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新教师 议题教学促成长
窗外寒意渐浓,但宗明明名师工作室的研讨热情却如春日暖阳,蓬勃而热烈。今天,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一堂,围绕我们一直深耕探索的“议题式教学”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讨活动。
今年9月份新入职的五位道德与法治教师为我们这场探索之旅注入了最新鲜、最有活力的血液。他们带着对教育最真挚的热情,对教学最新颖的理解,勇敢地接过了这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在短短时间内,在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指导下,他们潜心钻研,精心设计了五节各具特色的议题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
➢ 教师风采
《交友的智慧》 深州市旧州中学 李梦
《交友的智慧》是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次课堂教学以议题的形式,结合问题情景展开,由一个总议题和三个子议题组成。本节课的总议题是:从“李杜之交”中探寻让友谊长久的智慧,分三个子议题:一是交友之道,轻叩友谊之门;二是交友之策,呵护友谊之花;三是交友之悟,守护友谊长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学会智慧交友,建立长久的友谊。
《友谊的真谛》 深州市第二中学 孟佩琪
本 课以“从李白与杜甫的千年友谊中,读懂友谊密码”为总议题,围绕友谊的“萌芽”“滋味”“真谛”“力量”四大分议题,带领七年级学生探究友谊的特质。通过赏析李杜交往的诗词与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友谊是基于共同兴趣、真诚相待的亲密关系,体验友谊的多元滋味,解码其平等双向、心灵契合的核心真谛,最终感悟友谊在陪伴成长、给予支持等瞬间的重要力量,助力学生理解《友谊的真谛》,学会经营真挚友谊。
《集体生活成就我》 深州市第三中学 石亚如
本课以“集体如何更好成就我”为总议题,围绕“解码‘集体’,从‘我’到‘我们’” “探寻成长:集体生活,为何是我们的‘精神沃土’”两大分议题,带领七年级学生探究集体生活的价值。通过分析班级角色责任、集体生活的作用等内容,引导学生认识集体是有组织的整体,理解集体生活能带来温暖、助力人际交往、培养责任感、发展个性,是共同成长的园地,助力学生融入集体,在集体中成就自我。
《学会依法办事》 深州市第四中学 王涵
总议题:如何依法办事?分议题:1. 生活中要如何守法?2. 遇事应该求助谁?3. 解决问题的合法途径有哪些?教学活动先用“日常违法小事”及相关法律条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自觉守法;再以“小李网购假鞋”为案例,通过讨论维权选择、匹配法律服务机构,讲解“遇事找法”;接着通过角色扮演律师、梳理维权路径,介绍法律救济途径与诉讼类型,明确“解决问题靠法”;最后以小组制作“依法办事实践手册”和随堂练习收尾,巩固知识。
《珍惜师生情谊》 深州市第四中学 郭宗玉
本课以“如何珍惜师生情谊?”为总议题,围绕师生交往的“理想状态”“交往方法”“适应风格”三大分议题,带领学生探究师生交往的方法。通过分析真实师生故事与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懂得师生情谊是基于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的温暖联结,通过分析情景,AI智能对话掌握与老师友好交往,化解矛盾的相处智慧,通过模仿不同老师的风格,让学生领悟接纳老师的差异、尊重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最终践行珍惜情谊的实际行动,助力学生理解、尊重老师,学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 教学研讨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宗明明最后总结发言:我代表名师工作室,对各位新入职的老师表示最热烈的欢迎!衷心感谢今天五位新入职老师在公开课上的倾情付出与勇敢展示!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真诚希望你们能永葆初心,热爱并投身于这份光辉的事业。
同时她强调道:“新课标倡导的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与批判性思维,还能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工作室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教研创新,定期组织研讨,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在课堂上有效实践议题式教学,从而打造更具活力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随后,研讨活动进入互动环节,工作室成员们热烈分享了各自的感悟,每位成员都纷纷表示满怀信心,决心将今日所学转化为日常教学实践,共同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创新发展。
今天的五节课,是五位新教师专业成长路上一个坚实的脚印,也是我们名师工作室集体智慧的生动体现。当然,探索之路从无完美,或许在议题的聚焦、活动的把控、深度的挖掘上还有提升的空间,但这正是我们未来共同研磨、携手进步的方向。
最后,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遇见议题,遇见思辨,最终是为了遇见那个更有深度、更有温度的思政课堂。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