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呢?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作者 | 王福强 辽宁省海城市教师进修学校
19岁那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成为一名教师。
一晃35年过去了,我从一个懵懂青涩的年轻教师,成长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骨干培训者,发表教育文章150余篇,出版教育专著10余部,在全国各地为校长、教师培训200余场。
我的成长之路有三条通道。
Part.1
建立关系,对接学生的通道
教师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不是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也不是课堂教学技法的探索,而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可现实情况如何呢?上海市曾对“师生关系的现状”作了一次专项调查,结果大出人们意料,也令人深思。被调查的教师中,有48.99%认为自己“很爱学生”,9.43%“尚爱或偏爱”学生,两个结果加起来有近60%的教师“爱”学生,至少教师自我感觉如此。然而,调查结果也显示,感受到这种“爱”的学生只有5.61%,而“不注意”“不知道”的占46.51%。这项调查显示,对教师付出的爱,学生能感受到的不足十分之一,甚至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哪里出了问题?显然是沟通。其实,师生沟通的方式有很多,譬如面对面交流、书信,写在成绩单或作业本上的评语,班级QQ群、微信群里的闲聊等。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那样,沟通方式、技巧可以多种多样,但前提条件是“倾注教师的情感”。山东省青岛市嘉峪关学校教师苏静善于用诗意的评语与学生进行交流,江苏省南京市第六中学著名“老班”陈宇采取充满睿智的“每日一谈”方式与学生交流,无不是因为“倾注了情感”而取得了积极的教育效果。我当班主任时,也有过这么一段经历。那时我教语文,为了便于跟学生交流,我让学生每天写日记。这原本是语文老师习惯布置的作业,并不稀奇,但许多时候学生在日记中是不愿意讲真话的,因此总是琢磨出一些不疼不痒的内容来“交差”,教师不看不合适,看了又索然无味。我把学生的日记本当成与学生交流的“工具”“媒介”,局面立刻改观了。有时候,我会结合学生日记的内容,跟他们交流自己对人、对事的一些看法,或者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更多的时候,我会根据近一段时间所观察到的某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跟他说说心里话,或是鼓励,或是宽慰,或是质疑,或是批评,或是建议,不论内容如何,总是力图直击学生内心。可以说,每一条留言都是发自肺腑的。若干年后一次毕业学生聚会时,一个学生让我翻看当时我给她写的留言:一切结果都来自过程。我想,大家都会记住你今天在课堂上的精彩发言。当时大家的掌声是多么热烈啊,这掌声说明什么?说明你是个很有潜力、很有人缘的孩子。你朴实善良,待人真诚,乐于为集体作贡献,但学习方面一直起色不大。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你交上了“懒惰”这个不该交的朋友。你说对不对?王老师希望你能在今后的日子里找到不足和差距,奋起直追,不要掉队,就像今天课上的发言一样,用勤奋成就你的精彩。老师跟你一起加油,怎么样?翻看起来,厚厚的一个本子,全是这样一笔一画、工工整整的留言。“老师,您知道吗?”这位近30岁的学生似乎还是当年那个天真的孩子,“那时候我们最盼望的就是发日记本,一发下来大家都迫不及待打开,藏在角落偷偷看您跟我们说了什么。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那时候教室总是最安静的,那个时刻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候。”是啊,一切还历历在目。我倾注的情感打开了学生的心扉,孩子们在日记中对我倾诉心声,毫无芥蒂。日记本,显然成了一个重要的纽带,填平了师生之间可能出现的隔阂。
小小的日记本,成就了神奇的教育功效。神奇的不是日记本,而是爱和关心的力量啊!
Part.2
拓宽边界,对接世界的通道
教育的发展决定了教师将不再主要从事单一维度的知识传授,而应成为情绪工作者、课程设计师、学习组织者。
突破个体局限,成为节点去连接,打破壁垒去整合,以一种相对柔软的方式与他人合作,成为教师必不可少的关键动作。
现实中,不少教师不愿意打破“固化的自我”,满足于在教育的“小圈子里”兜兜转转,缺乏思维广度。
结果,故步自封,活力不足,难以帮助学生成为丰满充盈、立体鲜活的人。
教师想要快速成长,必须不畏浮云遮望眼,勇于扩展、重构自我边界,持续拓宽自己的生命疆域。
一要学会跨界,走出舒适区。
做语文教师时,我不仅把目光聚焦于语文课堂,也主张自己和同事“跨学科听课”,通过借鉴摆脱僵化的学科教学思维定式,谋求课堂创新。
做校长时,我没有困于学校的单一空间,而是不断汲取企业管理精髓并将其转化为学校管理的智慧,往往豁然开朗。
我的案头,不仅有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更有哲学、历史、社会学、逻辑学、心理学的佳作,让我拥有了超越专业之外的开阔视野。
二要学会链接,丰富资源库。
一定要警惕“信息茧房”。每天我们接触的信息很多,有那么多社群,但沟通不见得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更加顺畅有效。
如果我们只停留在一个“温暖”的圈子里,交相同的朋友,讨论相同的观点,停留在相同的思想高度,久而久之,我们的深度思考、丰富想象可能不知不觉就被削弱了。
这些年,我通过多种渠道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诸多教育同人和其他行业的朋友,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主张,不同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在一次次的交流、碰撞、对立、融合中逐步变得丰厚而更富思辨力。
这让我从狭隘中走出来,与世界融为一体,求同存异,创建起更大的资源库,与更多的人在教育路上并肩同行。
因此,不断拓展朋友圈,在跨地域、跨行业、跨文化的朋友那里汲取成长的灵感或创新的火花,是教师的智慧。
Part.3
坚持写作,对接自我的通道
写作,是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写作,让我打开了对话的窗口。我本身是一个不擅长交际的人,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无数个宁静的夜里,我认认真真给编辑写信,将誊写好的文章小心翼翼装进信封寄到全国各地。那时,整个世界都在我的身边。
从2006年起,我先后在新浪、网易开通了自己的博客,后来又开通了微信公众号,随时记录自己琐碎的工作、点滴的生活、细微的心情,这更是给我打开了一扇与世界对话的窗口:与那么多互不相识的网友交换意见,探讨人生,思考教育,我的世界再也不封闭,再也不孤单。我在用文字诉说、对话,内心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开阔。
写作,让我结识了更多朋友。
因为写作,我通过“教育在线”网站结识了李镇西、干国祥、卢志文、魏智渊等一大批教育界的“活跃分子”,虽未谋面,但都曾倾心交流;
因为写作,我了解了李希贵、吴非等一大批教育界的大人物,更坚定了我的教育之梦;
因为写作,我了解了太多“草根教师”的喜怒哀乐,接触了许多致力于教育图书编辑、出版的有识之士,也促使自己不断梳理、总结,并与他人分享。
写作,让我磨炼了坚强的意志。
写作是一件苦差事,我曾经在国庆节长假的时候,连续5天没出一次门,一个人闷在家里完成了将近4万字的“中学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系列文章;
我曾经连续88个夜晚创作了23万字的长篇小说《太阳底下》……
写作,让我享受到无穷的乐趣。
当我的第一首小诗在《星星》诗刊发表,当我的第一篇论文在《河北教育》刊登,当我的第一本专著被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当我的第一本长篇小说被大众文艺出版社印成铅字,当我的微信公众号有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越来越多的留言时,那种愉悦是无与伦比的。
当然,写作的乐趣绝不仅限于此。
如今,我的文字不再一味追求发表,写作成为我的生活方式,与更多的人分享、共勉已经成为我写作的真正乐趣所在。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