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我的教育随笔

周艳玲发表于2025-03-31

去年冬天,一位家长微信我:“老师,我家孩子说了,您讲课,他听不懂,他同桌能给他讲明白喽!”我回复:“同桌能教会也挺好啊!”但我心里不悦,我还算得上是一个教学水平还可以的老师呀!怎么我上课你会听不明白呢?首先说一下,这个孩子的水平处于班级的后九分之一!我也只能这样安慰了,是不能百分百的都能听懂啊!但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他会听不懂呢?

这是我一手带起来的班级,一二年级时我在课上带着他们玩,通过游戏、活动来让他们学数学,通过这些活动也培养了他们的养成习惯,所以一二年级我的课堂很热闹,我也很闹腾,孩子们的养成习惯也还行,只要我一说“表扬”,孩子们立马就能坐姿端正。到了三四年级,我开始慢慢放手,试着让他们提出自己心中的问题和疑惑,比如,看到课题,你想问点什么?学习好的孩子真的能提出很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学习的重点甚至是难点,根据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也是你说、他说、大家说,而不是我讲,大家这样一说,问题解决了,教学目标也完成了,重难点也突破了,自我感觉这样的授课方式还可以吧!不是那种填鸭式。现在已经是五年级了,这种模式一直坚持着!

这样的课,为什么他会听不懂呢?细想: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不是填鸭式的课他才会听不懂,这个孩子课上很安静,提出问题的不是他,解决问题的也不是他,在整节课中他就是一个安安分分的听众,我自认为这样的听众也听明白了,可是我错了,他没有明白,下课后还需要别人一对一的“辅导”一下才行。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最近两周,有着积极上进的小杨老师来班中听课,听了两次,课后与她交谈,她提出了自己心中的困惑;“您上课真敢放手,课很活,但我想问,这样的课堂,对于那些下游的孩子能行吗?”她这样一问,让我瞬间想起了开首时的微信对话,是的呀!这样的授课方式对于下游的孩子,他们能接受吗?能适应吗?能跟上节奏吗?可能答案都是否定的。

但我曾经做过一次调查,刚刚过去的年终考试成绩:我班第一,与第二班级进行对比,发现,我们班的前三分之二的成绩与第二班级的前三分之二的成绩基本不相上下,甚至第二班级分数还可能比我们班高一点点呢,从三分之二之后我班成绩明显高于第二班级的分数,就是因为这后三分之一的孩子成绩高,所以才使得我们班的整体平均分数高于第二班级。如果这种授课方式下游孩子跟不上节奏,那为什么我班成绩高的原因恰恰是这部分孩子的功劳呢?

哈哈,可能我在其他方面付出的比别的老师多吧!才使得我班成绩高于其他班吧。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