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李慧莲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第二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能将错误改正,或者更新利用,将错误转化为有用的资源,才是最佳处理方案,同时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对教学中的错误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分析,下面我将结合个人经历,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误资源;教学效率;实践策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部分教师对错误资源的形成以及价值没有足够的认知,以抵触的心态看待错误资源,以至于课堂教学效率低并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事实上,合理应用错误资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难点,还能够逐渐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努力探索高效利用错误资源的方式。
一、采取激励方式,拉近师生距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绝大部分教师在学生犯错之后都会产生不良情绪,然后对学生进行批评,甚至惩罚。这样的教学理念便是教师没有正确看待错误资源的表现,对师生关系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负面作用。教师应当高效利用错误资源,采取激励教育法应对学生的错误,以此拉近师生距离,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
由于小学生思维较为简单,在完成作业或者回答教师问题时常常会犯下各种类型的错误。以“角的认知”知识点教学为例,“钝角”的概念是大于九十度且小于一百八十度的角。在做题时,小学生往往由于审题不仔细、对概念记忆不清、逻辑思维较差等因素而产生错误的认知,如认为“大于九十度的角是钝角”这一说法正确。在学生犯下这些错误时,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批评,而是应当先引导学生回忆或者查找“钝角”的相关定义,然后再引导学生将定义与自己的错误认知相对比,通过对比,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此时,教师先激励学生,如:XX你真棒,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犯的错误。然后再引导学生反思错误产生的过程,如原因是不细心还是知识点记忆不牢固,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再引用“吾日三省吾身”等名句表扬学生擅于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如此,教师既能利用错误资源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拉近师生关系,并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设计易错题目,培养反思意识
小学生的思维是数学课程培养的重点内容,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易错题目的形式引导学生犯错,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反思、逻辑思维,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例如,教师设计题目如下“学校要在一排树边树立围栏,已知每棵树之间的距离为五米,若这一排树共有六棵树,那么学校至少需要准备多少米长的围栏?”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许多学生会直接得出三十米的答案。在成功引导学生犯错之后,教师可以先不公布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先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交流。通过这两个步骤,部分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剩余的学生依旧自我感觉良好。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绘图,以绘图寻找空格再将数字相加的方式得出正确答案。如此,教师能够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影响。随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反思习惯的培养。
二、创造错误资源,提升解题能力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点内容,也是许多学生并不具备的能力。教师可以主动创造错误资源的方式,间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并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失败是有教导性的,真正懂得思考的人,他从失败和成功中学到的一样多,甚至是更多。”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人们往往不是一下子就掌握了真理,而是从犯错误的深刻教训中,获得许许多多比知识本身更精彩的体验。”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就是不断尝试-反思-调整的过程。
例如,教师设计具有错误的习题:“教师想要奖励给班级学习最努力的十位同学每人两支铅笔,请问教师总共花了多少钱?”在展示问题后,教师先询问学生能否解题,部分审题不仔细或者热衷表现的学生马上回答可以,但在仔细阅读题目之后又无法开始解题。在学生开始提出疑问后,教师再故作惊讶:“哎呀,这道题目好像有点问题,要怎样才能求出答案呢?”教师的浮夸表现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同时也是提示学生进行思考的信号。在思考之后,学生们很快便能够提出需要补充铅笔的单价。然后,教师恢复正经的神态,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过程,帮助学生梳理解题步骤,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组织分享活动,改变学生认知要高效利用错误资源,只在学生犯错时采取应对策略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当定期组织分享活动,暴露学生的错误思维,深入思考错误产生的根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在经历“自我否定”的过程之后建构正确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犯过的错误,并通过引导学生分享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自己错误的认识,并利用单个学生的错误警示其他学生,提升错误资源的价值。
以乘法运算的教学为例,学生们在学习、解题时都会犯下各种错误,在教师的激励教育措施下,部分学生自信自己已经掌握相关知识,但若不加深该类学生对错误的记忆,该类学生以后依旧会犯同样的错误。对此,教师可以在最后一课时划分十分钟时间,前五分钟用于学生在小组间分享自己或他人犯过的错误,后五分钟由各小组在班级中分享本小组总结的错误类型,教师需要对总结错误类型最多的小组进行表扬。如此,教师既可以改变学生对错误资源的认知,又能够加深学生们对所犯过错误的理解与记忆。
总之,在课堂中高效利用错误资源能够辅助学生成长。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建立良好的错误观,乐观看待学生产生的错误资源。如以激励教育法拉近师生距离,优化学生学习体验。教师还可以设计易错题目,引导学生犯错,借助错误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教师还可以主动创造错误资源,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逻辑思维与解题能力。最后,教师还应当改变学生认知,让学生悦纳自身错误,积极利用错误提升自我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林生.踏“错”寻“美”:数学教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利用[J].福建中学教学.2017(37).
[2]曾秉容,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应用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6(7).
[3]路攀.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未来英才,2017(15)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