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好课堂》培训总结与感悟
赵辉名师工作室 何美娜
《五育好课堂》的培训,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对于现阶段小学冀教版数学四年级教学的思考,让我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有了全新的感悟。
德育方面:在本册教材的教学中有了清晰的着力点。例如在“大数的认识”单元,通过介绍我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数据成果,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重大工程的投资金额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让学生在感受大数的量级同时,在心中也种下家国情怀的种子,明白数学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将数字背后的德育力量传递给学生。
智育方面:培训引导我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升级。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不再局限于机械的算法讲解,而是创设实际生活情境,如计算物流公司的货物运输费用、商场的销售总额等,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方法进行计算,如竖式计算、分解因数法等,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智慧在探索中熠熠生辉,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素养,让智育目标扎实落地。
体育方面:巧妙的将体育元素融入课堂,为课堂增添了活力。针对本册教材中一些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的概念学习,如“线和角”,设计“角度投篮挑战”游戏,将不同角度的投篮与数学知识结合,学生在运动中加深对角度概念的理解,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也被点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打破传统数学课堂的沉闷,实现学科与体育的有机融合。
美育方面:美育的渗透让数学知识变得鲜活而富有魅力。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建筑、图案中蕴含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元素,感受数学图形在美学设计中的独特价值,让学生通过绘画、拼接等方式创作几何图形作品,体会图形的对称美、简洁美和变化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和艺术创造力,使数学课堂成为美育的摇篮,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数学知识与美育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劳动方面:劳动教育与数学知识的结合更加紧密。在学习“统计”知识时,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劳动实践活动,如校园植物种类调查、班级卫生值日情况统计等,让学生运用统计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制定合理的劳动计划和任务分配方案,在劳动实践中深化对统计知识的运用,体会数学在劳动中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同感和积极性。
此次《五育好课堂》培训,为我指引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方向,让我深刻认识到五育融合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把培训所学融入每一堂课,用心雕琢教学环节,努力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育的征程中不断探索前行,书写更加精彩的教育篇章。
2024.11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