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语境下的知道、了解、理解、认识评价手段词语的探究

赵彩燕发表于2021-12-11

01缘起     

最近,在阅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课标》时遇到一种困惑,那就是什么是“知道、了解、理解、认识”的能力、思维层级要求。我们先来看看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课标·纲要》。1.1 早期中华文明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1.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通过评价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
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通过表格我们看的就很清楚——“通过……了解、认识、理解……”。为何要有这种不同的表述?放在《标准》里,就是基于学习目标而言;放在考试中那么则就作为评价指标而言。换句话说,就是借助某一现象,最后达到某一结果。在历史学科中就成为,借助某一历史现象,最后要求学生掌握到某种程度。这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和思维能力的一种评判打分。

02知道    搜索《百度》没有得出像样解释,查阅《词源》后,其给的定义就是“了解”。再查阅在线《汉语词典》1.谓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2.认识道路。3.晓得,谓对事物有所了解﹑认识。4.公文用语。犹知悉。多见于诏令。5.犹厉害。貌似只有第3个意思和我们目前常用的差不多,但是显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   在不断的努力下,终于从黄牧航教授的书中找到了一个解释,且和我们历史学科的评价要求是对应的——系指学生能够通过文字、形象材料等方式记忆历史知识。      黄教授把重点落在了“记忆”两个字,这点我相当认可。现在我们把他带入《课标》中看看,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可是我粗略地翻阅了《课标》后,要求学生达到“知道”层面的要求非常少,1.6《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中有一条表述——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因此,要求学生能够“记忆”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      我们知道南海诸岛非常多,那我们有没有必要记住南海诸岛所有岛屿的名字呢?显然学生不可能做到,除非有意识的记忆,或者是专业人士。那就是仅要求我们的学生能够记忆,南海那里的岛屿是我们的领土就可以了。大家再将上面的小字部分往后看,《课标》还有一个能力要。就是在知道的基础上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至于为何“知道”少,我们就不做解释了

03了解     有了上述的经验后,我直接从黄牧航教授的书中找到了“了解”的定义——系指学生能够通过抽象思维来把握历史知识的内容。   黄教授指出要通过“抽象思维来把握”,也就是说,我们把握的历史内容已经脱离的具体的碎片化知识,那我们依旧进入《标准》中进一步理解。   《标准·纲要》1.1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也就是说,上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给学生展示“甲骨文、青铜铭文”。看完这段文字后,我们就要认识到,要了解私有制、阶级、早期国家特证。那了解到什么程度又算是从抽象思维把握了呢?在我个人的认识看来,是能够用一些词语概括出来这三个概念的特点。我尝试概括一下。

概念概括
  有 制生产力低下;有贫富差距;有财产你我归属的意识;有支配劳动工具、食物等物资的能力。
    级权贵VS普通人  奴隶主VS奴隶
早期国家商朝—联盟性质  周—控制松散  中央地方机构不健全等


综上所述,我讲“知道、了解”进行一个“实战”性的解读:“知道”系我们在谈论历史的时候能够列举出具体的历史现象和史实。“了解”系我们在对历史事实和现象有了“知道”后的概括归纳。两者在能力层级上,显然“了解”比“知道”要高出一个层次来。我再试图举例来说明到底在思维层级上高在了哪里。假定我们一个2岁的小孩子说我要喝水,如果我们给他只喝一滴水,那么小孩子的一定会说:“我还想喝”。而如果一个10岁的小孩子要喝水,我们给他一滴水,那么他一定会说:“我要喝一瓶水”。“我还要喝”就是历史现象,因为小孩子的思维还达不到对这个水的多少进行思维层级概括总结,而“给我一瓶水”则已经超越了单一多少的概念,他已经能够用一个量词来形容自己的需求,这就是思维的进步。
04理解理解”是我们应运最高频的一个词。我们经常上课会问学生:“你理解了吗”,那么在高中历史中,在《课标》语境下我们该如何谈“理解”呢?同样先看黄牧航教授给出的解释:“理解”系指学生所了解的历史知识在一个新的情景出现时,他仍然能够过揭示其本质。我们对黄教授的意思进行一个解读:了解与理解的从文字看,区别仅是“了”和“理”的区别。“理”从本意指的是玉石的纹理,后来引申有道理、理解、理由等等。我们今天常常说,你把这个道理给我解释一下,那么依照这种认识,我对黄教授的解读就给出了下面文字——要求学生能够过概括历史现象这一思维层级达成后,换了一个新的情景,依旧能进一步解释其原因是什么(好像也不够清楚)。请看下面例子。

        级分析(以树叶和四季为例)
层级一 知道现象:春绿、夏秀、秋黄、冬落
层级二 了解   概括:树叶在时间的流光中有生死过程。
层级三 理解解释:望万山红遍,知秋已来临;看青山绿水,晓春声已至


“望万山红遍,知秋已来临;看青山绿水,晓春声已至”。远远望到满山红遍时候,我们自然hui会知道秋天到了,行走在青山绿水间,我们自然知道,“春风又绿江南岸”。“万山红遍”“青山绿水”都是换了新的情景。其中原因我们很容易解释,可是我们跳跃了思维逻辑的步骤——春天树叶是绿的,秋天树叶变黄、变红——直接得出的结论是春秋已来。这就是黄牧航教授所讲的“理解”。下面我们讲这个解释放入《标准》之中看看。1.2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按《标准》要求,即首先我们要概括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然后解释为什么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是必然的。

           知道——了解       了解——理解
具体史实省略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只有两种选择,守旧或者变革,不顺应就是得灭亡,所以变革是必然的。用我们普通的话理解就是:人、事要适应时代的客观现实。用马克思的话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上——重大变动——冶铁技术进步;耕作动力变革;水利工程发展;商业活动繁荣;手工业进步;货币流通广泛等等。


写到这里,我顺便解释一下目前老师们认为纲要的内容太多,讲不完的尴尬,解读完《标准》后,你就会发现,今天的历史课不能是过去的碎片化知识解读,而应该是构建学生的历史思维,唯独如此我们的高中历史课和初中历史课才有区别,否则就是炒剩饭。05认识

这里的认识绝非是生活中的你认识我,我认识他的认识。我手中有关黄牧航教授的书中没有认识这个词的解释。那只能靠自己了。

让我们先摘录一些《标准》中关于认识的一些表述。

1.5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 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 展中的重要作用

    1.6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1.7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 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 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1.9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出,这些认识无独有偶都指向了以下几个词:作用、影响、局限性、意义。

通过我做的标记,现在我们很容易就明白认识的评价指标和能力层级要求是什么——价值判断。这也是历史学科的最高阶的思维要求之一。从做题角度来看作用、影响、局限性、意义是非常容易做的。那怎么就成为最高能力要求的呢。这是与历史学科的学科属性、价值属性分不开的。司马迁的《史记》的最终目的就是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这是要探寻历史规律。而历史规律就一定建立在价值判断上。我们都有几个臭味相投朋友,我们找朋友就不能简单以好人、坏人的价值判断来结交,而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判断上。人际交往如此,那历史现象最终的归宿也是这般。

同时,认识最终的落脚点就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所讲的立德树人,就是历史核心素养所讲的家国情怀

以上仅是本人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当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