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的热情必然会高涨,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从心里学研究的成果来看,兴趣对小学生搞好学习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智力开发的源泉。

魏妹写发表于2023-11-28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龙华镇中心小学    魏妹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的热情必然会高涨,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从心里学研究的成果来看,兴趣对小学生搞好学习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智力开发的源泉。

以前的教育模式往往只重视给学生讲理论,而忽视了产生结论的原因,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限制。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切的感受到:要适应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打破这种教育模式,是课堂充满活力。要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直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极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尽可能的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从具体形象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时,教师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各一个,重点强调“等底、等高”。把空圆锥中倒满沙子,再倒入空圆柱中,倒了三次正好满一圆柱,或者把圆柱中倒满沙子再倒入圆锥中,正好倒满三个圆锥,从而得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圆锥的3倍,圆锥体积是圆柱的1/3.这样学生们很容易掌握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关系,顺利导出圆锥体积公式V=1/3sh。

二、开展活动,提高兴趣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教育心理学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如果切断动作思维将受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去“做数学”,体现学习过程活动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舍得花费时间,多多提供一些让学生活动的机会。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节,我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摸一摸,切一切,比一比,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整节课中,学生学得十分积极主动,参与热情很高,学习效果也不错。又如:教学行程问题是,我针对小学生对“地点”“时间”“方向”等关键要素、及“相遇”含义难以理解这一学情,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活动:首先,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演示,其他学生按照题意给他们做“导演”然后,请学生借助于自己两只手进行活动演示。事实证明,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认知表象,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

三、联系生活,增添兴趣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如学习“厘米和米的认识”,要求学生自己先估计一下讲台、课桌、黑板各有多长,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实际测量,通过讨论交流,发现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到的数不同,从而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再建立1厘米和1米的表象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与1米、1厘米长度有关的物体,如图钉的长度约是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讲台的长大约是1米;米尺的长是1米……再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熟悉的事物,如门、电视柜、讲桌、铅笔、身高、步长有多长。通过对身边事物的实际测量和估测,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不仅可以逐渐培养学生估算、估计的能力和测量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学习的母亲”。学校、家庭要共同创造有利条件、运用有效策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家庭、学校一体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情、有趣、有味、有疑,实现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优化,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在选择的时候要考虑运用策略的必要性,不是为了激发而激发,激发兴趣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更重要的是要选择合适得激发方法,才能有效的的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家长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学生的知识与思维之间架起桥梁,小学生就会感到学习充满了乐趣。就会发现知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世界,就会感到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需要。学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知识面越来越广,人也越来越聪明。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