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放下较劲,拥抱成长: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感悟

肖蕊发表于2025-04-15

        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旅程中,我曾紧紧执着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迅速掌握知识,尤其是那些被贴上差生标签的孩子。我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试图通过不断重复讲解、加大作业量等方式,让他们跟上教学进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意识到,不跟差生较劲,才是真正的智慧。

 

        “差生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偏见。在小学数学的范畴里,被定义为差生的孩子,往往只是在数学学习的某方面暂时落后。有的孩子可能对数字的敏感度不高,在计算上稍显吃力;有的孩子则可能在空间想象能力上发展较慢,学习图形知识时遇到困难。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聪明,更不能预示他们未来的学习成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节奏和方式,就像自然界的花朵,有的春天早早绽放,有的则在夏日、甚至更晚的时候才展现出绚烂。

 

        当我不再一味地与这些孩子在成绩和进度上较劲时,我发现了许多之前忽略的东西。我开始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心世界。比如,有个曾经被我视为差生的小男孩,对数学公式和运算规则总是记不住。当我不再强迫他死记硬背,而是尝试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字接龙、图形拼图等,引导他接触数学时,我看到了他眼中的光芒。他在游戏中展现出的专注和积极,是我在传统教学中从未见过的。从那以后,他对数学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成绩也在慢慢提升。

 

       不跟差生较劲,并不意味着放弃他们,而是换一种更温和、更有效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对于喜欢故事的孩子,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故事中;对于好动的孩子,安排一些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数学概念。同时,我们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鼓励。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值得我们为之喝彩。在不断的肯定中,孩子们会逐渐建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而自信心恰恰是开启知识大门的关键钥匙。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当我们放下与差生较劲的执念,用爱和智慧去引导他们时,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他们或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学天才,但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收获的快乐、成长和自信,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让我们摒弃差生这个带有歧视性的标签,用包容的心去接纳每一个孩子,用耐心和智慧去引导他们。在小学数学教育这片土地上,播撒爱的种子,静待每一朵花,按照自己的节奏,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