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永正《我怎么教语文》有感
解雪娥
于永正老师的《我怎么教语文》是一本蕴含着丰富教学智慧的佳作,捧读此书,就像与一位智者促膝长谈,聆听他在语文教学领域的肺腑之言,从中汲取的养分,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认知与感悟。
书中,于老师用质朴平实的语言,将他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从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到作文指导,每一个板块都深入剖析,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这些方法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让我深刻认识到语文教学并非高深莫测,而是有迹可循、有法可依。
于老师始终强调,语文教学要回归本真,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在识字写字教学中,他提倡将生字融入具体的语境,通过有趣的故事、生动的游戏,让学生轻松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枯燥的死记硬背模式。反观自己之前的教学,过于注重机械重复,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激发,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受于老师启发,往后我会多运用情境教学法,让生字“活”起来,像教“休”字时,创设一个人靠在大树旁休息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让识字写字变得妙趣横生 。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于老师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令人钦佩。他主张让学生大量阅读经典作品,在阅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词汇、提升理解能力。他强调朗读的重要性,认为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教师要做好朗读示范,引导学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我反思自己的阅读教学,讲解分析过多,留给学生朗读感悟的时间太少,使得学生难以真正走进文本。今后,我会把更多时间还给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如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字的温度,体会作者的情感。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于老师的方法给了我新的思路。他认为作文源于生活,鼓励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这样写出的作文才会有血有肉。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写好“下水文”,以自己的写作实践为学生提供范例。以前,我在作文教学中,总是简单布置题目,缺乏对学生生活素材挖掘的引导,导致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无病呻吟。之后,我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细节,开展日记、随笔等日常写作训练,让学生养成记录生活的习惯;自己也积极参与写作,与学生分享写作心得,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于永正老师对语文教学的热爱与执着。他用一生的实践,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语文教育。他的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课堂教学,更让我明白教育是一场爱的修行,需要我们用心去钻研、用爱去浇灌。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将以于老师为标杆,努力践行他的教育理念,返璞归真教语文,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感受语文之美,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