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师德,心灵深处的明灯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尊重并关爱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关心每一名学生的健康和学习,以真情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关爱学生既是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而关爱学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张国双发表于2025-02-27

师德,心灵深处的明灯

摘要: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尊重并关爱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关心每一名学生的健康和学习,以真情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关爱学生既是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而关爱学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关键词爱的教育德育 因材施教 欣赏肯定

        师德二字,其形硕大,其意深远。其话题人人可谈、可论,教师谈体会、谈认识,家长谈看法、评他人,文人引经典、摘颂辞,官员树榜样,提要求、、、、、、、似乎这是一个远谈不尽、也论不够的话题。其层次之高、境界之深,颇值得人们终身学习和追求。我从教十几年来,也常常以师德二字为镜,正衣冠、正思想、正言行,他就在眼前,在身边,在心里,就像每天必须呼吸的空气,免吸浊气,多吸清气,则身心健康;又像饮水,只饮清泉,远离污潭,则身正神宁;也更像走路,只走正途,不走邪路,则不会摔跤,一生平安。师德,在我看来,对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不过是一道平安符,他能保佑着我们教育人生中一路绿灯,平安前行。

        回想工作历程,都会有几多波折,几多感慨。初为人师之时,难免有着几分自豪和兴奋随身疲,而乐为。课堂上,惟恐有一个学生学不会,学不好,尽心尽力教学,扎扎实实工作,努力交流学习,随劳累不堪而甘之如饴。并自以为获“师德”之精髓。多年工作成绩皆优异,所获荣誉多多,而谦逊如故,奉献如常,不骄不馁,一路既往的远离尘嚣,习惯于夜半灯明和风雨家访路。并常常从孩子们崇拜和尊敬的笑脸中得到莫大的满足和欣慰。由此,再谦虚、客气地否认别人对自己的表扬和肯定时,从内心里也自感符合教师职业要求标准,虽抠心自问也觉得良心可安。

        然而,一次亲身经历却意外地像针一样着实地刺痛了我,并打乱了我内心的平静。那是一次假期旅行,我来到成都市的一家超市,当直觉衣冠楚楚,形象还算颇好的我进去购物时,导购小姐在礼节性、象征性地向我招呼一句:“你好老师”后,便只管热情地向另外一穿着打扮入时、阔着的女士推荐名牌服装,而顾不得再看我一眼。大概十几分钟后,相比之下颇显冷落、寒酸的我终于耐                                               不住了,变大脑抽筋、无话找话似的问了一句:“你好,请问,你怎么知道我是老师?”心想这么远,人生地不熟的,你怎么知道的。“一看就是。”那位服务员在随意的回答后才回过神来,并用略带歉意的笑容对我说:“对不起,让您久等了,请问您需要什么?”当时的我,第一次体会到眼泪能在眼睛深处转得这么深而不会流出来,只是故作平静的说了一句:“随便转转。”便转身飘然而去。一时激起的千石浪,这一件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经历,让我心潮澎湃了好几天,我感觉一下子没有了心灵的归宿。很多平时没有太在意的事像潮水一样,一股脑的涌到我的思维里来:自己一个月的工资不够周围那些大款的一顿饭、一局赌资;一生挣不来的好车;家中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身上很少有时间去处理的病痛、、、、那时,我就像一个委屈的孩子,情绪低落,懊恼万千。

        后来,一切竟神奇的如常了。当我开学回到学校时,再如转身般的一刹那间,我竟然“顿悟”了过来,眼前的一切,不就是外边那五彩缤纷的世界的源泉吗?没有我们无私的教育和培养,没有我们甚至连抱怨都顾不上的教育工作者的付出,那社会上充斥的就不在是无数的财富创造者和智慧人,而是无数的愚夫和文盲。这个社会也不会在繁华和进步,而只能是满眼的“老牛破车”,只能到处是一样的“辘轳”·女人·井”的景象。如果说社会上有着很多创造财富的人,他们创造了这个社会,而我们就是培养、创造他们的人!从思想上找对了自己的位置,思想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不再存在了。现在,我心中剩下的只是自豪和责任感:从事着这样神圣的职业,还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行的脚步呢?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