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教给学生学会积累素材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快乐作文是一种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把快乐的感情抒发出来的作文教学活动。它以生活作为学生的写作源泉,以快乐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孩子在快乐中写作文。

王亚莲发表于2021-11-25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最能体现其语文综合素质。可小学生普遍有厌恶写、害怕写的心理倾向,这严重妨碍了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因此应让他们学会快乐的写作。快乐作文是一种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把快乐的感情抒发出来的作文教学活动。它以生活作为学生的写作源泉,以快乐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孩子在快乐中写作文。

        “儿童文化的核心是一种游戏精神,它追求一种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它能启迪儿童的智慧,释放活力,发展自由创造的能力。我一直赞同这样一种思想它表达着儿童内心的自由,愉快和本真。怎样让学生在快乐中写作文呢?

       让小学生的作文过程变得快乐起来,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如何写的问题。让学生在修改与评价中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师时时不忘露一手,给学生一些激励或启发,不断尝试新的方法,让学生快乐作文变成现实 。以下是我的几点教学经验:

        一、消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

        怕作文是农村孩子的一个通病,产生害怕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我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消除他们心中的“怕”字。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写话,把我们想说的话写清楚,写明白就行。这样学生就有轻松感,视作文为易事。其次要多一些趣味性,贪玩是儿童的天性,适当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写,在“玩”中提高。

        还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并通过阅读扩大知识面,让学生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同时,在表达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练习从说到写,从写片段,逐步做到、具体、通顺地写出有中心、结构完整的作文。但无论是搜集材料的指导,还是表达方法的指导,核心都是一个,即让学生感到作文不难。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激发学生写作文的热情和灵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他们感到作文是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最好途径。

         二、交给学生学会积累素材。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作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

      (1)从课外活动中积累。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有计划、有目的组织活动中学会积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是发掘和培养小学生童趣的有效手段。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由于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学生参与率高,且人人经历、细心感受,作文时也自然有话可写。如春游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跳绳、球赛、放风筝、拔河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为学生提供了尽情施展能力、显露个性的机会,写出的作文不仅内容新颖,而且形式也有创新、有个性。

        在每一次活动中,我都要求学生留心活动过程,注意活动者与周围人的表情、动作、语言,记下自己的感受。在这些活动当中科技活动最受欢迎,学生的头脑中充满这无数个“为什么”,他们极想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自己动手作小实验,然后指导学生练习写实验报告。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比较、认识事物的能力。学生根据自己做的小实验写出《纸锅烧水》、《鸡蛋浮上来了》等作文,写的生动、形象、有趣。而这些文章的素材,完全出于学生自己的创造。

      (2)从现实生活中积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的序言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因此,老师走进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问问学生吃的、看的、想的是什么,看看他们穿的、玩的、用的是什么,听听他们谈的、唱的是什么,并指导他们积累。这样,作文的题材才会取之不竭。如,孩子们都爱吃冰激凌,就可让他们写写《我最爱吃冰激凌》,既练了作文,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了一种冷食;孩子们爱看动画片,就让他们自己编动画片;孩子们爱幻想,就让他们自己写写《我的梦想》;孩子们关心环保问题,就让他们写写《我当环保小卫士》……这样的作文题能大大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是他们最感兴趣、最为熟悉的,学生都愿意写。作文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学生何需再去编造、拼凑呢?他们自然会写得丰富多彩、具体生动。

        教给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这样也就成了一个素材库,到作文时就不愁没有写作素材了。

        观察有序是观察最基本的品质,只有观察有顺序,作文时才能言之有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观察周围的事物:可按时间、空间或事物的性质、特点、发展顺序、作者观察的角度等确定观察的顺序,或从近到远,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人到物,从整体到局部……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我常带领学生到复杂的环境中去观察事物和现象,要求他们写观察日记,为写作文积累素材。

         如要求描写景物,我就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校园内的榆叶梅(那时正好树开花了。)观察后列出观察提纲:远看(整体)→近看(局部)→具体看它的干、枝、叶、花→在突出观察花的色、味、形。按以上顺序观察的同时,有指导动态、静态方面的观察,从而知道玉兰树美的特点。接着我又让学生观察其他花草树木,自己拟观察提纲。最后由观察植物,到观察动物、人,观察某个场景、某个场面,让学生说出观察事物的特点。接着我又让学生观察其它花草树木,自己拟观察提纲。最后由观察植物,到观察动物、人,观察某个场景、某个场面,让学生说出观察事务的特点。使学生在观察的实际中提高观察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不断积累观察所得。写作时,运用这些材料,内容也就更具体、充实了。

        (3)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

        ①广泛阅读,书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阅读内容上,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

       ②阅读时要有目的地摘录,常言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我们进行大量阅读,虽然开阔了眼界,提高了阅读的兴趣,拓展了知识,但如果不注意积累慢慢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因此用笔去记,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有目地进行摘录,摘录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写作素材,以便在写作的时候备用,这样才能使书为我所用。一般说来,我们读的书多,但摘录的相对来说来少一些,精一些。比如摘录常备的名人名言,作文知识,运用好的修辞手法的好词佳句,有价值的事例数据,特别需要的作文材料,需要引用古诗谚语等等。这些知识的在我们写作的过程中都很有用。

       ③读书要求学生要做好阅读笔记,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是读后感,这就是最常用也是最能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种表达方式。也可以通过列提纲对所读书籍内容进行概括;也可以是一种简单的摘录。读书笔记无定法,却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总结和运用。波尔克说过: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没而不消化。我却说读书而不注意积累素材,只会让我们付出很多而收获少。我们应该像一只蜜蜂从不同的花朵得不同的蜜糖,这样才能得到足够的营养。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使学生产生了语感,激发了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成了水到渠成、自然流泻轻松的事。

       (4)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积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这样的习作指导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习作的束缚,才能实现习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34年级)中强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第三段(56年级)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强调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情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作文教学中培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检,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在观察事物、认识生活、学习知识中找到与自己个人情趣相一致的潜在的共鸣点,使他们逐步学会从自己特殊的情感出发,在客观对象的众多特征中进行选择,从中找到新的感情体验的激发点。由于这个独特的感受正是学生形成个性的基础,因此,学生在认识事物、学习和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越丰富、越深刻,他们的作文就越富有个性,越具有表现力。

       (5引导学生在语育学习中积累。

        小学生处在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要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的作品、语言牢牢刻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构成孩子一生发展的文化语言的根基。

要引导学生在闲谈中积累。学生之间的闲谈是无拘无束的,他们往往会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伙伴交流。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留意收集师生、生生等课余闲谈的话语,敏锐地发现有新意的语言词句和思想内容;同时还要指导他们在作文中自觉运用巩固。

        三、让学生倾吐心声。

        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所以,教师应当为学生创一个驰骋的舞台,真正调动学生内在的言语表达欲望。坚持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为本”,为学生的自主表达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为学生的写作创造一个自由驰骋的舞台,让学生在为他所提供的舞台上说自己要想说的话,创设情景,多进行口语交际。

        可以为学生组织辩论会,比如: “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开卷有益,还是无益。”“吃零食好不好”,……教师在辩论中起到“挑拨”的作用,让学声尽情发挥,畅所欲言。这样竞争的方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神经,你言我云,好一阵“拼杀”, 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说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起来自然也就思如泉涌,文畅语顺了,为学生的写作铺平了道路。

        四、指导学生学会选材

        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了,那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个性。例如习作要求写一种动物,我们都知道动物是孩子们的朋友,孩子们喜欢小动物,也乐意写小动物,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在轻松、融洽、自如的氛围中,表达自己朴实诚挚的内心感受,写出个性作文呢?首先,我以体验为落脚点,训练习作技能。师生互动、层层推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沿文循情,适时给予点拨、启迪、归纳,让学生在形象的语言氛围中认知、学会表达思想内容的手法。其次,以情感为归宿点,丰富习作内涵。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指导学生习作,要鼓励他们乐于张扬个性,大胆表现自我,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百般思绪、真情实感在文章中自然倾吐,使文章的内涵更加丰满,更富有个性。在作文课上,我首先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训练目标,然后让学生画一画你喜欢的小动物,画时注意画出动物的特征,最后小组交流时可用上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前学生也写过有关动物的作文,但这次写就要启发学生提高作文质量、大胆表现自我。在这里,教师已不是教学的“控制者”,而是“促进者”了。作文教学的大方向没有变,但教学中已凸显学生个性,从而使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更有特色。

        五、让学生学写真话

        让学生无拘无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写作。叶圣陶先生说:“要敢言天下真,这也是做人的根本。”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激发自己的情感,从而产生一种学写真话的冲动和激情,即解放心灵,开拓思想,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展现实实在在的真感觉。解放心灵,就离不开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我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因此,要使学生在习作中敞开心扉,做到如老舍先生所说的那样:“写‘从心里掏出来的’真心话”。最重要的就是要解放孩子的心灵,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从种种禁锢中解脱出来,在作文时无所顾忌。

       (1)我要求自己切实转变观念,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和学生开展心灵对话,努力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种种恐惧,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让学生能在习作中“畅所欲言”的环境。在作文指导过程中,我还赋予学生作文时思想感情上的自由。

      (2)让学生写自己眼中看到的、耳中听到的、心中想到的,说真话、吐真情,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想写的。只要学生写的是真实的事,真的感受,即使文章不是很好,我也及时予以鼓励,让学生不再惧怕作文,让作文成为学生抒发感情的渠道。

       在作文教学中,有时因为要描述的东西太过平淡,就会人人言一。比如:我要学生刻画人物形象,其实,生活中除了面貌十分特殊的人,譬如说大鼻子、雀斑、外招牙等比较容易刻画外,要小学生去摹写普通的、没有突出面貌特征的人,似乎有点难度,于是,我启发学生将这个“真”定位在适度夸张基础上的“真”,这样,学生作文就容易得多了,语言也就更丰富了,学生出奇、出新的语言也让学生在作文中提高了创新能力。

       (3)写出真实感情。学生是有喜怒哀乐的人,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也有自己的欢乐和痛苦。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进作文里,把心理活动如实地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作文内容,也可学会表达情感的方法。

        六、及时鼓励,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学生学习写作一旦发生兴趣时,就会“乐此不疲”,愉快地学习,这样才能产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找到作文的金钥匙。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求全责备,或用命令的方式去禁或不屑一顾地挖苦讥讽,使学生觉得无法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多次消极的体验就会发展为对作文的怨恨,原先掌握的一些技能也会自行消退。特别是一些水平稍差的学生,他们对作文本身就存在畏惧心理,教师若再不给他们信心,就更是雪上加霜,产生一种反抗的心理和一蹶不振的自卑感。

        不要小看老师精彩的评语,它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写作文评语时,针对作文成绩稍落后的学生,我们可以这样写:这次的作文比上次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希望你以后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加油吧!对于作文能力平平的学生,们可以这样写:读了你的作文,老师的心情非常舒畅,平淡中透出韵味。如果你把平时积累的词句运用到这篇作文中,那这篇文章就会更精彩了。对于那些比较出色的作文,们可以这样写:读了你的作文,老师真是爱不释手。作文中幽默的语言、大胆的比喻、生动的描写都很精彩。真棒!……学生读了老师的评语,倍受鼓舞,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七、互动评议,提高作文的兴趣。

        作文评价对学生劳动成果的态度,也关系到对作文兴趣的培养。教师在批阅、评讲作文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对作文差生尤其应发掘他们的点滴可取之处,给予评赞、引导。实施成功教育可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对佳作可通过朗读、张贴或推荐报刊发表等形式,给予鼓励。让他们的劳动价值不仅得到老师的认可,还得到同学、家长乃至社会的认可,让他们满足被赏识的渴望,体验成功的喜悦,把被激发的新兴趣变成新动力。

        对于学生写作的随笔,每一篇、每一个片断,我们都要仔细阅读。对那些精妙的用词,优美或有哲理的语句,精彩的篇章等我们均要勾划出来,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对于问题较多的文章,我也要指出来,找到学生面谈,指出其错误所在,给予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在每周的作文课上,我都会把一周内从随笔中发现的闪光点和新旧毛病带到课堂上。让优秀习作的作者上台朗诵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写作的思路和经验等,然后师生共同评议他们的精彩之处及其积极影响。对于出现的问题,同样由大家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共同探讨改进的策略和途径。采用互动评议这样的方式讲评作文,收效是令人鼓舞的。许多同学在掌声与赞美中增强了自信,增添了力量,也有许多同学在讨论与评议中学到了方法和技能,提高了作文的兴趣和信心,写作水平都获得了提升。

        以上是我的几点小经验,也许有些欠缺,总之,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必须经过长期的严格的训练,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学会写作文,让学生大胆表现自我,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写作的热情中,让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作文世界。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努力研究,探索作文教学新路子,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引导学生培养起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们从课堂中走出来,回归到生活中去;从八股文的模式中走出来,回归到自由写作上去;从千篇一律里出来,回归到有个性化的写作上去;从矫揉造作里出来,回归到真情实感里去。让他们去体会生活,自由自在的抒发自己的感想,让他们把快乐渗入作文,以快乐引写作,以作文体验快乐,逐步打开作文的通道,使他们逐步走向成功。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