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新教材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备课、上课的思考

好的教师,必须具备"三术",就是学术(专业知识)、技术(实验能力或使用各种教具的技能)和艺术(表达能力)。如何做到,文章作者从一线教学出发,抛砖引玉,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教学的深入思考

魏朝惠发表于2022-10-06

新教材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备课、上课的思考

                                              涟水县第一中学 慈平

新教材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备课、上课的思考

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对新教材的简介;(二)备课的几点建议;(三)上课的几点思考。

首先,我们来交流第一部分:对新教材的简介

第一,课程目标的变化。

2020年秋季开始,江苏省高中历史学科全面使用新教材,其对应的课程目标也由原来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成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

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1、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2、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历史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历史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对历史有准确的理解3、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4、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5、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

第二,课程结构的变化。

高中历史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择性必修课。必修课分为《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课分为《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此外,还有两门选修课《史学入门》《史料研读》作为校本课程,有志于历史教学研究的高中生可进一步学习。高一上学期完成纲要上册,下学期完成下册,高二上学期完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在期末考试前后进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江苏省俗称小高考,省外成为高中会考),高二下学期完成其余两本书。五册教科书,各设若干单元,每单元有2-4课。

第三,新教材使用情况简介

总体特点课程标准、结构、内容变化大。单课容量大,覆盖面广,时空跨度大。知识点密集,增加了许多不熟悉的教学内容,课文具体表述过程中,论述抽象。4、若一周2+1节课,讲不完。若3+1节课,刚刚好。

第四、新教材教学中新教师容易出现的课堂问题。

问题1满堂灌,照本宣科问题2不会调控课堂一个问题能将20分钟,其余问题5分钟就能讲完问题3“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不住重点问题4缺乏课堂自信表现为声音小、语言逻辑混乱问题5效率“低”一节课讲完的内容,两节课才能讲完 问题6效率“高”10分钟就能讲完全部知识点问题7不备课或不超前备课  

新教师如何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新教师从备课、上课进行努力。

其次,我们进行第二部分内容:备课

完整意义上的备课分为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积极的参与集体备课基础

创造性进行个人备课关键个人备课包括备题目、备课型、备课时备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教法备教学思路与方案备反思备应急预案等。

第一、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同轨年级所有历史教师,运用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围绕教学内容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性活动超前学习具体表现为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讨论,达成共识后,最终形成集体教学教案。好的集体备课主要做到五定五统一。

五定:1、负责人。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集体备课的第一负责人,负责备课组日常工作,协调成员之间关系,指导教师的成长,制订工作计划,记录活动情况,总结工作得失,并及时报教务处、教科室。

2、定时间、地点。备课组成员定期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地点进行集体备课,原则上不迟到、缺席或借口请假。
    3、定主人。确定教学内容主备人,主备人应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其它备课组成员应积极参与,人人发言。
    4、定内容。每次集体备课应事先确定讨论、研究的课题,特别是要重点讨论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展现学科核心素养等核心问题。

5、定集体教案。

五统一统一每课的课时安排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统一教学重点和难点统一作业布置、训练和批阅;统一单元检测题或阶段性检测题

集体备课要避免几个误区。

误区一:封闭主义,闭门造车,不与他人交流

    误区二:只研究教师教,不研究学生的学。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要从教与学的两个方面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不仅要研究“教什么”,还应当研究“怎么教”,更要研究学生“怎么学”。如果不这样做,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误区三:集体备课即是最终备课。集体备课后,其成员不再二次备课,只是消极享用集体备课成果,甚至是一个人备课,集体模仿

    误区四:过分强调共性。认为集体备课的最佳境界就是整齐统一:课时统一、授课内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作业统一,乃至教案的格式也要求统一。其实,教学是十分复杂的工作,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个性,只有根据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教师创造性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二、在集体备课基础上,新教师要创造性进行个人备课

其一、备题目、备课型、备课时

题目:标明第几单元、第几课观察题目内容是什么,有没有关键词。

课型:新授、复习、作业讲评、试卷讲评等

课时:1课时或2课时

其二、备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也是教学目标,需要我们做到5点。一是知道教什么:对上课所要教授知识有大致印象二是让学生识记什么:这节课让学生识记哪些知识点。三是让学生理解什么: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解释说明所学知识的含义,能对不同知识采用适当的形式(文字、图、表)来表达。四是让学生掌握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分析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能在新的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如历史试题。五是最终培育什么核心素养:是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

备目标要三步走,一是从课程标准入手二是研读课程标准,以此来明确本节课历史教学的任务并把它转变成学习目标三是把学习目标结合教参、学情,进一步阐述为五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还需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呢?可以依据教师参考用书,也可以从某一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某一知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某一内容对学生认识上的作用还要从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上来考虑。有些教学内容虽然在历史上和教材中有着较重要的地位,但学生已经比较了解了,教师就要斟酌是否还要重点讲授。如讲到唐诗宋词,学生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他们写的诗,就可以略讲诗的内容和风格,而把重点放在他们诗歌形成自己风格的背景上。

  其三、备教材。

  就是研读所要教授课的教材内容,分析新授课的地位、大概内容。如纲要上册第一课的教材可以这么分析:本课为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单元第1课,下启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材分三个子目,第一子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主要介绍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及其特征;第二子目“从部落到国家”讲述三皇五帝到夏朝的历史概况;第三子目“商和西周”讲述商和西周的政治、经济概况。

其四、备学生,也就是备学情

(1)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等,达到“心中有学生”“学生是中心”

(2)还要了解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以便因材施教;

(3)研究学生会在接受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能作出较为正确的预见等。总体讲,高一学生处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但基础知识储备不足,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对学术性知识理解不够深入。教师需根据学情构建知识体系,增加课件的故事性与直观性,然后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目标性学习。备课时要善于创设历史情境,选择以直观、生动、形象、趣味的典型事例为情境创设的切入点,把社会生活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使历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连接起来,激活思维,激发兴趣,帮助学生建构新知,成为联系学习者经验和历史知识目标的桥梁。

其五、备教法

常用教法有:讲授法、讨论法、创设历史情境法、史料分析法、辩论法、历史比较法等采用什么样的教法因材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必须注意下列几项原则:1.根据课程标准要求.2.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采用恰当、生动、确切的词汇、语言、声调、手势和表情,并考虑使用什么教具和怎样安排板书。3.必须于课后回顾、检查教法得失,包括效果、进度、繁简、遗漏、缺陷、经验等,写出教学笔记,作为以后备课参考。

备学法常用的有: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小组学习法等

其六、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案

    教学思路即是打算用什么样的逻辑把本讲课上完。要建构起整体教学设计观,总揽全局,不要讲一课,备一课。而应该将教学设计置于课程模块的整体之中来考虑。如纲要第1课教学思路,采用“导学导用”的模式,按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中、晚期)、三皇五帝至夏、商与西周的时空演为时间轴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先民的出现、文明的奠基、文明的曙光文明的产生、文明的发展为明线,以从生产力、私有制、阶级、国家发展历程和早期国家特点为暗线。通过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思考和多样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时空背景下理清中华文明的产生历程。在核心素养方面,以唯物史观解析国家的产生、中华文明起源的历程,以时空观念掌握掌握原始社会分期早期国家政权的更迭;以史料实证掌握石器时代重要的文化遗存;用历史解释解读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以家国情怀分析石器时代中国代表性文化遗存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教学思路指导教学方案的制定。一般说,教学方案有详案和课件构成。

什么是详案?如果把一堂课看作一出戏的话,教师是导演+编剧,详案=剧本。教师一堂课上教学环节(如复习提问、检查预习、导入新课、讲授过程,包括讲的话、做的动作、设计的提问、板书的内容、演示的过程、知识点的衔接等等统统写在教案的“教学过程”中!建议新教师采用!

详案有两种体现方式,一是备课笔记,二是课件课件需遵循实用性:服务于教学,避免花哨,不添加无关紧要的内容。直观性:注意颜色、字体(浅色背景,黑色字体。28-32号字体为佳)。简洁性:课件最佳PPT页数20张左右。视频1个即可,最多两个,3分钟左右最佳。内容避免重复。

其七、备教学反思

“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教学反思可考虑以下几点:记教法的运用是否贴切、多样。记学法的指导是否恰当、有效记课堂的点滴心得体会记自己精心设计的提问记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

备应急预案

其八、备应急预案。

课堂上难免遇到突发问题,新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主要做到“5不”:沉着冷静不慌张,事先搞好应急预案。纪律问题不搞“事件”扩大化,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伤害师生感情;不影响当堂教学,不作当堂处理,不过多占用教学时间;不体罚学生。

“四要”:1.要保护好自己,不说极端的话,不做极端的事,不要在学生面前显示出你的慌张; 2 .处理问题要简洁明了(我不能因为你一个人,影响大家学习,课下处理);3.要学会控制情绪;4.要用好班干部和课代表。

总之,备课要六精:精在教师永远走在学生前面,要超前备课。精在自己对课本的深刻熟悉精在对学生水平的掌握精在教学目的的准确设置精在课外材料的有效引入精在问题的精细设计应注意:不应只是写在本子上,而重要的是写在心里。

(三)上课。

备课是贯穿教师全部教书生涯的最重要最大量的从不间断和永无休止的工作,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基本功。再好的备课,都是为上课服务。上好课,先要学会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1.教学目标设计是否明确具体,符合课标2.教学内容设计是否与教学目标一致3.是否突破重难点4.是否达成目标5.是否生成核心素养

怎样上课1.课前五分钟要准备。(教材、备课笔记、课件、平复心情)

2.进教室那一刻很关键。(擦黑板、起立上课、板书题目、课代表的作用)。

3.教态。端正大方,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4.教学用语要规范。不用方言用普通话,不用口语多用书面语,语速不宜过快要适中,用词准确有逻辑,要有形象性、规范性、通俗性。用词要准确,表述要准确,逻辑用严密。例如: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而不能说成是东汉时蔡伦发明了造纸术;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而不能说成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就不能说成是帝国主义的侵略等。授课过程中,应避免使用“过去”、“从前”之类的词语,更不能使用“或许”、“大概”等模棱两可的教学语言。  

5.板书。知识脉络清晰、结构完整、书写工整流畅。内容精确、简明扼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为板书而写板书,或只放多媒体幻灯片,必须一面给学生讲,一面创造时机,在最恰当的时候去书写板书,

具体过程中,要

1. 熟悉教案,做到心中有详案

2.明确主题,勾勒教学主线主题明确,线索清晰

3.环节过渡自然,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水到渠成

4.要合理调控时间,授课内容的形象具体,富有条理,详略得当

5.及时复习巩固,提高课堂效率

6.提问的问题要简洁易懂,有梯度有坡度,由易到难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点拨应即时。课堂上,当学生的思路受阻时,教师如果看准时机,在问题的关键点上加以点化,就会使使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应及时进行评价。

7.知识点的讲授要系统有逻辑

8.尽量一课一个中心,子目也有小中心,关注核心知识点,尽量少用无关紧要的知识重难点突出,善于取舍,大胆丢弃

一位老教育家说过,要当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具备"三术",就是学术(专业知识)、技术(实验能力或使用各种教具的技能)和艺术(表达能力)。通过刻苦学习,认真备课,包括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多听课,多研究交流,努力实践,不断积累,不断改革创新,就能达到三术俱备的程度,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向形成自己教学风格方向努力,兼容并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自己当学生,多听课,带着求知心教书育人。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