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工作室

特色资源

高中历史

班级学生假学习现状分析

衡水魏朝惠名师工作室 2023.12.28 332
学生假学习又称为学习过程中的伪勤奋和假努力,之所以定性为“假”,是因为它是建立在实打实的勤奋和努力之上,但是从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的角度进行考量,收效甚微或者毫无收获。无效努力视为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投入大量时间,最终却一无所获;可能付出巨大努力,却未有突破或提升,浪费了时间,感动了自己。学习结果反馈出来之后,可能引发不良情绪产生,因为自己“明明非常努力,明明花费大量时间,明明做了很多题”,但就是不出成绩。我在班级做了调查,让孩子们反思了自己明明很努力却不出成绩的种种表现,最后把内容做了汇总与归类,最终分成了四大部分:课堂、考试、思维、态度,以下是自每部分精选的四条代表性表现:一、课堂假象:课堂懈怠、课下瞎忙(课堂)1.上课老师一讲就会,认为会了不再整理、思考、重做。2.熟悉的内容不听讲,认为会了,不听老师的思路和方法。3.课堂有疑问,总想等着课下去解决,课下又抽不出时间。4.时时都在下决心提高学习效率,却经常不经意地走神。二、考试假象:盲目做题、没有效率(做题)5.做题不注重细节,认为有思路就是会。6.做题不规范,出错简单归结为马虎,下次还会重复错误。7.做过的题,就算自己知道有价值,却从来不会去翻看。8.没有错题本,或有错题本但从来不看。三、思维假象:学而不思、懒于动脑(思维)9.做题不会就翻看答案,一看答案会了,就以为自己真的会了。10.题拿来就做,没看清条件就做。11.只管埋头做题,做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做,从来不去想。12.为了应付老师作业而抄答案。四、态度假象:逃避困难、错失提升(逃避)13.做卷子挑着做,只做顺手的题,不会的跳过去。14.做题做半道题,稍有障碍就等着老师讲。15.总是先完成自己喜欢的科目,不喜欢的科目没时间就放过。16.一看题太长,就认为太难,不再分析,直接看答案。总体来说,学生的伪勤奋和假努力是用形式的忙碌掩盖了思维的懒惰,由惰性引发的不良后果又容易引起情绪的波动,所以要解决学生伪勤奋假努力的问题要从方法着手,另外需要兼顾到学生极有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解决班级存在的伪勤奋和假努力状况并非易事,因为这个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搞定学生的态度问题,也就是让学生有正确的认识,然后提供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引导学生主动使用并坚持。学习方法角度我建议学生采取“点式突破”进行尝试。“点”是针对点和侧重点的意思,针对的是知识弱点,侧重的是时间节点。针对点:模块、专题、类型题出现短板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弱,方法包括跑办公室向老师求助、与同学交流随时解决问题、进行类型题专项突破等,还包括满分卷整理、错题重做、笔记修订、变式训练等多种方案,供学生选择最适用于自己的方法。时间点:不等不靠不拖,这是我给学生最中肯的建议。很多孩子做了很好的打算,可常因为没时间而致计划落空。诸多问题的积攒往往让他们产生放弃的念头,因此很多事情拖到最后等于零。哪些时间节点是要抓住的?老师提问的时候,积极参加互动;课堂整理的时候,及时提出疑惑;下课之后,马上向老师请教。另外要注意利用小时间点进行散点知识的强化(课间操、课空),系统知识则在相对较长时间的节点进行集中学习(自习课、午晚清)。另有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随堂记。随堂记的详细解读如下: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被灌输的知识容量非常大,老师会根据讲课内容进行扩充与拓展,学生要抓住重点,解决难点,记录疑点,另要兼顾扩充点,这个难度相当大。学生学习不怕学不会,因为可以问;不怕不会用,因为可以练。怕的是什么?学会了,能用了,但忘了。因此说“重复是学习之王”,及时复习是学习的王道,反复复习是制胜的法宝。随堂记的使用可以最大程度兼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非常有效地进行解决。    随堂记讲求简练、事无巨细、辅助笔记、便于回顾。随堂记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不需要横平竖直,可以采用重点词记录,另可采用数字、图形、字母等替代符号。学生在进行随堂记录的时候,要将老师授课牵扯到的知识点进行全覆盖,做到事无巨细,这个要求是课堂笔记无法达到的。事无巨细的目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反复强化,也会给课堂笔记的完善提供“技术支持”,当然还有另一个功效:防走神。图片   学生真正利用好随堂记,代表他需要紧跟老师思路,找寻并记录课堂上涉及的所有知识点,这就需要学生要跟老师的思路保持一致,最大程度的紧跟老师步伐,这也就非常有效地向走神发起了挑战。有效降低课堂走神的方法,目前我想到了两个,一是做好预习,带有目的性地听课会有效降低走神几率,另一个方法就是随堂记,让自己有意识地跟紧老师的节奏,就会有效降低思想溜号的可能性。随堂记的几个要求:1.做好时间记录,标注学科,涉猎知识点进行序号标注;2.每节课结束之后,用一分钟以内的时间进行本节课知识点的再回顾;3.以半天为单位,补充好课堂笔记;4.在当天晚睡前或第二天起床后,进行所有学科随堂记的再回顾;5.建议将随堂记的本子中间打上线,节省纸张;6.随堂记不用做长时间保留,最长三天可以抛弃。方法并不是取巧,正如巧学的前提是勤学一样,单纯将解决问题依托方法,大概率会落空,所以应告知学生脚踏实地之后再去锦上添花。情绪调控角度学生可能身处伪勤奋和假努力中,致使因不良体验出现了懈怠状态或焦虑情绪,这就需要我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及情绪梳理。这个工作中,我不仅需要做一个成功的倾听者,还得做一个能够给到学生所需帮助的助力者。可以通过情绪ABC对学生进行情绪梳理,也可以通过“和解书”帮助学生与过去的自己作别,重新回归到当下的现实中来。对学生过去的状态要给予肯定,因为“勤奋”和“努力”是真的,但是因为无效,所以我们需要放弃,需要从以往的学习模式当中走出来,需要做重新选择。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树立信心,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要让学生实打实地看到自己的努力痕迹。这个时候我给学生提了三个小建议。1.每日小结。学生根据一天的表现,总结出自己的优点,另要找到自己的短板,优点可以提升自己成就感,短板则是自己的努力方向。小结当中还可以记录自己的情绪,我在批阅的时候可以与他们互动,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约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2.微成功打卡。我为学生设计了计划表,并张贴到文化墙,他们每天需要制定两到三项任务,加以实施并需要在打卡表上标注。计划是为了让一天的工作有的放矢,上墙是为了寻求监督,督促自己坚持做正确的事。微成功总体来说就是:日进一步。3.随堂记。依然是随堂记,我每天的批阅和签字是对他们的一项督促,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让自己一天的收获具现在本子上,会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老师的批阅与肯定,则会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并产生坚持下去的持久力。伪勤奋和假努力在学习过程中很常见,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的引领,需要学生的改变,还需要外在的督管与推动。学生正视并在伪勤奋和假努力状态中做出行之有效的改变,成绩必然会有大幅度跃升。
高中历史

如何将家常课上成公开课、示范课?

衡水魏朝惠名师工作室 2023.12.28 272
“家常课”与各种形式的“公开课”相比有自己的特点:课前准备工作不充分;课堂教学具有随变性;学生心态放松,易产生创造“灵感”;学生活泼有余,课堂纪律较乱;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频繁;课时目标的达标率不高;课堂教学不足之处可随时调节;突发性事情经常出现;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主题易被题外话扯远等特点。所以在平时教学中,不能被五花八门的“公开课”中精彩的场面模糊视线。其实,如果能够在“家常课”中切实地做到如下几点,那么,我们的“家常课”也能成为节节“示范课”。1.明确教学目的,统领教学内容教学中首先要认真制订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既要符合本校的实际,又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接着在此基础上精心准备教材,认真挑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应在课的开始部分让每一名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因为明确了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外也便于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 。2.教学手段灵活多变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是新课标倡导的,也是每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理想。进行具体教学时,教师要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同方法也要视不同对象,灵活调节运用的时机、形式等。除了教师精心准备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3.教学思路大胆创新,敢于放手在教学中,我们可采用“集中与民主”相结合的方法。集中即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进行 活动,民主即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学生有宽松的想象和创造空间。一、先集中后民主   在平时教学中,要先集中讲解、示范,讲清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然后才能进行各种形式的分散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时井然有序,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二、教师要敢于“放手”,大胆采用科学的“放羊式”教学科学的“放羊式”教学是开放的富有情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集放、导、创、主、收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科学的“放羊式”教学方法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统一,就是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才会生机勃勃,春意昂然。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的和谐是科学的“放羊式”教学的根本宗旨。只有解放所有的学生,才能解放教师自己,师生双方的解放,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只有师生共同以主人的身份和责任感去积极主动地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这就是科学的“放羊式”教学实践的深远意义。放:教师在主观上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组织教法上不拘格式,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保证一定常规管理和安全前提下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这种“放”不是教师放手不管放任自流。   导:就是教师重在主导,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学生更多学习空间。改变“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模式为“引导、指导”教学,少讲多练,使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创: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不断设计、变换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自觉地、积极地进行学习。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满足学生的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创新,使其“易学、乐学、善学”,从而使学生喜欢上课。同时要充分注意学生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以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这一理念强调,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练过程中去思考、分析、质疑解难,要使学生将“学会”变为“会学”,授学生以“法”,从而使学生练有所得,学有所获。教师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学生大胆放开手脚,让学生在体育活动的实践中主动地去学习,甚至可以提供器材让他们自编自导,使他们充分 体验运动的快乐感觉和运动的成就感 。   收: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教师要按照课堂常规对学生进行管理,不能放任自流,特别是在安全上要充分重视。要合理地处理好学生的自由学习空间和教师的常规管理之间的关系。三、注重课中和全课的点评工作学生自主活动时教师要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也可参与活动,目的是发现活动中的异常情况。若发现问题应随时中断活动进行点评,对不足或错误之处及时调节或纠正。“课中点评”可控制自主活动的发展方向,避免“一盘散沙”的场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对个别问题应个别辅导。全课的点评十分重要,采取的手段要多样化、民主化,如汇报演出、学生评课、交流心得、教师点评等。总而言之,师生在上完每节课以后,都要有所收获。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课堂处处皆教育,教师应时刻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新课标一改以往强调技术技能传授,而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不可凭空而谈,必须以课堂教学为媒介。故在“家常课”中要留意课堂细节,关注学生思想情感发展状况,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个体差异2、 营造“课堂小社会”,倡导合作学习我们提倡在同学间、师生间的合作交流,反对“灌输”式教学。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课堂小社会”学习情境,同时倡导“兵教兵”式的合作学习途径,这样既节省教师的重复劳动,又增强了学生问的合作与交流。笔者认为,这里的“合作学习”已远远超出了学习本身的内涵,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是教学宗旨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能创造,从而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教学中除一些技术技能教学外,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并加强启发和诱导。事实证明,许多新颖的创造都来源于“家常课”。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新,不要怕出错。同时教师自己也要参与其中,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并及时归纳,捕捉学生创造的痕迹并进行扩大和演变以致推广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4、 巧妙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情良好的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由于“家常课”学生的心态较放松,易放松组织纪律性,个别学生还会犯错误。笔者认为,对待一般性错误只要在全班进行口头教育,以警醒其他同学,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当然也要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目的是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接受教师的教育,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小社会”中的一员,有遵守社会公约的责任。总而言之,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要认真钻研“家常课”教学,要确保教育、教学两不误,使我们的“家常课”也能像“示范课”“公开课”那样节节新、课课精。
高中历史

教学成果提炼应凸显三重属性

衡水魏朝惠名师工作室 2023.12.28 341
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是国家教学成果奖评审的重要导向,如何从个性的办学经验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性的育人规律,是申报教学成果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为此,进行学校教学成果的提炼要抓住三点:一是如何提炼出既有普遍意义、又有学校特点的主题,作为统整成果的理念与灵魂,给其他学校在方向与观念上以启发?二是如何对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分层分类的归纳总结,作为成果的核心内容与主体,让同类学校获得可操作的借鉴?三是如何收集成果使用过程中的实践效果评价,作为成果有效性的证据与证明,让成果具有说服力?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应思考如何走出为评奖而提炼、总结的套路,将成果提炼总结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结合起来。笔者以获得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大国防教育:G中学立德树人实践的新样式”项目为例,谈一下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注重成果的未来属性:以主题提炼促进办学品质提升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成立于1948年,是第四野战军的“东北民主联军南岗干部子弟学校”,几易其名,但始终延续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学校于2012年在广东省教育厅和省军区政治部的支持下成立国防班。通过十余年的发展,“国防班”成为学校的名片之一。但是,基于本校办学历史、办学资源而进行的教育改革,对其他学校是否具有借鉴作用?我们经过深入反思和集体论证,达成共识:要站在学校未来成长的角度看成果提炼的意义,成果提炼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要将教学成果提炼的过程变成办学品质提升进程的加速器。基于这样的认识,首先,我们站在国家立场上,提炼出“爱国育人”的教育主张,以国家立场引领教育立场,从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出发,让国防班教学走向国防教育,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健全品格、阳光气质的时代新人。其次,我们站在学生立场上,总结出师资多元、场所多类、方式多样的实践理念,让教育立场照耀学生立场,从国防教育对高中阶段学生成长的意义出发,形成了“教官+教师”“校园+场馆”“学科+活动”等实践路径,让国防教育的推进依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再其次,我们从学校立场出发,把成果提炼的过程当作办学品质提升进程的加速器,让国家立场、教育立场落地,深深地扎根于学校实践,长远地改变学校样态,从品格、气质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画像,提出培养学生“友善、文明、有礼、诚信、坚毅、担当”六品格和“朝气、灵气、锐气、正气、勇气、大气”六品质。注重成果的现实属性:以上容归类促进课程体系重建在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前三年,国防班教学内容包括政治理论课、军事理论课、军事体育课、军事技能课四个部分,主要通过新生军训、军事实践(军事日和军事夏令营)和日常训练完成;建立了校门岗哨、请示报告、学习管理、内务卫生和出操训练等制度,形成了系统配套的管理制度体系。这样的课程设计充分挖掘了校史,调动了学校的校友资源,利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但在高中阶段对于学生价值观、品格、气质的培养还很不够。学校从成果的可复制性出发,站在教学模式重建的立场上进行内容的归类,从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个方面更新迭代课程体系,让归纳的过程成为课程重建的瞭望台。在目标方面,学校提出培养有正确价值观、健全品格和阳光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课程实施有方向。在内容方面,学校依据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特点,将目标按年级进行分解,构建从育人目标到课程模块、课程内容的三级课程框架,形成了国防理论课、国防法规课、国防技能课、国防体育课、国防科技课、国防研学课六大课程模块,让课程的实施有抓手。在实施方面,学校从组织、时间、师资、场景、方式上着手,由德育副校长主管,每学期100个学时,绘制“兵教师胜任模型”,建构由“校外场所+场馆+基地”和校内国防园共同构成的实施场景,提出“专项活动+集体教学+节日活动+部队集训+红色研学+社团训练+操场比武”七合一的教学方式。在评价方面,我们以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为理论基础,关注可量化的结果性评价,更关注学习表现的可视化评价,形成了基于量表的“教师观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方式。注重成果的社会属性:以成效评估促进社会责任反思学校是社会文化发育的启动器,应站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出发点登高望远,反思学校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广大附中作为一所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学校,承担着引领学生成长、引导社会评价的责任,因此在总结项目的成效时,我们只选择与国防教育强相关的教育教学成果,着重从学生成长、“兵教师”模型、普通高中立德树人新样式三个方面总结归纳项目的成果。首先,收集学生各类成长的变化,引导社会在关注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关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价值观和品质、气质的意义。我们设计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学生国防意识调查量表”,关注学生高中阶段价值观、品质、气质的前后变化,鼓励学生参加各项非学科类的国家白名单赛事,获奖达400多人次。其次,关注“兵教师”的成长。50名优秀士官进入学校后,在“兵教师”模型的引领下,先后完成了3项国防教育课题,发表多篇论文,成为“全国退役军人进校园”典型,实现了从“优秀士官”到“优秀士官+优秀教师”的转变。再其次,让办学资源依从国家的教育方向、教育的育人规律、学生的成长规律,探索出普通高中立德树人的新样式。这一新样式既是从校史中成长起来的、属于广大附中的办学硕果,也是进行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变革和教育学研究的典型案例,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专题活动

语言建构能力培养

衡水王小铭名师工作室 高中语文 234
课题

解题策略指导:突破材料题解题困境

衡水魏朝惠名师工作室 高中历史 906
高考历史复习解题策略指导:突破材料题解题困境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四翼”是将品德“金线”和思维“银线”串联起来,而“四翼”的考查是以情境来实现的。历史学科的情境包括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和学术情境。这些情境的设置都离不开史料的支撑。围绕某一主题,运用两到三则史料,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这种考查形式在高考中频繁出现。所以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至关重要。 一、材料解析题特征分析1.必备知识为重点考查内容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必备知识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历史学科的必备知识不仅包括教材主干知识,也包括历史主干知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是“四翼”中基础性的体现。抛开必备知识,谈素养和能力,无异于空中楼阁。所以保持一定比例的覆盖面,增加必备知识的考查范围,是近些年历史高考命题创新的基本前提。如2020年全国卷Ⅰ第41题第(1)小题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的考查,需要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格局以及中国的对外关系才可正确作答。而这正是历史学习中的必备知识。所以该小问充分体现了高考对必备知识的重视。不仅全国卷,各省的地方卷也特别重视对必备知识的考查。2.创设新情境,考查关键能力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即是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其中关键能力是对学生学业水平的综合性考查。为国家和社会选拔人才是高考的重要使命,所以对关键能力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徐奉先在《高考历史学科关键能力考查路径研究》中将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概括为三大类,即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探究能力。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我们不难发现题目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日益凸显。就材料解析题而言,命题人引用新材料,创设新的历史场景,综合运用“说明”“比较”“概括”等史学技巧,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原因、意义、背景进行分析,考查学生对于信息的提炼技能。例如2020年全国卷Ⅰ第41题,以中德关系为主题创设学术情境。该题第(1)问为“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必须从材料中找出时间和能够体现变化的关键词。这便考查了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然后学生需要调动必备知识,如当时的国际局势、中美关系、中苏关系等去分析变化的原因。这便考查了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探究能力。3.重视历史学科素养的渗透历史高考评价体系解读指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和必备品格,历史试题坚持多角度、多层次考查考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历史学科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和历史理解。每一道高考题都考查了其中多个学科素养。例如,2019年全国卷Ⅲ的第46题围绕唐朝名将郭子仪设置了综合情境,考查了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该题在立意上借助郭子仪这一正面形象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不论是第(1)问要求“概括郭子仪的历史功绩”,还是第(2)问“简析郭子仪取得功绩的原因”,我们都要将其置于特定的时空框架下去思考。学生做每一道题都离不开对材料的理解,历史理解是历史解释的基础。而对于原因的分析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解释。 二、学生答题失误分析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关注历史命题规律,分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学生科学地思维方式及做题方法的指导,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日常教学,笔者了解到学生在解答材料解析题时,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史论脱节,离开材料回答问题多数情况下,材料是学生答题最重要的依据。学生在解题时并没有运用试卷中提供的材料,仅仅是根据记忆将课本上的知识默写到试卷上。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查的关键能力之一。抛开材料,机械地默写课本知识,这往往不是出题者想要的答案。同时,由于不能很好地阅读和解读材料,也会造成答题角度比较单一。2.审题不清,总结概括能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对题目没有认真审题,往往答非所问。比如分不清“作用”和“影响”“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等,最终导致失分。再加上基础知识不牢固,导致无法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只能机械地抄写材料内容。缺乏上位的概括能力。3.组织不力,运用术语能力欠缺每一个学科都有专门服务于本学科的专业语言,历史也不例外,比如“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学生在答题中往往使用口语化的语言,比如“大大加强了权力”“皇帝的权力变大了”等,这些语言明显不属于历史学科术语,会直接影响得分。近些年,学生在材料解析题上的得分普遍偏低,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的答题用语不规范,答案缺乏系统性。 三、培养学生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的措施1.审清问题首先,学生需要关注材料解析题的问法,高考历史试卷主要有四种材料解析题问法,第一,结合材料回答问题,针对这一类型的问题学生应当对材料进行归纳,从材料中提炼答案。第二,联系所学知识解答,这种类型的问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材料定位课本上的知识点,之后根据课本知识点予以回答。第三,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这种提问方式要求学生既能够定位课本知识又能够联系材料内容,难度较大,但是此类提问方式在高考试卷中出现频率也较高。2.细读材料明白了问题之后,我们要带着问题读材料。材料要怎么读呢?读材料时要勾画出关键词,明确每一句的主要内容,找出主体。这样有助于我们对材料划分层次,往往每一层就是一个得分点。那怎样去分层呢?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标点符号去分层,比如逗号、分号、省略号。这些特殊标点往往是划分层次的重要信息。当然,也有可能一句话包含的信息量很大。或是两句话叙述了同一方面的内容。此时,我们就需要找出主体,根据主体去分层。学生在阅读材料时,需要联系教材内容,同时兼顾课本以及试题材料,借助所学知识解析材料。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很多学生在阅读材料时会面临这几个问题:第一,对于材料出处比较忽视,材料出处有时候也能够成为解题关键,教师需要在日常练习中培养学生对于材料出处的敏感性。第二,对于古文比较抵触,其实在读材料时,学生不需要对史料逐字翻译,只需清楚大意即可。对于表格型材料题,学生往往会无从下笔,针对这一问题,学生需要把握问题的指向,横向、纵向分析表格材料。具体而言,纵向上,我们可以根据表格中的时间,分析主体整体发展趋势,此时要注意数据变化较大的地方。横向上,我们要对表格中的各个项目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各自的特点。如果项目中涉及总体和部分,则需要分析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占比多少,或是以某个部分为主导。3.构思答案审阅问题、分析材料,其目的都是为了解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需要注意答案的规范化、要点化、条理化。规范化要求学生能够用词准确,答案简洁。同时也应当注意文字工整,保证卷面干净。要点化要求学生在答题时可以分点作答。条理化要求学生应当划分答案的层次,避免围绕同一个角度长篇大论。下面我们以此方法试解2022年高考题。例.(2022·全国乙卷·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被当时六国人称为“虎狼之国”。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秦国管理有效,承认秦国军队战斗力强悍:“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但他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隆势诈,尚功利”,无礼义教化,“干赏蹈利”(求赏逐利),只能称之为“盗兵”“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不能与春秋时齐桓公的军队相比,更不能与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仁义之师相提并论。——摘编自《荀子》等(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荀子称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队为“盗兵”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军事改革。 首先审问题。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就是在告诉我们答案来源。然后再通过时空审限定。“商鞅变法后”是时间,“秦国”是空间。再看问的对象是“秦国军队”,问题指向荀子称秦国军队为“‘盗兵’的原因”,最终问题指向原因。现在我们带着问题去仔细阅读材料。第一句话讲述了商鞅变法在军事方面的内容及作用。再看第二句话。可以发现两句话是两个主体,所以第一句可单独为一层,并且不是我们要找的原因。第二句话则点明了荀子对于秦国军队正反两方面的评价,并点明了称其为“盗兵”原因,即“‘隆势诈,尚功利’,无礼义教化,‘干赏蹈利’(求赏逐利)”。接下来便可组织语言,形成答案:秦国军队崇尚功利,不懂礼仪教化。然后,我们再看材料的第三句话。这句话提到这种“尚功利之兵”胜败无常,不能与齐桓公的军队相比,更不能与“仁义之师”相提并论。由此我们可以总结第二个原因:秦国军队不能战胜仁义之师。其次,再联系所学知识。荀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重视礼仪教化。而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按照法家思想进行的军事改革。由此形成最终的答案:①秦国军队崇尚功利,不懂礼仪教化。②秦国军队不能战胜仁义之师。③荀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重视礼仪教化。④商鞅按照法家思想对秦国军队进行的军事改革。第二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军事改革。评价题大多需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还是先看材料。根据第一句话中“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这一内容再结合战国的时代特征,可以得出第一点评价,即沉重打击了奴隶主贵族,有利于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崛起。根据第一句话的后半句“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统治区域不断扩大”,可得出“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这一答案。最后结合“虎狼之国”一词和荀子的评价,我们可以得出商鞅变法消极的方面,即士兵过于暴力,杀戮过重,难敌仁义之师。由此可总结答案:①沉重打击了奴隶主贵族,有利于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崛起。②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③士兵过于暴力,杀戮过重,难敌仁义之师。总之,新的形势下,无史料不命题,所有的历史题目都离不开对史料的解读,而材料解析题作为高考历史试卷的主要题型之一,分数占比较高,很多学生因为解题能力不高导致失分严重。历史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重视学生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将材料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根据问题指向作答,以提升解题水平。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的时间变了?

衡水魏朝惠名师工作室 高中历史 794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于何时?部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与老教材的说法不同。《纲要(上)》第16课“学习拓展”中说:“甲午中日战争后,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起来,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由此产生。”而老教材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前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笔者1989年从教以来的高中历史教材皆持此说)。最近有位同行在本工作室微信公众号给我发私信,问:“教材为什么不在‘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后面直接说早期资产阶级产生,而是放在了甲午战争以后?是不是说明教材改变了以前‘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产阶级产生’的观点?”这位同行非常不错,备课很仔细、很全面,发现了新教材正文之后“学习拓展”部分对这一问题的新说法。有学者指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的时间问题,不仅关系到对整个资产阶级发生发展过程的研习,而且直接关系到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组织和人物的评价(彭平一:《论林增平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问题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2期)。的确如此。所以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需要正视的重要问题。但新教材对此没有进行分析和解释。从备课的角度看,对这个问题,中学老师需要知其然,更需要知其所以然,不能让这样的问题轻易地“滑过去”。其实,新教材的上述新观点,在史学界只是一个旧观点。关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的时间问题,新中国的史学界曾经有过几次讨论,但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笔者所见,大抵可归纳为以下数种意见:(一)“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说”持此说法的学者有郭庠林、陈绍闻、史全生等。郭庠林、陈绍闻二位先生的理由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是中国资本主义重要方面,而工场手工业在鸦片战争后有所发展。”(见杨立强、沈渭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讨论会综述》,《历史研究》1983年第6期)史全生先生的理由是“中国资产阶级是和工人阶级是同时产生的。鸦片战争以后,外商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开办了一系列工厂企业。其中,被雇佣的中国产业工人就是工人阶级,代表外商资本家招雇并直接管理中国工人的中国买办就是中国资产阶级。”(史全生:《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与形成》,《安徽史学》2004年第5期)(二)“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说”或“1895年之前说”持此说法的学者或著作有郭沫若、张万年、高景明、林剑鸣、翦伯赞(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四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82页)、中华书局版《中国近代史》(本书编写组:《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79年,第270页)等。由于《中国史稿》、《中国史纲要》和中华书局版《中国近代史》具有教材性质,它们基本没有提出时间定位的学理依据,如《中国史稿》第四册说:“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开始,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工业,产生了中国的资本主义。”“伴随着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生,出现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四册,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84、87页)从学理上分析的主要是张万年、高景明、林剑鸣三位先生。他们认为要回答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就必须首先回答和明确它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他们依据列宁的有关观点(“如果社会上一部分人拥有工厂,拥有股票和资本,而另一部分人却在这些工厂里做工,那就有了资本家阶级和无产阶级。”见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53页)和毛泽东的有关观点(一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发生和发展的讨程”,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597页;二是“同这种资本主义新经济同时发生和发展着的新政治力量,就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政治力量”,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67页),认为作为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与否的基本标志,就是中国资本主义新经济是否产生,民族资本近代工业是否产生。既然19世纪70年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近代工业已经产生和存在,那么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也就形成在19世纪70年代。中国70年代,虽然厂矿数目不多,但却标志着一种新生产方式的出现,因而伴随着这种新生产方式的阶级也必然产生和形成了。(张万年、高景明、林剑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究竟何时形成的》,《学术月刊》1963年第9期)(三)“19世纪末说”或“19世纪末20世纪初说”或“20世纪初说”持此说法的学者有范文澜、章开沅、林增平、孔经纬(孔经纬:《关于中国的资本主义形成与资产阶级形成》,《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4期)等。如范文澜先生认为:“十九世纪的下半期,开始有地主、官僚和一部分商人投资于新式工业,成为中国资产阶级的前身,到了商办工业数量较多的时候,民族资产阶级也就形成了。”(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收入历史研究编辑部《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三联书店1957年,第67页)在另一处,他又说:“到了同世纪(按:指十九世纪——引者)的末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形成了新的社会阶极——民族资产阶极。”(范文澜:《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收入侯外庐主编:《戊戌变法六十周年纪念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5页)直到1980年代初,这一观点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论证。1980年,林增平先生撰文用大量史实和数据论证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说”(林增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于何时?——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刍论(三)》,《湖南师院学报》1980年第1期)。林增平先生不同意“1895年之前说”的理由有三条:第一,1895年之前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极其微弱,当时的情形是早期官僚资本占压倒优势;第二,商人、地主、官僚等向新式企业投资尚在试探过程中,并不放弃原来的剥削方式,可以说还在转化的过程中,谈阶级形成为时过早;第三,没有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教育事业,基本上没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公车上书”的都是举人。林先生认为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理由有四点:第一,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比前阶段有较大的增长;第二,资本家数量增加,并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已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存在;第三,革命派和改良派均有相当程度的发展;第四,通过报刊大力宣传资本主义,宣传资产阶级的作用和地位。章开沅、林增平主编的《辛亥革命史》上册第57—59页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有了自己的政治家、思想家和作家。其中主张改良的一派已不同于他们那些仅仅要求清政府扶植资本主义的先辈,而是“日益增长了同封建贵族平分政权的愿望”;至于革命派,则表现了“夺取独占的统治地位的倾向”。他们认为,这是民族资产阶级已经形成为一个独立阶级的标志。(杜恂诚、周元高:《建国以来资产阶级研究概述》,收入中华书局编辑部编《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中华书局1983年,第2174—2175页)有学者高度评价了林增平先生的上述研究,认为这些论点是建立在厚实的史实基础上,同时在理论上也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一、第二点理由,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的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这一长期发展过程的时候使用了“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新兴的资产阶级”、“工业中的中层等级”和“现代的资产者”等概念。第三、第四点理由,可视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在上层建筑领域的标志。马克思主义肯定生产发展对阶级存在的决定作用,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阶级划分和存在的反作用,如列宁说过:“当然,阶级划分是政治派别划分最根本的基础,它归根到底总是决定着政治派别的划分的。但是这个根本的基础,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历史发展的参加者和创造者的觉悟程度的高低而显露出来的。这个‘归根到底’,只有通过政治斗争,有时通过长时期的、顽强的、以数年和数十年计算的斗争……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资产阶级形成的基本条件,但资产阶级要形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社会阶级,还必须有自己独立的阶级意识,而这种阶级意识又总是通过一定的政党或政治斗争形式体现出来的。林增平文章中列举的大量史实表明:在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阶段,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独立阶级意识已经形成,因而这一阶级本身无疑也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彭平一:《论林增平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问题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2期)(四)“20世纪的头十年说”或“辛亥革命前十年说”主张此说的学者有陈跃能等。陈跃能先生认为,应以四个层次作为界定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的标准:一、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为其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二、产生了一定数量的资本家,具备了社会基础;三、出现了以资本家为主体的组织集团,形成了组织基础;四、产生了其政治代表,直接跻身于政治活动,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据此可以看到,甲午战争以前,近代资本主义尚处起步阶段,不独资本主义经济因素比例小,资本家也为数甚少,还不具备其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十九世纪末,虽有轰轰烈烈的戊戌维新运动,但资本家却与此相当隔膜,没有侧身其间,更没有以资本家为主体的社会政治组织。二十世纪初之说,含义过于模糊,与十九世纪末之说有大同小异之感。他以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可确定在本世纪的头十年,即辛亥革命前十年。历史事实表明,在这十年中,不仅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家队伍日益扩张,以资本家为主体的社会政治组织也如雨后春笋,并积极投身于社会改革和政治运动之中。倘若此说成立,则可以进一步论证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性质,它比其它形成说更能解释辛亥革命的阶级基础,又能说明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中的幼稚和软弱。更重要的是,民族资产阶级在前十年形成,而无产阶级在1919年成为一个自为的阶级,这说明中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形成时差比西方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形成时差要小得多,从而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要成熟得更早,更有资格来完成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陈跃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时间新探》,《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从上可以看出:第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到底形成于何时,在史学界还存在分歧。第二,基本上都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基本上都是从资本主义新经济中寻找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的。有的在资本主义新经济“产生时期”寻找,有的在资本主义新经济“发展壮大时期”寻找。从历史看,影响较大的意见,主要是(二)和(三)。(二)的观点长期占主流,其原因应与时代环境和毛泽东、郭沫若的看法有关。从上述引文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的观点。而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之事是始于1955年7月受毛泽东之托,到1962年10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史稿》第四册(昞姝、应吉:《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郭沫若研究》第十辑,1992年)。由于《中国史稿》、《中国史纲要》等马克思主义新史学大家主编的高校历史教材持“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说”,其时的中学历史教材也很自然地受之影响。(三)的观点在1950年代即已出现,经过林增平先生的充分论证至今也有40多年了,但被中学历史教材长期拒之门外,这说明了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具有超级“稳定性”。如今部编教材采用了这一观点,则说明(三)的观点逐渐成为史学界的主流看法了。相应地,部编教材(包括“纲要”和“选必”)也没有老教材习见的“早期维新派”、“早期维新思想”之类的表述了。

专家提醒:回归课本有效做题查漏补缺

衡水代忖名师工作室 高中政治 399
高考专家提醒考生:回归课本 有效做题 查漏补缺核心提示: 距高考越来越了,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这是摆在考生面前的严峻现实,为更好服务考生,本报高考专家助考团成员提醒,考生在这段时间里要把注意力放在对书本知识的复习和梳理上,扎实备考。重视考纲 理清思路化解难点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在复习过程中要加强研读,明确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卷结构、试题类型、难度比例,以及考查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思路,准确把握复习的深度、广度,提高复习效率。目前已进入第二轮“专题复习”(以模块为单元)阶段尾声,这个阶段是一个“织网”的过程,是知识整合、方法归类、技能提高、思想提升的关键阶段,是把第一轮过后“孤立独行、松散杂乱”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第二轮复习侧重于对高考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专门集中的讲解和测试,要对以上“三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并且要及时做出详细的分析,对于暴露出来的漏洞和不足,要抓住问题,逐个解决,尤其是反复出现的错误,要“毫不留情”、“决不手软”,做到强化热点、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反观高考评价体系,重视思维能力提升新高考评价体系在高考命题实践中最为明显的地方体现为“两线贯通”:一方面各个学科坚持贯彻国家意志,坚持正确导向,积极渗透和贯彻核心价值的考查;另一方面强调对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情境创设等环节的考查。2021年高考全面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的最新理念,是落实高考评价体系的生动体现。考前复习 回归课本尤其重要回归课本是历经多年的教与学的验证,是千锤百炼出的精华。在考前复习的紧要阶段,回归课本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回归教材是回归基础,就是回归根本,将曾经发散开来的、拓展延伸出去的知识与思考聚拢起来。“正是这聚与散的过程形成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可以找到一种踏实感,落地感,也可以这样认为,回归教材让考生有收心感和归属感,即有“回家的感觉”,“沉稳的感觉”。反思差错 从“错题档案”中找教训“现在是重新拾起‘错题档案’的时候,利用‘错误资源’,反思‘错误根源’,避免一错再错,在‘错题档案’中找教训。”另外,在平时的练习中,拿到题目,别急着做题,要先分析题意,弄清楚所提供的情景与信息是干什么的,有什么问题让你解决;第二步是寻找突破口,或叫做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应点、落脚点,即认定解题所需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怎样下手解决问题;第三步是解题过程,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性、规范性(文字表达的科学性、条理性、逻辑性、思想性)、书写速度和效率;第四步是反思检验,即回头看,回头想,看方向、策略、方法有没有不妥之处,答案是否完善。跳出题海 做精当的题,做有效的题“从题海中跳出来,实际上是放下包袱,减轻压力,规避纷杂,回归宁静,提升悟性,求得效率。”老师希望考生们要注意“从题海中跳出来”,否则,可能会出现“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的情况。从题海中跳出来,不是不让考生做题,而是要让考生做精当的题,做瞄准方向的题,做有效的题。《经济生活》一、选择题重点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和价值(人类劳动)。3.有使用价值的并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4.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5.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6.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额,决定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7.货币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8.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9.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但不能减少货币的流通),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并非十分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10.汇率的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有利于对外投资,有利于出国旅游和消费,不利于出口和吸引外资。1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1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13.一般说来,商品价格变化与其自身的需求量成负相关。14.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变化与其自身的生产成本正相关。15.价格的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大(需求弹性大)。16.市场决定价格与价值决定价格是一致的。17.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基础性的。18.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19.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0.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21.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22.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23.社会再生产的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24.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2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26.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27.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控制力上。28.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9.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0.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31.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32.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所有制地位不平等,市场地位平等。33.社会主义经济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在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34.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承包权和经营权归农民所有。35.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36.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37.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发行股票,上市交易。38.(2019版新增内容)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39.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40.国有企业要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党委政治核心作用。41.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2.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3.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44.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45.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劳动者享受权利与履行劳动义务是互为前提的。46.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47.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48.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49.股票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股息或红利收入、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50.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高风险高收益),是股份凭证,所有权证书,只能转让,不能退股。51.债券是债务凭证,债务证书,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52.国债以中央政府的信誉为担保、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53.购买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54.社会保险保障基本生活,商业保险风险损失。55.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19届4中全会精神)56.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57.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58.生产决定分配,要实现分配公平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为实现分配公平奠定物质基础。59.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60.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人,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6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6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个人所得税和财政支出)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63.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64.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65.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66.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政策)。67.影响财政收入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和分配政策。68.税收收入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最重要的来源。69.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平衡、盈余(收入大于支出)、赤字(收入小于支出)。70.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71.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72.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有关政策,如调节税收、经济建设支出、国债规模。73.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与银行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如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信贷量等。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74.市场调节的基本手段:计划(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得手)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75.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76.市场机制: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19届4中全会精神)重要有: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77.市场调节局限性:自发性(损人利己)、盲目性(一哄而上、一哄而下)、滞后性(事后调节)。78.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规定哪些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79.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80.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81.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82.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83.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84.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法律手段、行政手段。85.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86. 我国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87.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88.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89.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90.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91.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9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9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生产端)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9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95.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96.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的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97.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98.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99.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的挑战。100.我国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方向发展。101.我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我国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102.我国同一大批国家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我国减贫事业的巨大成就,使全球经济增长更加包容。103.我国的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方互济。104.开发提现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发体系。105.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二、非选择题重点1.商品价格的上涨或下跌的原因(供求+价值+其他):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②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③其他因素,根据材料确定。(如国家宏观政策等)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消费+生产):(1)对消费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③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④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互补品的需求量也减少。(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③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3.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生产+收入+价格+心理观念):①决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决定消费。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③价格影响消费需求(物价变动影响消费)④消费心理(从众、求异、攀比、求实)和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⑤国家的宏观政策。4.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适度+理性+绿色+勤俭):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5.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作用+消费反作用):(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③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6.为什么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消费反作用+协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扩大内需,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②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等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扩大消费需求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④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7.如何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国家+企业+个人)国家:①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②发挥财政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③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④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⑤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⑥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提高产品质量。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8.为什么要重视非公经济发展?(地位+作用)(1)地位: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2)作用:有利于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9.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4+X)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④企业经营者要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精准扶贫行动等,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就业、关爱员工、依法纳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⑤运用企业兼并与企业强强联合等手段,增强企业竞争力⑥遵循价值规律,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⑦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⑧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⑨主动“走出去”,提高国际竞争力。10.为什么要解决就业问题?(民生之本+劳动者权利+新理念+形势严峻)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②在我国,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③扩大就业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④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问题比较突出。11.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国家+企业+个人)①从根本上讲,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②国家坚持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③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④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以及多种方式就业观;提高自身技能,增强自主就业和创业能力。1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制度+增收+再分配+效率公平+根本)①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致富,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重要举措。③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有序,扩大中等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关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④兼顾效率与公平。⑤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13.财政的作用 (支柱+保障+配置+平稳) ①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②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③促进资源合理配置。④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⑤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14.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实现资源配置+资源有效利用)①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及时、准确、灵敏的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的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②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技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15.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国家+企业+个人)国家:①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②严格实施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统一的市场监管,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③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④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企业:要诚信经营,守法经营,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16.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1)必要性: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 ②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③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2)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 国际收支平衡。(3)手段:①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政策,如税收、国债与财政支出政策)和货币政策(利率、汇率、信贷等)是国家最常用的经济手段。②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调节宏观经济(立法规范、司法打击)③行政手段:国家通过采取具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等行政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④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17.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主要表现:(1)历史性变革(新成就)。(2)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新矛盾)(3)两个百年目标、两个阶段安排(新征程)18.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1)原因: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表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19.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1)原因: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2)表现: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20.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1)原因: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2)表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21.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1)含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从两方面理解:①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②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3)如何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①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②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2.五大发展理念及解决问题的内容:(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理念解决问题创新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社会公平正义问题(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强,需要加快弥补。(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23.现代化经济体系:(1)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2)科学内涵: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6+1):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③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④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⑤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⑥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⑦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②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⑤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2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2)消极影响:①存在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②风险的全球化,加剧世界的不稳定,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25.如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①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③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④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且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⑤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注:经济生活常用术语:国家:①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政府发挥财政作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④政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⑤树立并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厚植发展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⑦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共赢。⑧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我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⑨我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主要动力。⑩我国深入融入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个人: ①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②劳动者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③维护消费者(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政治生活》(包含19届4中全会精神和19版新教材内容)一、选择题重点1.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3.国体是指国家性质,也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4.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 国家事务。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6.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7.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具有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特点。8.最广泛的民主,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9.最真实的民主,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10.最管用的民主,表现在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 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1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 实、最管用的民主。12.今天中国所焕发出的蓬勃活力,就是中国人民真实地拥有广泛自由、民主、人权的生动写照。1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1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15.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利来源于人民。16.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的。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17.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18.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1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20.政治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 示威的自由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口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21.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22.公民的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等。23.公民必须履行的政 治义务,即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政治责任。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24.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5.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26.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27.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 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28.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9.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30.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公民必须自觉地履行义务;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必然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因此,不能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对立起来。31.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 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 家利益。3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33.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34.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35.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36.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以及社会听证制度等方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37.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38.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 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39.差额选举: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局限性:可能影响当选者结构合理性;被选举人间的竞争易导致假宣传,金钱交易。40.等额选举:优点: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局限性:限制选民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影响。41.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公民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42.直接决策方式(民主协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在决策成文前了解民意)、专家咨询制度(论证会、座谈会,征求专家的意见);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示,是公布一个决策草稿,然后有针对性征求意见);社会听证制度(听证会,征求各方面代表的意见)。43.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44.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45.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4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47.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能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重点工程。48.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49.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50.村民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51.居委会在维护居民合法权益,管理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节居民纠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2.公民可以参加决策,但决策最终要由决策机关作出。53.民主监督方式:信访举报制度(通过信函、电话等)、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以议案、质询的方式)、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馆等)。54.公民行使监督权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55.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56.转变政府职能并不是弱化政府职能。57.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58.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59.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60.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61.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62.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63.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64.为减少决策的失误,我国政府正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65.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66.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审计部门、下级政府。67.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检察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国家监察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68.政务公开,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9.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70.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7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7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7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有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74.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75.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76.人大代表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7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78.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7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对一切的领导。80.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81.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82.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83.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8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85.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86.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87.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88.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89.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90.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组织上是独立的;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在政治地位上,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91.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9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93.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94.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95.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9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97.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98.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99.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100.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101.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02.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对内至高,对外独立)103.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104.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105.国际关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106.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107.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108.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09.和平面临的最大问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新干涉主义。110.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11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112.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11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114.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15.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116.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117.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11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119.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120.我国同所有发展中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100.中国主张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二、非选择题重点1.公民做一件事为什么做?(国体+公民权利+意义)(1)必要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2)重要性:①有利于增强公民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②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怎么做(行使权力+履义务+途径+原则+三统一+公民意识)(1)内容: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要求:①依法有序的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②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④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⑤提高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明确政治生活作用,学习政治知识,贵在实践。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2)政治性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③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光荣的义务。)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1)方式: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④社会听证制度。(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民主性+科学性+实施+责任感):①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公民的社会责任感。4.政府做一件事(1)为什么做(性质+宗旨+职能+行政+决策+接受监督):①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便民利民的政府。)②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具体: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③履行职能的内在要求(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④是坚持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要求。⑤自觉接受监督的要求。⑥树立政府威信的要求。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2)怎样做(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①履行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②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坚持依法行政。④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a在科学决策方面,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b在民主决策方面,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c③在依法决策方面,坚持决策的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的过程符合法定程序。接受监督)⑤自觉接受监督⑥树立政府威信5.政府依法行政(1)必要性:①是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②是坚持依宪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要求。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2)意义: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权威;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3)如何做到依法行政:①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②勇于负责、敢于担当。③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④坚决克服懒政、怠政⑤坚决惩处失职、渎职。6.政府权力需要接受监督(1)必要性:①是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是依法行政、依宪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②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2)意义:①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②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适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决策)。③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执行)④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监督)⑤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有威信的政府。(权威)(3)怎么做?①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②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7.人大代表做一件事①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②是行使权力的表现,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③是履行义务的需要(a.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b.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c.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④体现与人民的关系(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1)根本原因: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2)必要性: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3)含义和地位: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基本内容: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权;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5)优越性:①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9.中国共产党:(1)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人民的选择,是宪法确立的。(2)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领导核心,最高政治力量,党政军学民、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3)为什么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③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④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⑤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4)如何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①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②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4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2个维护)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5)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6)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7)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党基本的执政方式,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以宪执政。(8)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9)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始终把人民根本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念全部活动中。(10)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1)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地位: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合作的根本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意义:①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②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11.人民政协(1)人民政协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2)人民政协主题:团结和民主;(3)人民政协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12.协商民主的渠道:有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13.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这是形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前提。②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③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4.民族原则①我国各民族间是平等的,都为祖国统一作出了贡献;②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③各民族的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性)。怎么做?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政治基础和物质保证);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策保证),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依法打击煽动民族分裂的行为;④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一项义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⑤党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⑥政府要切实履行各项职能,加强中西部的开发;⑦发达地区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15.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必要性:我国宪法规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2)重要性: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4.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制度保障。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2)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的表现:①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②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③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3)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实现形式):①人民民主专政(国体)。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体)(根本)。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⑤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最有效的途径)。16.我国参与有关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活动的原因理论依据(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冲突的根源。(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3)我国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①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②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基本立场:独立自主。④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中国政府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5)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负责任的大国,是维护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力量,遵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17.涉及主权国家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方面的原因(1)主权国家的权利、义务。(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2)《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①宗旨:简单地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②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3)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18.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1)我国的国家利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2)为什么?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②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怎么做?①在维护我国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②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③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增强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⑤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等等。(4)意义:①对我国,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②对世界,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文化生活》一、选择题重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2.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4.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5.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6.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7.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8.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9.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10.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11.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12.优秀的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真好、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13.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4.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15.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16.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17.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18.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相互借鉴,求同存异。19.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20.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教育。21.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22.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23.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继承性。24.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25.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精神纽带。26.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27.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2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29.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0.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3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32.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33.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34.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35.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36.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37.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8.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39.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40.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41.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42.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43.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44.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45.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46.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47.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48.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49.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本质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5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51.人们对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52.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53.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54.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55.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教材)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遏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56.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57.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5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5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60.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6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62.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63.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64.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65.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66.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6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68.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6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7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体现了时代精神。71.当代中华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73.筑牢理想信念之基。74.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关键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75.必须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新教材)。76.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绞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新教材)。7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新教材)二、非选择题重点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精神力量+反作用+相互交融+综合国力)(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有利于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文化素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5)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作用: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6)文化兴盛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支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条件。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表现+特点+塑造人生)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④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⑤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遗产的地位、意义: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4.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⑤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5.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①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互相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 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其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6.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①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②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③创新与发展,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整体竞争力。③有利于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④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7.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1)继承性的表现:①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 ,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因时而变。(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8.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①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②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9.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0.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②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11.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②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④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⑤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为什么要重视教育?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③教育对经济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3.科技在文化中的作用: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科技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表现。③ 科技促进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使文化产品批量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14.为什么重视文化创新?(1)必要性: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作用: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15.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根本途径+基本途径+正确方向+主体+内容形式)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⑤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16.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①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②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17.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18.文字和汉字的作用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③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19.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2)意义: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②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20.中华文化的力量①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激励中国人民战胜困难、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之源。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21.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③ 它们都足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④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⑤ 它们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22.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23.如何理解爱国主义?(1)地位:民族精神的核心。(2)作用: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3)特点: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内涵。(4)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5)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24.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地位、作用:(4精1魂1任务3要求)①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中,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④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之魂。(4精1魂) 意义: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25.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主心骨+传承+对外来+立足实践+弘扬者)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④发扬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⑤肩负起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弘4扬者和建设者。26.面对多样化的文化,怎样在文化生活中选择?①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②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御腐朽文化。④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拒绝污染。27.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教材)(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5)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含义: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 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 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2)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 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地位、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 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4)措施、要求: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教材)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国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③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 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 义文化,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要,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 神力量。④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⑤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⑥就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⑦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9.文化自信地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要性是坚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要求。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含义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表现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30.坚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1)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①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②能够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③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2)如何坚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①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③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④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31.通过关键词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回答什么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2)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3)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民族、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作用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特点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望;既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体现时代精神。作用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要求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③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④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33.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1)为什么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①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关键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③理想信念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制高点,坚持理想信念能够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④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2)怎样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新教材)①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绞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②必须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④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⑤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⑥青年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34.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①筑牢理想信念之基。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③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④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⑤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生活与哲学》一、选择题重点1.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2.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爱智之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任务。3.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点燃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内涵: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5.形成: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6.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物质和意识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7.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8.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的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9. 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10.唯物主义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局限性: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12.唯心主义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13.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观念、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唯一实在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主观精神。14.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概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15.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1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三统一),三个基本特征都统一于实践。1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其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8.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9.人可以创造物质的具体形态,但不能创造物质。2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2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2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3.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24.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25.规律不能被改变、消灭、创造。26.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7.意识是人脑在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意味着这种反应是被动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28.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29.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30.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脑的模仿,不具有主观能动性。31.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必须依赖于物质。32.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33.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34.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35.人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36.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37.实践和认识的主体都是人。38.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39.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0.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不包含谬误。41.不能推翻真理,但可以超越真理。42.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具有客观性。43.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4.认识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45.实践—认识—实践......  量变—质变—量变......  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46.联系具有普遍性,有条件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但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47.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48.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49.联系具有客观性,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不等于主观臆造的联系。50.主题统帅部分,部分服从服务于整体,关键的部分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51.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5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53.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54.发展具有普遍性,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55.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6.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57.新事物不等于新出现的事物。58.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59.矛盾双方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不能把矛盾双方简单理解为好不好、优点与缺点。60.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6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但不能由此认为矛盾越多越好。6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63.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6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基本观点是联系和发展,实质与核心是矛盾。65.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66.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6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6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6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70.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71.主要矛盾——改造世界,解决问题:重点、中心、关键、突破口。72.主要方面——认识世界,评价事物:主流、性质、主体。73.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决定事物的性质。74.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75.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76.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77.辩证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是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78.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79.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8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8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82.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8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8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8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86.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87.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88.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89.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促进作用。90.价值观具有主体差异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但并不是说不同的人价值观一定不同。91.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前提和基础。92.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93.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二、非选择题重点一、唯物论: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原理)(辨证唯物论)原理: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首先要服从自然,务必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辨证唯物论)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1)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意识。4.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1)原理:①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规律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方法论:①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注意】规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消灭、改变(完善)规律等提法都是错误的。二、认识论:5.实践的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6.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②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认识、科学理论促进实践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发展。、方法论:①要求重视实践,立足实践,在实践中认识发现真理,检验发展真理。②要求重视认识的指导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认识,克服和抵制错误的认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7.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8.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三、辩证法:9.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世界观: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具有客观性原理世界观: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①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具有多样性原理世界观: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要求我们要要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世界观: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此外,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10.发展观(1)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保护新事物;又要做好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3)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 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 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 环往复,不断前进。方法论:要重视量的积累;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要坚持适度原则。11.矛盾观(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原理内容: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关系,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②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方法论:①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②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2)矛盾具有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方法论:①要敢于揭露矛盾,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②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3)矛盾具有特殊性含义: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表现:①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个事物区分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作用: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性质的事物区别开来。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②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事物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特殊性,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特殊——普遍——特殊)(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①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首先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其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6)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②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①看问题要抓主流,正确判断事物的性质、预测发展的方向。②看问题要全面,分清主流和支流,恰当看待和处理支流(不能忽视支流)。12.树立创新意识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原理: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辨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方法论:要求树立创新意识。(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依据:世界是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的。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要求: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3)创新的意义: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四、历史唯物主义1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A.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各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B.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有自己的发展规律。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1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②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①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3)方法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1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促进或阻碍)。①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②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③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④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16.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1)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2)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3)改革的作用: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17.改革的哲学依据(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改革的意义就在于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断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旧观念,使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改革是一个辩证的否定的过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18.人民群众原理: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9.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判断和价值选择。20.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特点: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依据和标准:①是否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3)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判断和价值选择;②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③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矛盾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人的正当选择。21.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具有阶级性、因人而异。)(3)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4)如何实现人生价值?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④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⑤把自己的价值选择和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命运和人类的幸福结合在一起。 (涉及选择题知识要经常浏览,涉及非选择性题即主观题知识要经常熟记)

高中统编政治新教材的重点内容与总体特色

衡水代忖名师工作室 高中政治 290
一、编写的时代背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百年目标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应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满足社会对青少年政治素质和道德教育的更高要求。3、应对生活方式和文化多样化的变化,突出了核心价值观引导的任务。4、应对全球化和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积极介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强化了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5、应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强化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逻辑*自然经济时代(农业)——大机器生产时代(工业)——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经验形态知识——原理形态知识——信息技术形态知识(创新的意义突显出来)*后来的知识形态是在原先知识形态基础上的发展,且在自身中包含着原来形态的知识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时代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起来——富起来一一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跟跑——并跑——领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作为一个自主且开放的创新型民族才能复兴:我们必须培养比我们更加优秀的新一代,才能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政治逻辑*美国商务部长罗斯:中国一直是世界工厂,现在竟然想成为全球科技中心,可怕。中国的这个计划将美国的知识产权置于危险境地,令人恐惧。*特朗普民粹主义是清醒剂,让被美国洗脑的人清醒了:为什么对中国拼命打压,因为他们给中国的定位,就是中国人永远给美国人当低阶制造商和利润搬运工。而中国居然搞出高科技制造计划,在人工智能、通信等领域想领先世界,美国当然要翻脸。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教材是国家事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要培养认同自己国家、认同自己文化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教育具有塑造未来的功能,教材是规范教育的最主要的遵循,因此教材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如果说中小学教材建设,尤其是三科教材建设,不由国家统一编、审,各省(市、区)各行其是、多元化发展,就不可能塑造出有共同理想、共同信念的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西方国家也重视公民教育课程【法】*2010年5月19日,时任法国内政部长米歇尔阿里奥·玛丽以强硬的态度支持布卡禁令,称“必须维护我们共同的生存价值”。*法国政府在2015年秋季开学前宣布,启用新教学大纲开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代替已经实行十年的小学公民道德、初中公民教育和高中公民、法制与社会以培养去宗教化、具有共和国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公民为目标。*2015年9月,法国总统奥朗德宣布,为纪念法国国歌《马赛曲》作者鲁热·德·利尔逝世160周年,将2016年定名为“马赛曲之年”。2016年2月16日,国民教育、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部公布了“马赛曲之年”计划,目标即在进一步加强学校中法国传统文化及历史教育,宣传和弘扬法兰西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西方国家也重视公民教育课程【英】*2011年英国首相卡梅**开拌击多元主义说,英国必须布行“强有力的论自由的价值观推严到社会备来角些把平等、法治和言论自由的价值观推广到社会每个角落。*2015年1月27日,教育大臣尼基·摩根在卡尔顿俱乐部智库论回价值观”是英国教育的年支货不,例所有学校都应像提升学术标样提升基本的值观。让每个孩子懂得英国价值观与习数学、英语同重要”每一所学校......都应当推行“英国核心价但和,就如同所有学校都应当推行严格的学术规范,无一例外。西方国家也重视公民教育课程【德】2010年10月16日,默克尔在基督教联盟的会议上说:在德国构建“多元社会”的努力已经“彻底失败”,外国移民应该更好地学习德语,融入社会。“我们感到自己与基督教的价值观紧密相连,那些不接受它们的人在这里没有位置。董建华:香港问题的教材根源 例如,龄记出版有限公司的《初中新思维通识单元2:今日香港》(第2版)第三章《香港的政治制度》及第四章《法治和社会政治参与》,内容偏颇,容易误导师生错误理解香港的政治、司法及社会情况,严重唱衰“一国两制”。援引“律师”意见,称“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就居留权和行政长官产生办法等进行释法,更出现第五次释法。缺乏监督机制使执行《基本法》过程易偏向‘一国’多于两制,令我对香港前景感到悲观!”同时引述怀抱小孩、愁容满面的“市民”的说法称,“中央政府近年常介入香港事务,令我对‘一国两制’全失信心!长此下去,我会考虑移民到外地生活!”从香港看课程教材的重要性在学生教育方面还有一个令人大惑不解的事情是在2000年,特区政府教育部门将中国历史变成不是中学生的必修科。按道理,回归以后其中一个要务是培养年轻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无可置疑董建华本人是对国家民族有着丰富的感情与认同感,但不知道是否因为给「亚洲金融危机」搞得焦头烂额,还是他看不出问题的严重性?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通过了。我的那个年代,据说香港部分中学教历史就到1840年,鸦片战争这样敏感问题就不用老师伤脑筋解析,免得主管教育部门的人不高兴。                                                             ——罗海雷教材的育人功能与使命对于教材编写来说,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就要做到: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编写的依据与基础除落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各科都要遵循的各项依据,就思想政治课而言,更为关注以下依据:*最直接的依据就是《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十八大以来中央历次全会决定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已经发生“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些都对人才培养和学生未来发展有了新的期待*全国教育大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编写基础*课程沿革特别是近些年改革经验的系统总结*对各省市调研结果的数据分析*国际相关课程的比较研究*以往教材编写的成功经验问题梳理*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不够突出、不够鲜明,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依然过于看重学科知识体系,如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在体系中,仍存在相关内容简单重复、目标递进层次不尽合理相互衔接不够顺畅等问题*反映理论创新的成果仍然不太充分,未及时跟进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如法治教育的内容相对薄弱*课程实施体现活动性、参与性不够,仍存在内容固化、形式僵化、路径单一完善教材编写,提升教材的育人功能教材编写过程中意识形态工作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完善:*要立场坚定、观点鲜明、以立为本,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把尺子衡量教材中涉及意识形态素材的是非曲直;*适应新形势新条件新任务,加强内容素材创新、话语方式创新、方法手段创新;*要学会讲故事,做到润物无声;*要做到大中小各学段的上下衔接、各学科的横向互补与配合。三、编写的总体思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突出思想政治关键课程作用,系统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贴近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实际,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坚定“四个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贯穿一条主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场更加鲜明:既阐明正确观点,也批判错说思潮*合理设计结构:整体构建、分块安排教材内容*创新呈现方式: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可读性*贯穿一条主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足历史视角、国际视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系统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为何、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而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立场更加鲜明:既阐明正确观点,也批判错误思潮目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比较激烈,各种错误观点、偏见误解比较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造成一定的干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在正面宣讲基础上,适当增加了一些针对错误思想和偏见误解的批驳和澄清,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形势和问题。如批判了“历史虚无主义”“历史终结论”“文化复古主义”“普世价值”“全盘西化论”“文明冲突论”,以及“对香港‘自治权’的错误认识”等方面的内容。*合理设计结构:整体构建、分块安排教材内容必修4册教材采取总分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总览和基础,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有总体的了解;《经济与中华学生产品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则分领域进行深入阐释,让学生具体理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择性必修3册教材则重在培养学生用全球视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用法律手段处理日常问题,用科学思维探索认识世界,从而增强国际视野、法治意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创新呈现方式: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可读性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以学科逻辑体系为框架,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注重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经历密切相关的案例、材料等,便于学生结合实践理解理论问题、利用理论解决实际困惑,从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有机统一起来。着力改进教与学的方式,通过活动与正文相互嵌套、问题情境创设、综合探究活动设计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四、编写的结构体例框架结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教材编写4册,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课、必修2《经济与社会》2个单元4课,必修3《政治与法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各3个单元9课;选择性必修教材编写3册,每册4个单元,9-13课。以单元为单位,教材框架结构包括:单元导语、课导语、正文、穿插于正文中的各种栏目、综合探究。必修1教材最后设计两个“综合探究”活动,其他各册教材每个单元后面设计一个“综合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围绕议题,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达成对教材拓展内容的学习。基本栏目*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教材共设计58课,每课既有共同的栏目,又有体现本册教材特点的栏目。共同栏目有5种类型: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专家点评、名词点击、名人名言。*部分教材设置了体现本册特点的栏目。例如,必修4设计“阅读与思考”,引导学生在阅读经典文本、情境材料中,展开思维活动,培养思维能力和品质;选择性必修3设计“示例评析”,针对疑点、难点,提供典型性、生活化实例,引发学生直观体验,举一反三。1.探究与分享:一般由材料、案例和问题构成,主要功能为引发学生合作、探究、思考,导入正文;部分“探究与分享”活动属于“应用型”,引导学生运用正文所学理论、观点、方法,阐明、解决情境问题。2.相关链接:提供与正文相关的资料、案例等,拓展或深化学生视野。我的我们我们我的3.专家点评:对正文中重要的观点、理论进一步阐释,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教材。4.名词点击:对正文中的关键概念、核心概念给出解释。5.名人名言:结合正文观点、理论,引用名人的相关阐述,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五、重点学习内容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套教材采取集中讲述和各册融入方式,系统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必修1第四课专题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等内容。后续6册教材从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进一步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材重在引导学生系统、深入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着眼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必修2:经济与社会  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原理,讲述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阐释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帮助学生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提升在新时代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必修3:政治与法治(2学分)  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主线,讲述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奠定学生政治立场与法治思维的基础。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围绕当今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解析不同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说明国际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介绍国际组织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引导学生在拓展国际视野的过程中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述评 模块框架分析*模块1讲基本原则: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选择为主题,以社会形态的历史演进为主线,以树立理想信念为主旨。*模块2讲经济建设: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为主题,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线,以树立新发展理念为主旨。*模块3讲政治建设: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为主题,以三者统一为主线,以坚定政治立场和方向为主旨。*模块4讲哲学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题,以实践的、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四大观点为主线,以树立三观为主旨。如果,前3个模块是以道路、理论、制度自信为主,那么第四模块则以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为主要目标。2、法治教育必修3《政治与法治》着重讲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阐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介绍与学生日常生活和个人发展密切关联的民法总则,以及合同法、婚姻法、劳动法、诉讼法等与婚姻家庭、就业创业、社会争议解决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讲述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和民事权利与义务,培养学生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引导学生提高自觉用法能力,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懂得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等诸多方面。整套教材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文化自信等,整体强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中国人学生产品。选择性必修1设计综合探究“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通过阐释“坚定制度自信”“政治制度不能照搬”等议题,讲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表现、意义,重点阐述国家政治制度安全,培养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整套教材采取系统阐述、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的方式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4第八课系统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基本内容、发展历程、特点、当代价值等,重点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核心观点、重要思想等,采取名人名言、经典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打好中国底色,坚定文化自信。整套教材采取融入渗透方式,讲述革命英雄人物的名言、事迹,例如,介绍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李大创、董必武、刘胡兰、董存瑞等革命英雄人物及其革命事迹。必修4集中阐述革命文化,讲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革命精神,如“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中,感悟和理解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革命前辈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英雄业绩和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养成艰苦奋斗等高尚品质。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教育必修4:哲学与文化(2学分)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讲述第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在实践中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讲述社会生活及个人方长中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和文化自信的意义;为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奠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模块3:逻辑与思维     通过科学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思维的基本要求,把握遵循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探索世界、认识世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材的基本特点*及时呼应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课程及教材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思想政治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旨趣*尝试进行活动型课程的构建*纳入议题式教学的设计理念*及时呼应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课程及教材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四个自信”*铸魂育人:处理好知识性与思想性的关系,关键是政治方向引领:政治立场、国家意志、思想意识、民族情怀*教书育人:力求以鲜活的案例展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治的内容,避免说教化、成人化形态*充分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体现思想政治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旨趣总目标的陈述,依然着眼三个维度,但通过两个思路进行整合。一是通过活动即实践活动、思维活动进行整合;二是通过情景化学习过程进行整合;三是通过过程性评价进行整合。把“活动”和“过程”作为通往目标的路径,而不是只讲“内容”和“结果”;获得的是素养,而不只是死记硬背的概念和命题“记忆”。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即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的表现;每个素养要素都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既坚持了表达课程目标要着眼三个维度,又强调了“三维目标”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凸显了核心素养的意义和价值;从“三维并举”到“三维一体”的这种变化,也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澄清 凝炼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我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是介于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具体课程内容目标之间的中观概念。基于学科本质凝炼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三维目标进行整合,呈现课程目标的新模式。尝试进行活动型课程的构建*体现其作为教学依据的意义,同时要积极发掘其引领教学活动的功能*着力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特点。如关注学科内容与活动设计的融合,议题的设置与展开,课堂教学与社会活动的对接等*通过知识和活动体验,让学生获得的是正确的价值观、政治判断力及其社会参与能力如何理解活动型学科课程*所谓活动型学科课程,就是学科课程的内容采取活动设计的方式呈现,包括社会活动,被称为“课程内容活动化”;或者说学科内容的课程方式就是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也叫做“活动设计内容化”。*本套教材坚持从“探究与分享”的栏目切入,并且在每个单元设计“综合探究”就是为了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活动型”课程的理念。为什么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着眼课程实施的方式。它既秉持“活动课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包括学生的经验、学生的关切、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学生自行建构知识的过程,等等;又具有“学科课程”以学科内容为基础的理念追求,包括“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等等*着眼课程类型的划分。它本质上仍然归属学科课程。因为,课程类型的划分仍取决于特定学科内容,而不是活动经验。也就是说,学科内容是确定的,活动安排是不确定的。达到与生活世界的对接、真实素养和能力的养成纳入议题式教学的设计理念:“探究与分享”所谓“议题”,既包含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整合性、开放性、思辨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依据课程标准,体现课程理念*表达课程改革的追求,反映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体现德育课程的本质*符合教学流程,学习评价等方面的要求*情境化教学:考虑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充分发掘和利用中国历史传统和革命传统资源,采用有教育意义的时事内容,广泛吸纳世界文明成果,使之既有深厚历史底蕴,又具鲜明时代特点*素材的选择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当代社会进步的新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有益于学生潜能的发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发展的需求习近平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那么,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都应该如此。*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教育工作者要做课程改革的推进者*教育与社会是相互塑造的*社会在高速发展,教育不能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从而引领社会发展*我们必须培养比我们这一代人更加优秀的新一代 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指导表(统编教材)第一学年(高一)第二学年(高二)第三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一学段第二学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择性必修: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 

2024高考政治复习一个原则两个度三个到位

衡水代忖名师工作室 高中政治 250
历年高考政治,都要体现学科政治导向、价值引领的积极作用。落实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加强教考衔接,优化考试内容和考查方式,突出考查学科素养和学科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为能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我们理性、科学备考,做到有备无患,为此,从三个方面去努力,力求取得理想的效果。“1” 是指一个原则,即在高考复习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考试内容由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和时事政治组成。在复习中既要保证考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步骤、分层次地完成复习内容。面对众多学生,每个人的个性、知识掌握情况、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又各不相同。复习中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复习进度和内容,由浅入深、稳步推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能力的形成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制定好复习目标。目标是方向和努力的结果。复习中应依据学生的学习和教学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又有推动力的复习目标。如在第一轮复习中侧重于主干知识的掌握和巩固。通过教师的分析、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堂讲解,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较深的理解掌握;在不同的复习阶段,制定出明确的复习目标,稳步推进,切忌操之过急。其次,设定复习进度。复习目标确定后,对每个时间段如何安排复习内容,教师应从宏观上把握好。对每个时间段应做什么、重点解决哪些问题,要有明确的计划。最后,要确定复习策略和方法。可以说复习策略和方法是复习目标和进度的最终落脚点。策略、方法正确,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考点知识的复习中,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师的讲解、分析较多,大部分学生对主干、基础知识掌握较好,教师若再对考点进行讲解,就有重复之嫌,学生亦会感觉枯燥无味。因而,在复习中,我们把考点主干知识用框架结构的方法呈现出来,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把考点深化、细化,形成对考点知识的强化理解和记忆;再配套考点跟踪练习,由教师依据考试大纲中的考试范围和内容及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自己编写练习题,让学生随堂检测以巩固和强化对考点的理解;最后,教师利用课堂对练习题进行分析讲解,在试题的讲解中,通过具体的事例、材料、时事热点把考点知识和教材中相对固定的知识渗透在试题中,变成活的知识。在复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在对考点知识的概括总结中兴趣浓厚、勤于钻研和探究问题,善于总结和发现考点内知识之间联系;在练习题的巩固中,学生主动地以自测的方式完成,学习内动力得到释放。在练习题和考点知识的分析讲解中,学生又及时对自己知识和理解进行调整、巩固。这样下来,复习效果很好,改变了以往复习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理解,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每一阶段复习目标和复习进度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教师应依据教学实际,适时的寻找和总结科学、有效的复习策略、方法,对复习效果至关重要。“2”指把握好两个度,即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高考风风雨雨四十多年了,到目前为止,高考试卷在命题技巧上已成熟,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面对高考只有从容应对,而不是谈虎色变。复习中首先从广度上把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让学生牢固的掌握、理解。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在高考中要胜出,一定是基础较扎实,能恰当运用知识的学生。尽管高素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高素质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从基础抓起,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达到。具体在复习中,教师要把教学起点降低、再降低,不要过高估计学生,只有低起点,才能面向大多数。特别是近几年考试说明强调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在部分教师和学生中形成误导,不能正确认识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没有认识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建立在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之上。没有知识做支撑的能力是空中楼阁,是经不住实践的考验的。如文综学科内的综合能力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对单科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的。没有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把握,不可能形成所谓的综合能力。在复习中,必须狠抓基础。在一轮复习中,以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为基本目标。在二轮复习中全面理解、掌握考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注重考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寻找贯穿知识的主线,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把握。第二,要从深度上对主要、重点知识理解透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掌握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前提下,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考试说明中对学生能力要求有四个方面,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要提高学生能力,应加强和注重训练四种能力:第一,审题能力:获取信息,突破题眼;第二,迁移能力:知识提取,重组运用;第三,解题能力:应试技巧,解题方法;第四,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规范表述。在复习中把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当作培养学生能力的突破口。翻阅高考试卷,就会发现学生失分原因。尽管千差万别,但归结起来,无外乎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基础不牢,心理失衡。之所以答非所问,审题不清,就是不能从试题的背景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这实际上正是学生缺乏理解能力所致,在实际复习中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审题能力,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答题针对性,为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展开提供广阔舞台。“3”是指三个到位,即考点知识分解到位,社会热点关注到位,思维方法训练到位1、考点知识分解到位。考点知识是考试的范围和内容,所以,在复习中对考点的分析、理解要注意作好以下几点:一是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包括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内涵给学生要分析透彻,要掌握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切忌似是而非。如在复习“影响价格的因素”中要让学生明确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有天气、文化、地域、季节等,但它们都是通过改变供求关系来影响价格,而且只能是影响,不能决定价格。二是要解决如考点知识系统性的问题,在复习中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树立学科整体观念。知识只有形成网络才能被高效存储和提取。三是抓好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理顺知识体系。复习中引导学生把握好考点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具体的运用中掌握知识,形成和提高能力。2、社会热点关注到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迎着生活热点上,体现国家意志,关注现实生活是高考政治不变的灵魂和永恒的主题。综观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都不回避热点,联系实际非常广泛。但是在复习中分析热点要适度。历届高考命题都是以《考试说明》为依托,以教科书为依据,以基础知识为载体,以社会热点为外壳考查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它远离复习资料,摆脱题海的袭击淹没,很难从模拟考试试题中找到原型。在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要着眼于对当前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思考,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注意国情特点。更要结合学科的主干知识,不能超越高中学生的知识能力范围和生活经验。要避免像新闻媒体那样从宏观方面泛泛而谈或像专家学者那样进行专业性探讨,要体现“用中学生的眼光看世界”的特定要求。新闻媒介、专家学者对有关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能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对我们作好复习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我们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因为他们探讨热点问题的方式与高考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的,他们可以使用某些专业术语、专业理论,可以具有批评性、探索性,可以是个性化的一言堂。而高考命题不仅受制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更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高考试题的答案必须是成熟的有定论的观点(即使是开放性试题,其答案也必须言之有理,用中学生的知识、思维去分析),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有很高的认同度。否则会引起广泛的争议。这是出题者不愿看到的。所以越是热点,越要冷静。特别是在热点充斥的时候,更要保持冷静思考,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理清分析问题的思路,学会跳出热点的束缚与羁绊,回归教材,回归基础,直至做到冷热结合,在发展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设问角度、考查切入点上下工夫。3、思维方法训练到位。近几年高考试卷不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均重视理解,考应用,突出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思维品质的考查,真正作到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尤其在主观性试题部分,突出从能力立意为主,要求学生提炼试题提供的材料(文字、图片、图表、数据等)的有效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整合,进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相关问题。相当多的题目切入容易深入难,好做不好得分,要回答准确、全面、深刻不容易。在复习中,凡是作业不规范、字迹潦草、逻辑混乱、胡涂乱抹的,一定是思维不畅通的外在表现。为此,在习题练习中要加强主体思维训练和多层次发散性思维训练。加强主体思维训练能明确“角色”,如经济学中货币、价值、消费、生产、劳动者等,政治生活中的国家性质、公民权利、政党制度等,按题目的要求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觉立场”上回答不同的内容。多层次发散思维指认识事物含义、内容、性质、目的、原因、地位、意义、条件等不同层次的思维方法。复习中加强多层次发散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审题时要缜密、全面,避免要点遗漏,还可从纵深把握知识。而要达到思维训练到位则离不开习题练习。注意选精当、精练练习题,在平时练习中严格要求,对每一道题都要严格按照高考要求答卷,做到严谨、精炼、准确,写含义完整的话,写有条理的话,写有逻辑性的话。在练习中一方面巩固知识,另一方面从中揣摩答题技巧和方法,起到开拓思维的作用。

工作室动态

张燕名师工作室 5小时前 发表文章做家长的贴心人 做学生的守护者
张燕名师工作室 6小时前 发表名师课堂培养青年教师马云霄《少年中国说》
康玲名师工作室 23小时前 发表文章共研促成长 赋能新教师
牛志良名师工作室 2024-11-19 发表文章新课标从“信息技术”到“信息科技”,有什么不同?
张燕名师工作室 2024-11-19 发表资源太阳
张燕名师工作室 5小时前 发表成果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刘彦君名师工作室 16小时前 发表文章何捷《解读新课标的一线立场》——心得体会
牛志良名师工作室 2024-11-20 发表文章游戏学习法53 游戏学习法原理8
牛志良名师工作室 2024-11-19 发表成果《衡水晚报》衡报文明小记者关于牛志良工作室报导
张燕名师工作室 2024-11-19 发表文章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