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课堂高效率 课后低负担

史晓华发表于2021-07-14

课堂高效率   课后低负担

-----------高效课堂探索之我见

我们常常说课堂要高效,课后才能低负担或者零负担。要想做到低负担不容易,做到零负担现在几乎可能性不大。什么是高效课堂?怎么做才能达到课堂教学中的高效?我想结合我校语文高效课堂的相关做法,谈谈我的一些看法。虽然比较粗浅, 但的确是我和我校语文老师们在高效课堂教学实施中总结的第一手经验材料。

 我先说说我校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语文老师们共同探讨,我们根据课型商讨出精读课的“一导四读”、略读课的“一导四习”模式。“一导四读”的流程是:导课、初读感知、精读感悟、深读拓展、诵读累积;“一导四习”的流程是:导课、熟悉阅读提示、 预习检查、分组学习、练习延伸。因为是我们自己根据教学经验总结的模式,所以教学比较得心应手,自我感觉可以使语文课堂效率比较高的。同时,我从三方面汇报这种课堂模式运用中总结的经验。

 一、导课精妙,能抓住人心 导课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课,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导课时间应该把握在3 分钟之内。我校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提到了这样几种好的导课方法,和大家分享分享。开门见山导入、课题质疑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激趣导入、 根据单元训练主题导入、旧知迁移导入。总之,“教无定法”,一堂课的导入设计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学生的情况随机应变,但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只要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活动,都是成功的导课,即:能够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周三教研室领导以及我们帮带的几个学校的语文老师在我们学校有个教研活动,听评我校五年级权华老师的《狼牙山五壮士》。本来有狼牙山五壮士这部电影,但是她选择了电影《英雄儿女》中最激烈的那一段作为导课,不仅仅孩子们就包括听课的老师也深受震撼,硝烟弥漫的战场,遍体鳞伤王成的英勇,耳畔荡入心底的歌声,“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在我们河北也有无数为革命牺牲的先烈,在保定易县有座狼牙山,这里也发生过一个悲怆的真实故事…….孩子们含着眼泪和老师进入了课文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要三好

()尊重学生,教态亲切,平等待人 ,拥有自己的独特魅力。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美的散文。对一个老师来说,他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还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我曾经是语文老师,每次只要走进课堂,我的脸上从来都是笑容,无论课前曾经 过多么令人气愤或者伤心的事,只要一走进教室,一走近孩子我的心会立刻被暖化、萌化。孩子们会从你对他的任何态度、表情里看出你的心,你对他们的心,你是不是爱他们,是不是想好好的教他们,常常说心会换心,孩子们会是最真实的表现人群。作为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会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中慢慢形成,拥有自己独特人格魅力是作为一个成功老师必备的,因为“亲其师,信其道”

()课堂提问要整体优化 用提问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

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 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气氛。课堂效率的高低,基本可以从课堂设问的性质和方法上做出评价。提问应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具体来说,提问要注意: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置问于教材的疑难处;置问于教材的矛盾处; 课堂提问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教的目的是为了学,教学活动的协调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仍然是为教学这一活动服务的,其受益者仍然是学生,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对学生的作用,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我觉得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而且有思考的价值。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所谓吃透教材。牢牢把握住教材的知识要点、特点、要求、重难点及教学的最终目标。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激发学生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收集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才能“有启而发”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或者小组互助,从而解决问题,只要有兴趣,也才能真正调动起小组合作的作用,使小组不会成为摆设。

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3、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但要注意对学生问题的把控。我们有个老师曾遇到过一堂课,也是教研室组织的一次听评课活动,是一节社会实践课,当时老师提问树叶被开水一烫会呈现什么颜色,学生回答黄色,老师问是不是,偏偏一个学生高高举起了手“老师,为什么不是红色、绿色、蓝色、黑色”等等说了一大堆,好在这个老师很有课堂经验,她说“孩子,你太棒了,这么爱思考,同学们课下都查一下资料或者做一下实验,有没有这样的颜色变化”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 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比如昨天权华老师的课,统编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注重了阅读教学,她就明确提出“哪些词和句子应该重读,为什么?”提问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就此她引到了“读”,各种方式的读,既侧重了统编教材的这一变化又在读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体会出了文字所表达的感情。

()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争创个性化的教风  

首先,教师的知识底蕴是教学之本。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好课的基础。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犹如泉水源源不断,始终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生命。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课堂上,你会如沐春风。 其次,小学语文课是欣赏课,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种多样,或慷慨激昂,亢奋高歌;或如泣如诉,低声吟唱;或淋漓尽致,缠绵哀婉。 而有的教师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教师思维敏捷,注重设疑问难;有的教师嗓音清脆,通过诵读课文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的教师表达言简意赅,从不经意处入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经典范文。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最后,讲究营造教学气氛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 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 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 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2006年我曾经有幸参与河北省语文优质课大赛的评委工作,有一节课至今让我回味无穷。秦皇岛江波老师的《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我至今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我对那节课的感受,声情并茂、身临其境,反正当时的感觉就是我都这么爱听,更何况是孩子们呢?!语文课可以讲的如此出神入化吧。当时还是传统教材,但是江老师由威尼斯延伸到了我们的苏杭水乡,从异国风情拓展到了我们华夏的壮丽河山,课后的感受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江波老师在12年前就注重了今天统编教材的侧重点——阅读教学的训练和拓展。后来秦皇岛的朋友多了,我也多方打听江波老师为什么从此就甘于沉寂。由此可见,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会让人受益终身!

三、以趣结尾,余音缭绕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语文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 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同时,当堂检测胜过千言万语的传经解惑。科学家研究,老师讲三遍让学生做一遍远不如,老师讲一遍让学生练习三遍。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技术,我相信只要热爱这个工作,无论哪个学科,只要爱这些孩子,每位老师都会掌握好这门技术,都会成为学生一生的好老师。

很多老师不愿意教语文,除了觉得麻烦,不如数学简单还会觉得枯燥,其实我一直喜欢做语文老师,做语文老师的时间比当校长时间长,觉得教语文比当校长更得心应手,我觉得我就是属于课堂的,我的快乐在课堂,我的价值也在课堂,我喜欢我的语文课堂,我常常说因为爱,所以爱!因为爱是个相互呼应的过程,付出了爱,你会收获同样多甚至更多的爱。后来经常有家长说“你不教语文,对孩子们来说真是个损失”我自己都觉得是损失,对自己同样也是。一直很后悔离开了一线课堂,我觉得我就是属于课堂的,特别是语文课堂。

最近拜读了王敏勤教授有关和谐教学模式的文章,课堂本身就应该是和谐的,只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出高效率的课堂。这一点在我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感触很深,还是前面说过的,无论课前有多么生气伤心的事,只要一走进课堂,我脸上只有笑容;我从来不动手,那个时候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的规定,那个时候一般在学校被老师训,回家家长会训得更厉害。虽然没有这样的规定,但是我也从不打孩子们,如果有的孩子犯个小错误之类的,我都是用一个特别的眼神,或者走过去摸摸孩子的头、耳朵之类的,孩子们就会马上改正,因为时间长了,这已经形成一种和孩子之间约定俗成的习惯了。作业我也从不用错号,因为觉得那个红色的错号会很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我一般用?或者用“——”把错误的地方标出来;所以孩子们上课特别用心,课下我是经常不留作业的,包括周末,有时候会留点可以自由发挥的开放式作业,但是考试就是第一。所以我觉得课堂才是决定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最关键的时候,只要把握住课堂教学,你就可以轻松的把握学生的学习成绩。当然,一些需要背诵的知识还是需要用心背过的。

第二个问题  校本教研

所谓校本教研,也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遇到或者发现了某个教学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以致用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问题。简单的说校本教研本质就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

作为教师,可以有三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

1、“为了教学,即为了教好这节课,我该怎么做?

2"在教学中我,我遇到了什么、即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遇到了什么自己解决不了或者不好解决但通过努力解决了的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

3"通过教学,我知道了什么"这点和课后反思有异曲同工之处。

所以我们平时的校本教研都是紧密联系实际的,一般安排在周五放学后,语文和数学分开在两个教研组,班子成员大部分都出自一线,教导主任原来是语文老师,主管副校长是数学老师出身,他们会分别主持两个组的活动,大家就上面三个方面分别谈自己这一周的问题或者收获。有问题,大家一起争论,有经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做的好处是教研工作是实实在在的,不是为了教研而教研,解决的都是大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年轻老师帮助最大,汲取经验教训,自己的教学工作会少走很多弯路。

再有就是如果有教研室安排的听评课之类的大活动,我们会事先对准备讲课的老师听一堂课,然后大家一起帮她分析得失优劣,有时候会整个推翻老师一开始的全部教学设计,教学相长,一般承担优质课的都是年轻的老师,所以这样的教研活动会促使他们业务水平迅速提升。临到真正要讲课了,穿衣打扮,头发式样都是我们共同教研的方面,曾经我们在教育系统的口碑是“高小出来的老师方方面面都与众不同”,每当这个时候,我会呵呵笑着说“不看看校长是谁!”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以研促教才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也才真正发挥了校本教研的最本质的作用。学校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老师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比较高,因为这样的活动确确实实解决了老师实际教学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分享了老师成功的经验,极大提升了教师的获得感和成就感,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也促进了教学成绩的提高。我们学校的校本教研说简单一点就是解决教师教学工作实际问题的。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