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该如何做(二)

邸俊平发表于2023-11-25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可以检测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情,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培养学科素养。然而,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过多过重过难的作业负担,不仅打击了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会让大多数孩子身体素质下降,甚至身心受到伤害。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由于“双减”政策直击应试教育的功利、短视要害,因而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应,学校、家长、老师对国家的这一重大决策普遍表示了热烈欢迎和支持。

有人认为,学生的作业少了,教师的负担也减轻了,教师可以轻松一些了。这种对“双减”政策的认识其实是一种严重误解,所有学校和绝大多数教师其实都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双减”政策背景之下,教师的责任不是变小了,而是更大了,要求不是变低了,而是更高了,教师的着眼点和教学重点必须从以往只做好课本知识的传授,更多地转移到对人的教育上来,而且必须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为此,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作出相应调整和提高,更好地扮演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关键角色。

实际上,要做到作业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动活泼的“口头”作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教师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费更多的时间,做更深入的教学研究,课前准备要更加充分,教材研习要更加透彻,知识要点要更加突出,学生的情况要全面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安排。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尽量避免出现机械、单调、重复性无效作业或惩罚性作业,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的练习;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作业的形式必须多样化,切忌只有单调的书面作业,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各种体验类作业形式不仅是学生所喜爱的,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体差异,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业设计;教师还要认真批改作业,加强面批面改,做好学生的答疑辅导。





现在老师们布置作业更多的是单打一,即往往只考虑自己所教科目应该如何布置,而忽略了其他科目,也忽略了学生总体应有的承受能力。就是同一科目或同一备课组、教研组,很少有协商与合作。这样,不仅个人所教科目的作业常常不自觉地超量、超时,整体上学生完成作业的总量更是长期大面积的超量、超时,从而造成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以至到了难以完成的地步,让整个社会对老师、对学校、对教育产生极大不满。



图片



   



要做到合理的布置作业首先要做到,同年级、同科目统一布置作业,为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一备课组或教研组,除了组长外,还有比较有经验的老师。每次(一课、一天、一周)布置作业,由组长或负责人牵头,汇集其他教师的建议或意见(有就提,没有就不提),经有经验教师审核后正式敲定;然后通过不同方式——如微信群等,由组长或负责人向相关教师进行公布。这样确定的作业,基本是经过集体协商、有经验教师权衡的,不是随意的,是有效的,也是高质、高效的,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或适合各个任课教师和各班学生。其次,相同班级、不同科目的老师,在“组内同质”的前提下,不同组别的组长之间要有一个基本的协同。主要解决完成各科目作业所需时间的问题:在大概确定各科目学生作业完成时间的前提下,保证总量不超时。



做到这些,学生作业时间、总量大概率下是不超量超时的,可以保证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或空间,也能使大多数学生的睡眠时间得以保证。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心,才能更有效地学习。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