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基于学科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组织方式的探究》

摘要:在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使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成为数学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核心素养不仅关乎学生当下的学习能力和成绩,更影响着其未来的学业和终身发展。课堂是支持学生学习的关键性平台,通过运用组织艺术,灵活变换课堂组织方式,能够更好地带动学生学习,教师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立足学科素养背景,对课堂组织艺术的内涵进行分析,阐述了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赵春梅发表于2022-11-15

摘要:在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使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成为数学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核心素养不仅关乎学生当下的学习能力和成绩,更影响着其未来的学业和终身发展。课堂是支持学生学习的关键性平台,通过运用组织艺术,灵活变换课堂组织方式,能够更好地带动学生学习,教师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立足学科素养背景,对课堂组织艺术的内涵进行分析,阐述了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有效的课堂组织方式。

关键词:学科素养;初中数学;课堂;组织方式

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核心素养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不仅要求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强调把握现代教育的主旋律,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筑基。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实践中,数学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善于运用课堂组织艺术,通过多元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达到新课改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迎接现代化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数学教师要紧跟时代教育发展潮流,多关注先进教育教学手段、工具和形式,运用这些手段丰富课堂组织形式,打造充满生命力、活力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得到提高。

一、当下课堂组织艺术的内涵分析

从整体角度看,课堂组织艺术被限定在课堂主阵地中,是指在45分钟的教学课时内,教师设置系列化的任务,对课堂教学氛围进行灵活调整,让学生带着兴趣和求知欲去完成学习任务。当前,根据访谈和调查发现,诸多学生认为课堂学习效率十分重要,只有在课上摸清数学学习规律、养成数学思维习惯,才能更好地进行巩固。所以,在数学课堂中丰富组织形式,显得尤为重要。从教学目的看,课堂组织的目的在于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各个活动环节积极表现、认真思考,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学科素养的培养目标。在固定的课堂组织方式下,教师在教学安排、课堂管理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可以直接规划、统筹各个教学环节,及时地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引导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伴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往采用的卡、管、压等组织艺术,已经很难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结合现代化教育形势,从创新角度优化和改进课堂组织形式,充分地关注学生在课堂组织中的作用,以预先关注和调节的方式,避免课堂教学出现问题。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学生学习缺乏合理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的授课方法和手段,对学生学习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全面照顾和考虑到学生学情,容易在课堂中直接采取“加负”“减负”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在这样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为了尽快达到教学进度,让学生迅速地吸收和内化数学知识,往往会设置大量的练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课业压力和心理负担。同时,也有部分教师下发的练习类任务较少,很难满足学生的巩固需求,也就难以起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由此,若无法根据学生情况、心理状况下发课内外习题,容易影响数学课堂组织、教学的效果,导致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受到不良影响。

2.教学组织形式较为单调

在初中教育阶段,诸多学生更喜爱新颖的数学活动形式,对充满变化的活动形式充满了探究欲、求知欲。所以,要想通过课堂组织方式提高教学成效,必须要关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针对性地设计多样化活动方法,确保学生参与程度得到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较少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采用的教学策略不契合当代学生特点,导致课堂组织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个人的学习注意力很难长期保持,也就全神贯注地完成各个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站在知识传授角度进行讲解,学生无法自主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也就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基于学科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组织方式

1.打造和谐民主课堂,重现课堂教学魅力

课堂组织艺术的运用,要求教师整合独立思考、理论教学、练习操作等形式,减少课堂教学活动的单调性,为学生创造趣味性、动态性课堂环境。为此,教师要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可以将问题驱动、导学案、题型、启发语言融入到各个环节,塑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例如,在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导入例题,引导学生们运用类比方式,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进行推理、探究,感受从一般过渡到特殊的过程,进而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注重幽默化问题的引入:“下面请一名同学展示一下例题分析过程,谁能胜任并且验证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呢?”通过抛出探究类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地投入到讨论中,并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发言,营造浓郁的探究氛围。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也应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工具、手段,让学生将视线集中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很好地解决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等课堂教学问题。在课堂组织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注意力情况,灵活设置练习环节、集体讨论环节,或引入微视频、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重新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教师可以引入几何画板工具,邀请学生运用计算机随意绘画两条直线、三条相交线,一边帮助学生操作,一边引导学生分析各个线段的比例关系,使学生们能够进一步地理解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感受数学探究和学习的魅力。

2.运用疑问启发学生,激发自主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是在提出问题的前提下,不断地探究和解决问题,持续地发现新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欲得到激发。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学生感兴趣程度与教师是否设置问题存在密切关联。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疑问,让学生们带着困惑与问题去讨论,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发现数学知识。若学生是带着兴趣去思考和行动,往往能够保持愉悦的学习状态,更能提高自身学习效果;反之,若学生对知识探究缺乏兴趣,往往缺乏持续学习的动力,学习效果也不够理想。因此,教师要多设置启发类问题,激起学生探究、质疑的热情,培养其创新思维。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列方程,如“将长10米的梯子靠在墙上,梯子上端距离地面8米,那么梯脚与墙面距离多远?”这样,学生不再局限与实地测量的方法,而是可以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在设未知数为x后,学生列出了方程式和未知数对照表,并对方程式进行整理。这时,教师根据复习题设置新问题:“方程的解是多少呢?”“如果不结合实际,是否还有其他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可以正确地认识方程的根,学会考虑根是否为实际问题的解。在这样的课堂组织形式下,学生们可以跟着教师的问题,进行层层探究,不断地进行学习,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果。

3.复刻教学活动场景,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在传统意义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直接传授知识的主体,课堂教学时间都处在知识讲解状态,较少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氛围和空间。这样的课堂组织形式下,学生们往往无法全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因此,教师应注重情境教学的创新应用,围绕教学内容复刻教学情境,让学生不自觉地被情境、画面所吸引,加入到数学知识探究的队伍中去,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这样的组织形式,能够大大提高数学知识的生动性,还能唤起学生合作学习、探究的热情。例如,在讲解到冀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用样本估计整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随机复刻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场景,如NBA球赛、中国女排比赛等场景。教师可以列举某两名运动员的得分情况,让学生们根据10组得分的数据,评判哪一名运动员发挥得更加稳定。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可以进行合作学习、探究,运用样本数据评估总体的特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评估小组,不同组员分别负责计算众数、平均数、中位数,让学生们归纳出总体的数字特征。再比如,教师也可以引导学学生扮演查水表师傅的角色,根据居民用水调查结果绘制直方图,让学生们通过读图,估计中位数、平均数等。这样,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问题,探讨趣味化的数学问题,与组员讨论并验证结果,提高教学实践效果。

4.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促进学科素养发展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中,教师习惯性地采用习题练习、逻辑推演等方式,让学生逐步地构建认知体系。要想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不能仅强调知识记忆、习题练习任务,更要让学生能够进行动手实践和操作,使其在操作的同时,积极地分享和交流经验,让学生们在数学学习和实践中提升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结合当前初中生的活动经验、已有知识,通过设置实验、观察、猜想等一系列活动,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实践操作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知识。例如,在讲解“弧长和扇形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计了“如何做圆锥圣诞帽”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知识,在操作中思考问题。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中,教师引导大家准备了剪刀、彩纸、卷尺,并展现了圆锥帽的制作过程。其后,为了做出大小合适的帽子,学生们对头围进行了测量,并计算出了半径,确定了圆心角。通过组织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们能够一边剪裁和制作圣诞帽,一边运用数学公式解决问题,促进了数学建模能力、直观想象能力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丰富数学课堂组织方式、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关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特点,通过打造和谐民主课堂、运用疑问启发学生、复刻教学情境、组织动手操作活动等方式,合理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探究动力,使其能够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自主完成知识构建,在同伴和教师的帮助下提升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周君. 优化课堂组织形式,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益 ——以"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为例[J]. 数学教学通讯,2019(29):20-22.

[2] 朱佳英. 课堂组织艺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思考[J]. 新课程·下旬,2019(4):143.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