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对象:昕昕
观察内容:材料探索及持续性
1.昕昕在主题运动区游戏中对材料(体能梯、轮胎等)的探索过程和方式。
2.昕昕在游戏过程中的持续性,包括时间是的连续性、幼儿在游戏中持续性的学习等情况。
一、案例背景
上一次运动主题区活动仅限于以轮胎为主材料的运用,孩子们对游戏的持续性学习时间因为材料的原因持续性不长,因此本次活动加入了体能梯、垫子、一些废旧材料的利用等,让孩子在器械的使用进行充分的探索。
二、游戏实录
(一)初探
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开始分小组商量着拼摆自己感兴趣的关卡。昕昕和她的小伙伴们选择了体能梯和轮胎的组合。他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器械一起开心地搬运、拼摆。拼摆结束后开始体验和探索之旅。一开始昕昕在过滚筒和五步单梯架起来的”小桥“时,她有些害怕,时不时地和后面的好朋友在聊天转移她的注意力,终于在一分钟以后,她开始小心地往前挪动。但是挪动的速度非常慢。到了该”下桥“的地方她又犹豫了一会儿,开始探索怎么下去最安全。她先是把腿从五部单梯架的洞里试着钻出来,但是无奈洞很小,失败了。最终还是慢慢地挪动到”大桥“的边缘坐下小心地用脚先接触到地面缓慢而安全地“着陆”。
(二)防护
经过第一轮尝试她发现“着陆”时的不安全,看到旁边大班孩子们用的地垫,灵机一动,迅速地取来她的“防摔法宝”——地垫。于是开始了第二次游戏的探索。
这一次她依然采用的是手膝着梯爬。但是通过观察发现她的神态比上一次的时候更淡定,也没有了第一次尝试时的犹犹豫豫,动作也比第一次时快了一些。在下“桥”的时候只见她纵身一跃,安全地跳到了地垫上。她跑下地垫的时候非常开心,继续进入到了下一个关卡。
(三)再试
有了两次的尝试,昕昕第三次的时候胆子更大了。从手膝着梯爬慢慢地变成了四脚着梯爬。虽然爬的速度很慢,但是从她的表情上可以看到一丝放松的笑容,没有刚才的紧张感。当前面的孩子慢慢地站起来往下跳的时候她还在旁边鼓励着:“没关系,你就大胆地往下跳吧,这个垫子挺厚的,不会摔着的。”
(四)挑战
再一次的尝试,让昕昕有了很大的勇气,这一次她挑战的是在“大桥”上进行不是很规范的鸭步走。她曾尝试把手抬起来,但是因为考虑到安全她放弃了。特别是走到中间的位置,因为她的手抓梯子两侧抓的更紧了,以至于脚踩到了手。看到前面的小朋友想站起来往下跳时,她也想站起来紧随其后,但是刚想起身感觉梯子好像滑动了一下,因为一端承受了两个人的重量,而另一端没有人,所以它会失重,机敏的她马上又蹲了下来。
(五)创新
一个游戏如果长时间的不改变慢慢地都会失去兴趣。这时昕昕跑到了器械收纳处找到了一组自制的器械,又开始增加障碍。起初她把奶粉桶制作的器械横着摆放当作跨跳的关卡尝试了一次,觉得没有意思,就把这组道具竖着摆放开尝试了一次,满意的进行了第五次的尝试。这一次她并没有只局限于搭的“大桥”而是进行了全程关卡的挑战,闯关后做了一个胜利的姿势,然后和其他小朋友继续进行其他游戏的探索。
三、案例分析
(一)动作发展与学习品质
中班幼儿在身体动作发展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能力,如平衡能力、动作协调和灵敏性等,能够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进行攀爬。在昕昕对主题运动区的材料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她运动到的技能和方法有:跑、走、跨、爬等。她不断尝试,不仅利用不同的材料比如:滚筒、轮胎、单梯架等进行挑战,还在每次的尝试中增加不同的难度进行自我挑战。这种探索行为充分体现了昕昕良好的学习品质,比如专注、坚持和乐于探究。他在每次尝试中都给自己增加难度并努力的克服困难,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当看到别人也出现困难时还会用语言进行鼓励;当看到站起来有危险时能及时止损,避免危险的事情发生。这些品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持续性发展
通过观察发现昕昕在游戏中相对来说持续性较长。她在游戏中不断尝试新的动作和方法,第一次的尝试中她胆小不敢爬,但依然进行自我挑战,当她成功地走过这座“小桥”时,她走过的不仅是肉眼可见的关卡,而是心里的恐惧。随着游戏的持续进行,昕昕不断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比如:手膝着地爬,四脚着地爬,走鸭步等,让技能得到了提升,从胆怯到后来的熟练,还掌握了很多的技巧。而且在游戏中孩子们还形成了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想办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他们在互相帮助和提醒中确保游戏的安全进行,在游戏中寻找到了更多的乐趣。
四、游戏价值
(一)运动主题区的游戏对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发展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比如在走过“大桥”时,昕昕尝试在梯子上手膝着地、四脚着地等,都需要她不断探索。
(二)在逻辑思考能力上,在拼搭各种障碍时如何进行器械的组合、在哪些位置摆什么样的器械合适等问题时,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来规划步骤和方法。
(三)在游戏中,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等优秀品质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昕昕在攀爬的过程中克服恐惧心理不断尝试,并进行各种挑战,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就是这些优秀品质的生动展现。这些品质将伴随孩子们的成长,对他们未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有着积极的影响。
五、教师反思与支持
(一)随时调整角色站位
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昕昕能够不断尝试,勇敢挑战。说明孩子具有干预挑战的能力。放手与信任是对幼儿最大的尊重,在孩子们搬运梯子的过程中因为路程长,提出需要帮助时,及时参与搬运工的角色,帮助孩子完成运输;当在孩子们游戏时,教师作为一个观察者默默关注着孩子的活动变化,在尊重孩子自主探索和避免过度受挫之间找到平衡,精准地把握介入时机,以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游戏发展。
对于游戏中的昕昕过“大桥”的尝试的不同的方式进行记录及时给与肯定;当发现有安全隐患时,老师是一个风险管理者,对于有危险的区域进行预设并在旁边随时关注动态,当孩子发现的时候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当孩子没有发现的时候及时提醒孩子。
(二)教师的介入和引导
在昕昕准备放弃这个挑战的时候,其实我应该及时的介入到游戏中通过语言激起孩子们继续探索活动的欲望。比如:“我看到你刚才拼的奶粉桶的障碍叫什么名字呢?你还能用其他的材料让这个关卡更丰富吗?”“你们今天拼的关卡还没有名字,你们给它起一个非常有气势的名字吧。”“你们起的名字这么有气势,那摆放的关卡是不是得更多更长才能符合它的名字呀?”......用类似的语言引导着孩子深入学习,探索。
通过对昕昕在主题运动区游戏的观察,我深刻认识到自主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支持策略,如适时介入让幼儿持续性学习、把握角色站位、丰富材料等,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游戏环境,让他们在游戏的世界中继续快乐地探索和成长,共同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与成功。
评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