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 “倍” 的含义,知道 “几个几” 可以用 “几倍” 来表示。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 “倍” 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和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 “倍” 的含义,能用 “倍” 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 “倍” 的概念,建立 “倍” 与 “几个几” 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若干小棒、圆片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动物乐园的视频(视频中有不同数量的大象和小象在玩耍),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在动物乐园里,大象和小象各有多少头呢?”让学生数一数兔子和猴子的数量,然后汇报(比如小象有 2 只,大象有4 只)。
简单介绍大象:大象很早就成了人类的朋友,并能为人类提供帮助。(在交通不便的地区,大象可以作为交通工具,帮助人们穿越艰难的地形。)大象非常聪明,寿命也很长,一般能活到70岁左右。
教师继续引导:“那大象的数量和小象的数量相比,你能发现什么的关系吗?(学生会说,大象的头数比小象的头数多几头?或小象的头数比大象的头数少几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描述数量关系的方法 —— 倍的认识。”(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初步感知 “倍” 的含义
教师在黑板上摆出 2 根小棒,说:“这是 1 个 2 根小棒。” 代表小象的头数,大象的头数,出示几根小棒, 引导学生回答 “2 个 2 根”,接着告诉学生 “2 个 2 根,4根小棒里面有几个2。”
引导学生数数:有2个2。
教师讲解:把小象的头数看成1份,大象的头数就是这样的2份,也就是4里面有2个2,可以说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
让学生用小棒自己摆一摆,摆出 3 个 2 根小棒,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是几个几,还可以怎么说,巡视指导,再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并说一说,强化 “几个几” 与 “几倍” 的对应关系。
建立 “倍” 的概念
课件出示课本上的主题图(小兔拔了 2 根,兔妈妈拔了 6 根),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兔妈妈萝卜的数量和小兔比,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让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说出:“小兔有 2 根胡萝卜,兔妈妈有 3 个 2 根,所以兔妈妈胡萝卜的数量是小兔的 3 倍。” 教师适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有 3 个 2 根的呀?” 引导学生通过圈一圈的方法(每 2 根圈在一起)来直观地看出是 3 个 2 根,进而理解兔妈妈拔萝卜的个数是小兔的 3 倍。
在黑板上结合图形再次讲解,加深学生对 “倍” 概念的理解,强调 “倍” 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产生的。
强化 “倍” 的认识
请四名女生和八名男生上台,自己试着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
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教师再变换数量,让学生继续摆一摆、说一说,如第一行摆 3 个圆片,第二行摆 12 个圆片等,通过不同的例子巩固对 “倍” 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教材81页的练一练。1、2、3.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请同学上台板演,并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倍的认识”,谁能来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呀?”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总结自己对 “倍” 的含义。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完善,强调 “倍” 是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五)布置作业
让学生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 “倍” 来描述的数量关系,第二天和同学们分享。(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板书: 倍的认识
小象:/ /
大象:/ / / / / /
大象的头数是小象头数的2倍。
1、 兔妈妈:6个萝卜 小兔:2个萝卜
兔妈妈拔萝卜的数量是小兔的3倍。
2、 男生:8人 女生:4人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3、 第一行:3个圆片,第二行:12个圆片
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是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中一个较为重要且抽象的概念,对于学生后续学习乘除法以及解决相关倍数问题有着奠基作用,上完这堂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1.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在课堂伊始,通过小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学生们很快就说出了“多几头”“少几头”等数量上的比较关系,这时我顺势引出“倍”的概念,告诉他们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描述两者的关系,那就是“倍”,这种从熟悉的比较多少过渡到新的“倍”的概念,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究新知识的欲望,让他们带着好奇和兴趣进入到后续的学习中。
2. 直观演示,突破难点
“倍”的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运用了直观教具,学生亲身体验。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直观演示,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了理解上的难点,
3. 注重练习,巩固深化
在做练习时,引导学生用圈一圈方法来解决,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深化了学生对“倍”的认识,让他们更加熟练地掌握相关知识。
4、也有很多不足:在课堂上,虽然安排了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环节,但有时候我还是过于急切地想要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参与过多,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和思考空间,
在学生的表达上不够规范,练习得较少,应该让大家互说,互改。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给足他们思考和操作的时间。比如在操作活动中,只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然后让学生自主尝试不同的摆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之后再组织小组展示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启发,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自主探究中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平时多进行教学语言的训练,力求用精准、简洁、生动的语言来讲解知识、引导学生,避免出现冗长、复杂的表述。
总之,通过这次“倍的认识”教学,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孩子们数学核心素养。
刘丽华
2024年11月20日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