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主题名称:多彩实践,让武强年画走进孩子们的心里
案例类型 :综合实践活动资源
适用年级:幼儿园大、中班幼儿
主题说明
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其构图丰满,线刻粗犷,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色浓厚,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曾被人们誉为河北艺术的象征,以其深厚的民间民俗、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而享誉国内,驰名海外,武强素有“年画之乡”的美誉。为了能更好的把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并发扬光大,丰富孩子们的认知,激发孩子们从小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武强县第一幼儿园按照武强县教育局“年画进校园”的整体思路,与武强年画博物馆签订馆校共建协议,并成立了“神奇的年画体验馆”。把本土文化引进了幼儿园,让幼儿园的孩子们走近年画、了解年画、体验年画、爱上年画、学习年画,让孩子在体验中感知,在探索中发现,使每个孩子成为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创造者。
主题目标
以武强年画为载体,组织幼儿开展丰富的、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年画体验、探究系列实践活动,实现课堂环境和社会环境相结合的综合实践育人模式,增长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的情感。
实施条件
主题活动设计包括六个环节:看年画、讲年画、画(印)年画、演年画、玩年画、学年画,每个环节都有充分的保证实施的条件。
看年画 组织大班和中班幼儿到年画博物馆参观。我园与武强年画博物馆距离很近,大约有1000米,在保安和老师以及家长志愿者的保护下,带领幼儿排队步行就可以前往;另外我园与年画博物馆签订了“馆校共建”协议,我们的活动能得到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为幼儿讲解每一幅年画故事以及创作背景、演示年画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亲身体验,进一步走进年画、了解年画,为综合实践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讲年画
全园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大家创编年画童谣(多名教师参加衡水市童谣大赛分别荣获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创造浓厚的氛围,让幼儿在诵读武强年画童谣、讲经典年画故事的同时,增强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孙金涵、李艺桐两位小朋友被年画体验馆聘为“萌娃讲解员”,义务为小朋友们服务,增强孩子们的主人翁责任感。
画(印)年画
年画博物馆提供经典的年画范例,加上工美专业毕业的教师指导、为幼儿画年画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实施条件;幼儿园“年画体验馆”配有专业的年画刻板以及印制工具、纸张、颜料等,再加上经过培训的教师,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年画的制作过程。
演年画
把年画搬上武强春晚的舞台,孩子们和老师们一起排练节目、选择服装、制作道具、把年画活生生地搬上武强春晚的舞台,得到园领导和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也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玩年画
“年画磁力智力拼图”、“十二生肖捉迷藏”是老师们精心制作的年画玩教具,曾在河北省幼儿教师自制玩教具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将这两套玩教具投入到大班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在玩中乐、乐中学,把家乡文化刻在孩子们的心里。
学年画
我们园的《年画》园本教材编写小组教师经过阅读大量的年画文献资料,拜访年画老艺人,搜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年画童谣、年画故事等。经过两年多的时间,编写了年画园本教材《年画》,为孩子们系统学习提供了条件。
活动设计
主题结构:主题实践活动分为六个阶段主要内容(一)看年画 (二)讲年画 (三)画(印)年画 (四) 演年画 (五)玩年画 (六)学年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动手操作,入脑入心。
第一阶段 看年画
活动内容:“游年画博物馆 品乡土乡情”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博物馆的环境,了解各展厅的主要功能,仔细倾听讲解员的讲解。
感受年画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以及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3)引导幼儿来回路上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
3.活动重点:路途安全、教育幼儿遵守秩序、保护展品。
4.活动地点:武强年画博物馆
5.活动参与者:大班全体教师和幼儿、家长志愿者
6.活动准备:(1)提前和博物馆做好沟通
(2)谈话活动,路上安全以及博物馆注意事项等
(3)幼儿步行去年画博物馆(老师、保安、家长志愿者全部到位)
7.活动过程:
为了让幼儿近距离接触和体验家乡文化,感受家乡的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组织大班幼儿在园长、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进武强年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馆藏及亲身体验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了解家乡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
孩子们怀着兴奋、好奇的心情,在年画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步入博物馆,孩子们被眼前神奇的世界深深地吸引了。讲解员阿姨富有童趣的讲解着武强年画的代表作《六子争头图》:“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是几个娃娃?三个?六个?小朋友们仔细看一下,这是六个娃娃,这些娃娃们头部和臀部互相借用,构思巧妙,寓意吉祥,代表六六大顺的意思。”“孩子们,你们知道年画在什么时候张贴吗?张贴在什么地方?”讲解员阿姨边讲解边提问,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出了好多离奇的答案,引得周围的家长们阵阵发笑。讲解员阿姨还带领大家参观了多个展厅,边走边讲解了好多年画故事,孩子们都听得入迷了。
讲解员阿姨边走边讲,来到了以年画制作为主题的第五展厅,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大班幼儿亲手体验研墨、上色、印刷等工艺,不一会儿,一张张色彩鲜艳的“年画”在孩子们手中诞生了,孩子们高兴地欢呼雀跃,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回到幼儿园,设计开展谈话活动,让幼儿把在博物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师把在博物馆给孩子们照的照片和视频进行分享总结,孩子们还可以把今天的活动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回到家讲给家里人听。
9.目标评价:此次参观活动,博物馆全方位展示了年画的悠久历史文化,孩子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激发孩子们以家乡为荣,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二)第二阶段 讲年画
1.活动内容:颂年画童谣 讲年画故事
2.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诵读儿歌、讲故事的能力
(2)理解年画童谣和年画故事内容,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活动重点:理解年画童谣和故事内容
4.活动地点:各班级内、年画体验馆
5.活动参与者:中、大班教师和幼儿
6.活动准备:园本教材《年画》 制定教学计划
7.活动过程:
根据中、大班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了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园本课程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每周一个年画童谣或者年画故事,充分利用晨读时间进行巩固熟练,定期进行比赛或者展演,使传统文化入脑入心。
发动全园教师创编年画童谣(多名教师参加衡水市童谣大赛分别荣获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让幼儿在诵读武强年画童谣、讲经典年画故事的同时,增强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为了锻炼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园开始为“年画体验馆”招聘“萌娃讲解员”,经过层层选拔,最后确定聘请孙金涵、李艺桐两位小朋友为“萌娃讲解员”,她们曾在全县“特色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中担任我园“年画体验馆”的义务讲解员,她们稚嫩的讲解,博得了领导们阵阵掌声,她们还定期到年画博物馆为小朋友们讲解,深受大家欢迎。
目标评价:
活动的开展,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孩子们诵读能力和讲故事能力大大提高,有的幼儿也学着创编年画童谣,使家乡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发芽。
(三)第三阶段 画(印)年画
活动内容:描经典范例 练技能技巧
活动目标:
幼儿临摹年画线条,练习给年画上色技能
幼儿感受年画的美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知礼懂礼的品格
活动重点:幼儿上色技能的练习
活动地点:美术教室、年画体验馆
活动参与者:中、大班幼儿
活动准备:“猴年画猴”“三鱼争月”、“六子争头”“十二生肖”的年画范例 、颜料 、画笔、作业纸等
活动过程:
武强年画用色上以单纯的颜色套出丰富的效果,色彩强烈,浓艳而不凝滞,用色虽少,变化多端,为了让幼儿感受年画的美,我们组织幼儿“画年画”活动,选用年画经典为范例“猴年画猴”、“三鱼争月”、“六子争头”“十二生肖”等,活动中,教师重点指导孩子们线条的运用和颜色的调配,通过讲解,孩子们初步学会了颜色及线条的运用,以及了解年画的色彩是由红、黄、蓝三原色和黑白为基调,呈现鲜明对比,孩子们在绘画过程中,不但提高了绘画技能,还能感受到年画的神奇,对年画的色彩、造型、工艺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不但提高了绘画技能,挖掘了孩子们的潜能,丰富了孩子们的文化生活。更能激发出幼儿对年画艺术的兴趣,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年画的神奇。
除了让幼儿画单张年画作品外,还让幼儿画一些传统的“年画故事连环画”如:《三娘教子》《孟母择邻》《岳母刺字》《二十四孝》等,幼儿在创作“年画故事连环画”故事过程中,不仅能了解年画具有“叙事性”这一特点,还能从这些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中有所感悟,例如,幼儿在创作《孟母择邻》《岳母刺字》等连环画故事时,在其脑海里便会深深的烙上精益求学、精忠报国等印象,思想必然会受到影响,渐渐的就会具有勤奋好学和热爱祖国的情感。至于《二十四孝》这个年画连环画,会使幼儿形成模仿的心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观念会融入到幼儿血液之中,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知礼懂礼的优良品格。
在年画体验馆内,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孩子们用年画刻板亲自体验年画的制作过程,孩子们学会了,对版、套色、刷版、印制等工艺,看着一张张年画成品的诞生,孩子们欢呼雀跃,快乐无比。
目标评价
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幼儿的绘画技能,激发出幼儿对年画艺术的兴趣,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年画的神奇。
(四)第四阶段 演年画
活动内容:排练年画舞蹈 神奇魅力重现
活动目标:
锻炼幼儿的表演能力,对年画艺术的进一步理解
培养幼儿的美感以及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3.活动重点:幼儿对年画的表现能力
4.活动地点:县文化宫 幼儿园舞蹈室
5.活动参与者:大班舞蹈小组的幼儿和舞蹈教师
6.活动准备:排练舞蹈“画乡娃娃闹新春”、服装、道具、化妆
7.活动过程:
“一幼宝贝上春晚,画乡娃娃闹新春”,为了表现武强年画的古老艺术的神奇魅力,老师们把武强年画编排成幼儿舞蹈,搬上了武强春晚的舞台,“色又鲜,纸又白,年画打从武强来,五谷丰登万年乐,不敲锣鼓也唱起来......”,孩子们富有童趣的精彩演出,博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目标评价:通过这次登台表演活动,有助于孩子们对年画文化的更深一步的了解,增长他们对家乡乡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培养孩子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玩年画
活动内容:年画教具 寓教于乐
活动目标:
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
提高教师教具制作能力
锻炼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究,加深幼儿对年画的了解
活动重点:幼儿对玩教具玩法、功能的探索
活动地点:幼儿园大班
活动参与者:大班幼儿及教师
活动准备:教师制作“年画磁力智力拼图”、“十二生肖捉迷藏”两套年画玩教具
活动过程:
为了进一步挖掘本土文化, 让本土文化与学前教育进一步融合,发挥本土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我园张静、李馨两位老师结合武强年画所特有的内涵,自制了两套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年画玩教具。
(1)“年画磁力智力拼图”,拼图有我们熟悉的《六子争头》《狮子滚球》《花开富贵》《威震八荒》《连年有余》,是由磁力版和年画制作而成,打乱顺序后,孩子们按照年画原图重新拼好,这些玩教具不但能激发幼儿对年画的兴趣,进一步的加深对年画的了解,还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究,深受孩子们喜爱。
(2)“十二生肖捉迷藏”,教具中的彩色方框是用KT板下脚料制成的,并贴上色彩鲜明的不织布,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图,利用系纽扣的方式悬挂在彩色方框中,幼儿通过这套玩教具可以认识十二生肖、给十二生肖排序、找一找自己的属相、玩捉迷藏游戏等等,孩子们在玩中乐、乐中学。
将这两套玩教具投入到大班的区域活动中,在对教具的探索中锻炼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与文化的探究兴趣的同时,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的加深对年画的了解,对家乡的了解,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培养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8.目标评价:
“年画玩教具”真正做到了本土文化与学前教育有机融合,锻炼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与文化的探究兴趣,也是武强年画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大硕果。
学年画
活动内容:年画园本教材的创作与实施
活动目标:
通过年画园本教材的实施,丰富幼儿园的课程结构
幼儿在实践体验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活动重点:园本教材的计划与实施
活动地点:幼儿园中、大班活动室
活动参与者:中、大班幼儿及教师
活动准备:园本教材《年画》及教学计划
活动过程:
文化的传承需要载体,而学校是最好的阵地。我们不断地思考,在文化传承中,我们如何实施课程园本化?如何挖掘地方文化资源?让地方文化课程与幼儿园活动有机结合,贴近校园文化,贴近幼儿生活,贴近教师教学,形成幼儿园特色。我们幼儿园的《年画》园本教材编写小组教师经过阅读大量的年画文献资料,拜访年画老艺人,搜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年画童谣、年画故事等。经过两年多的时间,编写了年画园本教材《年画》,书中收录了11个年画小故事,4首年画童谣,以及武强年画的简介和如何印武强木版年画等内容。
经过一年的年画教学实践,我园的年画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幼儿对年画的理解更加深刻,充分感受到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从而使综合实践活动也得到了升华。
目标评价
园本教材的实施,让地方文化课程与幼儿园活动有机结合,孩子们学习年画更加系统,计划性更强,效果更加直观。
学习资 源
孩子们完成“六子争头”的拼图
新华社报道照片
年画磁力拼图
总结、反思与评价
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惊奇地发现孩子们在认知,情感,态度,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孩子们活泼了,大方了,兴趣广泛了。(一)学会了生活。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孩子们更加热爱幼儿园的生活,对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秩序,老师放手让孩子自己干,孩子获得了成功喜悦,他们做事井井有条,处事落落大方。(二)学会了学习。幼儿的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的人、事主动关注,并有浓厚的兴趣,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增强了,更可贵的是孩子们有了经验,在活动中想说,敢说,乐意说。(三)学会做人。幼儿具有了良好的交往习惯和交往能力,在园内孩子相处友好,乐意将自己心爱之物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他们有较强的任务意识和规范意识,有同情心,会主动关心别人,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幼儿懂得了初步的社会公德和待人礼节礼貌。
教师成长了,教师提升了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和利用环境资源的意识,看到孩子们的发展,老师深刻的体会到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大家都认为必须做有心人,老师们通过查阅资料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鼓励幼儿大胆发现,大胆交流,主动表达,同时教师们充分的认识到环境资源的重要性,能积极有效地利用身边的教育环境。
总而言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式,采用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通过看、讲、画、做、演、玩、学等实践过程,课堂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结合,使幼儿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发展新智能,实现综合育人的教育目标,幼儿兴趣高,操作性强,成果显著,孩子们在实践体验中感受非遗的魅力,接受非遗的滋养,孩子们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气氛,拓宽了社会视野,掌握了实践技能,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掌握了在幼儿园中学不到的技能,同时也缩短了理论与实践脱离的距离,是一个让幼儿接触社会的演练场地。
社会实践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不可缺的环节与步骤,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幼儿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让我们通过挖掘丰富的社会资源,制定合理的活动方案,采取互动的活动方式,进行全面的活动反思等一系列途径,使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变得更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