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面试完一群中学“名师”,我为何感到忧心忡忡?

李先辉发表于2022-07-30

面试完一群中学“名师”,我为何感到忧心忡忡?


一次尴尬的“引进名优特教师”面试

前几年,我受邀担任某区“引进名优特教师”面试评委。一看手里的八位应试“名师”的简历资料,不禁感慨唏嘘:清一色来自老少边穷县级区域。


经过简短交流,了解到他们均是本县域唯一被评上“正高级”教师的,而且还主要受惠于特级和正高级职称向老少边穷倾斜的特殊政策,尤其是“革命老区”怎么也能分得名额。

有评委感叹:“怎么一个大城市来的都没有呢?”一开始我有些不以为然,反驳道:你这是偏见啊,这些“名优特”教师想到哪里做教师,应该是他们的自由权利。


但是,随着应聘考核工作的展开,让我彻底改变了对这种“自由权利”的价值判断。

彼“名优特教师”不等于此名优特教师。这些名优特教师的“质量”之差完全出乎我的预料。按我的理解,名优特教师,尤其是评上了正高级的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方面应该胜过一般中高级职称教师许多外,在教育情怀方面,学养方面,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教育理念方面也应该大大超过一般中高级教师。

可是,在随后的试讲课阶段的考核中,我发现除了个别教师属于应试高手之外,无任何特别之处,如果放在成都地区的学校,恐怕连应试高手都谈不上,就不要说是有思想的教师了。

后面提问的环节,更是让人“大跌眼镜”。我的问题有四个,按顺序展开:

1.请您从读过的古今中外文化经典著作中,列举三到五部,说明作者、著作名称;2.请您从列举的这几部经典著作中,选择一至两部,概述其主要内容或观点;3.请您对这一两部经典著作进行扼要评述;4.作为中学教师,阅读文化经典的意义是什么?

这样设问的目的很明确,一来给应聘者更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这样也显得公平。二来,不是想把应试者考倒,而是希望他(她)在较为放松的心态下尽其所能地展示自己。

“文化经典”是一个很大的范围,几乎涵盖古今中外各领域一切能称得上“经典”的著作。所以,在我看来,对一个从政府那里获得了“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尤其是对于“正高级”教师来说,等于是白白送了个彰显自己博览群书、知识结构优,非同一般高级教师的绝佳机会。我甚至陷入自我感动,觉得作为面试官自己太善良了。

然而,完全没想到,这些“名优特正”教师绝大多数连第一个问题都感到很困难,吭吭哧哧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们不明白什么是“文化经典著作”,甚至对自己读过的可怜的那点东西是否属于文化经典产生了怀疑。

一位来自曾产生过数位高级将领革命老区的语文正高级老师,支吾了半天,忐忑地问:“那《论十大关系》算不算经典著作呢?”

我吃了一惊,真的。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位正高级语文教师的问题,甚至一瞬间还以为他挖了个坑希望我跳下去。


两三秒钟后,我小心翼翼地回答说:“也许可以算经典,但不是著作。你说的《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在1956年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的报告,主要是为了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结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途径,十大关系也就是十大矛盾。您能说说哪十大关系或者矛盾吗?”

这位老区正高涨红了脸,嗫嚅道:“我是安排教工整理打扫学校图书馆的时候,他们问我这本小册子还要不要,要的话,就拿到新馆去,不要就和其它书一起处理了。我一看作者,赶紧指示他们拿到新馆去。因为很忙,没来得及看。”

他为自己没来得及阅读《论十大关系》感到惭愧了。

后面的问题我没有继续问下去。我说:“能否实话告诉我们,你有几年没上讲台了?另外,你的具体工作是什么?”他的回答还是很真诚的:“我是管总务的副校长,以前是中学语文老师。“我又问:“你说的以前是什么时候?”他回答,三年以前。

也就是说,从他所在的老区到这里应聘之前,得到正高级教师这个稀罕职称也不过几个月。后来据他说,他是他们那个县唯一的正高级。

八位特级和正高级中,就有七位是副校长或者主任。我不打算在这里赘述整个评审过程了。再次细看他们的材料,“发表”以及“获奖”的论文非常多,看得出,他们为了金光闪耀的职级荣誉,为了有一天凭借这些头衔去到大都市,还是下足了功夫,花了不少银子的。那么多的文章要占多少版面啊!

我征求另几位评委,尤其是局长评委的意见看法。回答是:“非常失望!”

我以为过了这么多年了,这种状况会有所好转,名师不仅有名师的“面儿”,更有名师的“里子”。没想到,鱼龙混杂的现象不仅没得到改善,反而越发的“混”了。


图片

“名优特教师”的评审标准值得商榷

如果这样的“名师”不花费划在名师名下的那些纳税人钱财,不负有指导、教导、教育年轻教师的责任,不花纳税人银子搞什么工作室之类的,那么,尽管评吧。

问题是,有关部门弄名优教师的评审,把教授般的“正高”级都评到中小学教师(也包括幼儿园教师)里了,其初衷恐怕还是借此表明对基础教育的重视,激励中小学教师的上进,在评审名额上还特别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

但是,这就带来了一些值得商榷的疑点。

其一,政策倾斜导致评审标准不一

这里的政策“倾斜”实际上是将“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正高级”中小学及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分裂成两套标准了。


从这几年(将正高级纳入中小学及幼儿教师始)的评审情况看,不同地区的同一职级和荣誉,其专业水平、知识结构、学术素养存在着明显差距,甚至是巨大差距。

这种差距,客观上伤害到了专业评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评审过程中实际上形成了双重标准。


你可以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教师实行特殊津贴,甚至大幅度提高仅限于老少边穷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却没有道理降低职级的学术标准、专业水准。这样做,动机可以理解,但后果是为了评审的公平反而破坏了公平,损害了学术、专业的严肃性。

其二,政策倾斜并没有留住人才

如果搞名额照顾似的倾斜,是为了吸引和留住老少边穷的教师,从实际情况看,也并没有达到此目的。

这些年来,老少边穷地区产生的“名特优”教师,绝大部分都没有留在原地区工作,大都流向了较发达地区或发达地区。我参加的这次评审就是例证之一,所有来应聘的老师都来自四川老少边穷地区的学校。

那么,这种政策性的倾斜就变成了“投机者”的机会,大部分来自老少边穷学校的名优特教师,享受了低维度的评审标准带来的巨大利益,一转身便跑向发达地区。

其三,这种评审标准有悖“公平公正”原则

即便规定在老少边穷地区评上正高级、特级的教师,必须在原地区工作满多少年才准予调动(之前没有类似规定,也许现在有了相关规定),虽然看上去合理,但依然有悖公平公正的原则。

因为老少边穷因政策倾斜评上的“名特优”,与发达、较发达地区的“名特优”教师存在着本质上的较大差距,但他们来到大城市后依然会按政策享受到本不该享受的待遇,除非不搞动不动就“倾斜”这一套。

其四,这种“人才”浪费财政预算

引进这些所谓“人才”的发达地区和较发达地区的学校,很多情况下即便知道这些“人才”水平不够,也照单全收。理由有二:

一是有部门规定,今年人事部门给的引进指标如果没完成,来年的指标数将会大打折扣,这就有些类似财政预算,到了年底突击花钱成了常态,大家考虑的是人事指标,而不会考虑这些占用指标者是否够水平。

二是大多数公办学校,最主要看引进本校的特级、正高级有多少,当然是越多越好,至于质量,反正是花的财政钱。退一万步说,质量差也不怕,只要让家长和社会知道学校的名优特教师很多就够了,招生就不愁了。

第五,这种“人才”对整个教育的生态造成伤害

最后,我特别为那些年轻的、有上进心的、真正有能力的教师担心,如果恰好遇上这些“学科带头人”“特级”“正高级”教师做你的“师傅”(理所当然地要做你的师傅,那是有政策支撑的),他们会不会觉得这里成了投机倒把者的天堂,进而对教育失望,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感到泄气和失望?

要怪,就只能怪自己运气太差。但愿,别被他们带坏了!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