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多彩实践,让武强年画走进孩子们的心里

以武强年画为载体,组织幼儿开展丰富的、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年画体验、探究系列实践活动,实现课堂环境和社会环境相结合的综合实践育人模式,增长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的情感。

栗红发表于2024-11-23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主题名称:多彩实践,让武强年画走进孩子们的心里

  1. 案例类型 :综合实践活动资源

  2. 适用年级:幼儿园大、中班幼儿

  3. 主题说明

    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其构图丰满,线刻粗犷,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色浓厚,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曾被人们誉为河北艺术的象征,以其深厚的民间民俗、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而享誉国内,驰名海外,武强素有“年画之乡”的美誉。为了能更好的把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并发扬光大,丰富孩子们的认知,激发孩子们从小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武强县第一幼儿园按照武强县教育局“年画进校园”的整体思路,与武强年画博物馆签订馆校共建协议,并成立了“神奇的年画体验馆”。把本土文化引进了幼儿园,让幼儿园的孩子们走近年画、了解年画、体验年画、爱上年画、学习年画,让孩子在体验中感知,在探索中发现,使每个孩子成为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创造者。 

  4. 主题目标

    以武强年画为载体,组织幼儿开展丰富的、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年画体验、探究系列实践活动,实现课堂环境和社会环境相结合的综合实践育人模式,增长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的情感。

  5. 实施条件   

       主题活动设计包括六个环节:看年画、讲年画、画(印)年画、演年画、玩年画、学年画,每个环节都有充分的保证实施的条件。

  1. 看年画  组织大班和中班幼儿到年画博物馆参观。我园与武强年画博物馆距离很近,大约有1000米,在保安和老师以及家长志愿者的保护下,带领幼儿排队步行就可以前往;另外我园与年画博物馆签订了“馆校共建”协议,我们的活动能得到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为幼儿讲解每一幅年画故事以及创作背景、演示年画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亲身体验,进一步走进年画、了解年画,为综合实践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讲年画

    全园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大家创编年画童谣(多名教师参加衡水市童谣大赛分别荣获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创造浓厚的氛围,让幼儿在诵读武强年画童谣、讲经典年画故事的同时,增强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孙金涵、李艺桐两位小朋友被年画体验馆聘“萌娃讲解员”,义务为小朋友们服务,增强孩子们的主人翁责任感。

  1. 画(印)年画

    年画博物馆提供经典的年画范例,加上工美专业毕业的教师指导、为幼儿画年画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实施条件;幼儿园“年画体验馆”配有专业的年画刻板以及印制工具、纸张、颜料等,再加上经过培训的教师,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年画的制作过程。 

  2. 演年画

    把年画搬上武强春晚的舞台,孩子们和老师们一起排练节目、选择服装、制作道具、把年画活生生地搬上武强春晚的舞台,得到园领导和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也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3. 玩年画

    “年画磁力智力拼图”、“十二生肖捉迷藏”是老师们精心制作的年画玩教具,曾在河北省幼儿教师自制玩教具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将这两套玩教具投入到大班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在玩中乐、乐中学,把家乡文化刻在孩子们的心里。

  4. 学年画

        我们园的年画》园本教材编写小组教师经过阅读大量的年画文献资料,拜访年画老艺人,搜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年画童谣、年画故事等。经过两年多的时间,编写了年画园本教材《年画》,为孩子们系统学习提供了条件。

  1. 活动设计

    主题结构:主题实践活动分为六个阶段主要内容(一)看年画  (二)讲年画  (三)画(印)年画 (四) 演年画  (五)玩年画  (六)学年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动手操作,入脑入心。

  1. 第一阶段  看年画

  1. 活动内容:“游年画博物馆  品乡土乡情”社会实践活动。

  2.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博物馆的环境,了解各展厅的主要功能,仔细倾听讲解员的讲解。

  1. 感受年画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以及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3)引导幼儿来回路上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

    3.活动重点:路途安全、教育幼儿遵守秩序、保护展品。

    4.活动地点:武强年画博物馆

    5.活动参与者:大班全体教师和幼儿、家长志愿者

    6.活动准备:(1)提前和博物馆做好沟通      

      2)谈话活动,路上安全以及博物馆注意事项等   

      3)幼儿步行去年画博物馆(老师、保安、家长志愿者全部到位)

    7.活动过程:

         为了让幼儿近距离接触和体验家乡文化,感受家乡的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组织大班幼儿在园长、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进武强年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馆藏及亲身体验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了解家乡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

    孩子们怀着兴奋、好奇的心情,在年画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步入博物馆,孩子们被眼前神奇的世界深深地吸引了。讲解员阿姨富有童趣的讲解着武强年画的代表作《六子争头图》:“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是几个娃娃?三个?六个?小朋友们仔细看一下,这是六个娃娃,这些娃娃们头部和臀部互相借用,构思巧妙,寓意吉祥,代表六六大顺的意思。”“孩子们,你们知道年画在什么时候张贴吗?张贴在什么地方?”讲解员阿姨边讲解边提问,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出了好多离奇的答案,引得周围的家长们阵阵发笑。讲解员阿姨还带领大家参观了多个展厅,边走边讲解了好多年画故事,孩子们都听得入迷了。

    讲解员阿姨边走边讲,来到了以年画制作为主题的第五展厅,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大班幼儿亲手体验研墨、上色、印刷等工艺,不一会儿,一张张色彩鲜艳的“年画”在孩子们手中诞生了,孩子们高兴地欢呼雀跃,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1. 活动延伸

    回到幼儿园,设计开展谈话活动,让幼儿把在博物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师把在博物馆给孩子们照的照片和视频进行分享总结,孩子们还可以把今天的活动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回到家讲给家里人听。 

    9.目标评价:此次参观活动,博物馆全方位展示了年画的悠久历史文化,孩子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激发孩子们以家乡为荣,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二)第二阶段  讲年画

    1.活动内容:颂年画童谣  讲年画故事

    2.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诵读儿歌、讲故事的能力

    2)理解年画童谣和年画故事内容,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活动重点:理解年画童谣和故事内容

    4.活动地点:各班级内、年画体验馆

    5.活动参与者:中、大班教师和幼儿

    6.活动准备:园本教材《年画》 制定教学计划

    7.活动过程:

    根据中、大班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了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园本课程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每周一个年画童谣或者年画故事,充分利用晨读时间进行巩固熟练,定期进行比赛或者展演,使传统文化入脑入心。

    发动全园教师创编年画童谣(多名教师参加衡水市童谣大赛分别荣获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让幼儿在诵读武强年画童谣、讲经典年画故事的同时,增强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为了锻炼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园开始为“年画体验馆”招聘“萌娃讲解员”,经过层层选拔,最后确定聘请孙金涵、李艺桐两位小朋友为“萌娃讲解员”,她们曾在全县“特色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中担任我园“年画体验馆”的义务讲解员,她们稚嫩的讲解,博得了领导们阵阵掌声,她们还定期到年画博物馆为小朋友们讲解,深受大家欢迎。

  2. 目标评价:

    活动的开展,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孩子们诵读能力和讲故事能力大大提高,有的幼儿也学着创编年画童谣,使家乡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发芽。

    (三)第三阶段  画(印)年画

  1. 活动内容:描经典范例  练技能技巧

  2. 活动目标:

  1. 幼儿临摹年画线条,练习给年画上色技能

  2. 幼儿感受年画的美

  3.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知礼懂礼的品格

  1. 活动重点:幼儿上色技能的练习

  2. 活动地点:美术教室、年画体验馆

  3. 活动参与者:中、大班幼儿

  4. 活动准备:“猴年画猴”“三鱼争月”、“六子争头”“十二生肖”的年画范例 、颜料 、画笔、作业纸等

  5. 活动过程:

    武强年画用色上以单纯的颜色套出丰富的效果,色彩强烈,浓艳而不凝滞,用色虽少,变化多端,为了让幼儿感受年画的美,我们组织幼儿“画年画”活动,选用年画经典为范例“猴年画猴”、“三鱼争月”、“六子争头”“十二生肖”等,活动中,教师重点指导孩子们线条的运用和颜色的调配,通过讲解,孩子们初步学会了颜色及线条的运用,以及了解年画的色彩是由红、黄、蓝三原色和黑白为基调,呈现鲜明对比,孩子们在绘画过程中,不但提高了绘画技能,还能感受到年画的神奇,对年画的色彩、造型、工艺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不但提高了绘画技能,挖掘了孩子们的潜能,丰富了孩子们的文化生活。更能激发出幼儿对年画艺术的兴趣,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年画的神奇。 

    除了让幼儿画单张年画作品外,还让幼儿画一些传统的“年画故事连环画”如:《三娘教子》《孟母择邻》《岳母刺字》《二十四孝》等,幼儿在创作“年画故事连环画”故事过程中,不仅能了解年画具有“叙事性”这一特点,还能从这些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中有所感悟,例如,幼儿在创作《孟母择邻》《岳母刺字》等连环画故事时,在其脑海里便会深深的烙上精益求学、精忠报国等印象,思想必然会受到影响,渐渐的就会具有勤奋好学和热爱祖国的情感。至于《二十四孝》这个年画连环画,会使幼儿形成模仿的心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观念会融入到幼儿血液之中,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知礼懂礼的优良品格。

    在年画体验馆内,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孩子们用年画刻板亲自体验年画的制作过程,孩子们学会了,对版、套色、刷版、印制等工艺,看着一张张年画成品的诞生,孩子们欢呼雀跃,快乐无比。 

  6. 目标评价

        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幼儿的绘画技能,激发出幼儿对年画艺术的兴趣,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年画的神奇。

    (四)第四阶段  演年画

  1. 活动内容:排练年画舞蹈  神奇魅力重现

  2. 活动目标:

  1. 锻炼幼儿的表演能力,对年画艺术的进一步理解

  2. 培养幼儿的美感以及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3.活动重点:幼儿对年画的表现能力

    4.活动地点:县文化宫  幼儿园舞蹈室

    5.活动参与者:大班舞蹈小组的幼儿和舞蹈教师

    6.活动准备:排练舞蹈“画乡娃娃闹新春”、服装、道具、化妆

    7.活动过程:

    “一幼宝贝上春晚,画乡娃娃闹新春”,为了表现武强年画的古老艺术的神奇魅力,老师们把武强年画编排成幼儿舞蹈,搬上了武强春晚的舞台,“色又鲜,纸又白,年画打从武强来,五谷丰登万年乐,不敲锣鼓也唱起来......”,孩子们富有童趣的精彩演出,博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1. 目标评价:通过这次登台表演活动,有助于孩子们对年画文化的更深一步的了解,增长他们对家乡乡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培养孩子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1. 玩年画

  1. 活动内容:年画教具  寓教于乐

  2. 活动目标:

  1. 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

  2. 提高教师教具制作能力

  3. 锻炼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究,加深幼儿对年画的了解

  1. 活动重点:幼儿对玩教具玩法、功能的探索

  2. 活动地点:幼儿园大班

  3. 活动参与者:大班幼儿及教师

  4. 活动准备:教师制作“年画磁力智力拼图”、“十二生肖捉迷藏”两套年画玩教具

  5. 活动过程:  

    为了进一步挖掘本土文化, 让本土文化与学前教育进一步融合,发挥本土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我园张静、李馨两位老师结合武强年画所特有的内涵,自制了两套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年画玩教具。

    1)“年画磁力智力拼图”,拼图有我们熟悉的《六子争头》《狮子滚球》《花开富贵》《威震八荒》《连年有余》,是由磁力版和年画制作而成,打乱顺序后,孩子们按照年画原图重新拼好,这些玩教具不但能激发幼儿对年画的兴趣,进一步的加深对年画的了解,还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究,深受孩子们喜爱。 

    2)“十二生肖捉迷藏”,教具中的彩色方框是用KT板下脚料制成的,并贴上色彩鲜明的不织布,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图,利用系纽扣的方式悬挂在彩色方框中,幼儿通过这套玩教具可以认识十二生肖、给十二生肖排序、找一找自己的属相、玩捉迷藏游戏等等,孩子们在玩中乐、乐中学。 

    将这两套玩教具投入到大班的区域活动中,在对教具的探索中锻炼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与文化的探究兴趣的同时,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的加深对年画的了解,对家乡的了解,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培养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8.目标评价:

    “年画玩教具”真正做到了本土文化与学前教育有机融合,锻炼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与文化的探究兴趣也是武强年画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大硕果。

  1. 学年画

  1. 活动内容:年画园本教材的创作与实施

  2. 活动目标:

  1. 通过年画园本教材的实施,丰富幼儿园的课程结构

  2. 幼儿在实践体验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1. 活动重点:园本教材的计划与实施

  2. 活动地点:幼儿园中、大班活动室

  3. 活动参与者:中、大班幼儿及教师

  4. 活动准备:园本教材《年画》及教学计划

  5. 活动过程:

    文化的传承需要载体,而学校是最好的阵地。我们不断地思考,在文化传承中,我们如何实施课程园本化?如何挖掘地方文化资源?让地方文化课程与幼儿园活动有机结合,贴近校园文化,贴近幼儿生活,贴近教师教学,形成幼儿园特色。我们幼儿园的《年画》园本教材编写小组教师经过阅读大量的年画文献资料,拜访年画老艺人,搜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年画童谣、年画故事等。经过两年多的时间,编写了年画园本教材《年画》,书中收录了11个年画小故事,4首年画童谣,以及武强年画的简介和如何印武强木版年画等内容。

    经过一年的年画教学实践,我园的年画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幼儿对年画的理解更加深刻,充分感受到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从而使综合实践活动也得到了升华。

        

  6. 目标评价

        园本教材的实施,让地方文化课程与幼儿园活动有机结合,孩子们学习年画更加系统,计划性更强,效果更加直观。

  1. 学习资 源

                   孩子们完成“六子争头”的拼图

            

                       新华社报道照片

     

             

             

              

                        年画磁力拼图

  2. 总结、反思与评价

    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惊奇地发现孩子们在认知,情感,态度,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孩子们活泼了,大方了,兴趣广泛了。(一)学会了生活。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孩子们更加热爱幼儿园的生活,对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秩序,老师放手让孩子自己干,孩子获得了成功喜悦,他们做事井井有条,处事落落大方。(二)学会了学习。幼儿的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的人、事主动关注,并有浓厚的兴趣,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增强了,更可贵的是孩子们有了经验,在活动中想说,敢说,乐意说。(三)学会做人。幼儿具有了良好的交往习惯和交往能力,在园内孩子相处友好,乐意将自己心爱之物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他们有较强的任务意识和规范意识,有同情心,会主动关心别人,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幼儿懂得了初步的社会公德和待人礼节礼貌。

    教师成长了,教师提升了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和利用环境资源的意识,看到孩子们的发展,老师深刻的体会到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大家都认为必须做有心人,老师们通过查阅资料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鼓励幼儿大胆发现,大胆交流,主动表达,同时教师们充分的认识到环境资源的重要性,能积极有效地利用身边的教育环境。

    总而言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式,采用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通过看、讲、画、做、演、玩、学等实践过程,课堂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结合,使幼儿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发展新智能,实现综合育人的教育目标,幼儿兴趣高,操作性强,成果显著,孩子们在实践体验中感受非遗的魅力,接受非遗的滋养,孩子们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气氛,拓宽了社会视野,掌握了实践技能,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掌握了在幼儿园中学不到的技能,同时也缩短了理论与实践脱离的距离,是一个让幼儿接触社会的演练场地。

    社会实践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不可缺的环节与步骤,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幼儿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让我们通过挖掘丰富的社会资源,制定合理的活动方案,采取互动的活动方式,进行全面的活动反思等一系列途径,使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变得更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