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化学趣味故事

袁丰斌 吴爱华名师工作室 2022-04-16 06:52

吴翠琢发表于2024-01-11

640 (5).gif

1、白纸生花:明明就是一张白纸,可在水里泡上几分钟,竟然变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鸳鸯戏水图。这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原来,那画是用硼酸勾兑成墨水画成的,墨汁干了就看不见画了,放到水里就又会显现出来。

    2、神奇的“水”:魔术大师将一块烧剩下的普通棉布浸在一盆水中,然后取出晾干,再用火柴点燃,但奇怪的是棉布不但点不着,而且还冒出白色的烟雾,这是什么道理呢?其实那不是水,而是氯化铵溶液,棉布被氯化铵溶液浸泡后便变成防火布了,晾干后,这种经过处理的棉布(防火布)的表面附满了氯化铵的晶体颗粒。氯化铵这种化学物质,它有个怪脾气,就是特别怕热,一遇热就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物质是两种气体,它们会把棉布与空气隔绝起来,棉布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当然就不能燃烧了。当这两种气体保护棉布不被火烧的同时,它们又在空气中相遇,重新化合而成氯化铵小晶体,这些小晶体分布在空气中,就像白烟一样。实际上,氯化铵这种化学物质是很好的防火能手,戏院里的舞台布景、舰艇上的木料等,都经常用氯化铵处理,以求达到防火的目的。

    3、烧不坏的衣服:我们都知道:衣服扔到火里就会点燃,但有种衣服放到火里却烧不着,这是什么“魔衣”呢?其实,衣服烧不坏的原因是它的材料与普通衣服不同,它是用石棉做的。石棉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良好的隔热性与防腐蚀性,不易燃烧,故被广泛应用。石棉本身并无危害,但它的纤维细小到肉眼无法看见,被吸入肺部,容易导致肺癌。

    4、能燃烧的糖果:我们都吃过糖果,但对糖果能燃烧可能就不熟悉了,可是魔术师只是将烟灰抖到了糖果上,却能将糖果点燃,这里面的玄机究竟在哪里呢?原来,烟灰里含有金属锂,锂的挥发性盐的火焰呈深红色,锂很容易与氧、氮、硫等化合,在冶金工业中可用做脱氧剂。锂也可以做铅基合金和铍、镁、铝等轻质合金的成分。锂在原子能工业中有重要用途。

    5、布娃娃流“血”了:只有有生命的物质才可能有血液,但降妖的巫婆只需将宝剑在圣水中一点,就可以将身穿黄裱纸衣服的草人刺出血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巫婆的剑根本不是什么宝剑,那圣水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纯碱溶液。草人穿的黄裱纸是用天然染料染过的,这种染料是从姜黄中提取出来的。剑上沾有纯碱溶液,碰到姜黄这种物质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使黄色立即变成了红褐色,看上去就像血一样。化学上,把像姜黄这类能够以本身颜色的变化来指示某些物质的酸碱性的,叫指示剂,常见的有石蕊指示剂,酚酞指示剂等。

    6、神秘的鬼火:夏天的夜晚,在墓地常会出现一种青绿色火焰,一闪一闪,忽隐忽现,十分诡异。很多人遇到这些都会毛骨悚然,赶紧逃跑。谁知,那火还会跟着人,你跑它也跑,古人认为是鬼魂在作崇,就把这种神秘的火焰叫做“鬼火”,那么“鬼火”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人与动物身体中有很多磷,死后尸体腐烂生成一种叫磷化氢的气体,这种气体冒出地面,遇到空气后会自我燃烧起来,但这种火非常小,发出的是一种青绿色的冷光,只有火焰,没有热量。夏天的温度高,易达到磷化氢气体的着火点而出现“鬼火”,又由于燃烧的磷化氢随风飘动,所以,所见的“鬼火”还会跟人走动。这就是旷野的“鬼火”。

    7、绿色的天空:蓝天白云一直是我们大脑里的美丽景象,可有一幅画却把天空“画”成了绿色。是我们见识太少,还是画家别出心裁?其实,当时画家们绘画所使用的蓝色颜料,是一种叫“铜蓝”的矿石,可是时间长了,它发生了化学反应,就变成绿色的了。铜蓝是铜矿石矿物,因呈靛蓝色而得名,它的化学成分是硫化铜,可以和空气中的水、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浅绿色的硫酸铜。

    8、啤酒喷泉: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经常喝啤酒解渴,打开啤酒瓶盖时经常看到啤酒向外喷沫,有时还像喷泉一样喷出来,这是为什么呢?一般来说,每升啤酒中都含有5克左右的二氧化碳。在制造啤酒时,通过一定压力把它灌进瓶里。因此,每瓶啤酒里都溶解了一定的二氧化碳,而瓶里是有一定空隙的,打开时,只要轻轻摇晃,气体就形成泡沫从啤酒瓶里溢出来。最近,国外的一些专家经过近十年观察研究发现,啤酒的泡沫与麦芽有一定的关系。酿造啤酒的重要原料是大麦芽,而大麦在成长、收割、储藏期间一般是多雨的季节,大麦一旦受潮,极容易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污染,使几十种霉菌得以繁殖,用它来酿造啤酒便产生了一些泡沫。当然,这些霉菌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有的还是有益的。啤酒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17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12种维生素,产生大量热量,有“液体面包”的美称。

    9、金光闪闪的铁棒:在我们身边,经常看见铁制物品,如铁锅、铁轨等。我们眼中的铁几乎都是“黑色”的,而我学化学的表哥给我表演了个节目,他将铁放进一盆水中,摆来摆去后拿出,铁条变成金条了——金光闪闪,耀眼夺目。其实,这水不是普通的水,里面放了胆矾。胆矾的化学名称是硫酸铜,在常温常压下很稳定,不潮解,在干燥空气中会逐渐风化,加热至150℃时失去全部结晶而变成无水物,无水物也易吸水转变为胆矾,常利用这一特性来检验某些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有微量水分。硫酸铜有毒,它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一种叫做波尔多液的农药就是用胆矾和石灰配制的。

    10、茶水变墨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喝茶,有龙井、玉观音、菊花等,茶水颜色各种各样,但没有一种茶水是黑色的,魔术大师将两杯茶水混合,竟然使茶水变成了黑色。原来,魔术大师在水里做了手脚,将其中的一杯放了绿矾。茶水里含有单宁酸,与绿矾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单宁酸铁的蓝黑色物质。水处理工业上用作澄清浊水的混凝剂,用于处理含铬废水及含镉废水,化学合成上用作还原剂及催化剂。医药工业中用作补血剂及局部收敛剂。

    11、火焰写字:今天老师给我们表演的节目是酒精灯写字,老师把纸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轻轻地烘烤,缓缓地拖动,让酒精灯蓝色的火舌“写字”。一会儿,那洁白的纸上渐渐出现了一排黑色的“现在开始上课”的字样,而且越来越清晰。紧接着,教师解释道:“其实这些字是事前写好的,只不过用的不是墨水,而是一种名叫稀硫酸的物质。那么,今天我们所做的实验都与稀硫酸有关。浓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还有强氧化性。

    12、守财奴被骗了:北宋有位贪财的张员外,听说有位道士能点银成金,请到家中,道士拿了一块银币投入一只焰火正炽的炭盆中,几个时辰过去后,道士扒开灰烬,从中拿出一块黄澄澄的金子。张员外见了大喜,将家中的银子悉数交给道士,不料第二去找道士,道士却悉数将银卷走了,张员外一气身亡。原来这是道士利用汞玩的把戏。汞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很容易与几乎所有的普通金属形成合金,包括金和银,但不包括铁(可以用钢罐来做盛水银的容器),这些合金统称汞合金(或汞齐)。汞齐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古建筑上的鎏金玻璃瓦和古寺庙中的“金身”菩萨,就是利用金汞齐“镀”的。银、锡和水银组成的银锡汞齐能很快变硬,古代人们常用它来补牙。

    13、古画复活:叔叔喜欢收藏古画,有天他从箱里拿出一幅灰暗的、脏兮兮的古画,展开的画毫无生机,叔叔对着一瓶“仙水”轻轻地吹了口气,拿出刷子蘸了蘸瓶里的仙水刷在画上,一段时间以后,那幅灰暗的画儿果然“复活”了,变得光泽鲜艳、耀眼夺目。原来,画家在绘画时,使用的颜料叫做铅白,它的学名叫做碱式碳酸铅,这种白色颜料易与空气中的硫化氢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了黑色的PbS,日子越久,生成的PbS越多,白颜色也就慢慢地变得黝黑了。要使壁画恢复原来的面目并不难,只需喷一些过氧化氢即可,生成的硫酸铅是白色固体。

    14、一封密信: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把消息安全地传递出去,地下党写了一封“空白”的密信,正是这封“空白信”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原来,这张白纸并非无字,而是白字,是用醋写的。用醋在白纸上写字,晾干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属于有机物,有机物的汁液干了之后会变得透明,用微火加热,透明的汁液又会变成棕色。柠檬或番茄汁也可以作为隐写墨水,因为它同样富含碳元素,很容易被焦化。用醋写的字可以在火上烤一烤;蘸了淀粉溶液写字,那么碘酒就是解密药水;如果换成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就能派上用场。

    15、不怕火的红领巾:魔术师在表演时借了一位小学观众的红领巾,他先点燃了酒精灯,再把从“水”里浸透的红领巾拿出来,轻轻地挤掉水,然后浸到酒精溶液里。过了一会儿,他用镊子取出红领巾往酒精灯上一点,“啪”的一声,红领巾燃烧起来,淡蓝色的火焰,一伸一缩,像蛇在不停地吐着可怕的舌头……奇怪的是,当火熄灭后,红领巾丝毫无损,热烘烘的,没有一点儿烧焦的痕迹!魔术大师把红领巾还给学生后,他左看右看,果真一点都没烧坏。小学生乐了:“我的红领巾竟然不怕火烧!”其实小学生有所不知,点燃时,烧的是红领巾上的酒精,红领巾上有湿淋淋的一层水保护着,所以红领巾烧不坏,酒精烧干了,火也熄灭了。酒精能和水、乙醚、甘油等以任意比混合,75%的酒精杀菌力最强。

    16、不熄的蜡烛:丁丁在妹妹生日时开了个玩笑,他在蜡烛的芯内藏了一些易燃物件,有金属铝和铁等,但以镁最多,因为镁的燃点低。当蜡烛燃烧时,芯里的镁被液化了的石蜡包围着,使它与氧气隔绝。但当火焰熄灭时,镁粉接触到氧气,燃烧起来,从而使蜡烛重燃。镁是航空工业的重要材料,镁合金用于制造飞机机身、发动机零件等;镁还用来制造相机和光学仪器等;镁及其合金的非结构应用也很广;镁作为一种强还原剂,还用于钛、锆、铍、铀和铪的生产中。石蜡是一种从石油提炼出来的碳氢化合物。

    17、酒不醉人人自醉: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充满着笑,这种笑是受感情支配的。可有这样一种气体,只要你一闻到它,就会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你知道这种气体是什么吗?这种气体被称为“笑气”,也是一氧化二氮,又称氧化亚氮,无色有甜味气体,在一定条件能支持燃烧,但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并能致人发笑,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及浓硫酸。氧化亚氮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

    18、谁主沉浮:经验告诉我们,生鸡蛋放到水里,鸡蛋会下沉。小军给姑妈表演了一个魔术,只见小军把鸡蛋放进一个装满液体的大杯子中,奇怪的是鸡蛋就下沉了,可不一会儿,小军说浮起来,鸡蛋又浮了上来。这样反复了好几次,神了,鸡蛋能听小军的话。其实那杯溶液是稀盐酸,鸡蛋外壳遇到稀盐酸时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的气泡紧紧地附在蛋壳上,产生的浮力使鸡蛋上升。当鸡蛋升到液面时气泡所受的压力变小,一部分气泡破裂,二氧化碳气体向空气中扩散,从而使浮力减小,鸡蛋又开始下沉。当沉入杯底时,稀酸继续不断地和蛋壳发生化学反应,又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碳气泡,从而再次使鸡蛋上浮。这样循环往复上下运动,最后当鸡蛋外壳被盐酸作用光了之后,反应停止,鸡蛋的上下运动也就停止了。但是此时由于杯中的液体里含有大量的氯化钙和剩余的盐酸,所以最后液体的比重大于鸡蛋的比重,因而,鸡蛋最终浮在液体上部。小军只不过是看着鸡蛋即将上浮或下沉时,适时而变地喊着上浮下沉。

    19、玻璃棒点冰:小军表演了“谁主沉浮”后又开始了他的表演,只见小军在一个小碟子里倒上1~2粒黑褐色固体,说这是高锰酸钾,然后轻轻地把它研成粉末,再滴上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蘸有这种混合物的玻璃棒,就是一只看不见的小火把,它可以点燃酒精灯,也可以点燃冰块。不过,在冰块上事先放上一小块电石,这样,只要用玻璃棒轻轻往冰块上一触,冰块马上就会燃烧起来,而且经久不息。原来冰块上的电石能和冰表面上少量的水发生反应,这种反应所生成的电石气是易燃气体。由于浓硫酸和高锰酸钾都是强氧化剂,它足以把电石气氧化并且立刻达到燃点,使电石气燃烧。另外,由于水和电石反应是放热反应,加之电石气的燃烧放热,更使冰块溶化成的水越来越多,所以电石反应也越加迅速,电石产生的也越来越多,火也就越来越旺。电石的化学名称是碳化钙,它能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乙炔,而乙炔能燃烧。

    20、撞击竟然擦不出火花来:一般情况下,金属与金属相互碰撞时,不但有声响,还会冒出火花来。所以,在加油站、煤气站以及运输易燃易爆物品时,尽量不使用金属物品,以免发生碰撞,冒出火花,造成危险。可是,为什么有的金属撞击了却不冒火花,它是一种什么样的金属呢?原来是铍,铍与铜和镍的合金在与石头或其他金属撞击时,不会迸出火花。人们利用这种铍合金与众不同的性质,制成了专门用于矿井、炸药工厂、石油基地等易爆区使用的锤子、凿子、刀铲等工具,为减少爆炸事故和火灾做出了贡献。铍有“原子能工业之宝”的美称。用金属铍的粉末与镭盐的混合物制成的中心源,每分钟能产生几十万个中子。用这些中子做炮弹去轰击原子核,可使原子核分裂,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原子能,同时产生新的中子。此外,为了达到人工控制核裂变的目的,必须使产生中子的速度减慢,而铍对快中子有很强的减速作用,它可以充当原子反应堆的减速剂,使核裂变反应有条不紊、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此外,金属铍还有着良好的透音性,声音在铍材料中的传播速度高达12600米/秒。与之相比,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透音性就逊色得多了。金属铍的这一特性,引起了专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准备用金属铍制作乐器。

    21、观音菩萨生病了:南宋年间,有位老财主迷信,将一尊观音像请回了家。可过了一段时间后,虽然每天供品、香火不断,但观音像却变得黯淡无光,好像生病似的。老财主一看,以为照顾还不周,就赶紧一日三餐上供品、点香火。其实,这位财主供奉的观音像不是铜塑的,更不是金塑的,而是用金属钠塑造出来的。在袅袅的香火中,金属钠渐渐被氧化了。原来的观音是银光闪闪的,被氧化后,生成了一种新的氧化物,看上去就像“生病”一样,一脸倦容。钠呈银白色,有美丽的光泽,常温时有蜡状,低温时可变脆。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非金属直接化合,在空气中氧化迅速,所以钠一般被保存在煤油中。

    22、擒获“死亡元素”:许多化学家试图从氢氟酸中剔出单质氟来,但都因在实验中吸入过量氟化氢气体而死,于是被迫放弃了实验。难道真的不能征服它吗?莫瓦桑设计了一整套抑制氟剧烈反应的办法。他在伯制的曲颈瓶中,制得氟化氢的无水试剂,再在其中加入氟化钾增强它的导电性能。然后,他以铂铱的合金为电极,用氯仿作冷却剂,并设计了一个实验流程,让无水氟化氢、氯仿以及萤石塞子作主要部分,把实验室放在零下23摄氏度的状况下电解,终于在1886年制得了单质氟,擒获了“死亡元素”。单质氟是一种淡黄色气体,在常温下,它几乎能和所有的元素化合;大多数金属都会被它腐蚀,甚至连黄金在受热后,也会在氟气中燃烧!如果把氟通入水中,它会把水中的氢夺走,放出氧气。人体缺氟会患上龋齿呢?这是因为: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属于多糖类。吃完饭后如果不刷牙,就会有一些食物残留在牙缝中。在酶的作用下,它们会转化成酸,这些酸会跟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发生反应,形成可溶性盐,使牙齿不断受到腐蚀,从而形成龋齿。为了预防龋齿,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说在缺氟的水中补充一些氟,这样人们在喝水时就不知不觉地会吸收一些氟。另外,人们还研制出了各种含氟牙膏,它们中的氟化物会加固牙齿,使牙齿不受腐蚀。而且,有些氟化物还能阻止口腔中酸的形成,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因而效果十分明显。

    23、闪光的小珠子:有一种小珠子,一放到水里,不但不下沉,还嗞嗞地在水面上乱窜,并发出银白色的亮光,这种小珠子就是——钾。对于它,也许我们都不陌生,但关于它的发现,我们是否了解呢?戴维将苛性钾先在空气中暴露数分钟,使它表面略微潮解,成为电导体,然后放置在一个绝缘的白金盘上,让电池的阴极与白金相连接,作为阳极的导线则插入潮湿的苛性钾中。奇迹出现了,电流接通后,苛性钾在电流的作用下先熔化,后分解,接着在阴极上出现了水银滴般的颗粒。它们像水银柱一样带着白色的光泽,可一滚出来,就“啪”的一声炸开了,并呈现出美丽的淡紫色火舌,这就是钾。钾的熔点低,比钠更活泼,在空气中很快氧化。

    24、蒙屈的管家:马提尼岛上有一个商人,精心收藏了一批古董,有次出门办事前发现家里一件银壶上有一层黑影,擦了两下没擦干净,便叮嘱管家想办法擦干净,可是他十几天后回来,发现银壶依然如故,便发火并斥责管家偷懒,管家满脸委屈地说:“我已经想了许多办法,仍然无法恢复如初。不仅如此,岛上其他银器也变黑了,像得了什么传染病似的。”没过几天,更奇怪的事又发生了,商人刚带回来的一批银器也变得黑糊糊的。商人见了,目瞪口呆,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直至有一天,马提尼岛火山爆发,空气中充满着难闻的硫黄味儿。商人才恍然大悟:这银器变黑一定与空气中的硫化物有关!事实果真如此:火山爆发前,空气中已经有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气体在弥漫,只是人的嗅觉不那么灵敏,没有嗅出来而已。硫与银,这两种元素就是这么怪,不知不觉地走到一起,搞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闹剧。在火山爆发前,地下灼热的岩浆虽然还没有冲出地面,可是已经在大量聚集,并逐步向上漂移。由于地下温度在不断攀升,一些火山爆发时才喷出的硫化物,像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气体,便随着地下热空气悄悄地渗透到地面。空气中的硫化物能与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我们平时戴的银首饰也会变黑。银饰变黑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因空气和其他自然介质中的硫和氧化物等对银都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在佩戴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一些微小的斑点(硫化银膜),久之会扩散成片,甚至变成黑色。所以,目前银饰都有一些因氧化而变色的现象。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保养和去除银饰表面氧化物、恢复银饰亮泽的方法。1)避免银饰接触水汽和化学制品,避免戴着游泳,尤其是去海里;2)每天将银饰用棉布擦干净,放到首饰盒或袋子里密封保存;3)银饰已经氧化变黑了,可以用软毛刷子蘸牙膏刷洗,也可用手搓香皂清洁剂等方式清洗,实在无法处理干净时才用洗银水擦洗,洗完后银饰均要用棉布擦干。

    25、“懒惰”的气体:1894年8月13日,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和物理学家瑞利在一次会议上报告,他们发现了一种性质奇特的新元素。这种元素以气体状态存在,对于任何最活泼的物质它都无动于衷,不与之反应,因此,给它取名叫氩,意思就是“懒惰”。接着人们又发现了几种元素,也有类似的性质,它们也极其“懒惰”,基本上不同其他元素进行化学反应。“懒惰”气体能够制造出都市里最真实的梦幻——最绚烂绮丽的霓虹灯,其实就是因为填充了惰性气体。当灯管通电之后,就能激发惰性气体放出光芒。

    26、尿液里的意外所得:德国汉堡一位叫布朗特的商人,偶尔听人说,用强热来蒸发人尿能制造出黄金,于是他大干起来,有一次,他将尿渣、沙子和木碳放在火中加热,然后用水冷却,结果,这次他虽然没有得到黄金,却意外地得到一种像白蜡一样的物质,这种物质在黑暗的小屋里还一闪一闪地发着亮光,其实这种能发出荧光的白色柔软的物质,就是白磷,又称黄磷,是呈淡黄色、接近无色半透明的固体,不溶于水,有剧毒,白磷的化学性质活泼,自然界中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在空气中易氧化成三氧化二磷和五氧化二磷,呈白色烟雾,白磷是制造炸药、燃烧弹、灭鼠剂、肥料等制品的基本成分,是石油化工缩合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必不可少的原料。

    27、中毒的小花猫:古时候,一个奸臣想谋权篡位,于是花钱买通了为皇帝做饭的厨子,一天,厨子将下了毒的饭菜端给皇帝,皇帝看见身边侍女抱着一只小花猫非常可爱,于是将碗中的一条鱼给了小花猫吃,谁知小花猫吃了鱼后马上一命呜呼。贴身太监急了,拿起皇帝的银汤匙,往别的菜里一插,发现直冒泡,皇帝见了大吃一惊,龙颜大怒,把奸臣和厨子打入死牢,从此以后,不仅皇帝自己,连皇帝的嫔妃也用银碗银匙作食具呢!现在,银制的食具的确是屡见不鲜,在银碗里盛放牛奶,可以保持几个月不变质。这主要就是银具中含有银离子,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故而食物不易腐败,使用银具,不仅能防毒,也能杀菌,有益健康呢!此外,银能与任何比例的金或铜形成合金,与铜、锌共熔时极易形成合金,银在所有金属中是最好的电和热的导体。银的反光性是无比伦比的,在抛光以后几乎可以100%地反光,使其能用在镜子上,涂在玻璃、赛璐玢或金属上。

    28、到底谁错了:布瓦博德朗发现了镓并将此消息发布,不久就收到了一封来自俄罗斯的信,信中这样写道:“尊敬的布瓦博德朗先生,您所说的镓就是我四年前预言的‘类铝’,它的比重应为5.9,而不是您所说的4.70,请您再测一下吧……”,信尾署名是门捷列夫。布瓦博德朗将信将疑地在实验室里重测了镓的比重,结果果然是自己错了,他对门捷列夫佩服得五体投地。镓是一种有白色光泽的金属,它的熔点很低,只有29.8℃,放在手掌上,人的体温就可以将它熔化成液体。镓的熔点很低,可它的沸点却出奇的高,达1893℃。但当镓从液体凝成固体时,体积反而膨胀3%,这一性质是其他金属所不具备的。金属镓的一个重要的用途是制造合金。镓和锡、锢的合金在10.6℃就会熔化,可用来制作电熔丝。镓和锡、铟和锌的合金也是一种易熔合金,常常用来制造自动救火水龙头。当失火时,温度一升高,合金龙头立即熔化,水就会自动喷射出来。镓的许多化合物都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其中尤其是以砷化镓最为突出。砷化镓是一种黑灰色的固体,在空气中很稳定,是继锗和硅之后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雷达、导弹、计算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高科技产品。

    29、偏爱雄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人们都特别垂青雄黄。那一天,不仅成人爱喝几杯加入几粒雄黄的酒,小孩子在中午洗个澡,在水中也要加入一些雄黄。人们偏爱雄黄并不是一种迷信做法,而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其实,端午节来临时,各种蚊子、蛀虫等活动渐渐猖獗。把雄黄喷洒在屋里,确有杀虫防腐作用。雄黄也是中药原料,具有消肿、强心等功能。雄黄要与其他防腐剂混合在一起,喷在船底,还能避免海蚧的寄生,增加船的航速。

    30、假冒伪劣的银子:古时候,在加勒比海上经常有船只载着金银珠宝来来往往,有一天,一支远洋的船队发现了“劣质银” ——1种银白色的银子。奸商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悄悄把这些“劣质银”带回了本土,廉价出售给珠宝商。一些珠宝商为了赚更多的钱,请工匠们把“劣质银”掺进了黄金中,有的干脆仿造成金币在市场上流通起来,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的经济秩序。当地官员将此情况禀报国王后,国王大怒,便下令把所有的“劣质银”倒进大海,私藏者一律问斩。各官员接到指令后,便把收缴的大量“劣质银”倒进了汹湧的大海中。原来这是铂,铂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空气和潮湿环境中稳定,常温下不受普通的酸、碱、盐和有机物的侵蚀;铂溶于热的王水和熔融件;高温下能与硫、磷、卤素发生作用;铂、钯和铑可作电镀层,常用于电子工业和首饰加工中。

    31、谁灭绝了恐龙:有种说法说在白垩纪时期曾有一次大规模的海底火山爆发。这次爆发曾使大气中出现超大面积的臭氧层空洞。这样,太阳中的紫外线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穿过大气层射到地球上。恐龙霸主们被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后,渐渐发生病变,最后导致灭绝。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有三个氧原子组成,有一定臭味,因此被称为臭氧。臭氧是大气层中含量非常少的一种气体要,臭氧层分布在距离地球表面25-30千米的大气层中。人类使用氟利昂充当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它挥发到大气中就会破坏臭氧层。当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时,过多的紫外线会危害身体健康,引起眼睛和皮肤等的病变。此外,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90%的紫外线,使得照射到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刚好适合生物生长所需。

    32、沙滩上的足球:一个炎热的夏季,一群孩子在沙滩上踢足球,他们没想到这个被踢来踢去的沙滩上的“足球”,竟然是一块稀世珍宝——金刚石。印度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多金刚石的国家,后来跟随佛教徒,古印度金刚石传入中国。金刚石的用途很广,可以用来做钻头、切割工具、研磨材料以及高温半导体或尖端工业的原材料。在X射线照射下,金刚石还会发出蓝绿色荧光,它的这一特性被用于矿砂中选矿。金刚石经琢磨后称为钻石,而钻石历来就被誉为宝石之王,在它身上凝聚了很多人的梦想和渴望。

    33、比金子还贵的帽子:法国拿破仑三世是一位爱慕虚荣的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阔绰富有,于是他命令一位大臣去做一顶比黄金还贵重的帽子。这位大臣左思右想,就是不明白究竟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黄金还贵重的。后来,实在没办法,这位大臣就去问拿破仑三世的心腹,原来在拿破仑三世眼中,铝比金子更值钱。我们也许觉得这很可笑,但当时,铝真的比黄金还贵重,生产技术不过关,为了制取铝这种金属,必须要用钠做还原剂,制造铝的成本比黄金要高出好几倍。铝粉具有银白色光泽,常用来做涂料,俗称银粉、银漆,以保护铁制品不被腐蚀。铝的延展性较好,可制成铝箔,还可制成各种铝合金,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火车、船舶等制造工业。铝是热的良导体,工业上可用铝制造各种热交换器、散热材料和炊具等。它的导电性仅次于银、铜,在电器制造工业、电线电缆工业和无线电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铝热剂常用来熔炼金属和焊接钢轨等。铝还用作炼钢过程中的脱氧剂,铝粉和石墨、二氧化钛按一定比率均匀混合后,涂在金属上,经高温炽烧而制成耐高温的金属陶瓷,在火箭及导弹技术上有重要应用。铝板对光的反射性能较好,反射紫外线比银强,铝越纯,其反射能力越好,因此常用来制造高质量的反射镜,如太阳灶反射镜等。铝具有吸音性能,音响效果也较好,所以广播室、现代化大型建筑室内的天花板等也采用铝。此外铝还可用来制造爆炸混合物,如铵铝炸药等。

    34、冷面杀手:在古罗马时代,由于铅很软,易加工,所以铅制品作为一种高贵和富有的标志,深受人们喜爱。古罗马贵族们普通使用铅制器皿、餐具和含铅化妆品,还特别喜欢喝含铅的葡萄汁。当时,他们在制作琥珀般的葡萄汁时,总把葡萄放在铅锅或内壁镶有铅的锅中熬煮,熬煮的时间还特别长,直到汁水只剩原来的三分之一时才停火。这种葡萄汁特别香甜且不易腐败,但含铅量严重超标。这些含铅物品的大量使用,使许多人因铅中毒而死亡。同时,古罗马帝国所拥有的以铅制水管为基础而建成的给排水系统,则使平民也未能逃脱铅中毒的厄运。然而这一切,古罗马的人们却一无所知,这就是古罗马从鼎盛走向灭亡的原因。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金属元素,它可以影响神经、造血、消化、免疫、骨骼等各类器官。更为严重的是,它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和智力发育、神经行为和学习记忆等脑功能,严重的可造成痴呆。发生铅中毒时会出现便秘、腹绞痛、铅线、贫血等症状。

    35、阴差阳错的发现:斯特罗迈厄有一次在视察药品时,发现有些药商用碳酸锌代替氧化锌配药,教授的助手将该样品溶解,然后通入硫化氢气体,结果析出了神秘的鲜黄色沉淀,他怀疑药厂的碳酸锌产品中含有剧毒物质硫化砷,这样一来,药厂老板因产品全被没收充公而向教授求救,于是教授用盐酸来处理这种黄色沉淀,结果发现沉淀溶解了,而硫化砷是不应该溶于盐酸的,于是教授随即对沉淀进行处理,他将沉淀焙烧成氧化物,得到了一种褐色粉末,教授又将这种氧化物与烟炱混合,并放在曲颈瓶中加热,最后得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蓝灰色粉末。经过周密的实验,教授确认这是一种新元素,便将这种新元素命名为镉。镉的毒性较大,镉中毒可使肌肉萎缩,关节变形,骨骼疼痛难忍,不能入睡,发生病理性骨折,以致死亡。镉中毒早期表现为咽痛、咳嗽、胸闷、气短、头晕、恶心、全身酸痛、无力、发热等,严重时可出现中毒性肺水肿或化学性肺炎,中毒者高度呼吸困难,咯大量泡沫血色痰,可因急性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用镀镉的器皿调制或存放酸性食物或饮料,食物和饮料中可含镉,误食后可引起中毒。食品中镉的主要来源是工厂排放的含镉废水进入河床,灌溉稻田,被植株吸收并在稻米中积累。若长期食用含镉的大米,或饮用含镉的污水,容易造成“骨疼病”。

    36、沥青渣里的“金子”:居里夫人在检查沥青铀矿时,偶尔发现这种矿物具有很强的放射性,但不知道是什么物质,于是好奇的居里夫人开始了艰辛的“找金”历程,最后终于从沥青渣里找到了。那么你知道居里夫人找的是什么金子吗?是金属镭。

    37、杜尔汉矿泉水中的宝贝:在我们的印象里,金属一般都是“硬骨头”,但有一种金属却是出了名的软骨头,用小刀就可毫不费力地切开,你知道这种金属是什么吗?它就是铯。有一天,本生在观察刚采到的一瓶杜尔汉矿泉水,把它烧开、蒸发后,再浓缩,放到分光镜里一照,他看到了钠、钾、锂、锶等许多熟悉的光谱,同时,还意外地发现了两条从未见过的天蓝色的光谱线。铯被发现了,铯就是天蓝色的意思。几年前,巴西发生了一起放射性铯的泄露事故,14人受到过度照射,4人4周内死亡,约有112000人要接受监测,249人受到污染。数百间房屋不得不受到监测,85间发现被污染,数百人被迫疏散,整个去污过程产生5000立方米放射性废物。

    38、短斤少两的秘密:阿弗事聪在一次分析矿石时发现,这块矿石是由氧化硅和氧化铝组成的。但同时发现:这几种元素的含量为97%,和整块矿石的总重量相差3%。也就是说,矿石的组成成分总重量为97%,缺少3%。他高兴地大喊“这是新元素”,这种新元素叫做“锂”,锂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金属中是最轻的,金属锂很软,用普通的小刀就能轻易地把它切成小块。锂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同氧气化合,变成白色的氧化锂。锂还能同空气中的氮和氧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因此锂一般被密封在凡士林或石蜡油中。锂和水作用时放出大量的热量,使释放出的一部分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生爆炸。锂和它的某些化合物是优质高能燃料,这些燃料的单位质量小,燃烧温度高,火焰宽,排出气体速度快,已经用于宇宙火箭、人造卫星和超音速飞机等系统方面。

    39、都是小猫惹的祸:调皮的小猫闯了大祸,打翻了库尔特瓦的硫酸瓶,搅乱了库尔特瓦的实验,对库尔特瓦来说简直是灾难,但因祸得福,库尔特瓦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哪种元素会如此“幸运”呢?这种元素就是碘,碘的颜色为紫色,极易升华,呈紫灰色结晶,带有金属光泽,碘蒸气以分子形式存在。碘加压密闭存放,难溶于水,但是,碘溶于碘化钾水溶液及苯、二硫化碳、酒精等有机溶液。碘缺乏病每年使全球7.4亿人受害,造成人的大脑功能障碍,甲状腺肿大,还能引起精神疾病。

    40、冷胀热缩的金属:金属的通性是热胀冷缩,可是有一种金属却与众不同,它不仅不热胀冷缩,反而冷胀热缩,这又是什么金属呢?它们是锑和铋。锑很脆,很容易粉碎,是一种银色的金属,它在常温下性质稳定,不与氧发生反应,在高温下,锑能与多种物质作用形成化合物。锑的化合物有着许多用途,比如锑化铝、锑化铟是很好的半导体材料,三硫化锑、五硫化锑是制造火柴盒摩擦面的材料,三硫化二锑能给玻璃着色和做黄色信号灯。锑最重要的用途是制造合金,生活中常用的铅,就是锑与铅的合金。印刷书报用的铅字,如果用钝铅浇铸,由于纯铅会热胀冷缩,因此铸出的字很不清晰。而如果在铅液中加入一些锑,当熔化了的合金灌进钢模中冷却凝固时,由于金属锑具有热缩冷胀的特性,因此就能使字的笔画十分清晰,经久耐用。金属铋呈白色,它的熔点很低,沸点却很高,因此,人们常将铋用作原子及反应堆中的冷却剂。

    41、谁治好了加斯泰斯居民的牙痛病:我们知道有很多病会遗传,但牙痛病却是公认不被遗传的,而有个地方的居民世世代代都患有遗传的牙痛病,但经过一次自然灾害后,这种牙痛病竟然被治愈了,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本领呢?这就是钼。钼酸氨常用作石油工业的催化剂,冶金工业中用于制取钼,是制造陶瓷釉彩、颜料及其他钼化合物的原料。

    42、拿破仑战败有新解:1812年5月9日,在欧洲大陆上取得了一系列辉煌胜利的拿破仑离开巴黎,率领浩浩荡荡的60万大军远征俄罗斯。法军凭借先进的战法、猛烈的炮火长驱直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直捣莫斯科城。然而,当法国人入城之后,市中心燃起了熊熊大火,莫斯科城的3/4被烧毁,6000多幢房屋化为灰烬。俄国沙皇亚历山大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措施,使远离本土的法军陷入粮荒之中。几周后,寒冷的空气给拿破仑大军带来了致命的诅咒。更奇怪的是一夜之间拿破仑大军士兵衣服上的纽扣竟然不见了,由于衣服上没有了纽扣,数十万拿破仑大军在寒风暴雪中敞胸露怀,许多人被活活冻死。那么是谁“偷”走了纽扣呢?原来拿破仑征俄大军的制服上,采用的都是锡制纽扣,而在寒冷的气候中,锡制纽扣会发生化学变化成为粉末。在饥寒交迫下,1812年冬天,拿破仑大军被迫从莫斯科撤退,沿途近60万士兵被活活冻死。到12月初,60万拿破仑大军只剩下了不到1万人。

    43、“鬼剃头”:我国南方某省的一个名叫回龙村的山寨中曾发生了这样一件怪事:全寨老少村民的头发相继脱落,原因不明。原来“鬼剃头”是铊搞的鬼。金属铊是一种比铅略轻的金属,在自然界中没有独立的矿藏,制取铊的主要原料是煅烧某些金属硫化物矿石后产生的灰。如果人体摄入过量的铊,就会妨碍毛囊中角质蛋白的形成而引起毛发脱落,严重时甚至会昏迷。

    44、神话里的女神:你听说过希腊神话里有个叫“凡娜迪丝”的女神吗?你知道元素周期表中,哪种元素是用这个女神的名字来命名的吗?它就是钒,钒是一种呈银白色光泽的稀有金属。钒是不良导体,导电性仅为铜的1/10。致密的钒在室温下对氧、氮或氢都是稳定的,并且耐盐酸、稀硫酸、碱溶液及海水腐蚀。硝酸、氢氟酸或浓硫酸对钒有腐蚀作用。金属钒在钢铁、化工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钒在钢铁、化工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钡矿开采、钡矿石冶炼以及含钒丰富的燃料油和煤的燃烧等都大大增加了环境中钒的含量,造成环境污染。大量接触五氧化二钒粉末会影响人类的健康甚至出现中毒症状。

    45、海藻中的新元素:巴拉尔把烧成灰的海藻浸入热水中,再往里面通氯气,就能得到一种紫黑色的固体——碘晶体,可是,在提取碘之后,碘液底部总是沉淀着一层深褐色的液体,这种液体,还散发出一种刺鼻的臭味。他还发现这种元素的水溶液在常温下是暗红色的,易挥发而呈红色的蒸气,能严重侵蚀皮肤,可以用来制作药品、染料等,巴拉尔将它命名为“溴”。溴的最大用途是在石油工业中生产二溴化乙烯,它与四乙基铅合成乙基溶液,可做飞机、汽车等内燃机抗爆剂。由溴生产的溴化钙,可作为一种填充液,用在油田钻探和维修方面。此外溴的杀虫灭菌力很强,在农业上用作熏蒸剂、杀虫剂。溴蒸气强烈刺激眼睛及呼吸器官,能引起流泪、咳嗽、喉痛、头晕、头痛和鼻出血,浓度较高的还会引起窒息和支气管炎,溴素溅到皮肤上能引起严重灼伤。

    46、坦塔拉斯的磨难:古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儿子坦塔拉斯因泄露天机,被罚永世站在天湖中,饱受磨难。有一位化学家在发现一种新元素的过程中,有类似于坦塔拉斯的经历,于是化学家以此命名,那么你知道这位化学家是谁,这种元素是什么吗?这位化学家是瑞典化学家克柏格,在发现钽这一新元素的过程中历经磨难。钽是灰白色的金属,熔点接近3000℃,比不怕火炼的黄金更耐高温。金属钽还不怕硝酸、硫酸,甚至在王水和浓硝酸中也不会被腐蚀。

    47、“点石成金”变现实:在当时,人们已经在陨石里发现了石墨和碳,而天然的金刚石里也夹杂着石墨和碳。也就是说,金刚石是石墨和碳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成的。要使石墨和碳变成金刚石,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压力,因此,莫瓦桑就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对石墨和碳进行加压,然而,在对碳和石墨加压中发现挤压不行,撞击也不行……最后,他终于想到利用“热胀冷缩”的方法给它加压,这一招果然有效;他设计了一种特殊的装置,在熔化的铁液中掺入少量的碳,使碳和铁液混在一起,然后把烧红的铁液一下子倒入冷水中,水立即产生了强烈的嘶鸣声,一团团水蒸气迅速升腾着。熔化的铁立即变成了固体,同时,内外产生了股非常强大的压力,使金属铁中的那些碳变成一颗颗很小的亮晶晶的结晶体,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人造金刚石。人造金刚石不像天然的金刚石那样有光泽,要黑一些,但硬度比一般的物质都大。人造金刚石具有超硬特性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国民经济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和极大的重视,年消耗量直线上升。

    48、人人离不开的气体:曾经有人说燃烧是因为物质含有“燃素”。拉瓦锡对此感到怀疑,但是他却找不到更科学、更合理的理由。有一天,吃完饭时,他突然灵机一动,为何不从重量上入手呢?于是他决定从“物体燃烧后重量产生变化的原因”这一棘手的问题入手。他应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在实验中他发现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发现了氧气及其性质,燃烧的真相大白了。以汞为例,加热汞后,生成物汞灰增加的重量恰好等于空气失去的重量;再加热汞灰使其还原,还原汞灰时所得的空气与生成汞灰时所失去的空气正好相等;把这一部分空气同不参加反应的其他空气混合后,恰好就是普通空气;拉瓦锡称这部分特殊空气为氧气,指出了氧气具有助燃并参与燃烧中化合的性质。氧气的发现彻底将燃素从燃烧中驱逐了出去,用真正的原因揭示了燃烧的本质。

    49、着火的石头:英国大发明家梅尔道克·梅尔道克,小时候和一些小朋友在自己家后的一座小山上挖页岩玩——这种石头一片片的,像一页页书,能用火点着。梅尔道克觉得这种石头很怪,居然能着火,要是放在水壶里烧一烧,又会成什么样子呢?于是梅尔道克决定带些石头回家烧烧看。回到家,梅尔道克把采来的页岩小心翼翼地放进了水壶里,然后把水壶放在火上烤。他想,加热了,这种奇怪的石头还能变成什么呢?过了一会儿,水壶嘴里冒出了一股股气体,梅尔道克又惊又喜,呀,这石头还真神奇,居然还呼吸,石头能燃烧,那它呼出来的气体也可能会燃烧,他一边想,一边用火柴点燃它,想不到火柴刚一碰到那种气体,就听“啪”的一声,那气体就燃烧起来了,把梅尔道克吓了一跳,差点儿让火烧着他了。自此梅尔道克迷恋上了科学,长大后,他就开始研究煤,他把一小块像小时候玩页岩一样,放进了小水壶里,然后,在水壶底加热,并仔细地观察着水壶里的变化。一会儿,水壶嘴里也冒出了一股股气,用火柴一点,也着了起来。梅尔道克把这种气体称为“煤气”。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煤炭燃烧不完全形成的。一氧化碳被吸入肺,并通过血管进入血液。我们知道,红细胞是携带氧气及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车”,通过红细胞的流动,全身组织才能进行气体交换。而一氧化碳与红细胞结合的力量比氧气大200-300倍,所以大量的一氧化碳与红细胞结合,就大大减少了红细胞带氧的能力,使组织发生缺氧导致“窒息”。

    50、小厨师变白了:生在农村的同学可能知道“胰子”。从前每到过年杀猪时,人们把猪胰子捣了又捣,制成“胰子”洗手洗脸用。所谓“胰子”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肥皂,那么最早的肥皂是谁发明的呢?古埃及有个庄园主请了一个厨师,小厨师因太忙没时间仔细洗脸,黑糊糊的,小厨师有天晚上不小心,把灶下的一盆羊油踢翻了,全部浇在炭灰里,小厨师怕被主人责骂,连忙用手将混有羊油的炭灰一把一把地捧了出去,以免被人发现。他捧完炭灰后在洗手时,忽然发现手上竟然出现了一些白糊糊的东西,而且手洗得特别干净,甚至连以前很难洗掉的污垢都不见了。原来,小厨师的“白糊糊”的东西就是“胰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肥皂。肥皂是由易溶于油的亲油基和易溶于水的亲水基所组成。

    51、铁盒也出汗:卡文迪斯将氢气和氧气混合在一起,然后点燃,结果发现,每次爆炸后,容器的四壁都出现了小水滴。他非常纳闷:“这些水都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是容器没有擦干造成的?” 卡文迪斯把容器一遍又一遍地擦干,结果仍然是这样。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研究,结果发现: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常温下,水为液态。温度改变时,水的体积变化也不寻常,它在0-4℃范围内,一反“热胀冷缩”的普通规律,而是在4℃时密度最大,高于或低于此温度时,密度都较小,因此当水结冰时,体积反而胀大而变轻,所以冰浮在水面上。水的这一特性,对自然界水下生命的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冬季河流、湖泊冰封水面时,反而保护了水下生物的生存。

    52、侯氏制碱法:以前全世界的碱生产都被英国垄断,侯德榜暗下决心,一定要掌握制碱技术。侯德榜认真研究自己制碱法的优缺点,反复地试验,首先使用了一种自己想出的新方法,并配合一种合理的制作流程,大大节省了原料,降低了成本。1939年,侯德榜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和纯碱易混淆的物质是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经常用它当发酵粉做馒头,食用小苏打是呈白色粉末状或细微结晶状,无臭、味咸、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水溶液呈微碱性,受热易分解,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分解。此外小苏打放置于空气中,具有除去臭味吸收湿气的功能,放久了之后,还可以拿去当作清洁剂。

    53、没有生病的葡萄:法国波尔多城里,几乎所有的葡萄园的葡萄都长霉变白枯萎了,只有一家在路边的葡萄园长势喜人,原来园主为了防止人们乱摘,便用石灰水和硫酸铜混在一起喷了喷葡萄,米亚卢德依此制出了第一批药物并将药物命名为“波尔多液”。波尔多液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杀菌剂,且可自行配制,成本低,效果好,波尔多液喷在植物表面后,使植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其膜上密布游离的铜离子,菌体或病原体落上后,接触铜离子,使其失去活性及生命力,这是由于离子可渗入菌体细胞与酶结合,从而使其失去活力。但对已侵入植物体内的病菌杀伤力较低。

    54、美味的黄瓜海带汤:池田菊苗的妻子因一次忘了买菜,急将黄瓜和海带放在一起给丈夫做了一份汤,结果备受丈夫的赞扬,最后,池田菊苗拿了一包海带去实验室进行分析,最后终于发现汤之所以美味,是因为海带里含有一种叫“谷氨酸钠”的物质,池田菊苗叫它“味元素”。味精,又叫谷氨酸钠,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或晶形粉末,有特殊鲜味,是烹饪常用的调味品,食用过多,有害无益。因为大量摄入味精,会使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升高,从而限制了人体所需的钙、镁离子的利用,会造成暂时性头痛、心跳、恶心等不适。味精还可以诱发癌症,对人的生殖系统也有不良影响。

    55、摔不碎的玻璃瓶:贝奈第特斯有次在做化学试验时,不小心打碎了一只药瓶,他连忙俯身去捡,发现药瓶一点也没有破,只是上面有一些裂纹。原来这只小瓶子里,曾经盛过硝化纤维的乙醚溶液,这层薄膜像一层皮一样,牢牢地黏合在小瓶子的内壁上,所以,药瓶玻璃碎片被这层皮拉住了。

    56、“红色”的紫罗兰:波义耳买了一束紫罗兰插在花瓶里,这时,他的助手拿了几瓶盐酸起来,在花瓶附近,助手将盐酸倒进小玻璃瓶里,只见一股烟雾立即在室内弥漫开来,波义耳见状害怕浓雾会腐蚀花儿,就把花儿放在清水里洗了一下,忽然,他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紫罗兰变成了红色的。“会不会是在盐酸的作用下才改变颜色的呢?” 波义耳想并且又连续做了几次试验,结果依旧,于是他依此发明了检验酸溶液的石蕊试纸。酸碱指示剂是一类在其特定的PH值范围内,随溶液PH值改变而变色的化合物,通常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当溶液PH值发生变化时,指示剂可能失去质子由酸色成分变为碱性成分;在转变过程中,由于指示剂本身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溶液颜色的变化。指示剂的酸色成分或碱色成分是一对转轭酸碱。

    57、麦金杜斯的工作服:麦金杜斯有天下班遇到外面下雨,他没带伞,于是披了件工作服就跑出去了,奇怪的是,回到家工作服一点也没湿。原来他的这件工作服已经穿了很长时间,上面溅了很多橡胶溶液,就好像涂了一层防水胶,虽然样子难看,却不透水,好奇的麦金杜斯又试验一遍,连忙用勺子舀点水,往涂有橡胶液的地方滴,水不但没有渗进去,却顺势滚了下来。麦金杜斯灵机一动,找了一件衣服,把它全部涂上橡胶溶液制了一件雨衣,就这样世界上的第一件雨衣问世了。

    58、哥伦布带回的新物品: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并从那里带回了黄金、棉花、动物和一个奇怪的小黑球,后来这个小黑球被送到博物馆,陈列在展柜里,作为哥伦布带回的新奇物品供人们观赏,那么这个小球是什么东西呢?原来,这个小圆球落地后会弹得很高,很富有弹性,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是一种天然的橡胶。天然橡胶是由人工栽培的三叶橡胶树分泌的乳汁,经凝固、加工而制得,天然橡胶是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料和战略物资,广泛应用于轮胎胶带、输送带、医疗用品及仪器工业。

    59、都是粉末作的怪:柏齐利阿斯有次喝葡萄酒时,不小将手中的一点粉末掉进了酒中,结果甜甜的酒变酸了。原来,把红的葡萄酒变成醋酸,是粉末作的“怪”。它能使乙醇(酒精)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醋酸。粉末起了催化作用,就这样,“催化剂”被发明了。古代时,人们就已利用酶酿酒、制醋;中世纪时,炼金术士用硝石作催化剂以硫黄为原料制造硫酸。

    60、燃烧的小木棍:约翰活尔克喜欢打猎,有一次为了试制猎枪上的发火药,他费了好大工夫找了一根小木棍,然后他把金属锑和钾混在一起,用小棍子进行搅拌。拌好后,他想把小棍子上沾的东西弄干净,以便以后可以再使用。于是,他就把小棍子在地上不停地蹭来蹭去,突然“啪”的一声,冒出一股火苗,木棍也跟着燃烧起来。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黄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侧面由红磷、三硫化二锑、黏合剂组成。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1)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磷燃烧;2)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3)氯酸钾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反应;4)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最终使火柴杆着火。

    61、小老鼠的遭遇:克拉克是一位美国科学家,有一次在他专心致志做实验的时候,一只老鼠掉进了氟化碳溶液的大瓶子里。这一切,专心的克拉克竟然没有察觉,等他发现时,已经是半小时以后了。克拉克赶紧去捞,但小老鼠居然还活着,这让克拉克非常震惊。这引起日本一位医学教授的关注,他依此结果并经过大量的试验发明了人造血液。“人造血”是一种人造的氟碳化合物溶液,其中包含的成分也非常复杂。除了氟碳化合物为主要溶质外,还有甘油、卵酸酯、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碳酸钠、葡萄糖等一系列物质。把它注射到失血人体内,能代替一部分血液维持生命活动。“人造血”没有血型,什么血型的人都可以输,还可以像生产针剂那样进行大批工业化生产,能保存3年,输氧能力比真血高2倍。人造血液与人体内的血液相比,还有许多缺点,它不能输送养分,也没有凝固血液的本领,更没有对外界感染至关重要的免疫能力,因此要研究出像人的血液那样的代用品,还要经过很大的努力。

    62、炼丹的意外收获:西汉武帝刘彻晚年惧怕死亡,于是下令全国的术士为他炼长生不老丹,炼丹的术士们为了博得皇帝的欢心,整天守在炼丹炉旁,一心想炼出仙丹。一天傍晚,有个炼丹术士因疲劳过度,就靠在炼丹炉旁睡着了,突然一声巨响把他惊醒,他发现火光冲天,禁不住大叫一声:“不好,发生了火药事故!”于是,“火药”一词便传开了。原来,炼丹主要是用硫黄、硝石、朱砂混合,再加上蜂蜜来燃烧炼制的,其中含有毒性很强的水银。因此,在炼丹过程中,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引起爆炸。后来,火药引起了军事家浓厚的兴趣,他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硝石、硫黄和木炭控制在75%、10%、15%的比例进行炼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火药。于是火药就成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63、灰烬里的“明珠”:一支商船驶进一个港湾避风,他们想在海滩上进行野餐,可是四周连一块架锅的石头都没有,他们感到很沮丧,正不知如何是好,突然有个年轻船员出了个主意,他叫大家搬来了几块大的苏打块,将锅架好后,便找来一些柴火烧起来,当准备上岸时,出主意的年轻船员忽然发现灰烬里面有一种闪闪发光的东西,晶莹剔透像明珠一样,于是他悄悄地拿了几块带了回去。经过研究摸索,商人制成了各种各样的珠子,出乎意料的是,这很受人们的喜爱。后来,人们知道了其中的奥秘,就将它制成了玻璃。

    64、“呼风唤雨”不再是神话:人工降雨是根据雨水蒸汽受冷凝结的原理,用飞机、火箭等在天空中间向云里喷洒制冷剂,让天空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从而使云层中间的小水点增多、变大而形成雨。由于雨来自云,有云才有可能下雨。所以,人工降雨,必须借助一定的气候条件:需要有大范围的较厚云层,同时,水汽也要比较充足。

    65、农作物的福音:经过长期实验,李比希发现土杂肥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化学元素,如氮、磷、钾等,不过含量有限。“能不能把植物生长含所需的这些化学元素的物质直接施入土壤中,以增加土壤的肥力,使农作物增产呢?”李比希的脑海里猛然闪现出这么个念头。后来经过实践,李比希写成了一本书《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中的应用》。

    66、为生活增添色彩:帕金读大学的时候,教授霍夫曼让他研究一种治疗疟疾的的药——金鸡内霜。这天他像往常一样做实验,将重铬酸钾加进煤油里提炼出来的苯胺里,无意中发现试管底部有些黑暗的沉淀物。唉,又失败了。他叹了一口气,刚想把沉淀物从试管里倒进垃圾箱,可转而一想,觉得这种物质很奇怪,便萌生了探究一下的念头。于是,帕金把这黑色的沉淀物放入酒精中,摇了摇,却惊奇地发现它竟变成了紫色。帕金顺手将身边的一块绸子,放在这种溶液里浸泡:“嘿!绸子居然也成紫色的了。”第二天,他将这块染色的绸子,用肥皂清洗,然后放在太阳光下暴晒,令人惊奇的是,紫色不但丝毫不褪,色词还鲜艳如初。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个意外让帕金发明了染料。

    67、杀死细菌的秘方:利斯特是爱丁堡医院的一名医生,这天他像往常一样去查看病房。他则推门,一缕阳光从窗户的缝隙里射了进来,那光线中成千上万个小灰尘在飞舞、飘荡……他想,病人的伤口是裸露在空气中的,肯定会受到灰尘的污染,而灰尘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还有手术器械、手术服、医生的双手等等,肯定也沾有很多细菌,他自言自语道。这让他想起了一个个失去生命的病人,他们大多死于伤口感染,医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病人死去而束手无策。于是,他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千方百计地寻找一种既防腐又消毒的东西。经过日日夜夜的浴血奋战,利斯特终于找到了提炼煤焦油的一种副产品——苯酚,手术前,用它来喷洒手术器械、手术服以及医生的双手等,感染的现象很少,而且伤口恢复得很快。

    68、诺贝尔与炸药:1846年意大利化学家索布雷把半份甘油滴入一份硝酸和两份浓硫酸混合液中而首次制得硝化甘油,硝化甘油是一种烈性液体炸药,轻微振动即会爆炸,危险性大,不宜生产。诺贝尔抓了一把含有硝化甘油的泥土做实验,结果发现这种泥土在引爆后能够猛烈爆炸;可是,不引爆,它却很安全。土不能燃烧,要想制出威力更大的炸药,就必须找出爆炸力更大的东西来代替硅藻土。有一天,诺贝尔的手被试管划破,他贴了块硝棉胶的创伤膏,晚上,他躺在床上,伤口格外疼痛,心想一定是什么东西渗过硝棉胶在刺激伤口,原来硝棉胶的主要成分是硝化纤维,具有爆炸性质。他灵机一动,连夜跑到实验室,研制出新型胶状炸药。1880年,诺贝尔又研制出无烟炸药。

    69、小药剂师的失误:美国小镇上,一天一个小孩去药店要买一瓶“古柯柯拉”(头痛的药),小药剂师看见无货只好自己配了,心想配错了也不会死人,他将一瓶类似治头痛的药水,配上苏打水、糖浆交给了买药的小男孩,刚过一会儿,小孩又来购买此药了,小药剂师和老板经过无数次的反复配比,一个月过后,终于配成了一种味道奇特,而且又非常可口的深红色饮料,这就是最早的可乐。可口可乐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世界著名的碳酸饮料之一。该饮料以可乐果为原料,用碳酸、糖、焦糖色、磷酸、过滤水等原料调制而成,其配方至今不外传。

    70、针筒里喷出细丝来:很早以前,有一个看到蜘蛛吐丝,就想用人工方法做出细丝来,于是这个人捕捉了上百只蜘蛛,把这种丝液装在针管里,用力挤压就产出了丝。可是这种蜘蛛丝很容易断,而且稍稍热了一点就会化掉,人造丝的梦想没有成功,但这给以后人造丝的发明带来了启示。查唐纳有一次在冲洗照片时,发现底片溶解在酒精和乙醚的混合溶液中,而且这种流体非常黏稠。他像古人那样,把这些液体装在针管里,然后往外挤,果然喷出了一根细长的丝,一拉,还挺结实。

    71、没有痛苦手术:有一天,一位中年男子喊着牙痛进了医院让莫顿拔牙,奇怪的是,这位中年男子说没拔牙时痛得要命,而拔牙时反而觉得不痛了。莫顿也觉得奇怪,环顾一下四周,莫顿看见装乙醚的瓶子没盖,是不是因为乙醚的缘故呢?后来,莫顿发现:的确患者闻了乙醚味就不会感到疼痛了。于是,每次为患者拔牙时,他都用一块浸了乙醚的手帕盖在患者的鼻子上,结果,找他来拔牙的人络绎不绝。后来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乙醚可以用于多种外科手术,从此以后,乙醚麻醉法便走向世界并一直使用到今天。乙醚要用玻璃瓶或铁桶盛装。容器最好存放在户外或易燃液体专用库内。要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8℃。要与氧化剂、氯、氧严格隔离存放。避免阳光直射,防止触电,也要预防受到闪电引火,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72、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布诺顿受英国政府研究武器,他研制了很多合金,发现都不好用,把它们全都丢进了垃圾堆,一场爆雨过后,他发现垃圾堆里所有的合金都生锈了,只有一种合金却熠熠生辉,他带着疑问将它带进实验室,发现这种合金含有数量很多的金属铬,也就是说含有一定比例铬的钢不会生锈。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的观点,他又把这块合金放在水里,还有酸、碱溶液里,进行观察,却没有发现丝毫的被腐蚀现象。此后,不锈钢诞生了。

    73、与虫灾斗争的结果:有一天,米勒看到了双苯基三氯乙烷的制备方法,这就使他从氯化甲基的毒性出发,进而想知道三氯化甲基的触杀效果。1939年,米勒正式公开了他的研究成果;新型的杀虫剂对家蝇有惊人的触杀作用。随后,他又制备了这一药物的各种衍生物,终于合成了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即威力超群的DDT。DDT进食物链,是导致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接近灭绝的主要原因,人体内DDT水平升高会导致精子数目减少,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后DDT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

    74、玻璃缸上的霉毛:一天下午,英国医学家弗莱明在化验室里埋头研究流行性感冒时,由于盖子没盖好,他发现培养葡萄球菌的器皿上长了霉毛。原来,是某些天然霉菌偶然落入器皿里造成的。出于医学家的敏感,弗莱明仔细地观察起来,他惊奇地发现,在霉毛的四周却没有任何细菌生存!这一发现使他兴奋不已。于是,他把这种从“天”上掉下来的霉小心翼翼地取出来研究。经过许多次试验,终于培养出了液态霉,并把它命名为“青霉素”。青霉素的发明生产使用在二次大战期间挽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被公认为是同原子弹、雷达并列的第三个重大发明。

    75、霍德的发明:霍德高兴地给孩子们表演起自己的发明来。只见他在一个盛满无色透明水溶液的玻璃缸中,投入了几颗米粒大的不同颜色的小块块。不一会儿,在玻璃缸中一座栩栩如生的水下公园便展现在小观众的眼前。顿时掌声四起,小朋友们都觉得神奇极了。其实玻璃缸中盛的不是水,而是水玻璃,投入的各种颜色的小颗粒,是几种能溶解于水的有色盐类的小晶体,这些小晶体与硅酸钠发生化学反应,能生成五颜六色的物质。这些小晶体和硅酸钠的反应,是非常独特而有趣的化学反应。当把这些小晶体投入到玻璃缸后,它们的表面立刻生成一层不溶解于水的硅酸盐薄膜,这层带色的薄膜覆盖在晶体的表面上。然而,这层薄膜有个非常奇特的脾气,它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把其他物质的分子拒之门外,当水分子进入这种薄膜之后,小晶体即被水溶解而生成浓度很高的盐溶液于薄膜之中,由此而产生了很高的压力,使薄膜鼓起直至破裂,水又向膜内渗透,薄膜又重新鼓起、破裂……如此循环下去。每循环一次,花的枝叶就新长出一段。

    76、不翼而飞的酒:一个酒鬼在自己配酒的时候,发现酒少了许多,可屋里就他一个人,中间也没有人进来过,他自己也没有喝,难道是酒长了翅膀飞走了吗?原来在稀释配制的过程中,酒精悄悄地蒸发了。酒精稀释时会产生热量,一部分酒精就变成蒸气不知不觉地“溜”到空气中了,人的肉眼是看不出来的。乙醇是“酒”的主要成分,而不是酒精的主要成分,因为它的俗名就叫做“酒精”,对人体无害。甲醇是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是无色可燃的液体,有类似酒精的气味,跟水能以任意比率混溶。甲醇有毒,饮用10ml,就能使眼睛失明,再多可使人中毒致死。甲醇是优良的有机溶剂,还是制造甲醛等的原料。甲醇可以掺入汽油或柴油中作为内燃机燃料。由于合成气用焦炭制备,用甲醇做燃料可以节省石油资源,而且甲醇燃烧产物不污染环境。

    77、卫生球不见了: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总是不巽而飞,原来卫生球就是萘,是从又黑又臭的煤没中提炼出来的,放的时间久了,就会变成气体,所以会找不到。有一种因遗传缺陷造成的溶血性贫血患者,平时无任何症状,一旦接触到萘酚类物质,就会发生溶血性贫血,重者可发生黄疸,特别多见于新生儿。此外,化纤织物与樟脑球发生化学反应,使纤维膨胀,织物溶化,产生破洞,能使浅色衣服变色,因此,收藏小儿衣服、化纤织物及丝绸服装时,均不宜放樟脑球。

    78、奇怪的馒头:今天的周末,玲玲不用去上学,但又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就坐在小板凳上发呆。妈妈在蒸馒头,快熟的时候,只见妈妈闻了闻,就在上面撒了些“水”,盖上盖子又蒸了一会。无聊的玲玲觉得非常奇怪,就跑过去问妈妈为什么“浇水”。妈妈告诉她,是因为馒头有点酸,洒上点碱水再蒸一会儿就不会酸了,具体是什么原因,妈妈也不清楚。玲玲就又跑去问爸爸,原来酸碱可以发生中和反应,馒头酸时,放点碱,酸味就会消失。馒头发黄,放点醋即可。卖馒头的,为了馒头洁白好看,就用硫黄熏,这样看起来好看,但对人体有害的。因为硫与氧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遇水产生亚硫酸,亚硫酸对胃肠有刺激作用,而且会破坏维生素B1,又影响钙的吸收。工业硫黄还含有砷,容易发生砷中毒。

    79、“流泪”的咸鸭蛋:有时候,剥咸鸭蛋时会流油,有些小孩子见了都很惊奇,天真说咸鸭蛋流眼泪呢,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蛋里怎么会有油呢?原来蛋类都含有脂肪,这些脂肪90%以上都集中在蛋黄里。当鸭蛋放到盐水里腌制以后,由于蛋黄里脂肪比较集中,盐又有一个特殊的本领——使蛋白质凝固,蛋黄里原有的那些微小的小油滴因盐的作用,会凝聚在一起,变成大一些的油滴。当咸鸭蛋放在开水中煮熟以后,蛋白质凝成了块,凝成了大油滴,剥开一看,整个蛋黄就变得金灿灿的,还往外流油。

    80、煎药也要有技术:煎中药时,人们一般都不用钢、铁、铝等金属器皿,而是用砂锅或瓷锅,这里面有什么科学根据吗?原来铁和草药发生了化学反应,所以草药变黑了。其次,铁锅传热快,水很快就会沸腾,所以不久水就变成水汽逃走了。草药中一般含有鞣酸,鞣酸遇金属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盐,由于中药中的鞣酸受到破坏,从而影响药效。

    82、厨房里的“催泪弹”:新来的厨师,一边切洋葱,一边导致泪流。原来,洋葱的细胞里有一种特殊的蒜酶,在它的作用下,洋葱的细胞中产生了一些刺激性气体,这种化学气体刺激了眼部角膜神经未梢,使泪腺禁不住流出泪来。若要避免切洋葱时流泪,有两种方法可以处理:我们可将洋葱冷冻一段时间,这可减慢酵素把无味的化合物拆开的速度。把洋葱放在水里一边浸着,一边切,这可让硫酸溶于水中,令它不能直接刺激眼睛。

    83、北京人的早点:北京人一般以豆浆伴油条做早点,老板边说边做油条,只见他切了两小团面,拉成长条往油锅里一放,顿时,细细的长条便膨胀起来,一会便浮在油面上。原来,做油条的面里放了少量的酵母,还有苏打、明矾,和面时,苏打和面团里的水分发生反应,这样油条便会膨胀而浮出水面。

    84、诱人的红烧肉:酱油令炒菜看起来好看。酱油常都是黑褐色的,酱油这黑褐色,其实是由于人们在制造过程中加入焦糖制成的。最初,焦糖是蔗糖做原料的:把蔗糖在碱性的介质中,加热到190℃,它便分解,变成黑褐色的焦糖。由于蔗糖比较贵,现在,工业上几乎都是用便宜的麦芽糖来制造焦糖:把麦芽糖倒进铁锅,加入10%的氢氧化钠的溶液,至呈碱性,再加入少量氯化铵等作催化剂,然后,加热到120~130℃,经7~8小时,即得焦糖。好的焦糖,应是色泽鲜丽,无臭无味,着色度高,与食盐相遇,不起混浊;与酸类相遇,又不致褪色。劣质的焦糖,则有苦味、涩味。在制得的生油中加入20%左右的焦糖液,便制成了酱油,酱油中之所以要加入焦糖,变成黑褐色,是为了使色泽更加宜人。如果不加入焦糖,红烧肉将成为“白烧肉”了。

    85、智擒盗贼:一个窃贼偷了一枚钻石,马上被店老板发现。原来,这位顾客手指有伤,并涂了碘酒,而装钻石的盒子的封条是用糨糊粘的,里面含有淀粉。碘酒与淀粉接触就会化学反应,生成一种蓝色物质,警察就是靠小偷手上的蓝色斑点来破案的。淀粉属于多糖类,它遇到碘元素的时候,会发生反应,生成的物质显蓝色,其反应的本质是生成了一种包含物(碘分子被包在了淀粉分子的螺旋结构中了),这种新的物质改变了吸收光的性能而变了色。淀粉遇碘酒究竟显什么颜色,取决于该淀粉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有的豆类几乎全是直链淀粉,遇碘酒显蓝色;糯米中几乎全是支链淀粉,遇碘酒显紫色;玉米、马铃薯分别含有27%、20%的直链淀粉,所以马铃薯分别含有27%、20%的直接淀粉,所以马铃薯遇碘酒所显的颜色比玉米遇碘酒所显的颜色要略深。碘酒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溶液而制成。碘是一种固体,碘化钾有助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市售的碘酒的浓度为2%。碘酒可以杀细菌、真菌、病菌、阿米巴原虫等,可用来治疗许多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等皮肤病。

    86、无影无踪的杀手:我们知道,人每天都要不停地呼吸,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体内的二氧化碳。而氧气在体内的运输,必须依靠血液中的红细胞。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然后红细胞像卡车一样,把氧气运送到全身的每一个地方,再将氧气“放给细胞”,这样细胞就可以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煤、天然气和液化气在燃烧不充分或泄漏时,会释放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会“抢走”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它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当人体吸入一氧化碳时,血红蛋白就会被一氧化碳占据,无法再运输氧气了。时间一长,人就会头昏、恶心、昏睡、四肢无力,出现缺氧的症状,严重的甚至使人窒息死亡。冬天里,有的人家生炉子又不注意通风,本来健健康康的一个人,一夜之间就死了,这都是一氧化碳这个无影无踪的“杀手”所为。

    87、水着火了:贪玩的元元买了一个“挤水枪”,只要一按,枪里就喷出水来。元元看见炉子里的火,就向上面喷水,结果水滴在煤块上,不但没烧熄,反而烧得更厉害了!在被水滴湿的煤块上,不但发出了火花噼啪的响声,而且火苗跳得更欢,闪出了蓝色的火舌!的确,这是化学现象。

    88、马铃薯与糖精:一位叫法尔贝里的化学家从实验室里回来,没有洗手就坐上来吃饭,咦,他发现所吃的马铃薯格外甜,他若有所思,饭都没吃完就回到实验室,经过实验,法尔贝发明了糖精。糖精就是用煤焦油里提炼出来的甲苯,经过磺化、氯化、氨化、氧化、结晶、脱水等步骤制成的。

    89、鱼也喝酒:厨房里,一位年轻的妈妈在炖鱼,她把鱼炒好加水后,又向里面加了一些二锅头,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鱼肉中有一种叫做三甲胺的化学物质,腥味极浓,在煮鱼时加1~2匙红酒和醋,三甲胺便会溶解在酒、醋里,酒精沸点为38.3℃,易挥发,三甲胺也随蒸汽一起跑掉。

    90、牙齿的保护神:这得从牙膏的成分谈起。牙膏中最重要的三种成分是摩擦剂、洗涤剂与香料。牙膏的摩擦剂,大都是一些白色的不溶性固体粉末,在牙膏中,摩擦剂一般占50%左右。摩擦剂在刷牙时,借助于牙刷的来回运动,摩擦牙齿,去除污垢,使牙齿变得洁白。洗涤剂常是肥皂,最近也有采用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是去污、杀菌、防止牙齿被龋蚀,清除食物碎屑与附着的污垢。

    91、红色的青苹果:还没有到成熟季节时,我们就看到市场上有鲜红诱人的苹果、黄灿灿的香蕉……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其实,这些苹果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时候,都是青绿色的,这些商贩为了卖得好,就在水果上喷了一种起催熟着色的气体,叫乙烯,能让青苹果瞬间变成红色。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除可以催熟果实外,还是石化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乙烯工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乙烯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化工的发展。因此,一个国家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92、谁“污染”了水:在农村,家家户户一般用的都是地下水,比较香甜清澈,但在城市用的都是自来水,还带有一股轻微的气味,这不是污染,而是自来水公司用氯气消毒留下的痕迹。氯气有着极广泛的用途,可以用来消毒,制造盐酸和漂白剂,还可以用来制造氯仿等有机溶剂和多种农药。我们的祖先早就用明矾来净水。明矾处理后能除去70%~90%的悬浮物和细菌。

    93、柿子脱涩:为什么农民把青柿子放在石灰水里呀。原来,涩柿子里有一种叫单宁质的化学物质,会刺激口腔里的触觉神经,给人一种“涩”的感觉。涩柿子浸泡在石灰水里,隔绝空气,不生虫子,柿子的果实就会分解出糖分,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化解难以下咽的涩味儿,使柿子变得柔软、清冽、甘甜。

    94、小狗疗伤的秘诀:小狗受伤留血就用舌头舔舔就当作消毒了,这不但不会感染,反而不久伤口就会好起来。原来狗的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狗的唾液腺发达,能分泌大量唾液,湿润口腔和饲料,便于咀嚼和吞咽。狗的食管壁上有丰富的横纹肌,呕吐中枢发达。当吃进毒物后能引起强烈的呕吐反射,把吞入胃内的毒物排出,是一种比较独特的防卸本领。狗的胃液中盐酸的含量为0.4%~0.6%,在家畜中居首位。盐酸能使蛋白质膨胀变性,便于分解消化。因此,狗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很强,这是其肉食习性的基础。

    95、衣服变小了:人长高了,衣服穿着就会小了,但现在身向没变,衣服也变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羊毛衣服的缩水,是由于羊毛纤维的磷片在搓洗时,受到摩擦而变小。棉、麻或人造纤维这些衣服的纤维有着特殊的亲水性,一浸到水里就会发生膨胀,变粗,它的长度自然会缩短。

    96、带味的眼泪:用手指沾一下眼泪,放在舌头上舔一舔,发现眼泪带有咸味,原来眼泪中含有少量的金属离子,如钠、钾、镁等。

    97、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圆圆问爸爸,为什么打火机能打火?原来打火机能打火归于两点:一是打火机上有打火石。打火机制打火石并不是真正的石头,而是铈、、镧、铝等金属的合金。铈、、镧等都是容易燃烧的金属,打火机的转轮是用坚硬的金刚砂制成的,用它去摩擦、撞击打火石时,不仅会产生大量的热,而且能点燃铈、镧等金属撞出来的粉末,冒出火星来。二是打火机里装着容易燃烧的汽油。打火机里装着汽油灯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打火石上的火星一旦落在灯芯上就会立即燃烧起来,成了淡蓝色的火焰。

    98、菠菜带来的祸害:菠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但经常吃菠菜会引起体内缺钙、缺锌,从而引起食欲不振,味觉下降,儿童发育不良,甚至出现手足抽搐和软骨症。这是因为菠菜中含有草酸,食物中的钙、锌能与草酸结合排出体外,从而引进人体缺钙、缺锌。

    99、烟民孙文:孙文给邻居表演,只见他面前桌上放着一个烧杯,杯里装上半杯清水和一根玻璃棒,嘴里叼着一只烟卷,时而向空中喷出一团团烟雾。随后他指着空中说:“我用这根玻璃棒,将烟雾取回来,并且能将它放到烧杯里去。”说完,他拿着玻璃棒在空中将要消失的烟雾划了几下,然后用这只玻璃棒再在烧杯口处划了几圈,果然奇迹出现了,烧杯里的水面上,顿时出现了一团白色的烟雾。孙文看着疑惑的邻居,笑着说:“我用玻璃棒在空中划几下的动作是个假动作,只不过是造成在空中抓烟的假象而已。其实烧杯里盛的不是清水,而是无色透明的氨水,玻璃棒的一端也事先沾有一种叫做浓盐酸的化学药品,浓盐酸容易挥发,当玻璃棒在烧杯口附近划圈之时,两种气体结合成白色烟雾状的物质。”

    100、“豆浆”成清水:法国一位研究者一次在做试验,他先在一支试管里放入少量的明矾并加入水,晃了晃,嗯,还很清亮。接着他又加入一点火碱片,顿时变得浑浊起来,“咦,怎么成豆浆了?”正当他再准备加入别的物质时,发现“豆浆”居然变清了。这下,他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又重复地做了一遍,还和刚才的现象一样。后来经过研究,他才明白矾的水溶液与火碱发生反应,先生成乳白色的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铝与火碱继续反应生成无色的偏铝酸钠,所以“豆浆”又变清了。豆浆素有“经济牛奶”之称,营养价值高,但饮用未煮沸的豆浆,可以引起全身中毒。因为豆浆中含有一些有害成分抗胰蛋白酶、酚类化合物和皂素等。抗胰蛋白酶影响蛋白质消化和吸收;酚类化合物可使豆浆产生苦味和腥味;“皂素”刺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破坏红细胞、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因此未煮沸的豆浆不宜饮用。

  101、古老的新印章:有一批古画,变得灰黄而没有光泽,但它上面的印章却鲜红,像新盖上去的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考古学家经过认真地研究和科学地测定,发现绘画的颜料大多使用了铅白,随着时间的推移,极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氧化物,而古代印章使用的印泥是用朱砂和麻油搅拌而成,在空气中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保持了原有红润鲜艳的颜色。朱砂的化学成分是硫化汞,硫化汞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日光下长期暴晒也不变色,而且能耐酸、耐碱,正因为这样,被用作颜料。有些纸张时间放得久了就会变成黄色,这是因为纸张内部还有一部分杂质没有清除掉,日子久了,受到空气和日光的作用,就会发生变化,使纸张渐渐变黄,并且容易破裂。

    102、纯蓝墨水与蓝黑墨水:翻开我们以前写的作业,发现有些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而有的却清清楚楚,同一时期的字迹,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来,字迹不清的是用纯蓝墨水写的,日子长了,会被氧化,颜色渐渐变浅,甚至完全消失;而这种清楚的是用蓝黑墨水写的,蓝黑墨水被氧化后,能逐渐生成一种永不退色的化学物质——黑色的鞣酸铁。所以,字迹比较清楚。一般,蓝黑墨水里还加入了可溶性蓝色有机染料、硫酸、苯酚、甘油和香料。加入硫酸,是使墨水保持酸性,防止墨水沉淀;苯酚的俗名叫苯酚,是著名的防腐剂,能杀菌,使墨水不至于腐化发臭;甘油的化学成分是丙三醇,是常用的防冻剂,加入甘油后,就可以大大降低水的冰点,使墨水在冬天不易结冰;至于加入香料,则是使墨水芳香宜人。

    103、给书找“外套”:开学发了新书,阳阳用牛皮纸而别的同学用的是普通纸,过了一段时间,只有阳阳的书皮完好无损。原来是因为制牛皮纸所用的木材纤维比较长,而且在蒸煮木材时,是用烧碱和硫化碱化学药品来处理的,这样它们所起的化学作用比较缓和,木材纤维原有的强度所受到的损伤就比较小,因此用这种纸浆做出来的纸,纤维与纤维之间是紧紧相依的,所以牛皮纸都非常牢。

    104、圆珠笔还是原子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后不久,美国人还沉醉在原子弹摧毁日本的得意之中,一位商人借机推销一种圆珠笔说这种笔里装的是珍贵的‘原子油墨’,买一支回去足够用一辈子的。由于人们对原子弹有着神秘感,渴望对其了解,便争相购买这种新奇的笔。于是人们把圆珠笔都叫原子笔。圆珠笔用的时间长,是因为油墨黏性比较大,不易大量流出,加之圆珠笔头顶端与钢珠之间的缝隙要比自来水笔笔尖上的出水缝细得多,写字时圆珠笔的油墨注量远比自来水笔水流量小,因此,用的时间比较长。

    105、邮票上四种颜色的小圆球:1824年,维勒刚从瑞典回到德国,正忙于研究氰酸铵,他想把溶液慢慢蒸干,得到结晶体,可是蒸发过程实在太慢,但最终还是得到了一种无色针状结晶体,后来他研究这种晶体,仔细一分析,发现是尿素。为此,发行一种有意义的纪念邮票,用黑、红、蓝、灰四个分子模球分别代表尿素的C、O、N、H原子。

    106、玻璃的“天敌”: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玻璃或玻璃器皿上有很多花纹,这是用一种叫氢氟酸的物质刻的。原来,氢氟酸的腐蚀性较强,能轻而易举地“吃”掉玻璃,是玻璃的“天敌”。具体操作过程是先在玻璃上均匀地涂好一层致密的石蜡,然后用工具在石蜡上写字、作画、标刻度,使要雕刻的部分露出玻璃,再用适量的氢氟酸涂在上面,让它把玻璃“啃”去一层。氢氟酸涂得多,玻璃就“啃”得深,涂得少,就“啃”得浅,这样,玻璃器皿上就出现了人们想要的花纹和图案了。

    107、“闹鬼”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鬼,所谓的鬼故事都是自己吓唬自己,可有人的的确确在故宫附近看见了以前的宫女,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其实故宫能看见宫女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宫墙是红色的,含有四氧化三铁,而闪电可能会将电能传导下来,如果碰巧有宫女经过,那么这时候宫墙就相当于录像带的功能,如果以后再有闪电巧合出现,可能就会像录像放映一样再出现一遍。

    108、国球——我们的骄傲:这个给我们国家带来无数冠军、荣誉的乒乓球竟然是用棉花制成的。原来,棉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与浓硫酸及浓硝酸的混合液会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叫低度硝棉的物质。原来人们利用低度硝棉制成了一种特殊材料——赛璐珞,人们就用它来制作乒乓球。赛璐珞是第一个以天然原料加工的人造的塑料,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它质轻,有良好的弹性、韧性和机械强度,可制成透明与不透明的制品,又容易染成任何一种颜色。它的缺点是加热到80℃时便开始软化变形,碰到火种会引起激烈的燃烧。在历史上,赛璐珞曾被用来制造摄影胶卷、电影胶片,为发展摄影及电影艺术做出过杰出贡献。因为它容易燃烧,如今已“退休”、“让位”给其他塑料去做摄影胶卷。

    109、电影院制冷的好帮手:夏季,我们经常用风扇、空调来抵挡酷暑,而电影院里却没有空调、风扇,但却依然凉爽宜人,它用的是什么呢?原来电影院用冷气机来制冷,这冷气是一种化学物质,俗称叫“氟利昂”,经过压缩液化、冷冻等处理后,从冷气机里吹出来,像汗水蒸发一样,可以带走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周围温度大大降低。臭氧层是人类及地表生态系统的一道不可或缺的天然屏障,犹如给地球戴上一副无形的“太阳防护镜”,而氟利昂却是臭氧层的“罪恶杀手”。氟利昂在大气中可以存在60~130年,虽然氟利昂释放量相对较少,但一个氯原子可破坏十万余个臭氧分子,从而导致平流层臭氧受到破坏,并逐渐减少。发达国家已于1996年1月1日,全部停止氟利昂的生产和使用,1999年7月1日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进入履约期。

    110、黑夜里的闪光灯:带闪光灯的照相机,即使在漆黑如墨的夜晚也能拍照,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闪光灯里面装的是金属——镁或铝,只要将镁或铝研成极细的粉末,即铝粉或镁粉,极容易燃烧,能释放出大量的热,可以把铁熔化。在闪光灯里装上极细的铝粉或镁粉,使用时只要轻轻地按一下快门,在百分之几秒内就能燃烧完毕,发出耀眼的光芒,一瞬间完成胶片感光这一“使命”。有了闪光灯,不论天多么黑,光线多么暗,都能拍摄出照片。

    111、太阳镜的奥妙:夏天烈日当空,阳光非常刺眼,为了保护眼睛不受刺激,我们可以戴上太阳镜,这样可以把损害眼睛的紫外线过滤。这种眼镜在室内和普通镜子没什么区别,在阳光或强光下会变黑,镜子会变色,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只是因为这种特殊的镜片在熔化的玻璃中加入氯化银和氯化铜而已。原理在于氯化银在阳光的照射下进行了氧化还原反应:氯离子被氧化为氯原子,而银离子则被还原为银原子。

    112、吃人的链子:东北省某一个化工厂的工人下班回家,他看见路边的垃圾堆里有一条链子,觉得还不错,于是他就捡起来揣在裤兜里。回到家后不久,他觉得腿不能动,于是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最后把腿截掉才算保住了性命。后来,人们都传开了,说他捡了一条吃人的链子。其实,这条链子是报废的铱放射源,这类垃圾一般都有毒,被称为“魔鬼”垃圾。“魔鬼”垃圾,是各种危险性极大的垃圾的总称,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很大。这些垃圾一般是由一些矿山、工厂和医院等排出的垃圾。它们可使人慢性中毒或引发癌症,造成急性或慢性死亡。医院里废弃的针头、器械、血液、解剖的动物肢体及其他不洁物品,常含有大量的病菌。人如果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它们,极易受到感染,甚至会染上艾滋病。有些垃圾有腐蚀性,如硫酸和硝酸等废弃物,处理不当也会致人伤残。有毒垃圾主要是农药、石棉、砷、汞、镉、铅以及氰化合物等的废弃物。

    113、阿来的妙招:某县城最后组建了一支消防队,队长由刚从部队转业的阿来担任。有一天,突然接到电话,县郊区的一家葡萄酒厂起火了。接到命令的消防队员迅速赶到现场,投入紧张的扑火中,正当他们奋勇作战,即将控制大火的时候,突然发现贮水槽里的水快没有了。这下完了,队员们都绝望了,这时阿来突然命令队员把正在发酵的葡萄酒泼向熊熊大火。我们知道酒精能燃烧,但神奇的是,火竟然被扑灭了。

    114、小猫为何要自杀: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水俣地区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许多小猫嚎嚎乱叫,纷纷跳到海里“自杀”了。许多人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小猫竟然也自杀。许多小孩出现手臂和腿部瘫痪,一些大人精神失常,坐立不安,原来他们生病了。日本人称此类病症为“水俣病”。后来,经科学家研究发现,“水俣病”是由于一家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有机汞,使得鱼、虾体内积聚了高浓度的汞。人和猫吃了这些鱼虾后,汞中毒而患上了“水俣病”。在人类历史上就曾发生过多起类似汞中毒事件:据说俄国沙皇格罗兹内曾因关节痛,长期使用汞软膏而变得脾气暴躁,反复无常,最后众叛亲离,被儿子杀死;19世纪,在使用金汞齐给彼得堡大教堂镀金时,有六十多名工人因汞中毒而惨死。人体中有一些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酶,其活性中心是巯基,而汞能与这些巯基结合成硫醇盐,从而抑制了一系列含巯基的酶的生理功能,影响了正常细胞的代谢。汞的蒸气压较高,所以汞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比如,用作利尿剂的“汞撒利”中含有汞;用作杀菌剂的红药水是汞和溴的有机化合物;日光灯管、温度计、气压表等都要用到汞,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汞的使用。在存放汞时,应在它表面加上水封,以防汞蒸气的挥发。一旦发生汞流失或泄漏,应立即撒些硫黄粉,利用汞和硫能生成稳定的硫化汞将其制服。对付汞蒸气则可用碘,使之与汞反应生成碘化汞,从而消除汞害。

    115、神秘失踪的化肥:有一个商人批发了一批化肥,当他售完核对时,发现有几百斤化肥神秘地失踪了,是被人偷走了,还是另有他因?其实,这是一种氮素化肥,叫碳酸氢铵。夏天气温太高,加上空气潮湿,这种化肥就会蒸发到大气中,所以化肥少了那么多。碳酸氢铵在20℃常温下基本不变,若一旦超过30℃,就会分解,生成气体逃到空气中。碳酸氢铵简称碳铵,是目前施用较普遍的肥料品种之一。

    116、仙人降天火:有一个人在草垛下休息,突然草垛着火了,从天而降的大火让休息的人吓得从此一病不起,为什么大火会从天而降呢?是仙人怒发了吗?其实,这不是仙人降什么天火,而是草垛长期不动,又加上高温,所以引起了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明火作用的情况下发生燃烧的现象叫做自燃,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自燃点。当可燃物和与之混合的助燃性气体配比改变时,可燃物自燃点也随之改变,混合气配比接近理论计算值时,自燃点最低;混合气中氧气浓度增加时,自燃点降低;压力愈大,自然点愈低。法国人雷尔曾发表了一篇有关人体自燃的文章,记载了1673年巴黎一名嗜饮烈酒的贫妇,一天晚上,睡觉后神秘地自燃而死,被发现时只遗下头部和手指,其余部分则烧成灰烬。

    117、荧荧之火来自何方:荧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呢?很久以来科学家就知道在萤火虫的腹部装着一个灯笼,它是由一种特殊的细胞——光细胞组成的。光细胞里充满了一种叫做荧光素的蛋白,当这种蛋白被一种叫荧光素酶的物质激活以后,荧光素就会和氧反应而发光。科学家进行了实验:把萤火虫放入一个空盒子里,在盒子里注入氧气和一氧化碳。当科学家增加空盒子里氧化氮的时候,他们发现,萤火虫的腹部开始闪烁并持续发亮;当停止一氧化氮供应的时候,萤火虫的“灯笼”会灭掉。

    118、杀鱼的雨:某养殖场养了一批鱼,即将上市时,该地区突然降了一场雨,雨过天晴后鱼塘里的鱼却全浮在了水面上,这是怎么回事呢?化验结果出来了,原来是刚降的大雨带来的污染。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雨、雾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pH值是表示液体酸、碱程度的标志,pH值越低,表示酸性越强。它主要是人类燃烧大量的煤炭、石油等,产生有害的SO2气体,SO2在遇到闪电时会被氧化生成SO3,SO3溶于水后生成H2 SO4,从而呈现酸性。

    119、梦中的怪蛇:现在,我们知道苯分子的结构式是C6H6,但以前这可是道化学难题,它的结构式让大化学家费尽周折却徒劳无功。凯库勒躺在床上,思索着这个问题,想着想着就进入了梦乡……猛然间,在迷迷糊糊中,他恍惚看到了苯分子……,那些调皮的原子在他眼前碰撞着,跳跃着,它们排列成像蛇一样的形状,时而伸直,时面弯曲,模糊不清地在眼前旋转……突然,这条蛇用嘴咬住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个圆圈,那圆圈又在不停地旋转,越转越快,宛如一条金黄色的蛇,在灯光下狂欢乱舞……凯库勒一下子从梦中惊醒过来,但梦中的情景还在他的眼前浮现……“用一个六角形的环状结构来表示苯分子不是很好吗?”凯库勒头脑里一下子萌生了这个想法。从此以后,苯分子有了一种固定的权威的表述方法。

    120、老财主的黄金:有一种矿石,金光闪闪,看起来很像黄金,有人就拿它去行骗,结果还真有人上当,你知道这是什么矿石吗?这是黄铁矿,主要成分是二硫化铁,是提取硫、制造硫酸的主要矿物原料。其特殊的形态色泽,有观赏价值。一些黄铁矿磨制成宝石也很受欢迎。二硫化铁的分子式为FeS2。氧和硫都属于氧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所以有过氧化物,但却没有过硫化物,这与其具体化学性质有关,氧单质(氧气)有比较强的氧化性,而过氧化物的氧化性更强,因此把过氧化物的O-O键称为“过氧键”,因此就叫过氧化物。

    121、冷+冷=热:生石灰放到冷水里便会变成熟石灰,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热量产生,所产生的热量足以煮熟生鸡蛋。生石灰与冷水都是冷的,怎么会有如此威力呢?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 2,人们刷完墙后,往往在屋里生一盆炭火,这样会使墙干得快,而且墙也会变白。

    122、难扑灭的火:某仓库中堆放的镁粉正在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隔壁就是化学药品仓库,如果不及时扑灭,势必要发生更大的火灾事故。保管员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去灭火,但没有把火扑灭,反而烧得更旺。后来用水浇,也无济于事。最后,还是有经验的消防队员用普通的方法就把火扑灭了,避免了一场重大的火灾发生。奇怪,消防队员是用什么方法把火扑灭的呢?那就是:用大量的黄沙去灭火。二氧化碳会和镁发生化学反应,在高温下镁也可以和水反应,用黄沙可以使燃烧的镁粉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镁也存在于人体和植物中,它是叶绿素的主要成分。

    123、希腊神灯:霓虹灯,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给人视觉的享受,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对它都不陌生,那么霓虹灯为什么能多彩多色呢?是因为里面充满了荧光粉。普通荧光灯用荧光粉:主要是锑锰激活的卤磷酸钙荧光粉;彩色荧光灯用荧光粉,主要有蓝粉(钨酸钙:铅)、绿粉(硅酸锌:锰)、橙色粉(硅酸钙:铅)、红粉(砷酸镁:锰)等;紫外及近紫外荧光粉:主要产品为重硅酸钡、铅等黑荧光粉,适用于制造灭蚊灯及晒图灯等。应用荧光粉危害的几种方法:由于荧光粉在充入日光灯管过程中,含有较多量的Hg,因此其危害的主要来源就是其散发的Hg蒸气,权威资料显示:汞蒸气达0.04至3毫克时,会使人在2至3月内慢性中毒;达1.2至8.5毫克量,会诱发急性汞中毒,如若其量达到20毫克,会直接导致死亡。

    124、三父子:苏轼、苏辙、苏洵是父子三个,那么小苏打、大苏打和苏打又是什么关系呢?原来,它们是性质不同的三种化学药品。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名。治疗胃病的小苏打片、“苏打饼干”,便是用碳酸氢钠做的;苏打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钠,在化工厂,人们往苏打的水溶液里通进二氧化碳,来制取小苏打;大苏打,是硫代硫酸钠的俗名,又称“海波”,大苏打是白色的结晶,具有弱碱性,易溶于水,但不易溶于酒精。大苏打在摄影事业上非常重要,定影的主要成分便是它,硫代硫酸钠是重要的还原剂。苏打是碱性物质,玻璃、肥皂、造纸、石油等工业都要消耗成千上万吨的苏打。

    125、更胜一筹的铁:天色的纯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古希腊,人们用月亮来表示银。银的梵文原意是“明亮”。银,漂亮而稀少,是金属中的“贵族”。18世纪末,瑞典著名化学家杜勒发现,在一种可溶于水的银的盐类——硝酸银的溶液中,加入盐酸,立即沉淀为白色的氯化银。在阳光的照射下,氯化银会变黑。杜勒的这一发现,改变了银的命运。

    126、会杀人的烟雾:工厂里经常排放出大量的黑色烟雾,它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危害人类的健康,但这不足以要人的命,但20世纪50年代英国伦敦的一场烟雾要了很多人的命,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工厂里排放的烟中含有F e2O3,它促使空气中的SO2氧化生成SO3,即2 SO2+O2=SO3,SO3遇水生成硫酸;SO3+H2O=H2SO4,硫酸有一定的挥发性,所以产生了硫酸雾。

    127、铅笔的由来:铅笔用的是石墨,而不是铅。几百年前,牧羊人在树根下发现了一种乌黑的石头,就用它在羊身上画记号,以便于辨认。后来牧羊人把它制成棒形,卖给商人用在包装上画记号,这就是最早的“铅笔”了。这种黑矿石不是“铅”,而是“石墨”。近百年来,人们不断实验、改进,又在石墨中掺上黏土,再放到窑里烧,做成了现在这种细细的毛芯。有位美国人在两根小木条的中间,刮出一个槽,把笔芯放在槽里,再将两根木条粘合起来,做成了一支真正的铅笔。

    128、玻尔的奖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占领了丹麦,下达了逮捕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玻尔的命令。玻尔被迫离开自己的祖,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的决心和防止诺贝尔金质奖章落入法西斯手中,他机智地将金质奖章溶解在一种特殊的液体中,在纳粹分子的眼皮底下巧妙地结束,玻尔重返家园,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奖章。原来,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它不受空气和水的作用,也不溶于一般的化学溶剂中,但能溶解于王水中。

    129、门捷列夫手中的扑克牌:有一天,门捷列夫看见家里几个人在一起玩扑克牌,他若有所思后突然茅塞顿开,他用厚纸做了许多小卡片,上面写出元素名称、符号、质子量、化学反应式及其主要性质。这类似于一副扑克牌。以后的几个月中,不论走到哪儿,门捷列夫都随身携带这副扑克牌,有空的时候就玩起扑克牌来,不断地进行各种排列组合,寻找它们可能存在的内在规律。终于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他拿起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起来,并迅速排列出各种元素的位置。几分钟之后,一个伟大的发现——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产生了。

    130、赛车生病了:许多自行车旧了,钢圈上就会出现一块块的黄斑,像得了皮肤病。原来自行车上有两层外套,第一层是金黄色的铜锡合金,最外面的那一层是银光闪闪的金属铬。有了这两层保护外层,钢圈可以有效地防止酸碱的损害,延长使用寿命。那黄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那是自行车在转动时,难免会遇到一些砂石的撞击,一旦撞到钢圈上,最外面的那一层金属铬便被撞掉,露出黄色的铜锡合金。于是,便显出了难看的黄斑。

    131、喝水的房子:小云的邻居盖新房子了,两个月后,房子建成了,好气派啊!但后来一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小云的注意,原来邻居家的王叔叔每天在房顶上浇水,有一天小云忍不住了,就问道:“叔叔,你干吗每天都给它浇水啊。”“浇浇水,水泥就不会裂缝了。”王叔叔回答道。水泥从轻飘飘的灰绿色的粉末,到变成结实的、硬绑绑的石头的过程中,是一场复杂的化学反应——水化反应。水泥的化学成分是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四钙、铝铁酸四钙的混合物,它们和水化合,变成水合物。

    132、葬身的美洲的殖民者:16世纪,美洲大陆刚刚被发现,大批的欧洲殖民者涌向美洲,想到那里大发横财。然而,一到那里,他们像相互传染似的,都得了一种可怕的病,幸运的弄得虚弱而归,倒霉的就葬身美洲大陆。但令人奇怪的是那里的印弟安人却安然无恙。这是为什么呢?后来人们知道那是疟疾。生命危险的时刻,一位秘鲁的印弟安人医生,把她从死亡线上救了下来。他用一种欧洲人所不知道的、奇妙的树皮,治好了总督夫人的病。为了纪念这件事,欧洲人把这种奇妙的树皮叫做“奎宁”或“金鸡钠”,意即“战胜疟疾”。这种奇妙的树皮,在美洲到处都有,印弟安人长期以来就是用它医治疟疾的。

    133、能治病的神泉:一个年轻人,去维也纳寻找生计,由于一路奔波劳碌,风餐露宿,他双腿沉重极了,浑身滚烫,实在支撑不住了,竟然一头倒了下去……后来,一位善良的老人发现了年轻人,告诉年轻人他患上了匈牙利病,即斑疹伤寒,这种病很厉害,弄不好会伤及性命的,老人带着年轻人来到了一片林中,并搭好棚子,每天由老人舀来泉水让年轻人饮用。一个月以后,年轻人的病果然奇迹般地好了。原来,泉水能治病的原因是因为水里含有一种带结晶水的硫酸钠,现在人们还用它来给病人治病。泉水中溶解了大量的矿物质元素,对多种疾病是有特殊疗效的。

    134、谁说我柔弱:棉花可以用来做炸药。棉花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发生作用后,就制成了俗名为火棉的炸药。其原因是硝酸就像是个氧的仓库,能提供大量的氧,足以使棉花剧烈地燃烧。火棉燃烧时,有大量的热放出去,生成大量的气体——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蒸气。据测定,火棉在爆炸时,体积竟会突然增大47倍!火棉的燃烧速度更是让人大吃一惊,它能够在几万分之一秒内完全燃烧。无色无味的氧气在极低的温度、很高的压力下,会凝结成浅蓝色的液态氧气。把棉花浸在浸态氧气里,就成为一种液氧炸药。一旦用雷管起爆,爆炸起来,威力十分巨大。棉花价格很低,液体氧不太贵,因此,液氧炸药的成本较低廉。所以,便宜的液氧炸药与火棉经常被大量地用于开矿、挖渠、修水库、筑隧道。

    135、集体发疯:20世纪90年代,日本曾发生一件集体发疯的事情,几十名村民像吃了摇头丸一样,身体不停颤抖,还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你知道为什么吗?针对这一特殊的疾病现象,日本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展开了调查。他们后来发现,这个村子附近有一口井,在井的不远处理有很多废弃的干电池,病因正是由干电池引起的。废弃的干电池中含有锰和锌这两种重金属,尽管电池外层裹得结实,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壳渐渐腐烂,锰和锌也逐渐暴露出来,在空气和雨水的作用下,生成了有毒的物质。当这种有毒物质渗进地下,流进井水之中时,人们根本察觉不出来,长期饮用被污染的水,必然中毒而疯。

    136、乔迁之悲:刘先生是一外企经理,前不久买了房子,装修后便搬了进去。一个月后,刘先生的妻子看中了一套家具,便买了回来。那天晚上家具入室,可睡至早上5点钟时,刘先生夫妻俩便头错目眩、头痛、呕吐了4次。实在不行便拨打了120,医生说可能是中毒了,便立即为其输液,输至下午2时才恢复正常。于是夫妻俩再也不敢住进自己的房子。买回的家具为何成了“无形杀手”?刘先生便请来了专家来家检测,检测结果发现这个新家具的室内甲醛浓度为1.84毫克/立方米,而国家标准规定甲醛最高允许浓度为0.08毫克/立方米,甲醛浓度超标23倍。检测同样装修而安放旧家具的屋子,测试结果仅为0.4毫克/立方米。

    137、米兰的想法:没有在真空条件下长时间加热的灯泡,玻璃表面会慢慢放出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与灯泡内的钨丝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还有灯泡接头的地方,一些材料也会释放出一些气体,正是因为这类气体的化学作用,才使钨丝变脆,灯泡壁变黑,因而就降低了钨丝灯的使用寿命。这时,大家一致认为,只有进一步提高灯泡的真空度,才能最后解决难题。但是,米兰尔的想法恰恰相反,他说:“把各种不同的气体分别充入灯泡内,看看各种气体和钨丝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138、谁炸毁了锅炉:有一个工厂,专门为居民供暖。但有一次一个用了两年的锅炉突然发生爆炸,幸好当时周围没有工人在场,无人伤亡。但锅炉为什么会突然爆炸呢?没人违规操作,锅炉使用得也不是太久。后来,调查发现,锅炉爆炸的原因是没有及时清洗里面的水垢。一般来说,天然的水中都含有一些杂质,在水烧热后,水中的杂质就沉淀下来。时间长了,这种沉淀越积越多,形成了厚厚的水垢。水垢的导热能力极差,当“水垢”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剥落下来,这样,锅炉中有的有“水垢”,有的没有“水垢”,受热程度相差太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锅炉中散热不好的部分迅速膨胀,最后引起了锅炉的爆炸。

    139、火箭的“门卫”:军事上,发射卫星的火箭推进器,装的是一种固体燃料,燃烧时温度高达五千多摄氏度,从而产生强大的动力,把卫星送上太空。那么,装这些料料的火箭外壳又是用什么材料来制造的,木头不行,塑料不行,玻璃不行,钢铁也不行,充当这一重任的是金属陶瓷。烧制陶瓷时,加了20%的金属钴,制成金属陶瓷,就能胜任火箭喷火口的“门卫”工作。随着燃料不断燃烧,温度不断升高,陶瓷中的金属钴不断挥发,也带走了一些热量。当金属钴快要挥发完,火箭的燃料也就烧尽灭绝,整段火箭脱落,另一级火箭开始喷气燃烧。这样,一级接着一级,把卫星或宇宙飞船送上了太空。

    140、有记忆力的金属:当史密斯中士转过身做了点别的事情以后,再回到台子边,看到刚才拉直的镍钛合金丝又变成弯弯曲曲了。巴克勒先生也发现了这一情况。这是为什么?他走到镍钛合金丝的旁边,看到周围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他再试了一下看看是不是磁场作用的结果,可实验下来周围根本没有磁场。这是什么原因呢?当他用手摸了摸放金属的台子,发现台子很烫,难道是温度在作怪吗?巴克勒先生决定亲自试一试。他把金属一根一根地拉直,然后又把它们放到台子上,结果和刚才一样。他又将这些镍合丝拉直放到另外一个地方,发现放在高温地方的镍钛合金丝会弯曲的如原来一样,而放在其他地方的这些金属并不会弯曲。由此巴克勒教授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现象:合金在上升到一定的温度的时候,它会恢复到原来弯曲的状态。

    141、不可思议的魔火:在公元673年,阿拉伯舰队气势汹汹地开往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扬言要一举征服希腊人。阿拉伯舰队强悍善战,威镇海疆,一向都是旗开得胜,所向披靡。然而,这次却被希腊人的几只小船杀得一败涂地,整个舰队在达达尼尔海峡覆灭了。几个幸运地抓了块木板游回去的阿拉伯水手,惊魂未定地向人们说:“不得了,希腊人太厉害啦!希腊人‘驯服了闪电’,叫闪电来烧舰队,那‘魔火’不光会把船舰烧着,甚至连水也烧起来了”。这“魔火”究竟怎么回事呢?一直是个“军事秘密”。过了很久很久以后,人们才知道这“魔火”只不过是一种生石灰与石油的混合物罢了。

    142、天上的怪鸟:铝合金比钢铁还轻,但却像钢铁一样坚固。一战期间,德国有的飞机和飞艇就是用铝合金制造的。铝是银白色的轻金属,较软,密度27g/cm3,熔点600.4℃,沸点2467℃,铝和铝的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性质,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铝对光的反射性能良好,反射紫外线比银还强,铝越纯,它的反射能力越好,常用真空镀铝膜的方法来制得高质量的反射镜子。真空镀铝膜和多晶硅薄膜结合,就成为便宜轻巧的太阳能电池材料。铝粉能保持银白色的光泽,常用来制作涂料,俗称银粉。纯铝的导电性很好,仅次于银、铜,在电力工业上它可以代替部分铜做导线和电缆。铝是热的良导体,在工业上可用铝制造各种热交换器、散热材料和民用炊具等。

    143、小船不沉之谜:原来这只小船是用特殊材料做的,这就是泡沫塑料。塑料是一种具有可塑性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塑料的基本成分是合成树脂,所谓合成树脂即是以煤、石油、天然气、电石以及农副产品为原料,通过化学变化,合成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根据塑料分子的结构,它具有各种各样的优异特性,它可以制成像金属般坚牢、棉花般轻盈、玻璃般透明、钢一般韧性,也可以制成如同橡皮船的弹性、贵金属般的化学稳定性、海绵般的多孔性、云母般的绝缘性。

    144、塑料的同宗同族“兄弟”:轮船出海前要备足淡水和食物。而有的军舰却只储备食物,而不储备淡水,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是因为军舰上有特殊装置,能把海水淡化。他们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海水中的钙、镁等盐类的离子交换出来,使水淡化,这样饮用起来比较方便。离子交换树酯分为阴、阳两种类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大都含有磺酸基、羟基或苯酚基等酸性基团,其中的氢离子能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或其他阳离子进行交换。例如,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的高聚物经磺化处理得到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这也是硬水软化的原理。由于离子交换作用是可逆的,因此用过的离子交换树脂一般用适当浓度的无机酸或碱进行洗涤,可恢复到原状态而重复使用,这一过程称为再生。

    145、战场上的指路明灯:在电视或电影里,我们经常看到军队作战时,靠信号弹传递消息。信号弹发射后,会发出五颜六色的焰火,你知道这利用的是什么原理吗?其实这些信号弹里装的是普普通通的化学药品——金属盐类。原来,许多金属盐类在高温下能够射出各种彩色的光芒。例如,硝酸钠与碳酸钠会发出黄光,硝酸镁发出红光,硝酸钡发出绿光,碳酸铜、硫酸铜会发出蓝光,铝粉、铝镁合金会发出白光,等等这种现象,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我们平时放的烟花,里面装有燃烧剂、助燃剂、发光剂和发色剂。燃烧剂也是用黑色火药做的。正因为黑色火药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的热与光,人们用它来把发光剂与发色剂引燃,并使焰火爆破,使发光剂向四面八方散开去。

    146、猪头面具:1915年,德军与英法联军在比利时相持不下,丧心病狂的德军施放了大量的氯气,这次毒气战,给英法联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有的士兵死了,有的士兵却能幸存下来,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当毒气来临时,这些幸存的士兵用军大衣捂住了头。这时候,泽林斯基发现,许多动物也相继中毒死亡,只有野猪奇迹般地幸存下来,因为野猪特别喜欢用嘴巴拱地,一旦嗅到强烈的刺激气味时,它就把嘴巴拱进地里,来躲避刺激,因此免受一难。明白了这些,泽林斯基开始进行研究试验,最后制成了一种具有很好的防毒效果的“活性炭”,因为,这很大一部分得益于那头幸存的野猪的启发,所以泽林斯基把防毒面具做成猪头形状。

    147、囚犯们的“脚气病”:19世纪90年代,荷兰某地的一座监狱里关押了一百九十多名囚犯。罪刑较轻的犯人每天可以吃到大米、汤和菜,位于中间的则可以享受大米和菜的“待遇”,罪刑较重的则只能吃大米。有一天,有一名杀人犯吵着说脚氧,脚缝里还长了许多小米粒大小的泡,第二天,又有一名囚犯喊脚痒,之后,接二连三的囚犯得了此病。监狱长怀疑有传染性,就请了医生过来,诊断结果是:脚气病。原来,得脚气病的囚犯都是重刑犯,他们每天只能吃大米,所以严重缺少维生素B1。自从发生了此事件之后,该监狱改变了长久以来的“习惯”,让每位犯人都吃上了蔬菜。维生素是维持身体生长与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种有机化合物,维生素B1结构中含有硫和胺,也叫硫胺素,身体缺乏它,就会得“脚气病”。用米糠可治此病,原因是米糠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

    148、举世无双的绝世宝剑:在武侠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英雄人物手中的宝剑锋利无比,甚至可以“削铁如泥”,那么,这是纯属夸张,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呢?将难溶金属如钨、钽、钛、钼等的碳化物硬质微粒与一种或几种铁族元素(铁、钴、镍等)的粉末混合,然后压制成型,再经烧结即可制得硬质合金。制造这种硬质合金的碳化物原料非常坚硬,其硬度与金刚石难分伯仲。它的加入为硬质合金提供了极高的硬度,人们称这些碳化物为硬质合金的基体。但是这种碳化物又很脆,不耐冲击,为了克服这一弱点,冶金学家们加入了铁族元素来降低合金的脆性,人们称这些铁族元素为黏结剂。用这种硬质合金制成的切割刀具,在切削一般金属时,速度达到了每分钟几十甚至几百米,堪称“削铁如泥”。

    149、别让烟雾迷住眼:有一种化学武器叫“烟幕弹”,引爆后,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形成云海,以前的战争中,这种武器经常被拿来使用。那么,为什么烟幕弹会产生这么多有毒的烟呢?原来烟幕弹里装有黄磷,引爆后,磷迅速燃烧而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与水蒸气生成偏磷(有毒)和磷酸的液滴,这些液滴又会与五氧化二磷颗粒悬浮于空中,形成“云海”。

    150、价值连城的“啤酒”:1940年秋天,德国法西斯入侵挪威,并占领了里尤坎镇的一家电化学工厂,大量生产重水,然后运往柏林,供德国研制原子弹。英国政府从挪威的地下抵抗组织那里获得了这一情报后,立即组织了一支名为“燕子”的突击队,不惜一切代价,终于炸毁了这座工厂,失去了重水的德国,直到投降时,也未能生产出原子弹。差不多也在这个时候,大物理学家玻尔从德国占领的丹麦前往英国,他的行装仅是一瓶普通的绿色啤酒,可玻尔却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着这瓶啤酒,原来里面装的是价值连城的重水。不料,到了英国后,玻尔却发现瓶中装的竟是真正丹麦啤酒,而盛重水的瓶却误留在丹麦家中的冰箱里了。这可把玻尔急坏了,后来在丹麦地下抵抗组织的帮助下,费尽了周折,玻尔终于拿到了重水。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即氕、氘(重氢)和氚(超重氢)。

151、突然的失火:很久很久以前,英国有一位庄园主为了改善土质,在自家货棚里储备了一包石灰。一天,两只小猫溜进了货棚。调皮的小猫在货棚里尽情地玩耍,因为内急,两只小猫就在石灰上撒起尿来,突然石灰“噌”的着起火来,并冒出一股热气,顷刻工夫,庄园主的货棚也着火了,小猫被热气喷得卧倒在地,并发出“呜呜呜”的惨叫声。庄园主怀疑有人暗中使坏,就请了附近有名的私家侦探来调查真情的真相。经过实地调查,私家侦探排除了人为的原因,但货棚起火的原因仍旧没有找到。难道是天灾?正当事情没有进展的时候,石灰包附近的两只被烧焦的小猫尸体引起了侦探的注意,经过勘察他做出肯定的判断:货棚起火是小猫的一泡尿所致。石灰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熟石灰,其释放热量的温度可达到700℃,同时干燥的石灰一旦接触到水就可能失火。

152、点石成金:秦始皇幻想帝位永在,龙体长存,日思长生药,夜作金银梦。于是各路仙家大炼金丹,他们深居简出于山野之中,过着超脱尘世的神仙般生活。炼丹家以丹砂(硫化汞)、雄黄(硫化砷)等为原料 ,开炉熔炼。企图制得仙丹,再点石成金,服用仙丹或以金银为皿,均使人永不老死。西文洋人也仿效于暗室或洞穴,单身寡居致力于炼金术。一两千年过去了,死于仙丹不乏其人,点石成金出终成泡影。金丹太徒劳无功而销声匿迹。中外古代炼金术士毕生从事化学实验 ,为何中一事无成?乃因其违背科学规律。他们梦想用升华等简单立法改变贱金属的性质,把铅、铜、铁、汞变成 贵重的金银。殊不知用一般化学立法是不能改变元素的性质的。

153、不吃羊的狼:中国民间故事及古希腊伊索寓言中有不少狼吃小羊的故事。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划为豺狼虎豹一类,它吃羊羔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动物学家在美洲大陆上驯出了一种北美狼,它不吃羊羔,即使把小羊羔放在它的嘴巴底下,它也会远远地回避。你一定感到很惊奇吧,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科学家给北美狼开了一张羊肉加氯化锂的处方,就是在羊肉中掺进了一种叫氯化锂的化学药品。北美狼吃了这种含有氯化锂的羊肉,在短时期内会患有消化不良及肚子胀痛等疾病,开始时,它们明显地不喜欢这些肉的味道,到后来如果在肉食方面给它们有选择的可能,它们就不吃含有氯化锂的羊肉。

154、碘与指纹破案:在电影中常常看到公安人员利用指纹破案的情节。其实,只要我们在一张白纸上面用手指按一下,然后把纸上手指按过的地方对准装有少量碘的试管口,并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等到试管中升华的紫色碘蒸气与纸接触之后,按在纸上的平常看不出来的指纹就会渐渐地显示出来,并可以得到一个十分明显的棕色指纹。如果把这张白纸收藏起来,数月之后再做上面的实验,仍能将隐藏在纸面上的指纹显示出来。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指纹并不完全相同,而手指上总含有油脂、矿物油和汗水等。当用手指入纸上面按的时候,指纹上的油脂、矿物油和汗水就会留在纸面上,只不过是人的眼睛看不出来罢了。而纯净的碘是一种紫黑色的晶体,并有金属光泽。有趣的是,绝大多数物质在加热时,一般都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的三态变化。而碘却一反常态,在加热是能够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蒸气。象碘这类固体物质直接气化的现象,人们称之为升化华。同时碘还有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由于指纹含有油脂、汗水等有机溶剂,当碘蒸气上升遇到这些有机溶剂时,就会溶解其中,因此指纹也就显示出来了。

155、身轻顽皮的锂:锂是一种柔软的银白色的金属,别看它的模样跟有些金属差不多,性格特点可不同一般哩!首先它特别的轻,是所有金属中最轻的一个.其次它生性活泼,爱与其他物质结交.例如,将一小块锂投入玻璃器皿中,塞上磨砂塞,里边会通过反应很快耗尽器皿内的空气是它成为真空.结果,纵然你使上九牛二虎之力,也别想把磨砂塞拔出来.显然,对于这样一个顽皮的家伙,要保存它是十分困难的,它不论是在水里,还是在煤油里,都会浮上来燃烧.化学家们最后只好把它强行捺入凡士林油或液体石蜡中,把它的野性禁锢起来,不许它惹事生非. 锂被人发现已有170多年了.在他出世后的100多年中,它主要作为抗痛风药服务于医学界.直到20世纪初,锂才开始步入工业界,崭露头角.如锂与镁组成的合金,能像点水的蜻蜓那样浮在水上,既不会在空气中失去光泽,又不会沉入水中,成为航空,航海工业的宠儿.此外,锂还在尖端技术方面大显身手.例如,氘化锂是一种价廉物美的核反应堆燃料;固体火箭燃料中含有51-68%的锂.不过,专家们认为,锂的才能目前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它的潜力还大着呢!

156、疯子村之谜: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一个偏僻的农村小镇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村上先后有10多人发了疯病,这些人精神紊乱,行动反常,时而大哭,时而大笑,四肢变得僵硬……他们的罹病,给各自的家庭带来了灾难,也引起了人们的骚动,还惊动了当地政府和有关医疗部门。当地的警察局和医院派出了调查组,进行了大量的访问调查,检查了这些疯子的身体和血液成分,发现他们身体中所含有的金属锰离子的含量比一般人要高得多。正是这些锰离子使这些人中毒并发了疯。过多的锰离子进入人体,开始时使人头疼、脑昏、四肢沉重无力、行动不便、记忆力衰退,进一步发展使人四肢僵死、精神反常,时而痛哭流涕,时而捧腹大笑,疯疯癫癫,呈现令人作呕的丑态。那么过多的锰离子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原来 ,这个小镇的人们常常把使用过的废旧干电池随手扔在水井边的垃圾坑里,久而久这,电池中的二氧化锰,在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下,逐渐变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锰,这些可溶性的碳酸氢锰渗透到井边,污染了井水,人们饮用了含有大量锰离子的水,便引起了锰中毒,造成了在短时间内有10多人发疯的怪事。

157、铜丝灭火: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灭火,黄沙可以灭火,水也可以灭火。你知道吗?铜丝也能灭火!不信,请你试一试。用粗铜丝或多股铜丝绕成一个内径比蜡烛直径稍小点的线圈,圈与圈之间需有一定的空隙。点燃蜡烛,把铜丝制成的线圈从火焰上面罩下去,正好把蜡烛的火焰罩在铜丝里面,这是空气并没有被隔绝,可是铜丝的火焰却熄灭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铜不但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而且传递热量的本领也是顶呱呱的。当铜丝罩在燃着的蜡烛上时,火焰的热量大部分被铜丝带走,结果使蜡烛的温度大大降低,当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190C)时,蜡烛当然就不会燃烧了。

158、第一个飞人之死:在18世纪80年代初,热气球刚在欧洲出现不久,人们对这种飞行器还不十分相信,当时人们已经用热气球成功地把鸡、鸭、羊送上了天空,但从来还没有人乘气球离开地面。1789年法国国王批准了科学家第一次用气球送人上天的计划,并决定用两个犯了死刑的囚犯去冒这个风险。这件事被一个叫罗齐埃的青年知道了,他想人第一次飞上天是一种极大的荣誉,荣誉不能给囚犯。它决定去作一次飞行,于是便找了另外一个青年人向国王表示了他们的决心,国王批准了他们的请求,于是在1783年11月21日,他俩乘坐热气球,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用热气球在人的飞行。那次共飞行了23分钟,行程8.85公里,罗齐埃由此成了当时的新闻人物。第二年,罗齐埃计划乘气球飞跃英吉利海峡。当时已经发明了氢气球,使他拿不定主意的是:乘热气球好呢,还是乘氢气球好?最后,罗齐埃决定两个气球都乘,也即把氢气球和热气球组合在一起去飞跃海峡。一天,他们将两个气球组合在一起,升空了,然而,升空不久,就发生了悲剧,两只气球碰在一起,发生了爆炸,罗齐埃喝另一位青年葬送了年轻的生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原来热气球下面挂了一个火盆,目的是给气球气囊中的空气加温,是气球里充满着热的空气。然而在氢气球中充的是氢气,罗其埃没想到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只要一碰到火星就会爆炸,显而易见,热气球是不能和氢气球同时混用的。罗齐埃是一个敢于冒险的青年,可惜他只有勇敢精神,缺乏科学的头脑,导致了一场球毁人亡的悲剧的发生。看来,化学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159、玻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玻尔是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玻尔被迫离开将要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决定将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一种溶液里,装于玻璃瓶中,然后将它放在柜面上。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那瓶溶有奖章的溶液就在眼皮底下,他们却一无所知。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办法啊!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奖章。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无穷的智慧。那么,玻尔是用什么溶液使金质奖章溶解呢?原来他用的溶液叫王水。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按1:3的体积比配制成的的混和溶液。由于王水中含有硝酸。氯气和氯化亚硝酰等一系列强氧化剂,同时还有高浓度的氯离子。因此,王水的氧化能力比硝酸强,不溶于硝酸的金,却可以溶解在王水中。这是因为高浓度的氯离子与金离子形成稳定的络离子[AuCl4]-,从而使金的标准电极电位减少,有利于反应向金溶解的方向进行,而使金溶解。

160、总统内部新闻:1929年,腰缠万贯的胡佛终于登上了美国第三十一届总统的宝座。名声大噪,其发迹的秘密也就成为善点迷津的内幕新闻披露出来。胡佛先前家境贫寒,学生时代仅以打零工才勉强维持学业。尔后,则又职微薪薄,寄人篱下。穷途末路之际则风尘仆仆来到中国,以期转机。腐败、落后的旧中国任忍列强宰割,多少洋人在此大发其财!无疑,胡佛也不失所望,很快的了发财的良机。当时,开采金矿的水平低,滤过矿金后就丢弃了。在胡佛凭借他掌握的化学知识,断定这些“废物”中仍有尚多的黄金,于是便搞起他的“废物利用”来了。他雇人用氰化钠的稀溶液处理矿砂。于是氰化钠与之发生化学反应,使 Au呈络合物而溶解,接着,他又让人用锌粒与滤液作用,置换反应的结果,纯净的Au也就被提取出来了。 显然,这种炼金方法在当时是较为先进的。因而,成色尚好的黄金便源源不断地流进了胡佛的腰包,不久成了百万巨富。 总统发迹内幕昭然若揭。不乏慕之者,赞其超群绝伦,生财有方,更是平步青云有道。然而,更有真诚的人们,深知胡佛是靠用黄金垒起的台阶登上总统宝座的。

161、谁是凶手:沐浴在晨光中的山村,从睡梦中醒来了。举目望去,成群的牛羊之绿茵茵的山坡上奔跑、嬉戏。按着映入眼帘的便是咯咯觅食的鸡群,呱呱追逐的鸭子……忽然,阵阵欢声笑语传来,循声望去,原来说姑娘子湖边梳洗打扮,碧绿的湖水,山色掩映,还荡漾着村童嬉水玩耍的身影……然而今天,山村的生机荡涤殆尽,就连晨光也好像失去光泽,展现在人们眼前的竟是满目的死尸、毙命的牛羊。生灵在此已不复存在,真是惨绝人寰,令人震惊。这便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尼斯湖惨案一组镜头的写实。祸不单行,同在喀麦隆,更大不幸由在玛瑙湖畔发生了,对此人们不禁要问,作恶多端的凶手是谁?法网难逃,凶手终于“捉拿归案了”。但出于意料的是,凶手竟是人们熟知的二氧化碳气体。然而更令人不解的是,二氧化碳何以如此猖狂?又何以致人畜于死地?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微妙的化学平衡使尼奥斯湖、玛瑙湖的水分成了奇特的若干层,而且最深层的水又含有极其丰富的碳酸盐。然而这样的化学平衡并不是稳定的,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特别在地壳活动频繁之际,分层的湖水便会受到扰乱,富有碳酸盐的深层水就会上升,在压力和温度骤然变化下迅速分解,整个湖泊也就成了一个被猛然开启的巨大汽水瓶。虽然二氧化碳本身并没有毒,但空气中含有超过0.2%便会对人体有害,超过1%以上即会使人畜窒息而亡。因而二氧化碳大量释放下沉,灾难也就不可避免了。然而湖水中的这种化学平衡并非绝无仅有,科学家还发现前苏联凯而顿湖的水竟以五层分布,而且底层被更令人担忧的硫氢化物所渗透。那么存在其中的化学平衡是否也会被打破?硫氢化物是否会转化为毒性甚大的硫化氢并进而兴风作浪?更重要的是如何防患于未然,阻止惨案的再度重演?如今,科学家们正面临着环境化学新课题的挑战

162、魔火与化学:673年,阿拉伯舰队入侵到了君士坦丁堡,而希腊人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只战船,双方的实力相差太悬殊了,在那种险境里,有谁会料到,来挽救希腊人的,不是友军的军团或舰队,而是自己的化学兵团,是一种年出奇制胜的奇怪的火!不知是哪位喜欢研究炼金术的希腊建筑师,无意中发现了一种能在水面上着火的燃烧剂。正是这种燃烧剂,把阿拉伯舰队周围的水面变成一片火海,烧得敌人毫无还手之力。侥幸逃命的阿拉伯的士兵说,希腊人叫“闪电”了燃烧舰船,有说希腊人掌握了“魔火”,连海都着火了。从这以后,拜占廷的舰队凭借着“魔火”在海上称霸了几个世纪,他们总打胜仗,神气极了,欧洲人把这种燃烧剂叫做“希腊火”。多少年过去了,这种“希腊火”的秘密才被化学家揭开,原来它不过是有普通的两种物质――石灰和石油组成。君不见建筑工地上能煮熟鸡蛋的石灰池吗?使用这种燃烧剂时,生石灰遇水放出热量,足以将石油蒸汽点着,燃烧剂就在水面上发火延烧开来。当希腊人利用他们的“魔火”在地中海耀武扬威的时候,我们中国人早以在其100多年前发明了有硝石、硫璜和木炭组成的燃烧剂,利用它来作焰火、黑火药和火箭。如今,黑火药早已经不用于现代战争上了。可是你是否知道,棉花,它细长柔软的纤维,也蕴藏着一种极其危险的性质,在高三化学实验室里,用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处理棉花后,只要用热玻璃棒一接触,他就会马上一烧而光,鼎鼎大名的无烟火焰就是用它制成的。工业上把含氮量高的硝酸纤维叫做火棉,用压紧的火棉充的炮弹,爆炸时生成的气体体积会增大12000倍。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闪烁着化学的光辉!

163、诺贝尔:诺贝尔睹了劳工开山凿矿、修筑公路和铁路,都是用手工进行的,体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年轻的带贝尔想:要是有一种威力很大的东西,一下子能劈开山岭,减轻工人们繁重的体力劳动那该多好啊!于是他开始研究炸药了。起先,一切研究较顺利,他和父亲、弟弟一起发明了“诺贝尔爆发油”。带着这种样品,打算到欧洲继续研究。可人们都认为“危险”,没有人愿意出资合作。后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路易•波拿巴出钱办了一个实验所,他们父子才得到新的实验机会。不料在一次实验中,不幸的事件发生了,实验室和工厂全部被炸毁,还炸死了五个人,诺贝尔的弟弟当场被炸死,父亲炸成重伤,从此半身不遂,再也不能伴诺贝尔参加实验。在沉重的打击下,他并未灰心丧气,决心制服“爆发油”的易爆性,造福人类。为了避免伤害实验周围的人,他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在朋友的资助下,租了一只大船在梅拉伦湖上,经过四年几百次的艰苦而危险的实验,就在硅藻甘炸药试爆的最后一次,他亲自点燃导火剂,仔细观察各种变化,当炸药爆炸声巨响之后,人们惊吼:诺贝尔完了!……可他顽强地从弥漫的烟雾中爬起来,满身鲜血淋淋,他忘掉了疼痛,振臂高呼:“我成功了!我成功了!"终于在1876年的秋天,成功地研制了硅藻甘油炸药。之后。诺贝尔又经过13年的研究,终于在1880年又发明了无烟炸药-三硝基甲苯(又名TNT)!对工业、交通运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64、一种元素的命名: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1867—1934)在对沥青铀矿和铜矿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这两种矿物中,含有一种比铀或钍的放射性强度更大的物质,她意识到:这是一种还没有被人认识的新元素。她对丈夫说:“假使这种新元素的存在将来能够证明的话,我想叫它钋,来纪念我的祖国——波兰。” 玛丽•居里虽侨居国外,并同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结了婚,但她从小就热爱祖国波兰,时时刻刻没有忘记被沙俄帝国侵占的祖国。她想用新元素的命名来为祖国争得骄傲和光荣!寄托她那火一样的爱国热情。“好好!”皮埃尔•居里说:“波兰是你的祖国,也可以说是我的祖国!”紧张的工作开始了,淘汰,没日没夜地淘汰,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1897年7月,他们果然在含铋的部分矿物中,分析出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其化学性质与铋相似,放射性比纯铀强400倍。“啊,新元素,钋,钋。”居里夫人扑在丈夫的怀里,激动地高喊着“钋,钋!”两行热泪洒在丈夫的胸膛上。“钋、波兰!波兰,钋!”皮埃尔也从心底发出了欢呼!

165、第一个享用氧气的老鼠:我们知道,没有氧气人类就不能生存。然而,是谁发现了氧气呢?在众多讨论发现氧气的著作中,约瑟夫•普利斯特里所著的名为《几种气体的实验和观察》,最饶有兴味。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在1733 年3 月13 日生于英国黎芝城附近的飞尔特黑德镇。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实际上是当牧师,化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他所著的《几种气体的实验和观察》于1766年出版。在这部书里,他向科学界首次详细叙述了氧气的各种性质。他当时把氧气称作“脱燃烧素”。普利斯特里的试验记录十分有趣。其中一段写道:“我把老鼠放在‘脱燃烧素’的空气里,发现它们过得非常舒服,我自己受了好奇心的驱使,又亲自加以试验。我想读者是不会感到惊异的。我自己试验时,是用玻璃吸管从放满这种气体的大瓶里吸取的。当时我的肺部所得到的感觉,和平时吸入普通空气一样;但自从吸过这种气体以后,经过好多时候,身心一直觉得十分轻快舒畅。有谁能说这种气体将来不会变成时髦的奢侈品呢?不过现在只有我和两只老鼠,才有享受呼吸这种气体的权利啊!”当时,他没有把这种气体命名为“氧气”,而只是称它“脱燃烧素”。在制取出氧气之前,他就制得了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和同时代的其他化学家相比,他采用了许多新的实验技术,所以被称之为“气体化学之父”。1783年,拉瓦锡的“氧化说”已普遍被人们接受。虽然普利斯特里只相信“燃素学”,但是他所发现的氧气,却是使后来化学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各国人民至今都还很怀念他。

166、化学老师智破名画失窃案:李老收藏着一幅珍贵的好画,价值连城。他逢人就夸,作为炫耀的资本。一天,有三位古董商来访,李老把三人迎入珍藏室,只见古玩陈列架上端端正正地放着一只檀木珍宝箱,健谈的主人边介绍,边打开箱子,那幅名画使来客们赞不绝口。随后,主人合上珍宝箱,用一张涂满浆糊的白色封条封好,然后邀请三位来客到客厅叙谈。言谈间,李老发现三位来客有一古怪的巧合一三个人的右手指上都有点小小的毛病,A的食指也许是发炎,涂上紫药水,B的拇指明显是被划破,涂上红药水;C的拇指大概被毒虫咬肿,搽上碘酒。叙说的气氛是热烈的,尽管三位来客先后离席外出小解,但回到客厅后,依旧是谈笑风生。宾主谈兴正浓,李老的儿子—一位化学教师李明回家。经介绍,李明与三位来客一一握手寒暄。随后,让李老带着他去看一下古画。当李老撕下湿漉漉的白色封条,打开箱盖时,突然发现古画不见了。这一惊非同小可,他只喊了一声,“我的画”就浑身瘫软了,沉着机灵的李明唤醒父亲,问明经过,然后安慰他说:“爸,别急!事情终能水落石出。”李明扶着父亲来到客厅,把名画失窃的事向三位来宾说明,然后风趣地说:“尊敬的先生们,这古画不会是飞到你们身上了吧?”三位来宾耸耸肩膀,双手一摊,异口同声地说:“我的上帝!这绝不可能。”李明的犀利目光从三人的手掌一扫而过,然后指着其中一位对父亲说:“盗窃古画的就是他!”聪明的读者,您可知道李明所指的“他”是谁吗?结论:李明在见到C的拇指呈现蓝黑色时便果断地指着C说:“盗窃古画的就是你!”因为封条上的浆糊未干,假如是A或B两人动过封条,那么手指上的药水在碰到涂的白纸条时,纸条上必然会留下紫色或红色的痕迹。现在李明既然在纸上没有发现任何痕迹,说明封条贴上后不久,就被A、B之外的人完整无损地动过。然而只有当碘酒涂过的手指与浆糊接触时,使原来的黄色反应后呈蓝黑色。所以李明见到他们手指的一瞬间,便作出了断定。

167、炼丹术与化学: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上,有数不清的千千万万种物质。有奇峰怪石的高山,有波涛滚滚的大海,有奔流不息的江河,有茫茫无际的原野,山上有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地下有各种各样的矿物岩石,天上有飞禽,地下有走兽。再加上各种自然现象如:有寒暑交替,日夜循环;有夏雨冬雪,雷鸣闪电;有地震,火山爆发;还有植物生长,动物繁衍……等等。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始人类想知道这些物质是从哪里来的。后来又研究这些物质的组成,猜测这些物质是不是由一种或几种基本的物质组成。在我国古代便产生了“五行说”,认为组成物质的基本材料是水、火、木、金、土。在古希腊则流传着一种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结为四种基本原始性质,这四种原始物性是冷、热、干、湿。这四种物性如果两两结合,就形成了四种元素;土、水、气和火。四种元素再按不同的比例结合,就成为各种各样的物质。在印度古代时期,有些哲学家们认为世界上万物郁是由地、水、火、风(气)和“以太”构成的。在古埃及则把空气、水和土看成是世界的主要组成元素。在古希腊也有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归结为一种物,一切都由它衍生出来。古代的这些物质观、元素论对化学发展的影响员为深远。大约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十六世纪,中外各国都先后兴起过金丹术,它是近代化学的前身,也是化学的原始形式。炼金术士们想用廉价的金属为原料,经过化学处理,得到贵重的金属金和银,另外他们也想生产一种能使人长生不老的仙丹。炼丹术在我国最早可追溯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先后派人去海上求仙人不死之药,希图长生不老,到了汉帝时,宫廷中就召集了许多炼丹术士们从事炼丹,那时的练丹术士们认为水银和硫磺是极不平凡的,是具有灵气的物质。水银是一种金属,但却是液体状态,而且能溶解各种金属,另外;水银从容器中溅出,总是里球状,水银容易挥发,见火飞去,跑得无影无踪,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性。但炼丹术士们发现用硫磺能制服水银,因为水银与硫磺作用生成一种硫化汞,它稳定而不易挥发。这样一来,炼丹术士们又编造出所谓水银为雌性,硫黄为雄性,宣称雌雄交配可得灵丹妙药。因此硫化汞也就成了炼丹术中一种不可少的药剂,硫化汞在那时就称为丹砂,这个名字一直延续到今天。炼金术的初始阶段和占垦术紧密联系,他们认为太阳滋育万物,在大地中生长黄金,黄金是太阳的形象或化身;银白色的月亮是银的化身;铜是金星的化身;水银是水星的化身;铁是火星的化身;锡是木星的化身;土星是五个行星中最远最冷的一个,所以它的化身是最阴暗的铅。炼金术土们相信:物质的本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特性。正象人一样,他们的肉体是由相同的材料构成,人的好与坏、善与恶不是由肉体决定的,而是他们的灵魂决定的。因此改变金属的特性,就是改变了金属。炼金术士们同样认为,万物都有生命,都有灵魂,并且力求提高自己,而且灵魂可以转世和移植,这样金属这种机体力求朝着理想灵魂方向——不怕火炼的黄金来提高自己。炼金术士把金属铜、锡、铅、铁熔合一种黑色金属,他们认为这样一来,这四种金属都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原来的灵魂,再经一系列的后续处理,可得黄色的金子。炼金术虽然和神秘的宗教相联系,但是在进行炼金的过程中,使人类了解到一些无机物的分离和提纯手段,进行了大量混合、反应,摸清了许多物质的性质,大大地丰富了化学知识,为近代化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课例展示234

化学与生活107

课例展示 · 目录

上一篇一个用化学元素讲述的武侠故事下一篇高三化学决胜秘笈(每日必背) 实验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