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已结束【冲刺必备】高考历史重点难点提升与横向关联(中国史)(转载)

2024年高考复习资料

王玲玲发表于2023.12.24起止时间: 2023年12月25日-2023年12月27日

专题内容
高考历史重点难点提升专题1  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体系建设考点一 从部落到国家:早期国家的形成与重要发展【提升1】: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特征。1、多元性:①、从文化遗址看,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②、从文化特点看,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特征,如农作物种植为北粟南稻。③、从区域分布看,涉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2、一体性①、从社会生活看,各地有共同点,如制作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定居生活等。②、从遗址分布看,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 【提升2】商周之变的表现:1、从文化角度看,分封制加强了各地的文化交流,形成了早期华夏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统一”的观念,为后来秦统一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2、政治制度方面,西周确立了分封制,继承发展了宗法制,创新确立了礼乐制度,天下共主的局面形成,为后世大一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治国理念方面,夏商时期,统治者宣扬“天命观”;西周时期,统治者宣扬“明德”“敬德”“敬天保民”思想,人文性有了很大提升。 【提升3】商周政治的原始民主成分:商周政体中,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 【提升4】对夏、商、西周早期国家的评价:1、不断发展:建立了世袭王朝,确立了中央与地方的基本架构,具备了职官、军队等国家机器。2、部族组织残留严重,国家内部结构往往采取部族、方国联盟或分封制管理形式,比较松散,中央集权程度不高。3、职官选拔采取世卿世禄制度,固化了社会等级。4、虽然夏商西周时期已经使用法律治理国家,但是法律解释权由贵族垄断,法律制度也并不完善,国家治理中礼治大于法治。 【提升5】: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力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提升5】:我国历史上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1、政治:家国同构、神权色彩(神权在政治上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未独立)、血缘政治(血缘关系在政治和社会中影响较大)、尚未集权(松散的统一)。2、经济:木石生产、青铜制造、土地国有、集体劳作(土地为国家所有,一般由奴隶耕种)。3、文化:甲骨文字、礼乐文化、祖先崇拜、敬天保民。 【提升6】:分封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1、分封制使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文化发展。2、分封制使被分封的诸侯国将以周为中心的核心文化传播到各地,与各地的文化融合,促进了早期中华文化的形成。3、分封制使中华文化在整体文化格局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提升7】:分封制在古代中国社会治理中的五大作用:1、控制地方:通过分封制,周天子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周朝通过分封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2、“天下共主”:通过分封,周朝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3、文化传播:通过分封制,周朝的文化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推动了各地区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4、经济发展:分封制加速了周朝经济的发展。5、威胁中央: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权衰落,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对周王室造成威胁。 【提升8】宗法制的深远影响。1、社会结构方面:宗法制使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形成了“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这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针对宗法制度下的政治体系而言的。2、社会管理方面:宗法制影响下的道德体系不仅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也在基层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农村宗族中的族长管理族人时借助的并非封建政权的法定权力,而是基于族规、家规的宗法权力,族规、家规的制定则源于普遍奉行的道德体系。3、社会观念方面:a、忠孝:使“忠”“孝”观念深入民心。在宗法制体系下,子弟遵从父兄,小宗顺从大宗,这既是忠的体现,也是孝的追求。b、品德:受宗法观念的长期熏陶,中华民族养成了谦和忍耐、温良恭敬、勤劳俭朴的品德和尊老爱幼、兄弟相亲的公德。c、生活:重男轻女观念,修族谱、著族规,后代继承父亲的姓氏等。 【提升9】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转型的特征:1、思想倾向和学术特色各异:①、儒家: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吸收,具有保守主义的特色。②、道家:力图使社会和人生摆脱各种束缚,具有自由主义的特色。③、法家:提倡政治社会变革,具有现实主义特色。④、墨家:以宗教式的说教完备其理论体系,具有神秘主义的宗教倾向和特色。2、体现“变”与“求变”:文化作为社会现实的反映,一方面是对社会“变”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包含人的理性化思考和理想化创造。因此,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既是对他们所处时代的描述,又是他们对未来社会理想化的构思和设计,是社会转型所引发的一场文化转型。 【提升10】春秋战国时期所孕育的统一因素(春秋大国争霸的历史意义)。1、政治上:①、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实际上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井战争,推动统一趋势出现。②、各国的变法打击了旧貴族的势力,促进了旧制度的瓦解崩溃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各大国为争霸所进行的改革促进了社会制度的进步。商鞅变法促进秦国势力的强大,为统一准备了条件。2、经济上: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提高,各地经济的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在割据的状态下,各国关卡林立,强征勒索,给交通和商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3、思想上: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中央集权的井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统一提供了理论武器。4、民族关系上: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在中国境内形成一个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且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 考点二 古代中枢管理体系的演变1.汉代政治发展的特征。(1)统治集团更新。①“布衣将相之局”形成。刘邦及其开国功臣大多出身低微,在汉初形成了“布衣将相之局”,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基本结束,标志着春秋以来统治集团的更新大体完成。②士人政府出现。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度和旨在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学制度(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使“士人政府”的新局面最终形成。(2)世家大族崛起。察举制的实行,使选官标准逐步从品德才能变为门第族望,大族大姓左右社会舆论,操纵选官,增强了世家大族的力量,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3)外戚干政。这是汉代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汉代对外戚的重用,以及皇帝年幼即位,导致汉代外戚干政现象。2.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压制、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发展演变。(2)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中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与压缩。(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既对宰相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导致效率低下的弊端。3.明代国家治理制度设计抓行政罢中书省,废丞相,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掌军权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与兵部互相牵制,掌军旅之事,但无选任升迁军官和调动军队之权,兵部有人事、调遣和发布命令之权强监察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加强其职权,与六部权力并重。于六部之外设六科给事中,直接对皇帝负责,一方面协助皇帝监督六部,另一方面防止御史权力过大用特务设锦衣卫,下设镇抚司,有监狱和法庭,从事侦察、逮捕、审问、判刑等活动,称为“诏狱”设内阁(1)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2)权限:阁臣可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3)作用: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设三司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三司”即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互不统属,对中央负责考点三 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与基层组织提升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削弱诸侯势力。针对部分诸侯王国辖地仍然较广的现实,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则异曲同工。在一系列分化、打击措施下,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能参与政事,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基本解除。(2)打击地方豪侠。豪强和游侠的不法行为严重地扰乱了社会治安,威胁到统治秩序的稳定。汉武帝一方面对地方豪侠采取强制迁徙的措施,迫使他们离开本土势力范围;另一方面又起用一批“酷吏”任地方官,对犯法的豪侠实施严厉镇压,很多豪强、游侠遭到夷灭之祸,其势力大为削弱。(3)设刺史监察地方。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分别监察若干郡国。后来于近京畿七郡置司隶校尉,职权与各州部刺史相当。这样以14个监察区监督百余郡国,起到了强干弱枝、纲举目张的统治效果。(4)加强中央军力。汉武帝先设置中垒、屯骑等八校尉,每校尉统兵数百或千余人,皆为常备兵。后来又增设期门军、羽林军,这样就建立起一支人数相当可观的中央常备部队,居重驭轻,对地方的控制更有保障。提升2.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后期,中央集权制度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行政效率降低。(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变革,沿袭为主,变革为辅。(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考点四 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提升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四个主要发展趋势提升2.对科举制的全面认识(1)特点贤能治国,为我所用科举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儒家经义为主,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都秉承着儒家传统教义,兼备治理国家、建设国家的能力标准客观,竞争公平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方式获得官位,考试内容是固定的儒家经义,统一根据考试成绩录取优秀人才,科举考试时间固定,这些体现了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立法保护,稳定延续科举制是国家自上而下进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由国家推动运行的,因此它有立法保障,受到政府保护(2)影响①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否定特权制度,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内核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推动文化发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巩固国家统一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推动世界文明选才方式在唐朝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成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②消极影响重才轻品选拔人才有时过于重视才学标准,忽视品德,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社会的发育;科举文化所孕育而成的官场文化,至今仍有消极影响禁锢思想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培养封建奴仆,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发展;抑制了科技进步以及新知识、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专题2  中国古代的国家社会治理智慧考点一 古代户籍制度和赋税制度提升1、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四大特点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提升1.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特点(1)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2)友好交往是主流,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3)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4)民族大交融促进了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交融,因此它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5)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6)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提升2.认识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1)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交往和民族交融。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发展,共同反抗压迫。尽管各民族间也有掠夺、迁移、战争、议和,但战争是短暂的,友好则是长期的。(2)正确看待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阂。民族隔阂主要指民族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它只是民族关系中的次要部分。由于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民族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从根本上说都是各民族的统治者所挑起的,从这个角度看,民族矛盾说到底是阶级矛盾。提升3.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目的(1)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力发展进入铁器时代后,中国才有同外界交往的可能,开先河的是秦汉王朝。(2)主要目的:①传播中国文化,宣扬中国声威,扩大在海外的影响,树立大国的形象。②发展贸易,丰富自己的经济生活,经济互补互利。③学习外国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考点三 古代中国的法治与教化提升1、古代法律儒家化的深远影响(1)法律儒家化使审理案件、定罪量刑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主观化。“春秋决狱”以儒家经义内容与精神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实际背离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审判原则。(2)实行礼治,纳礼入律,深刻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三纲五常、家族等级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造成了中国人特有的“讲礼有余,然理性不足”的人格特点。而“讲礼不讲理”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民智难开。(3)将“天下为家”的观念深深植根于国人心中。“皇权至上、天下为家”,一国即一家,皇权即整个帝国至高无上的父权。这一点成为中国封建性始终难以铲除的历史根源,阻碍着“天下为公”前进的步伐。(4)中国法律儒家化维护皇权、维护封建等级,注重道德、关注礼教。更重要的是它注重人的作用,主张“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有治人无治法”。这一根本属性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以言代法、言出法随的人治。考点四 古代的变法与改革中国古代改革的四大类型专题3 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考点一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及经济重心的转移提升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1)交通贸易: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一些港口城市利用海上交通和河运得到了快速发展,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政治交流。(2)人口分布:人口的迁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3)人才教育: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南方的科举人数不断增加。 提升2.明清时期农业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1)明清时期高产作物的引进与广泛种植,使许多无法种植稻麦的旱地和山地得到了充分利用,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了粮食总产量,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食品结构。(2)明朝经济作物种植规模扩大、品种增多和专业经营趋势增强,农业发达地区的地主已不再满足把土地出租,而是雇工经营全部或部分田地,这对中国的传统农业产生了积极影响。考点二 古代手工业、商业贸易、交通与城市提升1.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古代丝绸之路跨越了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了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不同文明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共同谱写了人类文明繁荣的壮丽篇章。古代丝绸之路成为人类历史上文明交流、互鉴、共存的典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1)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了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线路大网络。(2)古代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大流通,率先实现了东西方商贸互通和经济往来。(3)古代丝绸之路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广泛而又深刻地推动了沿线国家生产进步乃至社会变革。(4)古代丝绸之路助推了多样性文化交流,是东西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容的重要纽带。提升2.全面理解宋代的“商业革命”表现①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②“市”突破了原先空间上和时间上的限制,交易不再受官府的限制,草市更加普遍③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④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⑤海外贸易发达;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特点①纸币开始在贸易中流通②城市商业活动突破坊市界限,商业发展获得宽松环境,城市职能转变③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④中唐以来,传统的重农抑商也有所松动原因①经济重心南移,推动经济发展②租佃关系释放社会活力③开明的经济政策④宋代科技、思想、文化高度繁荣,促进经济的发展考点三 古代经济政策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提升1.两汉巩固统一的经济措施及盛世局面的启示。(1)措施①货币政策: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②专卖制度: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③物价政策: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财政收入,平抑物价。④经济政策: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⑤清查户口: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2)启示:统治者都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统治者善于用人;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长期坚持行之有效的政策等。 提升2.两宋时期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的新变化。(1)婚姻习俗:择偶标准不像以前看重门第,一是看重金榜题名,二是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2)饮食文化:北宋时,都城汴京是南北饮食文化的交流中心。南宋时北人南迁,汴京的饮食业涌入杭州。宋代普遍喜欢饮酒、饮茶,城市中还有许多凉饮店,出售甘豆汤等饮料。(3)服饰演进:宋代民间服饰相对宽松,实际生活中,民间服饰五彩斑斓,基本不受约束。(4)宗教文化信仰:中唐以前在荆州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受崇拜的关羽,自宋元开始成为全民信仰。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盛行妈祖信仰。(5)文化价值取向:从文人雅趣到市井风情,贵族文化转向平民文化,社会文化进一步世俗化、大众化。 提升3.明清时期市民阶层兴起带来的社会新变化。社会风气明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再是士人标榜的信条,仕途未明而弃儒经商者比比皆是,进一步导致传统地位等级的松动个性解放反抗封建礼教束缚,明末思想家把学术同时政相联系,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与市民阶层要求参政议政的社会思潮相一致构筑价值体系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具有“对友谊和忠义的崇拜”“劝善戒恶的道德观”等特点。市民阶层已开始构建自己的价值系统世俗文学发展戏曲、小说等“杂书”的消费成为江南地区的一种时尚市民意识觉醒市民享乐意识、自主意识与商业意识觉醒。随着市民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给传统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专题4 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及文化传承与交流考点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提升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深远影响。(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2)对民族精神:使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提升2.隋唐时期儒释道的发展。(1)儒学地位:儒家思想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2)儒佛关系:佛教的发展经历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儒家思想的屈从到隋唐时期取得坚实的理论基础,形成独立的宗派体系。(3)道佛关系:道佛之间从魏晋南北朝时的道佛互用转为隋唐时期道佛争宠,并最终与儒学相互交融,孕育出中国封建社会最完备的官方正统哲学——理学。 提升3.宋明理学的特点。(1)儒学哲学化:传统的道德信条式的理论经由宋代理学家的改造,发展成哲学理论体系。(2)儒学佛道化:主要表现在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借鉴佛、道的传教谱系,创立“道统”;吸收佛、道的禁欲主义。(3)儒学世俗化:程朱理学控制教育与科举,并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成员和幼童的行为规范。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科技、医疗与文学艺术提升1.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与变革,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词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促成了唐诗的繁荣。(5)宋元时期,商品经济与市民阶层的壮大,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提升2.市民阶层壮大对中国文化走势的影响(1)在士林风气上,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是读书人主要的出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了士人标榜的信条。但到了明朝,仕途未明而弃儒经商者比比皆是。(2)市民阶层兴起对晚明学术的影响,晚明学术一大特点是启蒙思潮对人性的解放。中国的启蒙思想家李贽、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都从各自的角度阐释新的经济条件下对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变革要求,把学术同时政相联系,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与市民阶层要求参政议政的社会思潮相一致。(3)除反抗封建礼教这点之外,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具有“对友谊和忠义的崇拜”“劝善戒恶的道德观”等特点。市民阶层的意识形态已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主流的儒家思想与宗法文化。(4)市民阶层兴起促使世俗文学的发展。世俗文学的创作达到了高峰,知识分子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市民阶层,了解市井百姓的生活状况、生活情趣,熟悉大众的语言,甚至商业行情。 提升3.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1)特点本土性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凝聚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连续性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统一性从秦汉时期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保守性中华文化具有稳定性,如中原地区农耕文化模式的稳定性,或称之为保守性开放性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广泛传播和影响 (2)价值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②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③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3)古代中华文化辉煌的原因①政治、经济原因:经济是基础,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纵观我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其繁荣时期无不是国家政治稳定、民族统一、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②文化原因: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扬,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③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华文化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在这种兼收并蓄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得到了充实。④其他原因:历史上的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升华。国家政策的推动,如开放的对外政策和科举制度等。考点三 古代中华文化的传承、传播与交融提升1.“中华文化圈”中华文化圈大体形成在隋唐时期,包括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广大地区,是东方文化中最大的一个文化圈。这个文化圈的共同特点是:(1)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为基础,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取向和思维方式。(2)努力接受和传播中国式的佛教文化。(3)以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模型为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4)接受或吸收汉语的文字范式而创造出本国或本地区的语言文字。这种文化共同体的出现,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大体从公元前3世纪即中国的战国时期开始涌动至公元7世纪左右基本形成,对世界文化格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提升2.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滋养文字与思想(1)汉字: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2)儒学: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儒学成为朝鲜、日本等国的官学(3)佛教: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社会制度(1)朝鲜、越南等国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2)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四大发明(1)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2)火药在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4)中国的活字印刷术传播到欧洲,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传入周边(1)14世纪末,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2)15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传入欧洲(1)16—18世纪,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2)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横向关联】1.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东西方文明比较项目中国(春秋战国)西方(古希腊)经济农耕经济发达,形成了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农经济;手工业、商业相对落后工商业发达,对外贸易兴盛,由于土地贫瘠,农业相对落后政治分封制逐渐崩溃,国家权力不断上移,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雅典逐渐建立了直接民主制度,国家政治权力不断下移,促进了雅典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文化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和法家思想尤为兴盛,强调国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了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人文主义思想成为希腊文化的主流,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提倡个性的张扬和人性的合理性,形成了个人主义的文化倾向 2.17、18世纪东西方政治体制的趋向及原因项目中国西方趋向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代议制确立、发展原因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地主阶级维护其利益的需要资本主义发展较快,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政治中国地域辽阔,专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西欧各国地小人少,同时为了缓和矛盾,巩固统治思想传统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忠君思想、八股取士束缚人们的头脑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思想使人们追求自由、平等、民主历史传承大陆文明,专制日久海洋文明,古希腊、罗马文化影响 3.先秦儒学思潮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1)相同点①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例如,古希腊先哲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提出“人之性恶”等。②都强调道德的作用。例如,古希腊思想家主张改善人们的灵魂,以德教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主张以德治民。(2)不同点 先秦儒家思想古希腊人文思想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强调“社会”的人,即以集体(社会)为中心强调“个体”的人,即以个体(个人)为中心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强调社会等级秩序,高度重视伦理道德强调人的平等,反对教育、财产、种族方面的不平等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例如,亚里士多德研究自然,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 专题五 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考点一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提升1.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水岭角度表现侵华方式列强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矛盾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经济结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华势力增加阶级关系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派、革命派政治团体成立,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学习西方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由器物层次转向制度层次革命力量中华民族新觉醒,更多阶级、阶层投入救亡图存行列 提升2.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特点及影响(1)侵华特点19世纪40—60年代列强以发动战争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主要国家为英、法、美、俄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方式:在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经济上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加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列强侵华方式主要从“以华治华”到独霸中国;侵华主要国家是美、日;侵华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中国 (2)双重性影响①破坏性: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源。②建设性(客观影响):列强把西方技术带到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推动了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考点二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挽救时局的努力提升1.辛亥革命推动近代社会的转型从帝国到民国从政治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从臣民到国民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从君权神授到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从变法图存到实业救国  辛亥革命动摇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潮,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提升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四大原则(1)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2)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3)规定国内各族人民一律平等,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4)规定内阁总理的产生与职权,体现出责任内阁制的原则。【中西方对比】提升1.19世纪中后期的中西方对比项目中国西方总体特征中国近代化的孕育和起步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政治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起义从高潮到失败;中外反动势力从对抗到相互勾结;民族资产阶级产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工业资产阶级逐步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经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思想文化新思潮萌发;洪仁玕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早期维新思想出现启蒙思想日益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思想;马克思主义诞生和传播科学技术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层出不穷,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国际关系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殖民扩张,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提升2.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西方对比项目中国西方总体特征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中国近代化全面展开工业文明进一步发展政治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农民群众掀起反帝爱国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民主化、法律化与制度化逐渐被社会普遍接受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出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思想文化宣传维新、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等思想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出现科学技术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教育相对论、量子论提出;影视艺术产生并发展国际关系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各国加紧殖民扩张,到20世纪初将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提升3.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项目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政治两次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与性质、对外政策发生巨变;引发太平天国运动经济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民族企业);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社会生活开始变化,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文化开眼看世界,西学东渐;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清政府顺应时代潮流推行“新政”经济列强资本输出扩张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社会生活及习俗发生变化文化立宪共和;实业救国思潮;新文化运动;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进一步变化   专题六 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治理 提升1.晚清外交观念和体制的转变(1)外交观念①中西交往中的文书格式的变化。放弃“谕”“批”等居高临下回复夷书的定例,改用“照会”样式,这一样式很快被中英同类文书所仿效,成为之后清朝外交文书的重要范式。②中西方官员之间平等往来。以条约形式规定中西方官员间平等往来,设立总理衙门作为外事管理机构。③对外派遣常驻使节。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各国先后派遣使臣常驻京城,以便直接与中国交涉。清政府开始遣使出洋,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遣使出洋的具体操作模式。1877年,郭嵩焘作为清廷向外国派出的第一位常驻使节抵达英国。(2)晚清外交体制的近代化历程提升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和意义(1)特点①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②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③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现代国际关系中的民主精神,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与运用,是国际关系中的一大创举。(2)意义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准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提升3.中共十八大(2012年)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时空背景:国内: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国际: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2)外交成就外交理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大国关系: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周边国家:“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非洲国家: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中国方案:践行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发挥核心作用,“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合作·共赢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人民命运相连,与民族复兴同步,与世界发展接轨)。(3)特点: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提升4.正确认识依法治国方略的意义和特点(1)意义①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④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2)特点:①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条件、本质要求和核心内容。②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经济根基、目的追求和根本任务。③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力量、必要条件和成败关键。④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支柱。 提升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以灵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2)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3)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 提升6.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新成就,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纽带。(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和谐的价值支撑。(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核。 专题七 中国近现代经济转型与社会生活变迁考点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提升1.理解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及影响(1)内迁内涵: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日本侵华,中国战局恶化,东部沿海工业开始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2)影响①大量工业企业迁入西南内地,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我国的民族工业,稳定了中华民族抗战的决心,为抗战的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②东部工业大规模内迁,构成我国工业布局的一个重大变革,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工业结构和布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工业化有一定的影响。 提升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目的内容影响土地革命时期进行根据地建设,推动革命斗争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为保卫胜利果实,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全民族抗战时期 巩固抗日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解放战争时期获得人民支持,保证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考点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成就提升1.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体制转型(1)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①特点: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②表现: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①特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②表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3)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以来①特点: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表现: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潮中去。提升2.1956—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考点三 近现代中国关税与个人所得税的变化1.理解《南京条约》条款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鸦片战争时期人们对于《南京条约》感到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对中国的危害更大,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鸦片战争时期人们的国家主权意识淡薄,未认识到关税主权和治外法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不重视,只看到眼前“五口通商”较之前广州一口通商带来了诸多麻烦,但随着中国国门的不断打开,随着国家主权意识逐渐增强,人们认识到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对国家主权的破坏远甚于“五口通商”。2.全面认识现代中国的关税制度(1)海关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对外交往及商品交换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各国关税制度都以维护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为出发点,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共融共进为根本目的。(2)现代中国的关税制度,对调节商品进出口、弥补市场缺陷、促进资源配置、增加财政收入、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等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我国现代关税制度作为整体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有力地维护和促进改革开放以及构建和谐的进出境环境。考点四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提升1:西风东渐——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变迁原因外界因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商店、银行等,租界里的西方人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过来政治因素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制度和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迁经济因素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内在动因人们的愿望与追求科技因素自然科学的发展,火车、电灯、电报、电话等传入中国,改变并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教育因素新式学堂增加,接受新式教育人员的规模扩大,加快了新式生活的推广思想因素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传播了近代思想,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提高了接受新生活的能力 (2)变迁规律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变化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主要集中于通商口岸城市和沿海城市,偏远农村和内地变化相对较小。(3)变迁影响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专题八 中国近现代思想解放与科技文化考点一 西学东渐与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提升1、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1)体现主题:救亡图存的主题。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也是中国近代社会各阶层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过程,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关联,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2)学习目的: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与富强。(3)学习内容: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激烈,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4)学习过程:①经历了由鸦片战争前盲目排外到鸦片战争后被动接受(林则徐、魏源和地主阶级洋务派)再到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主动选择(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过程,最终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②各进步思想间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5)道路选择:从向西方学习到向苏俄学习,从走西方的道路到走苏俄的道路,再到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救亡图存之路。 提升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1)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三大转变(1)指导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新民主主义革命);(2)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社会主义革命);(3)从建设社会主义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变(社会主义建设)五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中国共产党的五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中国化的产物,其中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实事求是考点三 新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提升1、提升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为我国科技文化教育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②20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各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③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④广大科技文化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2)不利因素①“左”倾错误思想对文化战线的长期干扰和破坏,使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②历史上轻视文化的观念对人们心理的影响。③中国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有重实践、轻知识的倾向。④西方对我国的技术封锁。【横向关联】1.19世纪中后期的中西方对比项目中国西方总体特征中国近代化的孕育和起步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政治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起义从高潮到失败;中外反动势力从对抗到相互勾结;民族资产阶级产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工业资产阶级逐步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经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思想文化新思潮萌发;洪仁玕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早期维新思想出现启蒙思想日益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思想;马克思主义诞生和传播科学技术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层出不穷,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国际关系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殖民扩张,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西方对比项目中国西方总体特征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中国近代化全面展开工业文明进一步发展政治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农民群众掀起反帝爱国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民主化、法律化与制度化逐渐被社会普遍接受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出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思想文化宣传维新、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等思想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出现科学技术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教育相对论、量子论提出;影视艺术产生并发展国际关系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各国加紧殖民扩张,到20世纪初将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项目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政治两次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与性质、对外政策发生巨变;引发太平天国运动经济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民族企业);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社会生活开始变化,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文化开眼看世界,西学东渐;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清政府顺应时代潮流推行“新政”经济列强资本输出扩张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社会生活及习俗发生变化文化立宪共和;实业救国思潮;新文化运动;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进一步变化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如涉及版权,请联系说明或删除。
更多>>
专题成果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