界史相关知识);又有所创新,打破了三部分比重均衡的传统,中国史所占比重增大。

 

2)非选择题部分

 

 题号设问方式分值
必做题部分16概括指出万国博览会筹建的特点;说明英国举办博览会的历史背景。8分
概括端方筹建南洋劝业会的措施。4分
简析中英两国举办博览会共同的积极作用。6分
17提取海报中有关体育宣传的变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3分
选做题部分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
C[探索历史的奥秘]12分
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2分

 

非选择题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部分共2小题,第16题满分18分,第17题满分13分;第18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选做其中两小题,每小题12分。非选择题部分较江苏高考卷变化不大。

 

二、试题的创新点

 

(一)湖北

 

1.落实课标要求,体现核心素养

 

仔细分析和研究这次湖北模考历史试题会发现,全卷处处体现着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如选择题第3题,要求考生结合“唐宋时期今湖北境内县级治所的分布状况”,分析“变化反映出”的信息和结论。解答此题,需要考生会读图、用图,具备时空观念,把该题锁定在“唐宋时期”;还需要考生对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有一定的认知,如“县级治所”“高产作物”“土地兼并”等,具备独立的历史解释能力。

 

又如非选择题第18题,要求考生“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任一时段,概括该时段的教育成就并分析其原因”,这既要求考生对新中国某一时期教育成就有所了解,并结合时代背景,对成就取得的原因做出分析,进而增强制度自信、道路自信。这既考查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又考查了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该题也体现了历史学科应该发挥其特有的“学科育人”功能,发挥好“课堂思政”的作用,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2.重视基础知识,指导高中教学

 

重视基础知识也是这次湖北省模考历史试题一个突出特色,这也体现了新课标强调对必备知识考查的要求。

 

从第一部分所列表格可以发现,试卷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如诸子百家、近代习俗变迁、民族工业发展、中共革命探索等,都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其次,尤其重视对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的考查,如“科举制”“太平天国运动”“现代国企改革”“经济全球化”等,如果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要想得高分很难。同时,还注重考查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全卷共使用图表7处,其中地图2幅,还有表格、统计图、漫画、书法作品、展板等,这要求考生会读图、用图,并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3.创新试题情景,考查关键能力

 

如第20题,选用生活情境——“小楚同学”“展板设计任务”,提供素材,要求考生“提供建议,提炼主题,论证所选材料与主题之间的联系”,设问要求开放,既避免了学生生搬硬套“历史主观题答题模板”,又有效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探究能力三项关键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是为今年湖北省首届新课标高考练兵,也是继山东等省之后对新课标下历史学科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一次有益探索,有不少新举措、新做法,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对于正在使用或即将要使用统编新教材地区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有重大启示意义。 

 

(二)辽宁

 

1.落实课标要求,体现核心素养

 

仔细分析和研究这次辽宁模考历史试题会发现,全卷处处体现着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如选择题第6题,要求考生结合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分析漫画作者的用意。解答此题,需要考生会读图、用图,具备时空观念,把该题锁定到“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还需要考生对所给的四个序号进行归纳概括,要求学生具备独立的历史解释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选择题第16题也是序号题目,这是多年后又一次出现序号题目。

 

又如非选择题第18题,要求考生“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公路交通发展的成就并分析其意义”,这要求考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公路交通发展状况有所了解,并结合时代背景,对成就取得的历史意义做出分析,进而增强制度自信、道路自信。这既考查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又考查了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该题也体现了历史学科应该发挥其特有的“学科育人”功能,发挥好“课堂思政”的作用,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2.重视基础知识,指导高中教学

 

重视基础知识也是这次辽宁省模考历史试题一个突出特色,这也体现了新课标强调对必备知识考查的要求。

 

从第一部分所列表格可以发现,试卷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如诸子百家、近代习俗变迁、近代民主政权建设、现代工业发展等,都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其次,尤其重视对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的考查,如“国有企业改革”“经济全球化”等,如果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要想得高分很难。同时,还注重考查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全卷共使用图表4处,其中绘画2幅、表格2幅,这要求考生会读图、用图,并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3.创新试题情景,考查关键能力

 

如第20题,选用生活情境——我国部分全运会主题(宣传)口号,要求考生“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设问要求开放,既避免了学生生搬硬套“历史主观题答题模板”,又有效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探究能力三项关键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是为今年辽宁省首届新课标高考练兵,也是继山东等省之后对新课标下历史学科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一次有益探索,有不少新举措、新做法,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对于正在使用或即将要使用统编新教材地区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有重大启示意义。 

 

(三)重庆

 

1.落实课标要求,体现核心素养

 

如选择题第1题,要求考生结合出土的利簋及其铭文拓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等信息,分析这些信息对研究当时历史的意义。解答此题,需要考生会读图、用图,具备时空观念,把该题锁定在“西周”并结合相关信息,独立解释历史材料的能力。又如非选择题第18题,要求学生在评价西方关于“鸦片战争”的观点时,要有清楚的立场设定,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重视基础知识,指导高中教学

 

重视基础知识也是历史试题一个突出特色,这也体现了新课标强调对必备知识考查的要求。从所列设问可以发现,试卷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如“这有助于研究当时的……这件大事……这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是”等都依托于基础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中要把基础知识夯实。

 

3.创新试题情景,考查关键能力

 

如第8题,选用生活情境——“几年前人民追求的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三大件, 现在这些耐用消费品已经基本满足需要了。人民开始追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新三大件等高级耐用消费品。不论老三大件(主要是手表)还是新三大件,近几年价格是下降的,今后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提供素材,生活化的情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4.中外关联,相互渗透

 

如第18题,虽然是西方人的观点,但实际上考察的仍然是对鸦片战争的看法,要求学生在评价西方关于“鸦片战争”的观点时,要有清楚的立场设定,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此类试题在本次试卷中出现频率较高,类似的还有第4、7题等题目。

 

5.不足之处

 

1)选择题第2题完全是文言文阅读,加大了阅读的难度,不符合近年来高考考查的趋势。

 

2)选择题第14题,材料阅读量过大,也不符合近年来高考考查的趋势。

 

3)出现组合型选择题。

 

(四)湖南

 

1.落实课标要求,体现核心素养

 

注重5大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考查分封制(图),时空概念考查明显。如选择题第2题,列表呈现史料,史料实证考查凸显。如选择题第4题,展现钱币图,重在考查历史解释。又如非选择题第18题,要求考生呈现中法近代文化相互借鉴,考查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

 

另外,也有对湖南地方史的考查,如第8题湖南率先建立培养新式官僚的课吏馆。

 

2.重视基础知识,指导高中教学

 

重视基础知识也是这次湖南省模考历史试题一个突出特色,这也体现了新课标强调对必备知识考查的要求。

 

从第一部分所列表格可以发现,试卷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如分封制、近代习俗变迁、民族工业发展、近代探索救国道路等,这也是全国卷高考的高频考点;其次,尤其重视对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的考查,如分封制、九品中正制、工业革命的影响、冷战等,如果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要想得高分很难。同时,还注重考查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其中地图、表格、图片、漫画占有相当比例,这要求考生会读图、用图,并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3.创新试题情景,考查关键能力

 

如第4题,通过提供唐代墓葬出土的波斯、阿拉伯、东罗马的钱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湖南省试题总体上沿袭了全国卷的风格,只是题量、分值变化了,但考查的方向、题型的特点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是为今年湖北省首届新课标高考练兵,也是继山东等省之后对新课标下历史学科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一次有益探索,有不少新举措、新做法,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对于正在使用或即将要使用统编新教材地区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有重大启示意义。

 

(五)广东

 

1.试题结构与题型保持了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

 

试题结构采用了16+3+3的结构,与老高考全国卷相比,除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数量不同,试题的结构和类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相比,开放性试题明显减少,试题体现了相对的延续性。

 

2.模块考查比重发生变化


老高考全国卷中,政治模块的比重,特别是在选择题中比重较大,而广东模拟卷政治模块的比重明显下降,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模块比重明显上升。

 

3.非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分布稳定

 

17题考查古代史(中西古代文化交流);第18题考查近代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9题考查近现代史(近现代世界和中国的经济)。

 

4.试题呈现形式打破常规。

 

如选择题出现两道先秦时期的选择题;选择题中图表类试题明显减少,只有一道图表型选择题选做题的分布也打破常规,之前的选做题一般是两道中国史、一道世界史,而这次广东模拟卷的选做题则是一道中国史、两道世界史。

 

5.试题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

 

非选择题第17题第(2)问关于史实的补充和第19题关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纺织业的发展,重视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和史学探究能力。第18题通过考查中国共产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注意培养、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6.试题注重与时事的联系

 

9题、第10题、第18题和第20题均可以与时事热点相联系。

 

(六)河北

 

1.反其道而行之,突破了考生对教材及史学素养试题固化的认识

 

1)突破了考生对教材的常态认识,综合信息非常丰富:如第1题,这道题是很有特色的。此道题把分封制中各诸侯国的分类(王室贵族、先代贵族、功臣)、商代的“兄终弟及”及教材中提到的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糅合在一起考查,得到的结论是与考生顺向思维相反的结论,此题所包含的信息非常丰富,考查知识也非常隐秘。

 

2)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但逆向而行之:如第16题,这道试题是其他省份没有的题型。其他省份有一材两问的(选做题较多),有一材一问的(论述题较多),也有两材两问的(常规材料题),但像这种三材一问的,很少见,可以说绝无仅有,其设问也较为独特。“材料中划线部分有两处不符合宋朝史实,请写出序号,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这个设问与通过材料来补充信息的试题不太一样,而是指出材料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反其道而行之,考查考生甄别史料真伪的功力,是很有创新的一道试题。

 

2.注重对时代热点进行回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如第18题,通过我国中医发展的两则史料,一是回应时代热点(新冠疫情),二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医,三是唤起考生对中医学的自豪感与认同感,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加强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考查

 

如第4题。这道试题伪装得较好,通过“畿辅之地”这四个字,可以判断是河北。

 

(七)福建:

持续更新中……

 

(八)江苏

 

1.题量减少,适应新高考模式

 

本次模拟卷历史试题的巨大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考综合改革模式的不同,本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是75分钟,满分100分,这与2020年江苏高考卷(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有较大不同。75分钟给江苏省未来的题型留下了很多值得想象的空间,如选择题可能采用15-16题(1题3分)或者24题(一题两分)的模式,非选择题沿用全国卷52分模式

 

2.“教考分离”“教考结合”,平稳过渡

 

对于试题中的必修或者选修模块,2020江苏高考卷和2021年江苏模拟卷都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教考分离”和“教考结合”的趋势。一方面“教考分离”体现的是教育公平和对关键学科的考查,另一方面“教考结合”则是对历史本质的回归。2021年江苏模拟卷运用了新材料、新形式,如大量的表格、地图、漫画。选修大题直接选用课本部分,延续去年的风格,分别考查了福泽谕吉对西方文明的认识、秦始皇修建直道、良渚文化、佛罗伦萨大教堂,这些在2021届的复习中值得重视。

 

3.体现学科素养和时代特征

 

同时,教考结合还体现在对于时代特征的理解,时代特征源自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如第7题对武昌起义的理解,就应该结合不同时期的史料和史学家的立场。又如第17题,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体现出不仅注重对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还渗透家国情怀、人文关怀。在材料十分陌生的情况下,教材基础知识是进入题目思路的钥匙,不论未来江苏省题型是否延续稳定风格,其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一定是不变的。

 

三、试卷结构对比分析和备考建议

 

(一)试卷结构对比分析

 

1.重庆的结构模式和山东基本一致:15个选择题,4个非选择题,选修融入必修考查2-3个选择题,非选择题不涉及选修内容。

 

2.湖北和辽宁的结构模式基本一致:16个选择题,4个非选择题,选修融入必修考查非选择题(第19题中的一个小问),选择题不涉及选修内容。

 

3.湖南、广东、河北的结构模式基本一致:其中湖南、广东完全一致,16个选择题、6个非选择题,河北是15个选择题、6个非选择题。选修内容单独命制非选择题,三选一,选择题不涉及选修内容。

 

4.福建:待更新

 

5.江苏的结构模式:15个选择题,6个非选择题,必做题2个,第16-17题分别是18分、13分;选修内容单独命制非选择题,18题包括A、B、C、D四小题,选修1、4、5、6四选二,选择题不涉及选修内容。

 

(二)备考建议

 

1.明确复习方向——从以知识为本到以素养为本

 

知识的梳理还是必要的,可以把握主干知识和核心历史概念,建立知识的框架和宏观体系,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阶段特征。可以侧重必修内容的复习,同时注意选修与必修的关联内容的复习。

 

但要以素养为本,就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就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主讲,搭建知识体系为中心的复习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地位,真正地参与对知识、能力、素养的体验。尤其是要多加训练学生的史料阅读分析与提取能力,包括文字、图片、表格等多种类型。要精选史料,深度分析解读,只有促使学生生成出问题,相互交流碰撞,才能够达成较好的效果。

 

2.注意复习侧重——从关注教材、题海到关注社会生活

 

历史学习要注意对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对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将历史、热点、中外现实等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适当关注本年度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

 

高三的历史复习不仅不能和社会隔离,反而需要关注社会热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知与领悟社会热点,充分发挥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功能。另外,还要特别注意体、美、劳等考查角度。

 

3.追求复习效率——从注重进度到注重效度

 

过去复习模式主要是三轮复习,快节奏地梳理知识和高强度地训练测试。现在,必须要处理好进度与效度的关系,一节课不应该再追求完成了多少知识点的梳理,做了多少道习题,而应该转为追求学生思维的训练力度和素养的不断积淀。

 

要关注新高考地区的试题题型(包括这次八省市模拟考),加强解题技巧的培训。通过不断地拓宽视野,提高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和素养。

 

考生们还要注意研究错题,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从错误中总结方法和思路,以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规范答题技巧。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