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中国古代史的学术前沿问题

关注了解学术前沿,深化指引历史教学

魏朝惠发表于2022-11-01

中国古代史的学术前沿问题(上)

一、中华民族复兴

1.中国古代的强盛

1)疆域特别辽阔。唐朝强盛时期的版图达到1000多万平方公里;忽必烈开辟的元帝国,疆域为1500多万平方公里;清朝康熙年间的疆域为1300多万平方公里,并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版图。

2)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与发现大约有300项,近60%来自中国;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制瓷等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也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2.中华民族的复兴

1)中国遵循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方面,中国永远不称霸、不侵略别国;另一方面,坚决捍卫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切实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让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的行列,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要像当代发达国家那样,为人类的进步提供更大的贡献率,至少要与我国人口所占的比率大体相当。

二、古代禅让

1.尧舜禅让

据《尚书》记载:尧邀请部落首领来讨论接班人的问题,众首领推举了品德高尚的舜,尧对舜进行了品德与工作能力考察后,举行仪式把帝位传给舜。但韩非子认为,所谓的“禅让”,并不是政权的和平交接,而是暴力夺权行动。

韩非子、《尚书》对“尧舜禅让”的不同看法,与当时思想界出现的百家争鸣密切相关。孔子、孟子主张仁与义,在他们看来,尧舜是大公无私的圣人,肯定会光明磊落地让位于贤能;韩非讲究势与利,在他看来,出于对权势、地位、待遇的迷恋和追求,暴力篡位是很正常的事情。

史学家钱穆认为,“尧舜禅让”只是古代一种君位推选制,但是在后人的传播中,逐渐被理想化了;史学家顾颉刚认为,“尧舜禅让”是墨家学派为了宣扬自己的观点而编造出来的。史学家白寿彝则认为,“尧舜禅让”的传说,实际上就是部落联盟内部的民主选举制。

西北大学钱耀鹏教授根据考古学成果研究认为:尧舜禹分别来自不同的部落集团,尽管这三大集团都生活在黄河流域,但最初的活动区域并不在一起;后来,气候变化、黄河泛滥,打破了这三大集团的活动空间;为了解决水患,三大集团最终选择了联合,而且轮流执政。

2.后世禅让

中国历史上还有多个“禅让”事件。例如:

魏陈留王曹奂-晋武帝司马炎

晋恭帝司马德文-宋武帝刘裕

南朝宋顺帝刘准-齐高帝萧道成

南朝齐和帝萧宝融-梁武帝萧衍

南朝梁敬帝萧方智-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东魏敬帝元善见-北齐文宣帝高洋

北朝西魏恭帝元廓-周闵帝宇文觉

北朝周静帝宇文阐-隋文帝杨坚

隋恭帝杨侑(yòu)—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

唐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

唐哀帝李柷(zhù)—后梁太祖朱温

十六国吴杨溥—南唐李昪(biàn)

五代后周恭帝柴宗训—宋太祖赵匡胤

宋徽宗赵佶—钦宗赵桓

宋高宗赵构—孝宗赵昚(shèn)

宋孝宗赵昚—光宗赵淳

清乾隆帝—嘉庆帝

这些禅让大致可以分成两类:

1)“外禅”,即把权力让给异姓,这种禅让往往会导致朝代更替。它一般是强权、暴力、武力胁迫下发生的,但基本上是和平的、不流血的。如:杨坚、李渊、朱温、赵匡胤上台。

2)“内禅”,即把权力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自己通常称“太上皇”,这种禅让一般不会导致朝代更替。其既有强权、暴力、武力胁迫下的权力转移,也有主动退位的。主动退位的有:唐睿宗李旦、乾隆皇帝。

三、封建社会

1.西周“封建”

一般把战国时期到鸦片战争前称为“封建社会”。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史与世界史学者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主要原因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封建”与欧洲古代史上的“封建”在内涵上相差太远。

中国古代的“封建”二字,是“封邦建国”、“封土建制”的简称。大规模的“封建”发生在西周初年。当时,地处西部边陲的周政权,灭掉了强盛一世的商王朝后,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便由王族的亲戚子弟率领族人到各地建立武装据点,其首要目标是解决周王室的安全问题。受封的诸侯在各自的封地内具有世代继承的统治权,但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并定期朝贡,随同作战,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按照“封建”一词的本义,中国古代史上,真正的封建社会,应该是西周到秦统一六国前的社会发展阶段。有学者认为,秦及秦以后的社会可称之为专制官僚社会”“官僚社会”“宗法—专制社会”“宗法性官僚君主制”“皇权专制主义”社会等。

2.西欧“封建”

天津师范大学的侯建新教授指出,在西欧,封建主内部土地层层分封,形成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每一层上下级之间都结成封君和封臣的关系,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每个领主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不能管辖附庸的附庸,每个封建主割据一方,各自为政。在这一制度下,各级封建主只服从自己的上一级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依附关系。封君与封臣之间的血缘作用并不大,国王也不是天下“共主”,“国王靠自己生活”,其全部经济来源就是他的个人庄园。保护诸侯,是国王应尽的义务;如果国王侵犯了诸侯的权利,诸侯可以反抗,包括使用武力。

可见,西周的“封建”与西欧“封建”区别很大。而秦朝以后的社会制度,与西欧的封建制度之间,几乎没有相同之处。秦始皇废除封建制,实行郡县制,由皇帝直接派出郡守、县令管理地方。这些官员的权力是皇帝给的,没有自主管理权,甚至连生命权也掌握在皇帝手中。可以说,中国的“封建”制在秦朝时就被废除了。虽然此后历代都有“分封”,但是,除了汉初、西晋、明初外,其他时期的“分封”只授予爵位,既不分土地,更不赐民众。因此,与西周时的“分封”也有着根本的区别。正如侯建新教授所说,“本来是两种不同的物品,为什么贴上同一标签并且装进同一箩筐?”

3.滥用“封建”

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但不能无视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就以西欧社会发展的阶段来剪裁中国历史。马克思本人也不赞同“社会发展遵循普遍规律”的命题,他还批评“封建”概念的任意延伸和滥用,并且明确表示,“君主专制”意味着权力的集中与收缩“封建主义”则意味着权力的分散与分割“君主专制”与“封建主义”在本义上是不相容的,是矛盾的。

许多时候,人们把各种落后、反动的制度、思想、习惯乃至人物,也冠以“封建”字样,例如:封建专制、封建迷信、封建地主、封建官僚、封建军阀、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封建习俗等。按照“封建”的本义,“封建的”就不可能是“专制的”,因为“封建”导致权力分散,而“专制”带来的是权力集中;“迷信”早就有了,而且永远会有,它与“封建”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美国学者费正清曾总结道,在中国,“‘封建’成了骂人的字眼,可是它缺乏明确的意义”。法国学者谢和奈也批评说,“人们如此滥用了‘封建’一词,以至于它失掉了任何意义”。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指出:“名词的滥用,以及对于名词的真正意义的无知,可以说是一座迷宫,连那些最大的天才有时候也在这里面迷失了方向。”

中国古代史的学术前沿问题(中)

四、重农抑商

1.商鞅“重农抑商”

一般认为,“重农抑商”政策始于商鞅变法。山东大学刘玉峰教授研究指出,商鞅变法推行的经济政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农战,二是抑商。农业方面的具体包括:国家授田;鼓励垦荒;免役轻税;奖励耕织;提高粮价等。这些又与战争有关。抑商的具体措施包括五个主要方面:第一,实行盐铁垄断,政府将所产盐铁卖给商人,再由商人分销各地;第二,严格控制粮食贸易,不准农民擅自出售,更不准商人收购;第三,严格限制私营工商业的从业人数,并加重其赋税徭役;第四,加重私营工商业的关卡税和营业税;第五,禁止经营旅店餐饮业,使行商难以解决食宿问题。

刘玉峰教授指出,商鞅抑商政策的目的,一是防止农民弃农经商,二是迫使私营工商业者弃商务农。抑商为了重农,重农为了战争;为了战争的胜利就要重视农战,重视农战,就必须抑商。可见,商鞅的重农和抑商,都不是单纯的经济政策,而是为国家军事目的服务的经济政策。这种政策势必会将社会经济纳入战争的轨道。随着大规模战争的长期持续,经济成果必将被战争所吞噬,进而导致经济崩溃、政权垮台。

2.后世“抑商”

中国古代有许多压制商业的措施有: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取消商人的政治权利,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商人染指;在穿衣、建房、乘车等方面对商人都有歧视性规定,等等。但各个朝代的情况不一样,甚至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政策也不完全相同。而且,对于“重农抑商”,也应区分开来看,“重农”未必要“抑商”,“抑商”未必是“重农”。再者,对于“重农”尤其是“抑商”的含义要做具体分析,不可简单地从字面上来理解。

综合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抑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抑制私人商业的发展,二是保护和发展官营商业。企图通过抑制私人商业的发展,保护和发展官营商业,使得政府和朝廷获取更多的利润。纵观漫长的中国古代史,没有一个政权真正违背最起码的经济规律,去完全抑制商业的发展。就是那些大力主张“重农抑商”的古代思想家们也认为:商业为社会所必需,反对完全禁商,主张给商业创造一定的便利,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使国家受益。所以,总的来看,对于私人商业的发展,在政策上基本上也是抑制与有限度支持并存,当然,不排除个别时期对私人商业持打压立场。

比如,汉武帝时因长期对外作战,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解决朝廷财政危机。汉武帝实行算缗告缗:向商人征收财产税,如果商人不如实上报财产数,鼓励允许他人检举揭发,举报属实的话,以商人的一半财产重奖举报者。学术界将这场掠夺民间商人私有财产的运动称为“地毯式搜刮”。另一方面,汉武帝还实行盐铁官营,以获取丰厚的赋税和利润。

唐宋与西汉对待私人商业的态度是不同的。唐初,城市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虽然有束缚商业的一面,但也便利了市场管理。当时的长安城不仅商店众多,国内外商贾云集,商品种类比前代大为增加,而且商业内部行业分工更加细密。唐朝中后期,长安城中的商业活动逐渐冲破了坊市制,经营时间延伸到了夜晚,经营场所延伸到了“坊”里。这些现象说明,政府对商业活动的开放度与支持度在不断增强。

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多次下诏,减免商人杂税。政府不但不歧视商人,还尽量保护商人利益,有时还允许商人做官。不利于商业进一步发展的坊市制度被完全取消,城内的市场也不再由官府设定,商人们甚至可以自由地选择交易的时间和地点,交易的场所大大增加。宋代还形成了全国性的商业网络,如:以汴京为中心的北方市场、以苏杭为中心的东南市场、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蜀市场、以陕西为主的西北市场等。另外,宋朝时政府还发行了纸币。这都说明,当时宋朝并未实行严格的抑商政策。

3.简要分析

总的来看,重视农业发展,扶持官办商业,抑制民间商业发展,是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对待农业和商业的一个基本立场。这种立场归根到底是由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决定的。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农业是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它给人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为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大事来抓,并采取一系列督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的措施,在国家经济政策上向农业倾斜。通过发展农业,国家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可以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以利社会稳定。与此同时,在政府看来,私人商业主一方面通过商品交换与高利贷盘剥农民,另一方面商业活动丰厚的利益回报又吸引着相当一部分农民“舍本趋末”,从而大大削弱了统治基础,所以采取了抑制民间商业发展的政策。虽然在个别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抑商”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长远来看,却不利于农业的发展,甚至也不利于商业自身的繁荣,不利于政府的税收,还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步,最终会危及统治者自身的利益。

中国古代史的学术前沿问题(下)

五、古代治世

1.文景之治

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国家财政有了根本好转,百姓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政治比较清明,通过察举选拔人才,鼓励大臣进谏议政;刑法相对宽简,并废除摧残肢体的肉刑。但文景治世的背后也有危机:政治方面,王国力量威胁中央政权;民族关系方面,匈奴不断侵袭边境;社会方面,贫富分化严重。另外,文帝景帝虽是开明君主,但也有专制的一面。比如:

周勃既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又在消灭吕后集团、拥立汉文帝中立下功劳。汉文帝一登基,立即削夺周勃的兵权,并贬斥出京,不久又以“谋反罪”为名,将他关进监狱。周勃贿赂汉文帝的舅舅,通过他向太后求情。太后训斥汉文帝说,当初周勃手握重兵,那时不反,立你当了皇帝,现在屈居一个小县,手无一兵一卒,反而要造反吗?汉文帝自知理亏,不得不释放周勃。

周勃之子周亚夫为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立下大功,但因功高盖主、兵权在握而遭皇帝猜忌,后来朝廷给他定了“谋反罪”。因为周亚夫购买的一些陪葬品是兵器,朝廷说他要在死后反于地下!结果周亚夫在狱中绝食而死。

2.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重视用人、纳谏;完善均田制、租庸调制;对少数民族平等相待、和平往来。因此,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新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当然,晚年的唐太宗,多次对外用兵,加剧了社会的不满,生活上开始注重享乐、追求奢侈。

唐玄宗继位后,重视用人,整顿吏治,加强制度建设。到开元晚期,唐王朝达到鼎盛时期。正如西方史学家所言:“这是一个巩固的时代,一个明智地运用皇权的时代,一个克制的时代,尤其是一个没有对外进行劳民伤财和野心勃勃地冒险行动的时代。”但是,调整三省制,减少宰相数量,也便利了李林甫、杨国忠的专权;轻信藩将安禄山,宠爱杨贵妃,导致重大失误出现。安史之乱的发生,使唐朝的盛世走到了尽头。

3.康乾盛世

关于“康乾盛世”,一般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疆域方面:我国辽阔的版图在这一时期最终稳定下来。

第二,人口方面:乾隆五十五年突破3亿人。

第三,文化方面:编纂了文化巨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

第四,耕地面积:突破10亿亩,远远超过明朝。

第五,经济总量:GDP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

第六,世界形象:成为西方人无限向往的国度。

但也有学者反对“康乾盛世”之说,认为不存在真正的“康乾盛世”。纵向与汉唐时期相比,无论是清朝人的精神风貌,还是统治者的气度胸襟,与“汉唐气象”相差都很远;横向与同时代的欧洲社会进行比较,在科学成果与社会发展上,已逐渐被抛在后面。有些人对前朝称为盛世,多是出于一种情感上的追忆,不能用来作为历史学论证的根据。康熙君臣称本朝为“盛世”,最初是出于满洲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4.“治世”的概念

中国人民大学戴逸教授所指出的,“治世”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是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而稳定的一个时期,一般情况下指的是政府对内无严重的政治腐败,对外无迫在眉睫的敌国外患,社会治安良好,经济比较发达、文化比较繁荣,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的时代。

相对清明的“治世”,其出现往往依赖以下六个基本条件:(1)开明君主的出现;(2)吸取前代的教训;(3)相应的制度保证;(4)善于使用人才知识分子参政;(5)特别关注民生;(6)几代共同努力。历史上的治世、盛世不能持久,就是因为这六个方面受到了破坏。

六、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

1.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既是中央集权的必然结果,也是专制主义的重要特征;中央集权的加强,往往会使权力集中于皇帝之手。但是,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各自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专制主义主要体现君主与臣民的关系,而中央集权则主要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专制主义的特征

专制主义的最基本特征有两个方面:第一,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及其家族、或某一统治集团之手,也就是独裁。第二,专制政治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面三个故事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专制主义。

故事一:有一天,秦始皇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数量。始皇帝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我说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

故事二:朱元璋曾夸宋濂:“跟随朕19年,不曾说过一句假话,议论别人一句短长,十几年如一日,何止是君子,简直可以说是圣贤了!”但朱元璋仍派特务监视他。有一天,宋濂同家人饮酒,朱元璋派特务暗中打探。第二天,朱元璋问他昨天是否喝酒了,座上客人是谁,吃了什么菜。宋濂一一如实作答。朱元璋笑着说,答的都对,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故事三:清朝大兴文字狱,强化君主专制,其中乾隆帝时就出现了130多起文字狱。江苏东台的举人徐述夔去世后,其子为纪念亡父而刊印《一柱楼诗集》。集中有“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后来乾隆帝称“用朝夕之朝为朝代之朝,不用上清都、到清都,而用去清都”,因此是“显有兴明灭清之意”。在乾隆帝看来,徐述夔丧心病狂,罪大恶极,虽然人已死去,仍下令开棺戮尸,枭首示众。两个孙子虽然自首,仍以收藏逆诗罪处斩。徐家惨遭灭门不说,当地其他徐姓族人也被抄家,有些徐姓人逼迫隐姓改名,把自己的祖宗牌位藏在马桶里以躲追究。

在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时期,专制主义也受到了极大的削弱。比如东汉的桓帝、灵帝,西晋的惠帝,唐朝后期的一些皇帝,明朝后期的多位皇帝,由于个人的执政能力非常有限,出现了外戚或宦官掌权局面。其他一些皇帝也可能会受到行政机制的影响,不能为所欲为。比如,崇祯皇帝曾写信给大金吾(即首都卫戍司令),要求连夜杀掉两个监察御史。大金吾上奏章说:言官如有罪,应公布罪状,以法惩处;半夜写条子,要我杀人,我是不敢执行的。

3.简要分析

专制主义可以实行于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也可以在地方割据王朝实施;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强弱并不是同步发展的,中国历史上的不少时期,中央集权是强有力,专制主义却有所收敛。

认清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之间的区别,就不会在批判专制主义的弊端时,连同中央集权制的合理性也一起加以否定。

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利于减少战乱;利于实行全国一致的货币与度量衡制度,进而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如灵渠、白渠、大运河的兴修,与中央集权的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样,中央集权也并不是一直在加强着。汉朝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都明显地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削弱。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