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以她那丰富的内容,深远的意境,优美的韵律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星。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是小学生接触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但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
学习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而意境具有形象性,在诗歌的意境中,形象是基础。所以我们要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意会。意会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直觉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不一定要把诗意全部解释出来,这种理解含有一定的模糊性,但这种模糊性并非是摸不着头脑,而是理解过程的一个阶段,这种“雾里看花”的方式可能要比那一览无余地说白更能达到理想的理解境地。
为提升古诗文的教学质量,深入探索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沈俊喜老师的名师工作室于12月19日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古诗文教学研讨活动,通过线上听课、线下集中评课,探寻古诗文教学的精妙之法,众多成员积极参与,共同开启了一场教学研讨的盛宴。
线上课程展示中,沈俊喜老师执教的《王戎不取道旁李》充满童趣与智慧。教师引导学生从王戎的言行中推理思考,巧妙地将文言文的字词理解与文意疏通融入趣味情境,学生们在好奇与探索中感受着小古文的简洁之美和古人的思维方式。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墨梅》通过深情的范读、细腻的文本解析,引领学生在平仄韵律中品味墨梅的高洁品性,深入挖掘诗歌背后的文化底蕴与作者精神,让学生沉浸于诗意的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两位名师为工作室成员呈现了高水平的古诗文教学范例。
观摩了两位名师的古诗词专题讲座后,我了解到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四点重要目标:
(一)领略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激发爱国热忱。
(二)感受古诗词中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操代写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位,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三)感悟语言优美,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力和鉴赏力。
(四)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其中,第四点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使我受到了很大触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要以阅读和记诵为主,要读出语感、读出情感、读出美感。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诗词的学习,要以阅读、记诵为主,在在阅读,记诵中追求精神的愉悦、情感的陶冶,艺术的创造感染与浸润,在阅读和记诵中有意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
新课改关注学生的发展,不只是关注其学业的进步,更注重其人格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制定的教学目标,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特长,让每个学生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
听评课教研活动中,第一小学的马老师对工作室今后的古诗文教学研究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期望。她指出,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会以此次研讨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古诗文教学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古诗文教学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